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
目的:观察对比腰椎后路手术椎间植骨和椎旁植骨融合率,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66例腰椎疾患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腰椎后路手术椎间植骨)和B组(腰椎后路手术椎旁植骨)各33例,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A组的植骨融合率为93.9%(31/33),B组的植骨融合率为81.8%(27/33),两组术后矫正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腰椎后路手术椎间植骨和椎旁植骨手术均属于腰椎疾患的有效治疗方法,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椎间融合治疗的的骨融合率较高.
作者:李小斌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求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治疗特点,为治疗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138例骨科因为骨质疏松性骨折就诊的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60岁,女性,骨密度降低以及跌倒次数是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主要原因.结论:与雌激素,生活方式如运动,饮食等相关的因素的临床治疗措施都可以减少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减少患者的痛苦.
作者:傅维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孕妇出现不适症状是孕妇普遍的经历,但并非每个孕妇都要经历所有的不适,而且在不同孕期所出现的症状不同,个体所感受的程度也有明显差异.当症状不严重时,可令孕妇休息,使症状得到缓解,还可以采取各种预防措施避免症状的发生.
作者:吴晓慧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我院18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型心脏病疗效.方法:按照住院号码随机将180名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90人,其中实验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通心络治疗,对照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消心痛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通心络胶囊,4粒/次,3次/天.对照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消心痛胶囊,2粒/次,3次/天.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2个月.疗程满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3.0进行数据录入与分析,均衡性检验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采用横乘列联表的卡方检验进行分析.
作者:战靖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断指再植技术已在全国各大医院普及,我院自2007年5月成立手足显微外科中心以来,共收治断指(趾)再植病人235例,治愈成活率在98%以上,然而指体的成活只不过是再植成功的第一步,重要的是恢复再植指(趾)的功能,术后功能锻炼是保证手术成功和功能恢复的关键.我科在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对例再植术后病人开展手作业疗法配合中药烫洗,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忠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PICCO(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技术)是一项全新的脉波轮廓连续心排量与经肺温度稀释心排血量联合应用技术,其创伤与危险性小,仅用一中心静脉导管和动脉导管就能简便、精确、连续监测心排量,外周血管阻力,心搏量等变化,使危重血液动力学监测与处理得到进一步提高.
作者:余威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医患关系是人际关系的一种,是人际关系在医疗情境中的一种具体化形式.不论是患者还是医护人员都不同程度的认为医患关系不和谐.本文从医患关系现状、成因、重要性和缓解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试图为现阶段紧张的医患关系尝试寻找解决出路.
作者:张旭;强敏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1 典型病例患者男33岁,因患胆囊炎及呼吸道感染而入院.经询问以前有没有过敏史,患者说以前曾好几次用过青霉素,但无反应和过敏史.于当天上午10时,用0.1ml含40万单位浓度青霉素皮试液皮内注射,约几分钟后,患者出现胸闷、面色苍白、心悸、紫绀、呼吸困难、喉头堵塞感、烦躁不安、四肢发冷、皮肤潮红、全身出现针头大小皮疹、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甚至测不到.
作者:邓临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双胎分娩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9年4月~2012年3月在我院无剖宫产指征的双胎待产产妇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在孕妇进入待产室后采用循证护理评估技术与方法,由专人进行产程的评估、指导与监测.对照组应用常规助产技术.观察两组产妇分娩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减轻焦虑和宫缩痛,增强产妇分娩信心,第1、2、3产程缩短(P<0.05).减少产后出血,降低难产发生率和新生儿窒息率(P<0.05).结论:运用循证护理理念可降低双胎分娩母婴并发症,促进自然分娩,提高产科质量.
作者:王素华;陈家璇;陈洁芬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高血压病是常见的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一种心血管疾病,近几年的临床实践发现,高血压发病年龄日趋减小,也就是高血压有年轻化趋势.目前治疗高血压主要从调整不良生活方式以及药物治疗两方面着手,药物治疗是把血压降至正常的重要手段.
作者:韩秀灵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李丽芸教授是广东省名老中医,从医五十年以来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于月经病和不孕症的诊治,重视八纲辨证,遣方用药精准独到.2008年笔者有幸跟随李教授查房,并对其中两个病例进行了追踪,对李教授应用活血消癥法治疗月经失调印象深刻,现介绍如下.
作者:钟秀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静外静脉穿刺成功率高,适合我科有精神症状躁动、昏迷及重症监护患者,因穿刺时不需麻醉及试针,患者受创伤程度小,并发症少,易于操作.熟悉静脉穿刺者,经示教讲解后,均能迅速掌握其穿刺方法.一般患者颈外静脉充盈,血管无特殊变异,穿刺均能成功.
作者:曹丽;王莉;邹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采血室护患纠纷的常见原因及防范对策.方法:通过对采血室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制定防范措施.结果:有效地防范了护患纠纷的发生.结论:工作中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是防范和减少护患纠纷的根本所在.
作者:徐艳斐;郎金波;孙红华;邵洪岩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急性脑梗塞病例45例,按照随机原则分成对照组23例、治疗组22例.其中对照组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连续15日,治疗组在前述基础上同时联合依达拉奉60mg/d静脉点滴,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治疗前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23例病人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5.2%;治疗组22例病人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3%.二者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银杏达莫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明显.
作者:卢东亮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采用针刺加推拿的方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颈椎病患者9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针刺加推拿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44例,给予中药黄芩桂枝五物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与功能评分的改变和治疗效果差别.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症状与功能评分为41.2±3.5,对照组为31.7±3.4,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的效果明显,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率较高.
作者:韦正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护理干预的疗效观察进行分析.方法:回顾笔者所在医院112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6例,对照组56例患者应用常规方法护理,对观察组56例患者加强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并对患者满意度与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55例患者病情稳定后出院,1例患者经抢救无效后死亡.对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满意度与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耐心与精心的护理,能够为患者减轻痛苦,从而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冯朝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1 某儿死亡发生的现状孕妇,女,汉族,23岁,青海籍,初中文化水平,G1P1,既往月经规律,3-4/28-31天.末次月经2010年1月22日,停经50天后出现轻微的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早孕反应,3个月后自行消失.孕5月自感胎动至今,整个孕期进展顺利,无双下肢浮肿、头晕、眼花及阴道流血、流液等症状.先后6次在本乡卫生院及县人民医院进行产前检查,均正常.
作者:张晓钧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生脉注射液被广泛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律不齐,心肌炎,心力衰竭和肺心病等,临床应用后,效果显著,但也有不良反应发生,所以怎样合理应用生脉注射液,很值得临床医护人员高度重视.
作者:董红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在整个医院工作中,麻醉科工作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要提高麻醉质量却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成熟,实际临床应用中全麻手术病人的比例越来越高,需要搞好麻醉安全、提高全麻病人的护理质量,促进临床护理及治疗的效果.探讨临床麻醉工作中麻醉护理管理的内容和方法,为促进临床麻醉护理管理向前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杨冬慧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档案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保存备查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准确把握新时期医院发展的特点,加强医院档案管理,对于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宋静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