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膀胱区不同时间热敷对腰椎术后尿潴留的效果观察

王瑜;朱秀贤;陈秋君;陈超红

关键词:腰椎术后, 尿潴留, 膀胱区, 提前热敷
摘要:目的为了寻求解决腰椎术后尿潴留问题.方法对203例腰椎间盘术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术后膀胱提前热敷法,对照组采用病人出现尿意再行膀胱区热敷法,观察两组的排尿情况.结论试验组发生尿潴留28例(占27.5%),对照组72例(占51.5%),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果椎间盘术后病人采用膀胱提前热敷法可减少术后排尿困难,尿潴留的发生.
中国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微创手术清除血肿治疗高血压小脑出血病人的护理

    微创手术清除血肿是一种使用YL-Ⅰ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对颅内血肿进行粉碎液化,快速清除血肿,缓解颅内压力,治疗脑出血的新技术.

    作者:张素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腹部皮瓣修复术后理疗致烧伤二例

    我科2002年1月至今共收治各种原因所致手外伤需腹部皮瓣修复的病人142例,术后为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渗出物吸收、缓解肌紧张,常采用红外线照射.在治疗过程中,因观察不当致短期内2例照射后出现烧伤创面.

    作者:魏水华;蔡凌;邓八妹;苏慧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护理

    植入性血管内金属支架是治疗动脉硬化性血管疾病的又一新的介入性方法,作者通过对26例冠心病患者的血管内植入支架.介绍了护理体会,即术前做好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及病人准备;术中严密监测心律、心率、血压、呼吸、心电图的变化,做好各种应急的抢救工作;术后做好病情观察,拔鞘管的护理,穿刺部位的护理,抗凝剂治疗的护理,饮食护理和出院指导.

    作者:陈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中风病的心理护理

    中风病是以猝然昏迷,半身不遂或偏身麻木、痰涎壅盛、言语蹇涩,或未见昏仆而以突然发生口舌歪斜,半身不遂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病.因起病急、变化快、见证多,并具有病情重,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以恰当的心理护理,对提高临床治愈率,比单纯的药物治疗效果更好.

    作者:李月娥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规范行业语言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我国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下实行公费医疗制度,医院吃大锅饭,没有竞争,造成长期以来坐等病人上门求医的局面,医院的服务与医院的利益关系不大,造成经常可见的医护人员呵斥病人以及病人在求医过程中东跑西颠,不知所措的现象[1].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医院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每家医院都力求以好的服务给患者留下好印象,力求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张雪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小儿腮腺炎的临床护理及预防措施

    流行性腮腺炎是以空气中常有腮腺病毒的唾液飞沫引起传染,起病大多较急,临床表现,有畏寒、高热、头痛、咽喉痛、颔下两则疼痛、吞咽困难、食欲下降、口水增多等症状.发病1~2天明显观察到腮腺部肿大,体温持续高热可达39℃~40℃,腮腺肿胀的过程一般在4~7天.

    作者:李春芬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套管针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体会

    套管针作为一种先进的新型输液器材,以它诸多的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正确掌握其穿刺技巧,应用范围及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不但能减轻病人的痛苦,更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张文娜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多途径应用心律平治疗室性早搏的观察及护理

    心律平属Ic类抗心律失常药,其口服药效维持时间长,起效慢;静脉给药起效快,但维持时间短.二者综合应用效果可取长补短.我科近年来应用心律平多途径给药(静脉注射、静脉滴注、口服)治疗室性早搏36例,取得显著效果.我们的体会是: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心律、心电图各间期的变化、药物疗效及副作用,通过正确的健康教育指导,提高患者自我护理、用药观察和保健能力,对于提高治疗效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汉琴;艾荣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中几个疑难问题的探讨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操作技术及重要的给药途径.自1997年6月~2002年7月我们采用美国B-D公司研制的静脉留置针.通过临床应用观察它具有针尖锋利、穿刺痛苦小、滴速快、肢体轻微活动针尖不易脱出、不损伤血管壁、便于保留及合理用药、提高护理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等优点,深受病人及广大护理人员欢迎.

