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我院42例输血不良反应统计分析小结

褚娟娟;余海燕

关键词:输血科, 成分输血, 输血不良反应
摘要:输血是挽救贫血、失血患者生命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成分输血及科学合理用血原则是提高血液利用率、减少输血反应的现代输血模式,但是在减少输血反应的同时却并不能完全的避免输血反应,为了解我院临床输血出现输血反应的病案情况,以便为今后临床用血提供更好的建议,现对我院42例临床用血中出现输血反应的案例进行统计分析.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新乡医学院开办本科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可行性分析

    河南省作为全国人口大省,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很多,治疗师需求巨大.而河南省康复医学的发展要想赶上兄弟省份,必须发展康复医学的教育,通过对国内外康复治疗学专业教育现状以及就业前景等进行分析,说明我院开设本科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必要性、可行性.

    作者:赵家艳;董新春;潘莹;杨纯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36例腹腔镜下甲状腺肿块切除术的护理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甲状腺肿块切除术的有效护理经验,旨在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甲状腺肿块患者36例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并且加以总结.结果:本组36例患者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为保证腹腔镜下甲状腺肿块切除术的成功,术前充分的准备,术后细心观察是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

    作者:王淑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妊娠期不同程度糖代谢异常对新生儿体重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期不同程度糖代谢异常对新生儿体重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经检验为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120例单胎孕妇,将其程度分为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糖耐量异常、血糖筛查异常三组,选取同期40例健康单胎孕妇作对比(对照组).对比各组的新生儿体重、巨大儿及剖宫产率.结果:妊娠期糖耐量异常组与妊娠期糖尿病组孕妇的新生儿在体重、剖宫产率、巨大儿等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中加强对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孕妇的监测,减少新生儿的体重,降低分娩的风险,必要时30~34周时再次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减少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漏诊.

    作者:徐海棠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针灸治疗面瘫30例临床分析与探讨

    目的:对针灸治疗面瘫进行临床观察与分析,并对其进行探讨.方法:在我院自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份间收治的面瘫患者中抽取60例,进行分组对比,针刺加灸法组为30例,单纯针刺组为30例,对两个组的患者治疗后进行统计对比.结果:针刺加灸法组的治疗有效率为100%,无效0例,单纯针刺组有效率为96.7%,无效1例,治疗组的效果显然要比对照组的效果更好,差异性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可比性强.结论:针刺加灸法对面瘫的治疗效果显著,可消除水肿,刺激血液循环,从而恢复面神经的正常功能,针刺加灸法的治疗特点是疗效显著,疗程短,恢复快,后遗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代明星;谢福;涂美;张思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100天内4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100天内的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门诊治疗的40例早孕100天内的孕妇,运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对孕产妇行终止妊娠治疗.分析两种药物配伍运用后的流产结果.结果:完全流产的有22例,占55.00%;不完全流产的有15例,占37.50%;流产失败的有3例,占7.50%.对不完全流产和流产失败孕者(占45.00%)采用清宫钳刮术结束妊娠,均达到完全流产.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对早孕60-100天的孕者具有较好的效果,同时提示运用药物加清宫钳刮术也可能作为早孕60-100天孕者结束妊娠的一种方式,从而避免了引产术.

    作者:傅燕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腹部外科手术后疼痛的护理

    现代的护理方法已经从过去的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患者为中心,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以促进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快速康复.本文以本中心的101例患者为案例,对于实施全方位护理的具体措施以及相应的结果进行了考察和分析.

    作者:梁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自体血循环透析器对首次使用综合征的预防作用

    首次使用综合征(FUS),是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器首次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一组综合性的临床症状,是一种过敏反应,但也可见于透析器复用患者.轻者表现为胸痛和背痛,重者会出现呼吸困难,休克甚至死亡.随着透析患者的日益增多以及使用一次性透析器的透析单位日渐增多,此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在增加.我科采用自体血循环透析器法可以有效预防首次使用综合征的发生.

    作者:王岩;落恒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脑梗塞患者56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给予GM100mg,对照组给予胞二磷胆碱0.75%,两组均同时给予苦碟子注射液、拜阿司匹林、阿托伐他丁、甘露醇等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抗凝、降脂、降颅压治疗,治疗前和治疗2周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明显减少,治疗组减少更明显,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29%(25/28)、78.57%(22/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GMl治疗脑梗塞临床疗效肯定,能减少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改善患者预后,是目前治疗急性脑梗死较为有效药物.

    作者:刘一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护理效果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实施剖宫产产妇2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剖宫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促进母乳喂养的相关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产妇科室母乳时间、48小时内母乳量是否充足、72小时内泌乳量是否充足.记录产生后4天母乳喂养成功情况.结果:观察组剖宫术后开始泌乳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术后48小时泌乳量充足产妇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术后48小时泌乳量充足产妇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4天母乳喂养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多方面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效果,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陈丽真;邱木幼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怎样合理应用生脉注射液

    生脉注射液被广泛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律不齐,心肌炎,心力衰竭和肺心病等,临床应用后,效果显著,但也有不良反应发生,所以怎样合理应用生脉注射液,很值得临床医护人员高度重视.

