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红兰
经前路椎管减压植骨术的优点及其护理要点.
作者:林秀华;蔡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发热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正常人的体温,随测量部位不同而异,口腔温度为36.3℃~7.2℃,腋下温度为36℃~37℃,直肠温度为36.5℃~37.5℃.昼夜间可有轻微波动,清晨稍低,起床后逐渐升高,下午或傍晚稍高,但波动范围不超过1℃.
作者:何为;刘新平;高春喜;张赛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系统化整体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于1994年7月由美国吉尼亚洲乔治梅森大学袁剑云博士介绍入我国.它的主要内涵是以病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把护理程序系统化用于临床业务和管理的工作模式.本科是干部病房,于1997年9月被本院护理部选定为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病房,经4年多的临床实践,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胡娅丽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排便是人类的基本生理需求,是维持生命的必要条件.便秘是指个体处于一种排便习惯有改变的状态,特征为排便次数减少或排出干硬便[1].它不仅增加病人心理痛苦,还对疾病的康复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诱发直肠癌,引起脑出血肠梗阻,加重心衰等.2000年以来,我院对60例内科便秘病人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制订出护理对策.
作者:王怀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我科2002年1月至今共收治各种原因所致手外伤需腹部皮瓣修复的病人142例,术后为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渗出物吸收、缓解肌紧张,常采用红外线照射.在治疗过程中,因观察不当致短期内2例照射后出现烧伤创面.
作者:魏水华;蔡凌;邓八妹;苏慧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作为临床的护理工作人员,我们经常遇到一些穿刺困难的血管,尤其是新生儿科.
作者:管红珍;杨丽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急性脑血管病亦称脑血管意外,脑卒中或中风.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致残率极高,给患者及家属带来极大痛苦和负担.它的急性期一般只有2周,长到一个月,而恢复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绝大多数患者恢复期中大部分时间是在家中度过的,所以该类患者的家庭护理尤为重要,出院前我们应对患者及其家属做好健康教育.
作者:冯木兰;程明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中风病是以猝然昏迷,半身不遂或偏身麻木、痰涎壅盛、言语蹇涩,或未见昏仆而以突然发生口舌歪斜,半身不遂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病.因起病急、变化快、见证多,并具有病情重,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以恰当的心理护理,对提高临床治愈率,比单纯的药物治疗效果更好.
作者:李月娥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逐渐老年化,对护理工作的挑战日趋显著,老年人是健康脆弱的群体,慢性病是老年人群的主要问题,严重威胁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本文针对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及健康问题,探讨如何搞好老年人的护理工作.
作者:易红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植入性血管内金属支架是治疗动脉硬化性血管疾病的又一新的介入性方法,作者通过对26例冠心病患者的血管内植入支架.介绍了护理体会,即术前做好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及病人准备;术中严密监测心律、心率、血压、呼吸、心电图的变化,做好各种应急的抢救工作;术后做好病情观察,拔鞘管的护理,穿刺部位的护理,抗凝剂治疗的护理,饮食护理和出院指导.
作者:陈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在临床实习阶段,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十分重要.
作者:赵宾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本文通过对84例高龄腹部大手术围手术期大量液体治疗的临床监护,强调在围手术期匀速输液的基础上,重视生命体征、每小时尿量及尿比重、血球压积(HCT)、中心静脉压的监测,随时调整输液速度和量,并通过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加强病情观察,对减少并发症、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吴楚燕;刘迎春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护理不安全因素的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点,是护理质量的保证[3].而护理查对制度是确保护理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它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始终,它不但是确保病人生命安全、肌体康复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确保繁杂琐碎的护理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临床护理实践中诸多因素影响着护理查对制度的落实.查找并分析影响护理查对制度实施因素的同时,制定相应的管理对策,是提高护理安全的重要保证.
作者:高书峰;程利;黄淑琴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ACS)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和病情发展的危险阶段.ACS涵盖了从不稳定性心绞痛、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到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等一系列临床病理生理症群.在急性期能否正确、早期处理直接决定疾病的预后.总结367例ACS病例护理体会报告如下.旨在提高对ACS患者的综合护理质量.
作者:何伟勤;邵小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总结护理干预是否能够减轻鼻部手术后的疼痛.方法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的患者手术前后由指定护士对其进行与疼痛内容相关的健康教育指导,对照组的患者仅得到常规性的教育和指导.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其疼痛感觉明显减轻.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鼻部手术后疼痛.
作者:姜惠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为了寻求解决腰椎术后尿潴留问题.方法对203例腰椎间盘术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术后膀胱提前热敷法,对照组采用病人出现尿意再行膀胱区热敷法,观察两组的排尿情况.结论试验组发生尿潴留28例(占27.5%),对照组72例(占51.5%),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果椎间盘术后病人采用膀胱提前热敷法可减少术后排尿困难,尿潴留的发生.
作者:王瑜;朱秀贤;陈秋君;陈超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针对特急性颅内血肿发病特点,探讨特急性颅骨钻孔开颅治疗抢救患者生命,提高生存质量时的护理要点.方法对87例特急性颅内血肿患者开颅治疗护理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例死亡,85例顺利出院.结论术前迅速准确评估患者,积极做好术前准备早期手术,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呼吸道护理和给予正确体位及饮食指导,对抢救患者的生命,提高生存质量至关重要.
作者:陈语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13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病人重点加强术前心理护理、术中体位和耐受力的训练、术后指导下肢功能锻炼、尤其是腰背肌的功能锻炼、出院的康复指导等护理.结果证明围手术期康复护理有利于疾病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33例病人随访中其优良率达92%以上.结论围手术期的康复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恢复和功能重建中至关重要,良好的心理康复与躯体康复相辅相成.
作者:薄明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本文通过对耻骨上膀胱前列腺摘除术68例患者术前并发症的治疗、护理及术后手术改良的特殊护理、观察及指导,65例术后5~7天可拔除尿管能自行解小便,3例8~10天拔除尿管,经精心护理及治疗,使尿瘘、尿失禁各1例的患者功能恢复排尿,无1例发生并发症,达到防治出血性并发症的预期目的.
作者:冯艳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套管针作为一种先进的新型输液器材,以它诸多的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正确掌握其穿刺技巧,应用范围及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不但能减轻病人的痛苦,更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张文娜 刊期: 200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