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式会阴侧切20例临床探讨

周青平

关键词:20-250会阴侧切, 切口撕裂伤率, 会阴切口愈合
摘要:本文对2组顺产妇在其助产过程中,胎儿娩出期施行2种不同角度(450和20~250)会阴侧切术,在胎儿自然娩出力、子宫收缩力、胎儿体重量、保护会阴体阻力、会阴组织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通过临床对比探讨研究.结果施行20~250会阴侧切组20例(新方法),会阴切口撕裂伤率为10%,施行450会阴侧切组产妇20例(对照组),会阴切口撕裂伤率为25%,2组会阴切口撕裂伤率有明显差异.新式产妇会阴切口具有缝合时间短、缝合针数少、减轻产妇痛苦和会阴缝合术后牵拉痛,使产妇能在产后较短时间内下床活动,坐式哺乳及产后早期功能锻炼,相对减少了护理工作量及缩短了产妇产后住院时间,同时降低了会阴切口的并发症.
中华医药荟萃杂志相关文献
  • 平衡尿素氮在透析充分性评价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平衡尿素氮在校正尿素氮反跳,精确评价透析充分性中的应用.方法:分别测量透析前、透析下机前30分钟、透析下机时、下机后30分钟、下机后60分钟尿素氮,分别计算出KT/V值,比较各KT/V值之间的关系.结果:透析下机前30分钟、下机后30分钟及60分钟所测KT/V值之间无明显差异,均低于下机时所测KT/V值.结论:可以使用下机前30分钟血尿素氮值来精确评价透析充分性.

    作者:李芳泽;钱凤兰;曹正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逆插空肠营养管对防治胃-食管吻合术后胃排空障碍的作用(附300例临床报告)

    目的:前瞻性研究经空肠置入肠内营养管对食管癌手术后患者胃排空障碍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对300例施行食管癌切除、胃-食管吻合术的患者,于术中经空肠上段置入一根一次性胃管,逆插入胃,术后早期作引流用,后期进行肠内营养液灌注,观察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300例患者均成功置管,无置管引起的并发症,能良好引流及进行营养液灌注,无胃排空障碍发生结论经空肠置入引流-营养管安全可行,操作简单,能有效防治胃-食管吻合术后胃排空障碍.

    作者:王易林;赖登祥;唐胜军;谭益;李国志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球形肺炎的临床及X线征象分析

    目的:探讨球形肺炎的X线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收集经临床证实的3例球形肺炎的X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球形肺炎与周围肺癌等某些肺疾患的X线表现相似,但球形肺炎抗炎治疗后病灶能迅速吸收缩小、消失.结论:球形肺炎X线征象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资料有助于诊断和与周围型肺癌等鉴别.

    作者:覃志龙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中药治疗黄褐斑260例疗效观察

    黄褐斑多见于中青年女性面部对称性色素沉着性皮肤病,笔者六年来运用中药治疗26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亚华;朱海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改良式剖宫产术54例临床报告

    目的:探讨改良式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54例改良式剖宫产产妇术中、术后情况,并与近期古典式剖宫产比较,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率等.结果:改良式剖宫产术,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切口愈合率高,住院时间短,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改良式剖宫产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蓝玉锦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点与护理

    通过总结48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护理观察经验,结合文献探讨其护理观察要点和临床意义.着重强调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神经系统体征、颅内压、缺氧情况、出血倾向以及开颅术后的观察.伤后48小时这段时间是护理观察的重点.

    作者:靳学芬;方水秀;严鸿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对手术病人术前的心理分析和护理

    疾病使病人的注意力集中到病体上,还会影响到他的心理状态,改变他的社会适应能力、自我评价,乃至人格特征.

    作者:朱晓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头发中锌含量的研究

    锌在人体新陈代谢中起到很大的作用,能参与许多酶的合成,促进人体发育.使用原子吸收火焰光度法检测人发中锌含量,检材易得到,方法具有简便、快捷、稳定、灵敏度高等特点.低检出限0.01mg@kg-1,RSD为1.38%.

    作者:李奕;林美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米索前列醇用于晚期妊娠引产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晚期妊娠的引产目前仍以催产素为主,但因使用不当引起并发症者也时有所见,所以选择一种安全、使用方便的引产方法甚为重要.

    作者:唐连凤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成分输血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提倡成分输血以来,我院成分输血的状况.方法:通过1998-2001年各临床室用输血病例,统计出成分输血量.结果:成分输血从1998年用血总量为18.6%逐年上升到2001年的73.3%,并且根据病情需要,做到了需要血浆补血浆,需要RBC悬液就补RBC悬液,达到了治疗目的,且节约血源和减少病人的经济负担.结论:我院成分输血落到了实处,做到了科学用血、合理用血、节约血源.

