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娟
目的:探讨采用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0年5月接收的90例周围性面瘫病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强的松和阿昔洛韦等西药配合针刺进行治疗,治疗组则采用针刺配合中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病例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78%.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的平均治疗时间为(24.1±4.1)d,治疗组的平均治疗时间为(20.5±3.6)d,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明显缩短了治疗过程,同时发现了针刺治疗的佳时机是在急性期,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丹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B超引导下PICC置管与常规肉眼穿刺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方法:以我院2010年6月-2011年12月期间进行检查的100例术前及术后置PICC管进行化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的100例患者运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由50例术进行化疗的患者组成,对照组的患者运用肉眼穿刺的方式来进行诊断,而治疗组的患者则运用B超引导下PICC置管的方式来进行诊断,对比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之后的并发症情况、腋下回折、穿刺次数以及患者的穿刺用时和护理用时.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其治疗的有效率达到了96%,对比P<0.05,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B超引导下的PICC置管技术与传统的肉眼穿刺相比,更加的安全、有效、科学,值得在临床中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美霞;辛辽辽;刘粉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便秘是老年人常见症状,发生率为20%-30%,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便秘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功能性便秘是指排除胃肠道器质性病变所致的便秘,临床表现为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或排便未尽感的功能性疾病.通过对150理便秘患者的护理干预和分组实验,取得了改善便秘的良好的效果.
作者:吴慧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究胃穿孔患者的发病原因机制,寻求诊治方法手段,分析围手术期的治疗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30例胃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有效治疗,本组患者治愈130例,治愈80例,有好转迹象患者35例,无明显好转患者15例,死亡病例一例,同时本组病例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胃穿孔是一种较常见的急症,若作X线检查发现胃泡增大,则需要对本病引起高度重视,应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
作者:付小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前置胎盘是孕28周以后胎盘附着在子宫的下段,将子宫内口全部或部分遮盖住,因子宫上段随妊娠进展而不断伸展,附着于子宫下段的胎盘与子宫壁发生错位可引起出血,是引起晚期妊娠出血的主要原因.也是妊娠期严重并发症的一种,如果不能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往往威胁孕妇及胎儿的生命.加强对前置胎盘的认识,做好前置胎盘产前出血的护理,减少对孕妇及胎儿的危害.
作者:汤晓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本文通过从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护理配合措施及护理效果的视角出发,探讨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护理是如何降低因新生儿窒息引起的并发症及死亡率.正确的复苏后的护理措施,保证复苏后的护理效果,能对提高新生儿窒息的治愈率,对新生儿因窒息病死和伤残率,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手术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巡回护士在结晶中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她贯穿在整个手术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连接患者和手术的主要中介者.围手术期病人的巡回护理是手术成功及手术后病人健康的重要保证.本篇论文以巡回护士护理实例为基础来探讨术前、术中、术后围手术期病人巡回护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作者:高丽燕;丁丽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胸外伤是外科常见损伤.在护理上要严密观察,对伤情迅速做出估计,及时处理紧急情况,积极采取正确及时的抢救措施和周密护理,以挽救病人的生命.我院2010年6月-2011年12月共收治64例胸外伤住院患者,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陈淑彩;来庆梅;何光花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全膝关节置换术适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关节面的肿瘤患者、类风湿性关节炎、及严重关节面的创伤性关节炎患者,手术效果比较理想,我科自2006年8月至2010年5月,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58例,取得了理想疗效,能缓减关节的疼痛、矫正关节畸形、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涂述容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的临床表现及防治.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4月至2011年10月期间收治的24例剖宫产术后产褥期感染患者,针对每位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对症治疗.结果:本组资料中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者24例中,腹壁切口感染者18例,子宫切口感染导致愈合不良乃至裂开者5例,血栓性静脉炎发生者1例.结论:对有感染倾向者术前应给予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同时一定范围内限制剖宫产率的上升,合理选择剖宫产指征,提高医疗质量水平.
