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舒解乐颗粒抗动物抑郁模型试验研究

杨仁旭;杨奎;董艳

关键词:动物, 抑郁模型, 阳性药物, 中药, 舒解乐颗粒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舒解乐颗粒对抑郁动物小鼠,抗利血平眼睑下垂抑郁模型试验;小鼠悬尾法获得性绝望抑郁模型试验;小鼠强迫游泳法获得性绝望抑郁模型试验.方法:与阳性药物、蒸馏水作对照,分单次和多次给药.结果:①抗利血平眼睑下垂抑郁模型试验显示,舒解乐单次给药对小鼠利血平致眼睑下垂无显著性影响,连续7天给药具有显著对抗作用(P<0.01).②抗利血平致运动不能抑郁模型试验显示,舒解乐单次给药对小鼠利血平致运动不能尤显著性影响,多次给药具有显著对抗作用(P<0.01).③小鼠悬尾法获得性绝望抑郁模型试验显示,12~6g/kg舒解乐浸膏组单次和多次给药对小鼠悬尾不动时间均有显著缩短(P<0.01,P<0.05).④小鼠强迫游泳法获得性绝望抑郁模型试验显示,12-6g/kg舒解乐浸膏组单次和多次给药均对小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均有显著或明显缩短作用(P<0.01,P<0.05).⑤慢性应激性大鼠抑郁模型的行为学试验显示,126g/kg舒解乐浸膏均能明显对抗慢性应激性抑郁模型大鼠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减少(P<0.05).结论:舒解乐颗粒有抗抑郁症的作用.
中华医药荟萃杂志相关文献
  • 扁桃体切除术治疗小儿鼾症的体会

    目的:了解扁桃体切除术对小儿鼾症的影响.方法:对36例扁桃体肥大切除术后随访观察.结果:收治36例随访半年以上治愈率100%.结论:扁桃体肥大切除术治疗鼾症病(OSAS)有肯定的作用.

    作者:潘菊芬;谢燔;冯俊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河豚中毒32例抢救体会

    1 引言我科在1992年至2000年间共收治32例河豚中毒患者,均治愈后出院,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高卫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改革实验教学提高科研技能

    进行科研工作是解决科学发展过程中提出的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科学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原因.医学是一门研究生命活动变化的科学,但很多与我们生命及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尚未完全阐明,因此,进行科学研究解开这些谜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屈纪富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加强警示教育积极反腐倡廉

    近年来,盐都县卫生局在深化卫生改革的进程中,坚持标本兼治,疏堵并举的原则,以教育为先导,从理论、典型、个案三个方面入手,加强警示教育,积极反腐倡廉,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和全体医务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为创建文明卫生行业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龙永霞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一例分析

    传统的内科药物治疗冠心病在基层医院已有多年历史及丰富的临床经验,但往往只能缓解症状,不能彻底根治.我院于2002年2月22日成功为一名74岁高龄的冠心病、心肌梗塞病人实施了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效果确切,现报道如下:

    作者:夏洪;陈宏俊;季灿平;姚宇清;冷云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关于大学科研绩效评估的几点思考

    随着改革的深入,在科学研究系统中引入竞争机制是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目的和手段,改革传统的科研绩效评估方法,适应研究型综合性大学科技管理的需要是高校科研管理的重要工作;改革的主要思路是综合考察大学自身的功能定位,彻底打破部门各自为政的现状,综合考察科研投入产出的各项指标来进行绩效评估;作者强调科研绩效评估中要打破只重视评奖、发表论文的局限性,要充分注意突出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的重要性.

    作者:李永莲;陈文贤;张文琴;孙新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45例过期妊娠临床分析

    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过期妊娠对母婴的不良影响已被重视,为了降低围产儿的病死率,应加强产前监测和及时处理,现将我院4年来45例过期妊娠和53例延期妊娠对照分析如下:

    作者:刘明玲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非手术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5例

    目的:探索腰椎间盘突出的非手术综合治疗方法。方法:对4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自由基清除剂(vitE.vitC地塞米松)治疗1~2个疗程,每个疗程7天;急性期行骨盆牵引,卧床制动,稳定期行腰背肌功能锻炼,平均疗程14天。结果:45例病人经6个月到1年随访,优21例46.7%,良好16例35.6%,好转5例11%,无效3例6.7%,优良率82.3%,总有效率93.3%。结论:该方法简单易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可收到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余永壮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423例胸部外伤的治疗

