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利群
我院儿科输液室有护士14名,设组长1名,高年资护士(40~50岁)3名,中年护士8名,青年护士3名.其中主管护师2名,护师8名,护士2名,临时护士2名.门诊平均输液人数190人,高峰期280人.怎样利用有限的人力资源完成输液人数,减少医患纠纷,总结如下.
作者:李惠琼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慢性支气管哮喘是慢阻肺的常见病之一,是一种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由于机体内存在内、外过敏原或非过敏原等因素,通过神经体液的作用,致呼吸道可逆性痉挛,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反复的阵发性胸闷伴以哮鸣音和以呼气为主的呼吸困难.
作者:祁玉香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康复护理是康复医学的基本内容之一,是现代护理学的新发展.对康复护理的重要护理对象--瘫痪患者而言,康复护理更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论述了对瘫痪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的要点,提出要从疾病、心理、自我、家庭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护理.
作者:朱树英;施金娥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是我国近几年来开展的以基层卫生保健为主要内容,为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连续性、协调性、可及性的医疗服务工作,得到了社区居民的肯定和赞扬.其中的护理工作,体现了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和社会性的综合服务体系,更是受到社区居民的欢迎、称赞和积极配合,使护理工作在其间发挥得较全面、完善和充实.与此同时,作为护理工作者也对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但要具备良好的个人修养,还须具备全科医师的职能以及护理工作的专长,才能胜任这项服务性较强的职业.
作者:李延琼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通过总结38批399例意外伤害伤员抢救经验,对成批伤抢救中的组织与救护工作进行认真探讨,认为:只有组织系统健全,制订合理抢救流程;平时训练有素,培养急诊护士的快速反应能力;加强环节管理,保障通讯设施及急救物品的完好,才能避免抢救工作中的忙乱,提高成批伤抢救的成功率.
作者:陈秀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术后疼痛是困扰患者的一个重要问题,它不只是单纯的生理关系,而且受心理、社会环境和文化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在对其进行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应加强心理护理,使患者更早摆脱疼痛的困扰.
作者:俞可秀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恶性肿瘤己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因素之一,化学药物仍是当今抗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抗癌药外渗是临床静脉输注抗癌药物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可引起局部组织严重损伤,甚至功能障碍,会给病人造成极大的痛苦.现将实践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查冬云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围产期窒息后严重的脑损伤并发症,病情重,病死率高.轻者愈后良好,重者可产生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如智力低下、癫痫、脑性瘫痪和共济失调等[1].我院自2000年1月~2002年12月共收治81例HIE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世敏;孟繁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椎间盘突出症是椎间盘变性,纤维环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和/或脊髓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是腰腿痛常见的原因之一.本科1999年1月至2004年8月共收治椎间盘突出病人68例,除8例因反复发作,1例伴椎管狭窄手术治疗外,其余经非手术治疗均痊愈出院.现就其非手术治疗的护理问题体会如下:
作者:黄红梅;郭建忠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急性心肌梗塞是临床上的一种危重症,患者的异常心理状态往往影响到治疗的效果和预后,本文通过对7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心理状态的观察分析,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雷燕鸣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所谓激励,就是领导者遵循人的行为规律,根据激励理论,运用物质和精神相结合的手段,采取多种有效的方式方法,大限度地激发下属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护理管理者都希望自己的护理人员努力地工作,为医院创造更多的效益.要使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付山大的努力,护理管理者就必须对护理人员进行有效的激励,把护理人员的潜能发挥出来.但如何实施有效的激励,我们进行了探讨:
作者:吕春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急性心肌梗塞是由于心肌持久严重缺血而引起的部份心肌坏死,以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酶增高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为特点.这是突发而严重的疾病,护士应全力
作者:陈春香;张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1临床资料我院自2003年1月至今,已有83例老年住院患者(年龄均≥60岁),其中男性51例,女性32例,大年龄90岁,小年龄60岁,平均年龄74.8岁;高血压19例,冠心病12例,糖尿病21例,慢性肝肾功能衰竭5例,脑血管意外15例,瘫痪者9例,支气管感染及其他11例.
作者:李初花;袁庆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癌症病人化疗期间的临床护理实践,探讨一条适合化疗患者有效可行护理方案,提高护理水平.方法1998年4月~2001年12月对42例癌症病人化疗期间心理护理、饮食护理、静脉通路保护、准确执行医嘱,密切观察化疗药物的毒性反应并及时给予处理.结果使他(她)们顺利完成化疗.结论通过心理护理,增强患者对疾病治疗信念,调节患者情绪积极配合治疗,以适当饮食,提高身体抵抗力,预防减少化疗副作用,是顺利完成化疗的主要条件.
作者:陈素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通过对178份死亡病历护理记录质量的分析,找出护理记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以期提高护士的法制意识,提高护理记录质量.
作者:陶利群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医院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医院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高低,随着中国入世及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护理管理若再遵循的以往的管理模式和思路将难以适应社会的日趋激烈的竞争,必须健全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现行管理体制,改变服务理念,注重人文关怀,合理利用资源、创品牌效益、增强法制观念、依法行护、建立一支技术高、业务精、能力强、服务质量一流的护理队伍,才能把医院管理水平更上一个新台阶.
作者:吴冲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经血液传播疾病包括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HCV)、艾滋病(HIV)、梅毒等20多种.这些疾病的病原体主要存在于感染者的外周血液中,可通过输入污染的血液及血液制品,使用污染的医疗器械等而感染他人.助产士在接产工作中所接触产妇的血液、阴道分泌物、羊水等,均是职业性感染的高危因素,稍有不慎,极有可能感染医源性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加之窗口期血清学检测不出与细菌病毒相关前抗体,产妇周转又快,因此助产士成为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人群.
作者:袁丽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山茛菪碱局部外涂减轻盖诺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我院肿瘤科住院病人中使用盖诺化疗的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共化疗167例次,平均使用盖诺2.7次,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3%的山莨菪碱液在病人化疗前后局部外涂静脉及其周围皮肤以减轻静脉炎的发生,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然后对盖诺化疗后出现的静脉炎进行对照观察.结果实验组静脉炎的发生率为7.3%;对照组52.94%,疼痛发生率实验组14.68%,对照组71.76%.结论使用3%山莨菪碱局部外涂可减轻盖诺所致的静脉炎,且静脉疼痛明显减轻.
作者:刘丽萍;陈永红;唐裕丰;王珍怀;袁媛;谢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常合并皮肤肌肉的损伤,伤情较严重,其临床治疗十分辣手,特别是围手术期的护理更难,我院近几年来应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小腿严重骨折,对其围手术期的护理进行了探讨,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及体会,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周芙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医疗安全是医院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是医疗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工作点多面广,十分复杂,每个环节都有未确定因素,存在风险.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及一系列医疗卫生法规的出台,<条例>实施后医疗纠纷有增多的趋势[1].纠纷的发生给医院及当事人都会造成消极的影响,因此加强护理安全,防范护理纠纷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齐秀金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