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青
目的:探讨改良腮腺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方法:从手术切口、耳大神经保留、面神经解剖、区域性腮腺切除、凹陷性畸形整复和端侧神经吻合术的运用等多个方面对腮腺切除术进行改良.结果:随访肿瘤均未见复发,无面瘫及明显味觉出汗综合征,耳周的感觉恢复正常,颌面部基本对称,无明显凹陷性畸形,瘢痕隐蔽.结论:可根据患者的个性化情况,程序化地采用功能性腮腺切除术.
作者:高运来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林氏正骨手法治疗寰枢关节错位患者伴随症状的疗效.方法:将60例寰枢椎张口位X线片显示有寰椎轴线与枢椎轴线分离,齿状突向一侧偏移,并伴有头晕、眼花、头痛、耳鸣、颈项不适等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林氏正骨手法与枕颌牵引复位治疗,以症状体征的变化情况和寰枢轴线分离的变化程度为观察指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对改变症状体征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73.33%;治疗组对减少寰枢轴线分离程度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为66.67%,经统计学处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林氏正骨手法较枕颌牵引复位能更好地消除或减轻寰枢关节错位患者的伴随症状,并能更好地调整寰枢椎之间的位置关系.
作者:刘兆平;刘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剖宫术后产妇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富源县计生服务站127例剖宫产产妇进行有预见的术后护理,对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除1例产后出血、1例术后腹胀,1例下肢深静脉形成,1例产褥感染,其他123例恢复良好,平均住院6.5天.结论:通过对剖宫产术后有预见性的护理,能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了产妇的痛苦,促进产妇的顺利康复.
作者:纪闽霞;张西霞;王丽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癌症患者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术置管后带管回家的护理可行性及方法的研究.方法:将2006年8月到2009年8月40例在我院行PICC的癌症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0人.A组在化疗间歇期每周定期回科室行导管维护两次,B组患者在家自行维护.结果:经过6周的完整化疗期后对40例患者进行拔管,A组没有一例发生感染等并发症,B组因一人操作不当出现穿刺口红肿发炎,其余19人均未出现感染.拔出导管,将近心端剪断做细菌培养,除创口感染的一例患者培养阳性外,其余皆阴性.两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癌症患者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术置管后带管回家的护理可行.
作者:熊晓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老干部是我们党和军队的宝贵财富,他们为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为人民军队的全面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认真做好老干部的医疗保健工作,切实保障老干部的身心健康,对于调动老干部的积极因素,确保国家的持续发展,保持党群队伍的高度稳定,促进我国的全面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为完善保健工作措施,提高保健的服务水平,我们应从通过以下几个措施来提高老干部的保健水平:①普及卫生保健知识;②与老干部进行沟通并展开心理疏导;③提高医务人员的整体专业水平;④开展多种文体活动;⑤加强硬件设施的配套建设.
作者:钱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上消化道溃疡是人类常见消化道疾病,溃疡的数量可以单个,也可多个,可发生在单一器官上也有多器官同时发生的,镜检查作为一种可靠准确的诊断手段,在对上消化道多发性溃疡的临床研究中起很大的作用,本文对上消化道多发性溃疡的相关因素及治疗效果进行了研究探讨.
作者:曹晓东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恶心呕吐的病因,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避免漏误诊发生.方法:通过消化内科住院患者120例出现恶心和(或)呕吐症状,对其病因统计分析.结果:为恶心呕吐常见病为反流性食管炎、巨幼贫、胆系结石、颅内占位和功能性消化不良.结论:其它尚有十二指肠溃疡、粪石梗阻、肝功损害、肠系膜动脉缺血、急性阑尾炎、腹部术后和流行性出血热(EHF)等.乙型肝炎与十二指肠溃疡有关,急性支气管炎、白细胞减少症和溃疡性结肠炎可有恶心呕吐表现.
作者:林青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TDP照射对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治疗作用.方法: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电针加TDP照射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TDP照射治疗,并对两组疗效进行X2检验.结果:观察组疗效与对照组疗效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配合TDP照射对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治疗有非常好的疗效.
作者:潘小红;刘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肩周炎是针灸科常见病,针灸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理想,但在基层医院,也常出现诊断不明确或疗效不佳的情况,如何提高针灸治疗肩周炎的疗效,仍是值得临床探讨的问题.