    作者:董红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循证护理在双胎分娩过程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双胎分娩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9年4月~2012年3月在我院无剖宫产指征的双胎待产产妇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在孕妇进入待产室后采用循证护理评估技术与方法,由专人进行产程的评估、指导与监测.对照组应用常规助产技术.观察两组产妇分娩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减轻焦虑和宫缩痛,增强产妇分娩信心,第1、2、3产程缩短(P<0.05).减少产后出血,降低难产发生率和新生儿窒息率(P<0.05).结论:运用循证护理理念可降低双胎分娩母婴并发症,促进自然分娩,提高产科质量.

    作者:王素华;陈家璇;陈洁芬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室性心律失常、心肌缺血与动态血压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室性心律失常及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与血压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对88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进行动态血压和动态心电图同步监测,并分6个时段研究.结果: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发生与血压变化密切相关(r=0.71,0.76,P<0.01).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血压升高是导致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重要因素.

    作者:王秀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门急诊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门急诊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现状,为门急诊患者的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对381例门急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学分析采用X2检验.结果:门急诊患者生活方式标准化得分为58.9;在6个分量表中,自我实现得分高,其次是人际关系,得分低的是健康责任和运动锻炼.结论:门急诊患者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总体低于一般水平,护理人员应采取积极综合干预措施对其进行健康干预,促使其采纳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邱葵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针灸配合康复手法治疗小儿脑瘫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康复手法治疗小儿脑瘫效果分析.方法:我院治疗的小儿脑瘫患者61例,采用针炙配合康复手法进行治疗.结果:所有患儿均治疗2个疗程,10例基本治愈,35例显效,11例有效,5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1.80%.结论:针灸配合康复手法治疗小儿脑瘫可以有效的改善脑瘫患儿的各种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袁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人文关怀理念在护理工作中的临床应用

    人文关怀理念体现在护理工作的全过程.通过更新现代服务理念,营造良好的人文气氛,提高护士素质,创建人性化的护理管理制度,真正建立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

    作者:付晓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关于老年人心理护理问题及技巧分析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面临的各项老年问题也愈加尖锐.在各项老年疾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根据老年人自身的心理和生理特点,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因此,护理人员需要综合分析老年人的心理特点,通过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并综合性地使用心理学的沟通技巧和理论,给患者带来积极的心理影响,使其能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疾病和临床治疗,从而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本文针对老年人临床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各项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技巧.

    作者:吴小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血液标本采集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液标本采集过程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分析临床血液标本采集过程的各个环节容易出现的错误如采血时间、采血部位及方法、采血体位、标本放置时间、抗凝剂及溶血,提出改正方法.结果:不同的采血方法及多种因素对结果的准确性都可能产生影响.结论:血液标本采集过程的不同对临床检验结果产生明显影响,应注意采取正确的采血方法,以减少试验误差.

    作者:詹雪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下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目的:分析下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9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32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结果:本组患者给予积极的治疗和全面的护理后,有30例患者治愈出院,1例死亡(该患者年龄过大,死于心力衰竭),另1例患者由于抢救无效放弃治疗后自动出院.结论:只有提高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做好预防及护理管理工作,才能减少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作者:陈远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高龄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和研究高龄患者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摘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13例高龄CAP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病原菌分布以及耐药性等情况的分析探讨此类疾病的特点.结果:从痰培养结果来看,主要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占68.1%,包括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以及大肠杆菌等;从耐药性方面可以看出,每种菌株的耐药性都不尽相同,而哌拉西林和亚胺培南具有广泛的治疗效果.结论:高龄CAP患者的临床症状不典型,而病原菌主要为革兰氏阴性菌,治疗时应当根据药敏结果进行用药.

    作者:陈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糖尿病伴发冠心病中医辨证论治

    目的:探讨糖尿病伴发冠心病中医辨证论治.方法:回顾性分析一例典型病例,给予方药:党参30g,黄芪30g,白术15g,当归15g,茯苓20g,远志15g,木香15g,陈皮15g,丹参15g、甘草20g.每日1剂,水煎服.并嘱其继续口服降糖药.结果:该患者服用5剂后,患者自诉疲乏、气短无力等明显减轻,胸闷、憋气伴出汗的症状消失.嘱其守方继服10剂,上述症状消失.结论:冠心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年龄也趋于年轻化,心绞痛呈无痛或不典型者较多,死亡率高.可通过中医方面的补脾、补肾阳、化痰、活血化瘀,条畅情志等方法相结合,能够在临床中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邵彩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