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护理方法分析

汤令群

关键词:小儿支气管哮喘, 穴位敷药, 中药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护理效果.方法:本次试验以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72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为实验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一组为贴药在三九天穴位,二组贴要在三伏天穴位,三组三九天三伏天穴位同时敷药,每组各24人.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对比观察,一组的总有效率为29.62%,二组的总有效率为48.14%,三组的总有效率为92.59%.三组之间比较有明显的效果差异,三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讨论:本次试验表明在三九天穴位和三伏天穴位同时敷药能够有效的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减轻发病率.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子痫前期-子痫126例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子痫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如何降低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2月至2011年12月126例子痫前期-子痫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126例产妇中,子痫前期84例,产前子痫28例,产时子痫8例,产后子痫6例,1例因双胎之一胎儿生长受限胎死宫内.结论:子痫前期-子痫的治疗,解痉首选硫酸镁,合理治疗并发症、合并症、适时终止妊娠、可降低母婴并发症,剖宫产是终止妊娠的主要方式,同时预防子痫发生.

    作者:杨春;殷筑萍;赵再绒;李惠群;韦作凤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CAI课件在医学教学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现代化教育技术的不断普及与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已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医学教学中亦是如此,将计算机技术和现代医学教育理论有机结合,通过声、影、像来直观教学,各种正常生理过程、疾病介绍的文字描述和图像资料一并展示,生动形象,学生们兴趣大、记得牢.医学知识有一部分是较为抽象的,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动画等信息展示出来.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CAI)是当前教学改革的趋势[1].但在实践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现就目前运用多媒体在医学教学中存在着几个问题及对策作初步探讨.

    作者:刘瑞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中学生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目的:通过对会宁二中高一至高三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中学生睡眠质量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调查对象为会宁二中高一至高三年级学生,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每年级发放200份问卷,男女生各100份.终回收有效问卷500份,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500份有效问卷,分成男、女两组,其中男生组存在睡眠质量问题的有45名(17.8%),女生组存在睡眠质量问题的有46名(18.5%),平均有18.2%的学生存在睡眠质量问题;且性别、年龄、所在地区、家庭环境、考试成绩、学习压力、个人情绪、多梦、饮食等因素均是影响学生睡眠质量的重要因素.结论:当前中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问题,要想改善此现状,除需学生自身养成良好作息习惯外,还需要教师及学校的努力,学校可通过设立心理、睡眠咨询室,来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改善学生睡眠质量.

    作者:田婷;李金霞;魏成章;李建雄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综合健康宣教对人流术后患者康复影响的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的健康教育模式对人流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运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探究我院门诊398例行人流术患者临床资料及问卷调查资料.其中,术前、术中、术后参与阶段性模式展开宣教的共134例,设为实验组;未进行任何术前宣教的共132例,为对照组;常规组132例,给予传统模式的健康教育.评比三组患者流产术后疼痛控制的良好程度与手术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镇痛需求的人数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护理满意度及其疼痛认知状况均高于对照组与常规组(P<0.05).结论:术前、术中、术后综合性宣教模式的护理能有效的提高了患者对术后疼痛状况的知晓与耐受;增加流产术后健康保健的知晓率及对手术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潘锦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早期教育对婴幼儿发育影响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教育对婴幼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保健科体检的足月、自然分娩的健康新生儿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新生儿均给予我院制定的早期教育方案,对照组患者不进行早期教育干预.结果:2组婴幼儿在身高、体重、头围以及胸围的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婴幼儿的Gesell发育商以及智能发育商明显优于对照组婴幼儿(P<0.05).结论:对婴幼儿进行早期教育,可以有效的提高婴幼儿的智力商和智能商的发育,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中药烫疗并手法推拿辅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烫疗并手法推拿辅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引起腰腿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8例患者随机分给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静脉用甘露醇125ml脱水治疗3天,卧床休息为主并配合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我科自制的中药烫疗加手法椎拿辅助治疗.结果:患者腰腿疼痛症状明显减轻,疗效满意.结论:中药烫疗加手法椎拿辅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疼痛有很好的疗效.本疗法安全,方便,操作简单便于椎广使用.

    作者:苏荣锦;杨媛媛;李桂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52例创伤性气胸临床救治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急诊科创伤性气胸临床救治与护理的有效方法.方法:根据血气胸患者病情轻重缓急、伤后时间以及有无合并伤等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案.结果:本组治愈52例患者,治愈率为100%.结论:抢救用品的齐全及熟练的护理技术操作是抢救病人赢得时间的关键.医护人员精湛的专业知识与技术及健全的管理制度也是抢救严重创伤性血气胸病人成功有效的关键之一.

