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30例胃穿孔的临床治疗

付小兰

关键词:胃穿孔, 临床治疗, 分析
摘要:目的:探究胃穿孔患者的发病原因机制,寻求诊治方法手段,分析围手术期的治疗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30例胃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有效治疗,本组患者治愈130例,治愈80例,有好转迹象患者35例,无明显好转患者15例,死亡病例一例,同时本组病例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胃穿孔是一种较常见的急症,若作X线检查发现胃泡增大,则需要对本病引起高度重视,应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研究癌症患者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术置管后带管回家的护理

    目的:癌症患者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术置管后带管回家的护理可行性及方法的研究.方法:将2006年8月到2009年8月40例在我院行PICC的癌症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0人.A组在化疗间歇期每周定期回科室行导管维护两次,B组患者在家自行维护.结果:经过6周的完整化疗期后对40例患者进行拔管,A组没有一例发生感染等并发症,B组因一人操作不当出现穿刺口红肿发炎,其余19人均未出现感染.拔出导管,将近心端剪断做细菌培养,除创口感染的一例患者培养阳性外,其余皆阴性.两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癌症患者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术置管后带管回家的护理可行.

    作者:熊晓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前置胎盘的护理方法

    前置胎盘是孕28周以后胎盘附着在子宫的下段,将子宫内口全部或部分遮盖住,因子宫上段随妊娠进展而不断伸展,附着于子宫下段的胎盘与子宫壁发生错位可引起出血,是引起晚期妊娠出血的主要原因.也是妊娠期严重并发症的一种,如果不能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往往威胁孕妇及胎儿的生命.加强对前置胎盘的认识,做好前置胎盘产前出血的护理,减少对孕妇及胎儿的危害.

    作者:汤晓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1例主动脉夹层的护理体会

    目的:改善主动脉夹层患者预后,提高手术成功率,增强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治疗期间死亡率.方法:对疼痛时应观察疼痛性质、部位、程度; 采用止痛措施时注意止痛效果; 对高血压时应注意控制血压与休克不平行关系,严密监测双侧肢体血压变化,控制血压波动;坚持控制血压在有效范围内,注意观察夹层血肿压迫周围软组织或波及主动脉大分支引起相应器官系统的损害.同时在实施健康教育中向患者说明本病的特点及坚持用药物控制血压至关重要.结果:本例患者顺利通过主动脉夹层带膜支架置入手术,预后良好,未出现并发症,并痊愈出院.结论:做好对疼痛、血压控制、血肿压迫的观察和护理,对早期诊断和治疗起到重要作用,可以改善主动脉夹层患者预后,提高手术成功率,增强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患者治疗期间死亡率.

    作者:周乐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亚急性甲状腺炎4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经过,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确诊的46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多数患者表现典型,临床治疗效果好,部分留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结节.结论:临床上甲状腺炎不少见,多表现为甲状腺肿大并疼痛.治疗效果明显,临床治愈后尚需随访并发症的情况.

    作者:王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如何做好手术室的护理工作

    手术室是对患者抢救和治疗的重要场所,手术又是让患者恐惧的治疗手段.手术室的整体护理工作会直接影响手术能否顺利进行,对手术操作的质量,术后病人的康复都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所以,做好术前、术后访视,术前研究讨论,注重与手术大夫和麻醉医生的配合,手术过程中的无菌化操作,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优质完成的重要保证.

    作者:王守春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诊断

    目的:总结38例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征象,加强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诊断的正确率.方法:收集2010年7月~2012年2月38例经临床证实的痛风性关节炎,就其X线表现、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病变以第1跖趾关节为好发和首发部位,占84.2%(32/38),其他关节亦可受累,X线征象为:①关节软组织肿胀、出现痛风结节,可出现可逆性.②骨质改变28例(73.6%),出现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可伴有关节面骨质增生样改变.③关节改变15例(39.4%),关节间隙变窄消失,可出现纤维性或骨性强直,亦可出现半脱位或脱位.④少数病例受累关节邻近骨质疏松,泌尿系尿酸盐结石和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结论:根据痛风性关节炎的早期X线表现及其特点,结合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基本能较早对本病作出正确诊断.