    1988年1月~2000年9月我院共收治胸外伤423例,就临床治疗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和方法

    作者:苏大君;杨绍军;杨达宽;黄云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甘力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分析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持续感染,免疫功能紊乱,致使病情迁延不愈,治疗非常困难。甘力欣具有明显抗肝损伤,阻止慢性肝炎形成及提高存活率的作用。我们用其治疗慢性乙肝62例取得较好疗效,为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增加了一条新的途径。

    作者:肖青云;牛英;晁春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胆囊切除术后早期胆漏8例临床分析

    胆漏是胆囊切除术后主要并发症之一,早期发现并妥善处理,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现将我院1994年至1999年诊治的8例胆囊切除术后早期胆漏分析如下:

    作者:杨铁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四川省彭州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分析

    儿童的生存、保护和发展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基础,是人类未来发展的先决条件,所以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是评价妇幼卫生工作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的文化和卫生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世界各国对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特别是对新生儿和婴儿的死亡都非常重视.我市通过了我国<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中所规划目标的10年努力,对今后儿童保健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彭州市辖区内1991年-200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及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分析统计如下:

    作者:张传秀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浅谈医院文化建设与医院管理

    医院文化是社会文化在医疗领域的特殊表现形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转和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医院现代化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文化建设对于提高医院职工整体素质,展示医院美好形象,推动医院两个文明建设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步伟英;王晓祥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出血性输卵管炎11例临床分析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年龄:本组年龄小20岁,大45岁,平均32.5岁.生育史:本组1例未婚,3例孕1产0,其余7例为经产妇,其中多孕5产2;11例中6例有人工流产史,其中有2例末次人工流产时间距发病在3个月以内.

    作者:陆俊萍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对我院妇产科教研室教学管理的回顾与思考

    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教研室的教学管理是妇产科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本文回顾性地介绍了我院在妇产科教学中组建脱产带教小组、完善带教制度和重视青年教师培养、积极开展题库建设等教学制度的改进做法和所取得的成效,并对这些措施在实践中表现出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指出教学管理改革应该围绕提高教学质量来展开,对医学高校及其附属医院开展妇产科教学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杨延林;彭芝兰;陈文贤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浅谈护患之间的沟通

    护患之间的沟通,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整体护理工作的深入,护士的沟通技巧越来越受到护理管理者的重视.临床护理实践证明,采用适当的沟通方式,加强与患者的交流,不仅使病人感到温暖和安全,达到心理上的融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能维护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作者:蒋国凤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2%采乐洗剂治疗花斑癣的疗效观察

    花斑癣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我科在2000年5月-2001年10月,对79例花斑癣患者进行治疗,其中39例应用2%采乐洗剂(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取利较好的疗效.同时与对照组进行了对比观察,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邵国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论职工消极情绪与政治工作生活环境

    医院职工队伍是否有凝聚力,医术与医德是否在不断提高,主要的决定因素之一便是职工中在多大的范围内和多严重的程度上存在消极情绪.本文作者认为:大范围的、严重的消极情绪是一种制约医院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不利于团队精神发扬,影响医院医术与医德提高的主要因素.因为消极情绪严重影响着职工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作者:赵宝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糖尿病人出院指导

    糖尿病为慢性终身性疾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一组代谢综合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碍或二者共同作用所致,分为Ⅰ型和Ⅱ型两类,在我国目前的医疗条件和经济水平下,绝大多数糖尿病患者确诊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住院治疗,待血糖控制在持续近于正常后,有很长时间在家里调养,所以,病人出院后,给予正确指导,让病人及家属掌握一定的健康保健知识,对于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是很必要的,我院1999年10月~2002年1月收到糖尿病病人120例,对其中60例进行系统指导,定时随访,现将其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林代琼;李长英;谢大琼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带状疱疹治疗1例

    带状疱疹为临床上常见病之一,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疱疹性皮肤病,其治疗上主要以抗病毒为主.但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的带状疱疹,其治疗比较困难.现就本人收治了此类病人1例的治疗方法,报导如下:

    作者:陆家承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中华医药荟萃杂志

中华医药荟萃杂志

主管:

主办:香港联合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