作者:李丹;赵鑫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本文针对心内科具有危重患者多,先进监护抢救设备集中及护理水平参差不齐等特点,阐释了决策艺术、指挥艺术、交谈艺术、协调艺术、激励艺术等管理艺术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措施.效果:提高了科室工作效率;护护关系、医护关系、护患关系更加融洽,减少了不必要的纠纷,病人的满意度达98%以上;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终实现护理专业的发展目标.
作者:沈德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病人急诊急救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总结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我院急诊急救48例严重创伤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成功抢救45例,死亡3例,其中急诊抢救室死亡1例,院前死亡1例,送手术室抢救无效死亡1例.抢救成功率达93.75%.结论:在对严重创伤病人开展急诊急救时,采取持续的、有所预见的以及专门的护理是非常关键的.
作者:陶宝慧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鼻衄又称鼻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急诊之一,在临床上治疗鼻衄的新方法较多,如微波、射频、激光、冷冻等,但都有其局限性.传统的鼻腔填塞法仍然是临床上可靠的首选治疗手段,由于传统的凡士林油纱不能在鼻腔中滞留72h,否则会发生腐败而引起鼻腔、鼻窦、中耳的感染有再次出血的可能.
作者:董建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眼科患者围术期的危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眼科采取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患者及家属满意率为99.0%.结论:确保了患者安全手术的质量,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改善了医患关系,缩短了住院天数,使患者成功渡过围术期,并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
作者:蒋文仁;宋维艳;何伟凤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呈进行性的以气流不完全可逆性受限为特征的,多见于中老年人.COPD在世界上的死亡原因中排名第四,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其患病率及病死率将进一步增加.由于COPD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及其生活质量,故除了预防COPD患者的呼吸系统的感染,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及积极治疗并发症外,有效的康复治疗决定了COPD进展快慢.
作者:刘树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痛风性关节炎的综合护理措施.方法:痛风性关节炎36例,制定科学合理人性化的护理策略,通过营养治疗,调整饮食结构,加强心理护理,严格控制嘌呤的摄入,多饮水,健康指导,定期复查血尿酸、肌酐、尿素氮等综合护理措施.结果:36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受累的关节红肿疼痛与活动障碍等症均明显改善,达到临床治愈.结论:加强痛风的综合护理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重要手段,严格低嘌呤饮食是预防和减少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关键.
作者:罗美凤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中医辨证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临床观察.方法:将我院近些年来接收的74例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患者分别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治疗,观察组37例患者采用中药进行治疗,对照组37例患者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37例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患者采用中药治疗后,所有患者全部康复,治愈率为100.00%,对照组37例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患者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后,有35例患者康复,有2例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无变化,P<0.01两组结果有明显差异.结论:经过分组治疗后发现,观察组采用中药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效果,且在治疗时加入中药还能起到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能有利于提高视力并减少患者的复发,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并应用.
作者:陈铃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当归四逆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于2010年8月~2011年8月对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当归四逆汤治疗,并与仅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对比研究.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腓总神经、胫神经、腓浅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另外,研究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亦有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四逆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显著,改善神经传导速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赵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护患沟通不仅是护士与病人或家属之间的信息交流的过程,也是与之发生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促进及培养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可以疏导不良情绪,提高护患沟通质量,进而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刘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CT结合X线对颈椎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89例颈椎病患者的影像学资料,随机分为三组:X线检查组、CT检查组,CT结合X线检查组,比较分析X线和CT对于颈椎病的诊断结果.结果:CT结合X线检查组的诊断结果明显优于其余两组;除对于椎体骨赘形成和钩椎关节改变外,其余项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结合X线检查对于颈椎病的确诊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贾晓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老年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中具有典型规律性上腹痛者9例(25.71%),非典型症状者16例(45.71%),完全无症状者10例(28.57%);胃溃疡23例(65.72%),十二指肠溃疡10例(28.57%),复合性溃疡2例(5.71%);并发上消化道出血3例(8.5%).结论:老年性消化性溃疡临床表现不典型,易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和穿孔,临床应引起重视,及时作胃镜确诊.治疗上保护胃黏膜,减少胃酸分泌和根治幽门螺杆菌是治疗老年性溃疡的关键.
作者:李书花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