    作者:王永芹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念球菌阴道炎的治疗

    念球菌阴道炎是一种常见的阴道炎,习称霉菌阴道炎,发病率仅次于滴虫阴道炎.女性的阴道本身不是封闭的,尿道和直肠离得很近,其间寄存着一定的菌群,比如乳酸杆菌、念珠菌等等;同时阴道又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机能,因为在正常情况下,女性宫颈管中会分泌一种碱性粘液,它能有效抑制喜欢酸性的念珠菌的生长繁殖,而阴道内的乳酸又能抑制喜欢碱性的细菌的生长,有一道天然屏障.如果生活中许多生理的、物理的因素,破坏了阴道的酸碱度平衡(例如孕妇、糖尿病患者及接受大量雌激素治疗者),也就破坏了人体的自我调节功能,造成念珠菌等细菌迅速繁殖,罹患阴道炎.

    作者:陈玲玲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支气管镜灌洗联合局部微波照射治疗老年吸入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老年吸入性肺炎是由于咳嗽和吞咽反射的减弱、食道下端括约肌松弛,易发生口咽分泌物、食物的误吸或胃内容物返流,从而引起吸入性肺炎.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绀、发热、肺部啰音,严重者可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或致死亡;支气管镜灌洗联合局部微波照射治疗有利于支气管腔内分泌物、痰栓或食物残渣的引流和排出;利于细菌、毒素清除;使老年吸入性肺炎及时有效的治疗.

    作者:刘宏;张淑丽;孙丹;李霞;赵爱丽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缬沙坦联合川芎嗪治疗糖尿病肾病63例分析

    目的:考察缬沙坦联合川芎嗪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将63例DN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单用组(对照组)和联用组(治疗组),观察给药3周后患者的24h尿微量清蛋白(24h UAER)、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及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变化.结果:给药后两组患者的SCr和SBP、DB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24h UAER、BU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川芎嗪治疗DN疗效显著.

    作者:周萍;吴延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心力衰竭中低蛋白血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的日益加重,慢性心功能不全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血清白蛋白起到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和转运血液中各种物质的功能,因此其常作为营养状况、肝功能状况及疾病预后的重要指标.而影响白蛋白的合成的病理状态和因素多种多样.本文就心力衰竭合并低蛋白血症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治疗方法等相关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杜芳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老年患者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的亚临床甲状腺减退症的临床表现以及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后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探讨老年患者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治疗方案.方法:筛选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诊断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老年患者89例,并给予其左旋甲状腺素纳(L-T4)作为替代治疗.结果:用左旋甲状腺素纳替代治疗后,在53例有症状的患者中有37例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且所有患者的TC,LDL均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老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的临床表现不明显,容易误诊、漏诊;左旋甲状腺素钠对治疗老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有明显的疗效,治疗过程中应从小剂量开始,并注意个体化.

    作者:陈敏;伍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对妊高征母婴的护理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妊高征母婴的护理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妊高征患者共100例,两组患者均确诊为妊高征.对照组采用常规妊高征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心理护理、病房环境、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分娩前后护理等.记录两组患者先兆子痫及子痫的发生率情况、记录两组产妇采用剖宫产或者顺产分娩情况、记录低出生体重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先兆子痫或者子痫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选择顺产分娩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体重新生儿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征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妊高征母婴健康,提高围生期护理效果,值得借鉴.

    作者:陈丽真;邱木幼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传染病患者心理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和探讨心理护理在传染病患者中的应用,梳理和总结传染病患者心理护理经验.方法:对2009年4月至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210例传染病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并对其护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施心理护理的研究组焦虑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对传染病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有助于增加患者治疗信心,对于密切护患关系,促进患者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刘莲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2008年~2011年剖宫产指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通过对剖宫产指征的比较分析,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具体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郏县妇幼保健院4年共6406例剖宫产产妇的剖宫产指征.结果:瘢痕子宫、胎儿窘迫、巨大胎儿、社会因素是构成剖宫产手术指征的前四位因素,以瘢痕子宫为指征的剖宫产比例明显上升15.34%(P<0.05).结论:控制剖宫产率需要孕妇、家庭、医生、医院及整个社会的参与和配合.

