学术投稿

原位回肠新膀胱功能训练及排尿效果观察

马雪霞;陈向红;关健仪

关键词:膀胱癌, 回肠新膀胱术, 排尿训练,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新膀胱功能训练在膀胱全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后自主排尿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对58例行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膀胱癌患者,术后进行系统新膀胱功能训练,包括:贮尿、控尿、排尿三种功能训练,问卷调查患者排尿日记、日/夜控尿情况、尿失禁发病率,测定自由尿流率.结果:术后随访3-36个月,全部患者恢复规律自主排尿,膀胱功能性容量230~390ML,随访1年患者中发生夜间尿失禁9例,发生率0.18,经及时指导后控尿能力逐步提高.结论: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后进行系统新膀胱功能训练,可使患者尽快恢复新膀胱储尿控尿功能,经尿道正常排尿,有利于其社会心理的维护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测技术的临床应用

    胎儿心脏异常是严重影响宫内胎儿生长发育及活产新生儿生存能力的严重先天性疾病之一,在胎儿畸形中的发生率较高,约占活产新生儿的5‰~8‰左右.胎儿心脏异常可分为结构异常和心律异常两大类.胎儿心脏异常形成复杂、种类繁多.近20年来,先天性心脏病的救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一部分手术后存活者,仍具有较高的病死率.而有些心脏异常为不可矫治的致死性畸形,发现后难以进行处理.

    作者:黄蕊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乳腺癌患者56例心理分析及护理

    通过护理人员对乳腺癌患者手术后的生理、心理反应的分析,使护士在护理工作中,了解和掌握乳腺癌手术后病人的心理状态,对病人进行针对性的护理,以减轻或消除病人的焦虑、恐惧、悲观、绝望情绪引起的心理障碍,使其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得到佳疗效,顺利康复.

    作者:谢会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二级医院评审对我院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作用

    目的:建立健全护理质量管理体系,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按照<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建立护理质控组织,完善护理质控体系;强化护理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注重护理过程管理;健全各项护理规章制度,护理程序和操作规范,完善评价标准.结果:2012年各项护理质控指标显著高于2011年同期水平.结论:二级医院评审标准的实施可提高护理质量,强化全院护理人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对我院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有很重要的作用.

    作者:付祖菊;毛雨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经下腹正中切口行腹膜前修补治疗嵌顿疝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经下腹正中切口行腹腔探查及腹膜前间隙修补治疗嵌顿疝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对2008年11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31例嵌顿疝患者采取下腹正中切口行腹腔探查及腹膜前间隙修补术围手术期护理进行观察.结果:31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任何护理并发症.结论:经下腹正中切口行腹膜前修补治疗嵌顿疝具有对患者术后活动影响小、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等优点,明显减少了护理工作量.

    作者:曾红玲;张红芬;高玲;瞿紫微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金双歧思密达联用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金双歧思密达联用治疗小儿腹泻.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给药基础上给予金双歧联合思密达治疗.结果:观察组给药后总有效率97.62%,明显高于对照组78.5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给药后,大便有异常、发热、呕吐、腹痛等体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毒副反应,治疗前后无血液系统和肝肾功能损害.结论:金双歧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疗效确切,平衡肠道环境,稳定肠道微生态,同时毒副作用少,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梁辉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浅谈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糖增高为特征的疾病群,其发病目前认为主要是由胰岛素分泌的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的,很可能与遗传环境因素导致的糖脂代谢紊乱有关,是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病.长期慢性高血糖可以导致机体多系统器官并发症的发生,导致其功能障碍和衰竭.糖尿病的有效治疗从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科学的临床护理,因此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在内分泌科的护理工作中极为重要.糖尿病的临床护理宜从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运动相关护理、保健指导护理及健康教育等多方面进行.

    作者:陈颖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血液标本采集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液标本采集过程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分析临床血液标本采集过程的各个环节容易出现的错误如采血时间、采血部位及方法、采血体位、标本放置时间、抗凝剂及溶血,提出改正方法.结果:不同的采血方法及多种因素对结果的准确性都可能产生影响.结论:血液标本采集过程的不同对临床检验结果产生明显影响,应注意采取正确的采血方法,以减少试验误差.

    作者:詹雪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谈脑中风失语患者早期语言强化训练的康复护理

    目的:在于预防和矫正脑中风病人的运动、言语、认知等各种功能障碍,给脑中风病人提供安全高效的护理.方法:对部分患者采取了相应语言强化训练护理措施,及探讨语言强化训练护理对失语患者语言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该方法改善了护患关系,稳定患者情绪,增加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结论:早期语言强化训练护理可有效地促进语言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亓波;亓咏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妇科护理实验课教学中人文关怀的渗透教育体会

    目的:总结妇科护理实验教学中实施人文关怀教育的方法及教育效果.方法:选择我校2010级90名专科护理学生作为对照组,同时选择我校2011级150名专科护理学生作为实验组.实验组实施人文关怀为核心的实验教学模式,对照组实施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比较两组课堂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93.5%的学生充分认可妇科护理实验课教学中实施以人文关怀为核心的实验教学模式.实验组学生实际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性显著,因而具有统计学意义标准(P<0.05).结论:在妇科护理实验教学中实施以人文关怀为核心的教育模式不但顺应了护理学科时代发展要增长,而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孙燕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脑梗塞患者56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给予GM100mg,对照组给予胞二磷胆碱0.75%,两组均同时给予苦碟子注射液、拜阿司匹林、阿托伐他丁、甘露醇等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抗凝、降脂、降颅压治疗,治疗前和治疗2周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明显减少,治疗组减少更明显,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29%(25/28)、78.57%(22/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GMl治疗脑梗塞临床疗效肯定,能减少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改善患者预后,是目前治疗急性脑梗死较为有效药物.

