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莲;袁丽丽;刘敏
经前路椎管减压植骨术的优点及其护理要点.
作者:林秀华;蔡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发生于35~50岁,据资料统计,35岁以上的妇女约有20%发生子宫肌瘤,多数患者因肌瘤小,无症状而未能发现.临床报告肌瘤发生率仅在4%~11%之间.而这4%~11%的患者有很大一部分因瘤体大,生长快,症状明显,而需要手术治疗.
作者:丁晓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发热是小儿常见的急症之一.从发热的病理生理来看,发热是机体对致病因素的防御性反应.体温不过高(38℃左右)时,机体中的白血球增多,网状内皮系统的机能增强,抗体生成增多,吞噬作用加强,肝脏解毒能力增强,血液循环加速以及代谢增高等.这些生理变化都有利于战胜疾病,有利于小儿恢复健康.
作者:陈少兰;麦燕艺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探讨开展整体护理工作中,病房巡视方法调整的目的、意义及具体形式,汇报总结我院病房巡视方法和效果反馈.
作者:李秀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交流脊髓损伤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体会.方法对36例脊髓损伤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内容包括:心理康复、并发症预防康复护理、床上自理能力康复训练.结果患者能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主动配合治疗和康复护理,出院时达到病情稳定,36例患者无一例褥疮发生,部分患者能自解小便或加压排尿,22例患者出院时可坐轮椅或拄双拐活动,日常生活半自理.结论做好脊髓损伤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能有效控制并发症发生,促进功能恢复及尽量利用残存功能,达到生活自理或半自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社会和家庭负担.
作者:赖美燕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化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但现有化疗药中的绝大多数在抑制生长或杀伤瘤细胞的同时,同样对机体内继续繁殖的正常细胞有毒害作用[1].
作者:姜会芳;吴敏;黄蓓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排便是人类的基本生理需求,是维持生命的必要条件.便秘是指个体处于一种排便习惯有改变的状态,特征为排便次数减少或排出干硬便[1].它不仅增加病人心理痛苦,还对疾病的康复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诱发直肠癌,引起脑出血肠梗阻,加重心衰等.2000年以来,我院对60例内科便秘病人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制订出护理对策.
作者:王怀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剖宫产适应症的扩大,剖宫产率也随之急剧上升,因此,加强剖宫产术术中护理,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产妇及围产儿的死亡率.现将我院230例剖宫产术术中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永丽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对100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进行精心的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结果10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良好的护理配合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顺利完成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姜惠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急性脑血管病亦称脑血管意外,脑卒中或中风.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致残率极高,给患者及家属带来极大痛苦和负担.它的急性期一般只有2周,长到一个月,而恢复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绝大多数患者恢复期中大部分时间是在家中度过的,所以该类患者的家庭护理尤为重要,出院前我们应对患者及其家属做好健康教育.
作者:冯木兰;程明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针对特急性颅内血肿发病特点,探讨特急性颅骨钻孔开颅治疗抢救患者生命,提高生存质量时的护理要点.方法对87例特急性颅内血肿患者开颅治疗护理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例死亡,85例顺利出院.结论术前迅速准确评估患者,积极做好术前准备早期手术,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呼吸道护理和给予正确体位及饮食指导,对抢救患者的生命,提高生存质量至关重要.
作者:陈语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小儿浅静脉留置针直接滴入采血的可行性.方法将住院患儿200例,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完全随机分为2组,每组100例,实验组应用24G型留置针穿刺浅静脉直接滴入采血法(以下简称滴入采血法),对照组应用股静脉采血法,比较一次性成功率、溶血、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率的高低.结果滴入采血法一次成功率高,溶血、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率低,并且采血后可接上输液.结论滴入采血法较股静脉采血法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春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操作技术及重要的给药途径.自1997年6月~2002年7月我们采用美国B-D公司研制的静脉留置针.通过临床应用观察它具有针尖锋利、穿刺痛苦小、滴速快、肢体轻微活动针尖不易脱出、不损伤血管壁、便于保留及合理用药、提高护理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等优点,深受病人及广大护理人员欢迎.
作者:刘学朴;左雪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我科2002年1月至今共收治各种原因所致手外伤需腹部皮瓣修复的病人142例,术后为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渗出物吸收、缓解肌紧张,常采用红外线照射.在治疗过程中,因观察不当致短期内2例照射后出现烧伤创面.
作者:魏水华;蔡凌;邓八妹;苏慧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病人的临床特点.方法对57例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的住院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病人的初饮酒年龄以<30岁居多(66.7%),日饮酒量大于500ml占82.5%,酒精中毒精神症状表现妄想(63.1%)幻听(56.1%),幻视(42.1%),震颤谵妄(22.8%),易产生冲动行为(70.2%),易激惹(50.9%),常合并躯体疾患,易致外伤.结论加强对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的观察和护理,防止并发症,必须重视对酒精知识的健康教育宣传.
作者:庞志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总结护理干预是否能够减轻鼻部手术后的疼痛.方法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的患者手术前后由指定护士对其进行与疼痛内容相关的健康教育指导,对照组的患者仅得到常规性的教育和指导.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其疼痛感觉明显减轻.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鼻部手术后疼痛.
作者:姜惠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系统化整体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于1994年7月由美国吉尼亚洲乔治梅森大学袁剑云博士介绍入我国.它的主要内涵是以病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把护理程序系统化用于临床业务和管理的工作模式.本科是干部病房,于1997年9月被本院护理部选定为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病房,经4年多的临床实践,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胡娅丽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为了探讨婴幼儿灌肠的方法,我们通过用甘油注洗器接吸痰管对31例婴幼儿截石位边注边吸的灌肠,能排除肠内粪便和积气,达到清洁肠道的目的,减轻临床症状,婴幼儿易接受,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李春燕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手术用缝针管理是器械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术者每次使用缝针完毕后,大多数采用将缝针放到盛有无菌生理盐水的小盆中,缝针完全平行紧贴在小盆的底层.由于持针器对缝针夹取的侧压力,不能完全夹固缝针,可造成缝针从持针器脱飞出,给器械护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作者:程用彬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鼻科疾病的治疗,如鼻炎、鼻中隔偏曲、鼻出血等,越来越得到重视.
作者:王秀莲;袁丽丽;刘敏 刊期: 200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