作者:李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老年性哮喘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老年性哮喘患者8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就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观察组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焦虑和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呼吸衰竭1例,褥疮形成2例例.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性哮喘患者实施舒适护理,能明显改善老年患者心理状态,让其紧张情绪得到缓解,保持起血压、心率相对稳定,可明显提高对护理的满意度及依从性,对提高治疗效果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杨政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呈进行性的以气流不完全可逆性受限为特征的,多见于中老年人.COPD在世界上的死亡原因中排名第四,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其患病率及病死率将进一步增加.由于COPD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及其生活质量,故除了预防COPD患者的呼吸系统的感染,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及积极治疗并发症外,有效的康复治疗决定了COPD进展快慢.
作者:刘树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脊髓脊膜膨出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09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围手术期所采取的护理措施.结果:109例患儿中,103例均治愈出院,其余6例明显好转.结论:脊髓脊膜膨出除全面、正确的早期手术及综合治疗外,精心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也非常关键,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儿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急诊中毒后,对不同意识状态的患者洗胃所应用的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1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32例急性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正确有效的洗胃方法,提高了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32位患者全部得救.结论:口服中毒后来院洗胃的患者,意识状态不同,所采取的洗胃方法不同,善于应用洗胃技巧,可有效提高洗胃成功率.
作者:黄洁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多媒体教学在我国教育事业中被广泛应用,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但在使用多媒体技术授课的同时,又存在着很多误区和问题,不但没有对基础教学起到促进的作用,相当,造成了整堂课程效率的低下.本文就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及不足展开讨论,进而提出相关的改善措施,希望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一定的帮助.
作者:佈仁托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子痫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如何降低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2月至2011年12月126例子痫前期-子痫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126例产妇中,子痫前期84例,产前子痫28例,产时子痫8例,产后子痫6例,1例因双胎之一胎儿生长受限胎死宫内.结论:子痫前期-子痫的治疗,解痉首选硫酸镁,合理治疗并发症、合并症、适时终止妊娠、可降低母婴并发症,剖宫产是终止妊娠的主要方式,同时预防子痫发生.
作者:杨春;殷筑萍;赵再绒;李惠群;韦作凤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癌症患者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术置管后带管回家的护理可行性及方法的研究.方法:将2006年8月到2009年8月40例在我院行PICC的癌症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0人.A组在化疗间歇期每周定期回科室行导管维护两次,B组患者在家自行维护.结果:经过6周的完整化疗期后对40例患者进行拔管,A组没有一例发生感染等并发症,B组因一人操作不当出现穿刺口红肿发炎,其余19人均未出现感染.拔出导管,将近心端剪断做细菌培养,除创口感染的一例患者培养阳性外,其余皆阴性.两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癌症患者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术置管后带管回家的护理可行.
作者:熊晓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建立测定醋酸地塞米松片的含量.方法:采用Grace Smart色谱柱(5μm,150×4.6mm),柱温为室温,流动相:甲醇-水(70:30),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240nm,以峰面积计算.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按醋酸地塞米松片的吸收系数计算.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快捷、灵敏,可作为醋酸地塞米松片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静;闫晗;潘攀;孙锐;赵璨;巩新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调查肃宁城区2-7岁儿童血铅水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防止铅中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于2009年3月-2011年2月对儿童543人进行血铅水平测定并对其个人情况及家庭生活环境等相关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儿童血铅水平位于2-175ug/L之间,血铅平均值40.00ug/L,P25-P75是26-58ug/L.结论:儿童血铅水平与父母文化水平,被动吸烟,住所附近有铅污染企业,食用膨化食品频率,及学习困难相关.受家庭环境、居住环境、饮食习惯等多种因素影响.
作者:董岩;刘占如;张楠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甲钴胺联合高压氧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确诊为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25例采用高压氧治疗15天作为对照组,25例在治疗组基础上甲钴胺联合治疗作为治疗组,两组均使用短期激素等常规治疗,疗效采用面神经功能临床简易评定量表进行评估,评价两组治疗后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甲钴胺联合高压氧治疗面神经炎疗效显著,能缩短治疗时间,提高康复效果.
作者:徐华初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