    作者:刘一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非酒精性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非酒精性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以我院260例经诊断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者为观察组,260例无脂肪肝者为对照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空腹血糖、胆固醇、三酰甘油等代谢综合征指征的情况.结果:观察组260例患者在血压、空腹血糖、胆固醇、三酰甘油等代谢综合征指征均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酒精脂肪肝的发病率与代谢综合征关系密切,临床脂肪肝患者均具有不同程度的代谢综合征表现.

    作者:马钜行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颈椎病手术的探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口老龄化趋势的逐年加剧,以及办公室工作人员数量的快速增长,颈椎病患者的数量亦在逐年增加.自20世纪50年代开展颈前路手术以来,颈椎病手术治疗的范围、手术技巧、手术方式不断发展,手术的普及率也日趋广泛.与此同时,由手术治疗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近年来随着巡证医学的发展,对颈椎病手术适应证的把握、手术原则的完善以及术后并发症处理等问题,认识逐渐深入.

    作者:刘福涛;陈家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关于老年人心理护理问题及技巧分析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面临的各项老年问题也愈加尖锐.在各项老年疾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根据老年人自身的心理和生理特点,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因此,护理人员需要综合分析老年人的心理特点,通过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并综合性地使用心理学的沟通技巧和理论,给患者带来积极的心理影响,使其能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疾病和临床治疗,从而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本文针对老年人临床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各项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技巧.

    作者:吴小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深圳市龙岗区某企业健康促进项目研究

    目的:通过在企业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改进工厂不重视工人健康保护的状况,有效保护工人健康权益,提高劳动效率,使企业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工作纳入科学、规范的轨道.方法:对龙岗区某街道精密五金厂552名工人进行全面的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对工厂工人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进行分析,进行健康知识问卷调查,开展一系列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结果:干预后工人健康知识知晓率较之前提高20.21%,人均医疗费用、职业病发病人次、缺勤时间降低.结论:为龙岗区全面总结和推广新形势下开展企业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方法打下了初步的基础.

    作者:陈健;徐良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腰椎后路手术椎间植骨和椎旁植骨融合率比较

    目的:观察对比腰椎后路手术椎间植骨和椎旁植骨融合率,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66例腰椎疾患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腰椎后路手术椎间植骨)和B组(腰椎后路手术椎旁植骨)各33例,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A组的植骨融合率为93.9%(31/33),B组的植骨融合率为81.8%(27/33),两组术后矫正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腰椎后路手术椎间植骨和椎旁植骨手术均属于腰椎疾患的有效治疗方法,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椎间融合治疗的的骨融合率较高.

    作者:李小斌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护理体会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是婴幼儿普遍、常用的给药给液方法之一,也是我们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功的静脉穿刺更能使护士增强自信,也是赢得患者信任的关键,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志.

    作者:吴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出院服药依存性的心理原因及健康教育对策

    高血压病是常见的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一种心血管疾病,近几年的临床实践发现,高血压发病年龄日趋减小,也就是高血压有年轻化趋势.目前治疗高血压主要从调整不良生活方式以及药物治疗两方面着手,药物治疗是把血压降至正常的重要手段.

    作者:韩秀灵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评价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应用范围极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我院妇产科一年来收治住院的425例各类疾病患者病例资料行进回顾性分析,统计米非司酮的使用情况和治疗疾病谱并观察毒副作用情况.结果:本组425例中有186人使用了米非司酮治疗,使用频率为43.76%;主要针对的疾病排名前三位为子宫相关性疾病,终止妊娠和紧急避孕.结论:米非司酮为妇产科常用药,其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副作用小,随着对米非司酮研究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新适应证将被逐渐发现,米非司酮也将更多的领域发挥作用,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作者:张岚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生长抑素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对应用生长抑素对患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74例患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37例.A组患者采用垂体后叶素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生长抑素进行治疗.结果:B组患者治疗后出血症状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A组;出血症状得到控制的平均时间明显早于A组;治疗结束后临床症状表现呢再次出现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两组治疗过程中没有出现药物原因导致的并发症.结论:应用生长抑素对患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曹建夫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医院儿科临床护理纠纷的预防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人们法律意识日益增强,对医护人员的服务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再加上医患关系已成为当前敏感话题,医疗纠纷问题不容忽视.由于儿科临床护理面对的特殊性患者群体,有效预防护理纠纷更加重要.针对当前儿科临床护理产生纠纷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办法.

    作者:张风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