    作者:张利恒;梁红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特应性皮炎皮损处金葡菌定植率及药敏分析

    目的:探讨特应性皮炎(AD)皮损处病原菌分布特点,并检测主要病原菌的药物敏感性.方法:多中心随机双盲对AD患者皮损处采取微生物标本,并收取同期住院的非AD患者皮肤创伤处微生物标本,分别作AD组与对照组,标本接种于血平板、普通巧克力平板和麦康凯平板分区划线分离培养,应用MircoScan walkaway96进行鉴定,并对所分离到的主要病原菌应用微量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低抑菌浓度(MIC)值,结果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中的标准,耐甲氧西林用琼脂筛选试验证实(苯唑西林6μg/mL).结果:于2010年9月-2011年9月从皮肤科门诊343例年龄2~15岁之间AD患者皮损部位获得331株病原菌.AD皮损处细菌检出率为96.5%,其中金葡菌176株占53.2%,其中MRSA65株,所占金葡菌的36.9%;对照组1373例患者分离到的病原菌总1195株,革兰阴性杆菌为主,金黄色葡萄球菌为197株,仅占所有病原菌的16.5%,其中MRSA119株,所占比例高达60.4%.AD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率远高于对照组(X2=133.38,P<0.001),但MRSA所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比例却显著低于对照组(X2=39.263,P<0.01).AD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四环素、克林霉素、庆大、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阿莫西林/棒酸、亚胺培南、头胞唑啉和复方新诺明等的耐药率低于对照组,其中AD组MSSA菌株对红霉素、四环素、氯霉素、克林霉素等抗生素MIC均值高于对照组.结论:金葡菌感染与AD病情密切相关,AD患者高比例的金葡菌更可能是社区获得或源自身感染.针对金葡菌感染的AD患者,为保留万古霉素仅用于危及生命的感染,可选用奎奴普丁/达福普汀、利福平、复方新诺明和Linezolid等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防止感染灶的扩散与病情加重.

    作者:唐小龙;陈达灿;刘炽;刘俊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从一起非法施行终止妊娠手术案浅谈医疗监督执法

    本文通过对一起某医疗机构未经许可擅自施行终止妊娠手术案的评析,从而对施行终止妊娠手术行政处罚案件的调查取证、违法事实的认定、法律法规适用等进行探讨,提出相关医疗监督执法建议.目的在于医疗卫生执法如何准确运用相关法律法规探求工作思路,从而提高专业执法水平,加大执法的力度和深度.

    作者:潘婉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老年患者便秘的护理干预

    便秘是老年人常见症状,发生率为20%-30%,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便秘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功能性便秘是指排除胃肠道器质性病变所致的便秘,临床表现为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或排便未尽感的功能性疾病.通过对150理便秘患者的护理干预和分组实验,取得了改善便秘的良好的效果.

    作者:吴慧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52例创伤性气胸临床救治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急诊科创伤性气胸临床救治与护理的有效方法.方法:根据血气胸患者病情轻重缓急、伤后时间以及有无合并伤等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案.结果:本组治愈52例患者,治愈率为100%.结论:抢救用品的齐全及熟练的护理技术操作是抢救病人赢得时间的关键.医护人员精湛的专业知识与技术及健全的管理制度也是抢救严重创伤性血气胸病人成功有效的关键之一.

    作者:刘述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的内科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的病情观察、护理方法和预见性病情观察方法.方法:对68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加强临床急救、基础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观察疗效.结果:68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经过积极治疗护理,痊愈60例,好转出院3例,转外科治疗2例,自动出院2例,死亡1例.结论:加强临床急救和预见性病情观察有利于提高治愈率,正确有效的心理护理和饮食护理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付振花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推拿配合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推拿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推拿治疗.结果: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50%,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推拿配合针刺治疗颈性眩晕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喻程耀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