    作者:刘学朴;左雪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31例婴幼儿灌肠的护理体会

    为了探讨婴幼儿灌肠的方法,我们通过用甘油注洗器接吸痰管对31例婴幼儿截石位边注边吸的灌肠,能排除肠内粪便和积气,达到清洁肠道的目的,减轻临床症状,婴幼儿易接受,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李春燕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耻骨上膀胱内前列腺摘除术后68例病人的护理

    本文通过对耻骨上膀胱前列腺摘除术68例患者术前并发症的治疗、护理及术后手术改良的特殊护理、观察及指导,65例术后5~7天可拔除尿管能自行解小便,3例8~10天拔除尿管,经精心护理及治疗,使尿瘘、尿失禁各1例的患者功能恢复排尿,无1例发生并发症,达到防治出血性并发症的预期目的.

    作者:冯艳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影响护理查对制度实施因素及管理对策

    护理不安全因素的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点,是护理质量的保证[3].而护理查对制度是确保护理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它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始终,它不但是确保病人生命安全、肌体康复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确保繁杂琐碎的护理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临床护理实践中诸多因素影响着护理查对制度的落实.查找并分析影响护理查对制度实施因素的同时,制定相应的管理对策,是提高护理安全的重要保证.

    作者:高书峰;程利;黄淑琴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癌症化疗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与护理对策

    化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但现有化疗药中的绝大多数在抑制生长或杀伤瘤细胞的同时,同样对机体内继续繁殖的正常细胞有毒害作用[1].

    作者:姜会芳;吴敏;黄蓓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消毒供应室微生物污染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加强消毒供应室微生物污染目标监测,确保医疗、护理工作安全.资料调查2001年1月~2002年12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消毒供应室收集的样本共计487份,其中空气357份;物体表面78份;工作人员手52份进行分析.结果细菌超标26份,占总数5.34%.结论以目标监测作为消毒供应室质量监控的保障,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有着保障性的作用.

    作者:陈远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减轻鼻部手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总结护理干预是否能够减轻鼻部手术后的疼痛.方法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的患者手术前后由指定护士对其进行与疼痛内容相关的健康教育指导,对照组的患者仅得到常规性的教育和指导.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其疼痛感觉明显减轻.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鼻部手术后疼痛.

    作者:姜惠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老年病人的护理探讨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逐渐老年化,对护理工作的挑战日趋显著,老年人是健康脆弱的群体,慢性病是老年人群的主要问题,严重威胁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本文针对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及健康问题,探讨如何搞好老年人的护理工作.

    作者:易红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正确对待发热

    发热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正常人的体温,随测量部位不同而异,口腔温度为36.3℃~7.2℃,腋下温度为36℃~37℃,直肠温度为36.5℃~37.5℃.昼夜间可有轻微波动,清晨稍低,起床后逐渐升高,下午或傍晚稍高,但波动范围不超过1℃.

    作者:何为;刘新平;高春喜;张赛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与患者身心健康恢复的探讨

    目的开展妇科疾病腹腔镜手术,加快患者身心健康的恢复.资料调查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2000年6月1日至2002年6月1日因妇科疾病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现腹腔镜在治疗疾患切除病灶的基础上避免开腹,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和创伤,也利于手术后的恢复,减少住院日,加快病床周转率.结论开展妇科腹腔镜手术更利于患者身心健康的恢复.

    作者:陈远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介绍一种术中管理缝针的小盆

    手术用缝针管理是器械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术者每次使用缝针完毕后,大多数采用将缝针放到盛有无菌生理盐水的小盆中,缝针完全平行紧贴在小盆的底层.由于持针器对缝针夹取的侧压力,不能完全夹固缝针,可造成缝针从持针器脱飞出,给器械护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作者:程用彬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特急颅骨钻孔开颅治疗特急性颅内血肿的护理

    目的针对特急性颅内血肿发病特点,探讨特急性颅骨钻孔开颅治疗抢救患者生命,提高生存质量时的护理要点.方法对87例特急性颅内血肿患者开颅治疗护理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例死亡,85例顺利出院.结论术前迅速准确评估患者,积极做好术前准备早期手术,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呼吸道护理和给予正确体位及饮食指导,对抢救患者的生命,提高生存质量至关重要.

    作者:陈语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中国护理杂志

中国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科学技术出版社

主办:中华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