    作者:刘述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浅谈脾功能亢进的介入治疗

    目前,介入治疗作为当今医学发展的一项新技术,在近几年间,广泛运用于肿瘤患者的临床应用,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介入治疗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X线透视、CT定位、B型超声仪等医疗影像设备做向导,或者利用造影摄片等技术获得影像学资料,从而达到诊断疾病的目的.本文目的是探讨介入治疗在脾功能亢进中的治疗机理和作用.

    作者:杨雪松;张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加强护患沟通预防护理纠纷

    由于在工作中护理人员缺乏与在院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致使医院在日常工作中经常出现医疗纠纷,为了把护患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依据医学心理学分析和处理,我们发现许多纠纷发生均与护患沟通障碍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结果真正属于护理差错或护理事故的纠纷却占很小比例.加强与患者沟通是临床护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医学心理学知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患者沟通,对提高护理工作质量,预防护理纠纷的发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作者:冯艳芬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B超引导下PICC置管与常规肉眼穿刺的效果比较

    目的:研究并探讨B超引导下PICC置管与常规肉眼穿刺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方法:以我院2010年6月-2011年12月期间进行检查的100例术前及术后置PICC管进行化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的100例患者运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由50例术进行化疗的患者组成,对照组的患者运用肉眼穿刺的方式来进行诊断,而治疗组的患者则运用B超引导下PICC置管的方式来进行诊断,对比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之后的并发症情况、腋下回折、穿刺次数以及患者的穿刺用时和护理用时.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其治疗的有效率达到了96%,对比P<0.05,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B超引导下的PICC置管技术与传统的肉眼穿刺相比,更加的安全、有效、科学,值得在临床中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美霞;辛辽辽;刘粉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临床尿常规临床检验方法的分析

    目的:分析尿液干化学分析仪与传统手工法在尿液分析中的应用,探究佳的尿液临床检验方法.方法:随机抽取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的尿液标本,同时运用尿干化学分析仪与传统手工方法进行检验,比较尿蛋白、白细胞及红细胞的检测结果.结果:两种方法的蛋白质符合率为98.2%,红细胞符合率为97.0%,白细胞符合率为94.5%.结论:尿干化学分析仪的检验结果仅为普通尿液的初步筛查试验,其须与传统手工法相互结合,方可得出更佳的检验结果.

    作者:李久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脑血栓患者康复期的护理研究

    探讨康复护理对脑血栓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作者通过典型病例的介绍和将98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进行传统的药物治疗,实验组药物治疗配合康复护理,对二组患者出院时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情况的比较显示实验组优于对照组,提示康复护理对脑血栓患者功能恢复有积极意义.

    作者:王洪杰;张垚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浅谈我院门诊西药房降低药品报损率的方法

    为进一步加强我院门诊西药房药品管理.规范药品报损,对2003年以来门诊西药房药品的报损率,报损原因等进行了统计、总结、分析,对降低药品报损方法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①完善药品报损制度,规范药品报损范围;②规范输液厅药品报损;③建立药品效期登记本;④门诊药房与住院部药房之间进行药品调剂;⑤时刻关注药品临床使用情况,科学合理领药,通过以上一系列措施的采取,药品报损率明显下降.

    作者:方俊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在减轻剖宫产术后患者疼痛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减轻剖宫产术后患者疼痛中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于2010年6月-2011年6月将收治的102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仅采取常规性护理措施,而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产妇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产妇术后轻度疼痛36例,中度疼痛12例,重度疼痛3例;对照组产妇术后轻度疼痛23例,中度疼痛18例,重度疼痛10例;经统计学分析发现观察组的疼痛情况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53,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对产妇实施护理干预,比常规护理效果更好,可消除产妇不良情绪,产妇配合治疗,辅助疗效更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茂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脊髓型颈椎病的病因病理以及推拿治疗

    颈椎病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常见的退行性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中颈椎病共有5种分型,分别是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神经型,椎动脉型和颈型.在对颈椎病各型的治疗中方法有许多种,如针灸、药物、牵引以及对严重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等,在众多治疗方法中推拿治疗是常见基础的治疗方法.而本文主要是通过临床工作总结以及查阅相关文献资料,重点探讨脊髓型颈椎病的病因病理以及推拿治疗的作用机理.