    作者:刘渝霞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结肠癌X线诊断56例分析

    目的:分析结肠低张双对比(气钡双重)造影对结肠癌的X线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经结肠低张双对比造影诊断为结肠癌56例分析.结果:X线表现显示肿瘤部位准确率100%,X线诊断与手术病理证实符合率为96.6%,主要X线表现为充盈缺损,肠管狭窄,边缘僵硬,不规则龛影和环堤,粘膜破坏.结论:结肠低张双对比造影诊断结肠癌符合率高,它在结肠癌的诊断中占重要地位.

    作者:赵沁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七年制医学生生理学机能实验改革体会

    本文简要阐述了生理学自行实验设计的可行性、教学实施方法和效果评估,为生理学机能实验改革和素质教育提供一些经验和线素.

    作者:徐海伟;黎海蒂;范晓棠;吴旋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桡骨头骨折的治疗进展

    桡骨头骨折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其发生率各家报道不一.在肘部骨关节损伤中,Blount报告的4.5%,Henrikson报道的5.8%,而国内毛宾尧报道是15.7%[1].

    作者:蒋涛;黄富国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中性粒细胞凋亡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中性粒细胞凋亡在炎性疾病演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多种外界因素可调控中性粒细胞凋亡,其分子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明了;近研究表明抗凋亡蛋白Mcl-1、Al是调控中性粒细胞凋亡的主要因素,MAPK、NF-κB介导了其信号转导过程;凋亡中性粒细胞的内在生化改变和细胞表面分子标志物改变,是吞噬细胞识别、清除的基础.

    作者:倪海峰;肖颖彬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养阴法在肾病临床的应用

    在肾病临床过程中,由于病种不同,以及每个病人的临床表现不同,其治疗法则亦是多方面的.总的来说,有清利、益气、温阳、化湿、利尿、破淤、养阴、固涩等几种治疗大法.本文拟就其中养阴法,谈谈在防治急慢性肾炎病综合症、泌尿系感染等疾患的临床应用.

    作者:戴伯荣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口腔内科专业进修生、实习生临床带教体会

    口腔内科医师的培养是口腔医疗卫生的保障之一,因些必须重视其临床阶段的带教工作.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的带教体会,提出应作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为人师表,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因人施教,加强理论学习;结合实践,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关心生活,帮助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

    作者:张从纪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不同超数排卵药物与母兔性激素水平关系的研究

    目的:了解不同超数排卵药物与母兔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6)、孕激素(P)、睾酮(T)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化学发光仪对母兔血清FSH、LH、E2-6、P、T进行分组测定.结果:各组用药后FSH、LH、P都有较显著升高,E2-6也有升高,睾酮无明显变化.用药后FSH、LH、E2-6、P变化的平均值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注射HCG加HMG或HCG加PMSG对母兔血清FSH、LH、E2-6、P的平均水平变化有关,但不同超数排卵药物组之间的平均水平变化无明显差异.

    作者:吕静;计垣;叶联顺;荣颖;刘冬芝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自制降脂胶囊治疗单纯性肥胖32例临床报道

    笔者自1987年以来自制降脂胶囊治疗单纯性肥胖3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彬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术后处理

    目的总结35例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施行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TMLR)术后处理的临床经验.方法采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经第五肋间左前外侧切口进胸,在食道超产探头监测下施术.平均打孔31.4±4.9个,通畅率为96%.结果全组术后死亡3例,死亡原因均为突发室颤.术后辅助呼吸平均4.5±2.1小时,ICU平均监护治疗时间26.5±13.8小时.术后发生心律失常19例,发生心绞痛7例.全组无心肌梗塞、心表、出血、切口感染和肺炎等并发症,平均住院14.6±7,2天.结论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术后应适时早期拔出气管插管,防治心律失常.维持心肌氧供、氧耗平衡,预防心绞痛和心肌梗塞.室性心律失常是死亡主要原因.

    作者:任立杰;康晋朝;季加明;李秀勇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手术室护士的心理压力分析及对策

    随着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和现代医学科学的迅猛发展,手术室护士面临着越来越为严峻的挑战.她们经常需要面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手术抢救工作,专业技能水平要求高,心理压力巨大.

    作者:王丽;孙睛宏;王光荣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中华医药荟萃杂志

中华医药荟萃杂志

主管:

主办:香港联合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