    作者:邓学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特应性皮炎皮损处金葡菌定植率及药敏分析

    目的:探讨特应性皮炎(AD)皮损处病原菌分布特点,并检测主要病原菌的药物敏感性.方法:多中心随机双盲对AD患者皮损处采取微生物标本,并收取同期住院的非AD患者皮肤创伤处微生物标本,分别作AD组与对照组,标本接种于血平板、普通巧克力平板和麦康凯平板分区划线分离培养,应用MircoScan walkaway96进行鉴定,并对所分离到的主要病原菌应用微量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低抑菌浓度(MIC)值,结果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中的标准,耐甲氧西林用琼脂筛选试验证实(苯唑西林6μg/mL).结果:于2010年9月-2011年9月从皮肤科门诊343例年龄2~15岁之间AD患者皮损部位获得331株病原菌.AD皮损处细菌检出率为96.5%,其中金葡菌176株占53.2%,其中MRSA65株,所占金葡菌的36.9%;对照组1373例患者分离到的病原菌总1195株,革兰阴性杆菌为主,金黄色葡萄球菌为197株,仅占所有病原菌的16.5%,其中MRSA119株,所占比例高达60.4%.AD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率远高于对照组(X2=133.38,P<0.001),但MRSA所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比例却显著低于对照组(X2=39.263,P<0.01).AD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四环素、克林霉素、庆大、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阿莫西林/棒酸、亚胺培南、头胞唑啉和复方新诺明等的耐药率低于对照组,其中AD组MSSA菌株对红霉素、四环素、氯霉素、克林霉素等抗生素MIC均值高于对照组.结论:金葡菌感染与AD病情密切相关,AD患者高比例的金葡菌更可能是社区获得或源自身感染.针对金葡菌感染的AD患者,为保留万古霉素仅用于危及生命的感染,可选用奎奴普丁/达福普汀、利福平、复方新诺明和Linezolid等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防止感染灶的扩散与病情加重.

    作者:唐小龙;陈达灿;刘炽;刘俊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病原菌分布与药物敏感性分析

    目的:分析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病原菌分布与药物敏感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2010年被确诊为医院获得性肺炎的1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全部患者的呼吸道标本实施细菌鉴定并做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共鉴定出致病菌182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93株,真菌48株;革兰氏阳性菌3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5株;革兰氏阴性菌对对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头孢噻肟以及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在48%以上,但是对阿米卡星以及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具有比较高的药物敏感性;革兰氏阳性菌对头孢呋辛、头孢唑啉、阿奇霉素以及环丙沙星等药物的耐药率高达70%,但是对万古霉素具有比较高的药物敏感性;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药物敏感性下降.结论:革兰阴性杆菌是医院获得性肺炎的首要致病菌,其发病率高,耐药性也高.

    作者:巫晓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支气管肺炎病原菌及药敏分析

    目的:了解支气管肺炎病原菌及药物敏感情况,以减少临床上应用抗生素的盲目性,降低耐药菌的产生.方法:对2010年9月至2011年3月我科收治的临床诊断支气管肺炎的70例患儿进行痰细菌培养,用SS-100010型阳光微生物分析仪,做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共培养出细菌3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3株,肺炎克雷伯菌株8株,大肠埃希菌株8株,化脓性链球菌3株,铜绿假单胞菌2株,产酸克雷伯菌1株.结论:几乎全部细菌对青霉素耐药,对头孢曲松钠,头孢噻肟钠等耐药率超过70%,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敏感较高,对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高度敏感.

    作者:陈凤燕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浅谈p120-catenin在肺癌转移中的作用

    背景与目的:p120-catenin作为一个新的连环蛋白家族的成员,初是作为Src癌蛋白磷酸化的底物在1989年首次报道,目前至少已经发现了4个亚型.p120ctn参与了肿瘤的发生、转移,它的表达变化将会导致细胞粘附能力的改变,使细胞具有侵袭性.因此p120-catenin的表达丢失作为肿瘤发生的一个早期信号,近年来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从分子结构上看,p120-catenin可参与调节E-cad的聚集、活化,调节细胞间粘附能力,增强肿瘤侵袭转移能力,促使淋巴结和远处器官转移.本文主要介绍在肺癌的转移过程中,p120ctn的表达和缺失对肺癌细胞系的生物学行为有怎样的影响,并且分析p120ctn各亚型在不同肺癌细胞系中的作用是否相同.而关于p120ctn在肺癌转移过程中的研究,将为肺癌的防治寻找新的治疗靶点.

    作者:王成龙;刘洋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家庭病床中西医康复治疗社区脑卒中患者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运用中西医康复方法治疗社区中建立家庭病床的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78例建立家庭病床的社区脑卒中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6例,采用常规内科加中西医康复方法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内科治疗及必要的健康宣教和康复咨询,但不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结果:治疗组Barther指数评定、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表、功能独立检查FIM、Berg平衡量表末期评定相对初期评定分数提高比率分别为171.6%、152.3%、169.9%、207.8%,对照组分别为129.0%、130.2%、130.3%、159.4%,两组间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家庭病床中西医康复治疗社区脑卒中患者有明显的疗效,而且方法安全.

    作者:李俊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