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下直肠癌低位切除吻合术中无瘤技术操作的配合体会

高锦萍;陈信芝

关键词:腹腔镜下, 直肠癌, 切除吻合术, 无瘤技术操作, 恶性肿瘤手术, 手术室护士, 应用前景, 下床活动, 无瘤观念, 无菌技术, 微创外科, 外科医生, 剖腹手术, 功能恢复, 不断强化, 医源性, 新技术, 术后痛, 治疗, 预防
摘要:腹腔镜下直肠癌低位切除吻合术是治疗直肠癌的极具应用前景的微创外科新技术,与传统的剖腹手术相比,具有切口小,术中肿瘤受挤压小,肠道干扰小,病人术后痛苦少、下床活动早、胃肠功能恢复快等优点[1].对于恶性肿瘤手术,除了无菌技术外,无瘤技术更为重要.外科医生和手术室护士不断强化无瘤观念,高度重视无瘤技术操作,为预防术中医源性肿瘤的播散取得了良好效果.我院于2009年10月至2012年2月在腹腔镜下施行直肠癌低位切除吻合术105例,现将应用中的体会介绍如下.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急门诊输液对血管的护理及心理护理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1],也是基本、常见的护理技术,以发挥疗效迅速在各种给药途径中占重要位置.及时、正确的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尤为重要.

    作者:李玲;王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ICU院内真菌感染状况及易感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的院内真菌感染状况及易感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我院ICU2008年1月-2011年8月收治的148例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48例ICU深部真菌感染患者中共分离出448株真菌,以白假丝酵母菌及热带念珠菌为主,其中白假丝酵母菌占51.34%,热带念珠菌占23.66%;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常见,占70.27%,其次为尿路感染,占14.77%.结论:ICU真菌感染与易感因素有关,应予以高度重视.

    作者:王剑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5月1日~2012年6月1日就诊于我院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45例,在C臂X线机定位下对患者的24个椎体行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椎弓根向椎体内穿刺,并注入骨水泥;对照组35例,采用保守治疗法进行治疗,比较研究两组治疗方法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患者症状缓解较早,早期可开始下床活动.治疗组患者疼痛完全缓解者38例,部分缓解者7例,无效0例.对全部病例随访4-16个月,疼痛无加重或复发,椎体无再压缩现象;对照组患者疼痛完全缓解者19例,部分缓解者11例,无效5例.经统计学分析,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能够迅速缓解疼痛,恢复椎体稳定性,是一种操作简便、疗效肯定、并发症少、安全有效的微创新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罗春林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小儿阑尾炎患者的手术室护理方法

    目的:探讨小儿阑尾炎患者的手术室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08年12月-2011年12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小儿阑尾炎患者60例,回顾性总结手术室的护理方法.结果: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经住院治愈后出院.结论:对小儿阑尾炎患者进行系统的手术室护理,有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陶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病毒性肝炎的防治策略与措施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性病变为主的一组传染病.病毒性肝炎是威胁人类健康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具有传染性强、发病率高的特点.目前,已被确认的病毒性肝炎有五型,即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其中,甲、乙两型为常见.目前病毒性肝炎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控制其危害仍以预防为主.本文重点讨论人群中为常见的甲型和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预防与控制策略及措施.

    作者:付琳莉;高果;刘风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18例儿童暂时性髋关节滑膜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儿童暂时性髋关节滑膜炎保守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8例儿童暂时性髋关节滑膜炎进行心理、牵引、中药外敷、手法治疗的护理.结果:通过治疗及护理,18例患儿均治愈出院.结论:做好患儿心理护理及家属的配合是疾病康复的关键.

    作者:吴伟莲;廖雪丽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小针刀治疗颈肩腰腿痛102例病人围术期病例分析

    目的:对小针刀治疗颈肩腰腿痛患者围术期的治疗方法进行适当的研究.方法:在治疗的过程中,主要采取的治疗方法是西中医相结合方法,在手术之前进行适当的情志护理;在手术中要求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并且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细致的观察;在手术之后,为了保证手术的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为患者提供科学合理的康复指导.结果:在102例患者当中,有93例患者病情痊愈,7例患者的病情得到了好转,只有2例患者的治疗没有起效,所以102例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1.2%,并且治愈患者没有并发症产生.结论:通过对小针刀治疗颈肩腰腿痛患者围术期的病例进行研究,认识到将中西医疗法作为治疗的主要方法不但能够达到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的目的,而且还能有效地防止并发症的产生.

    作者:许作文;高瑞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五官科病人护理的安全管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日益增强.我院护理工作者要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服务,首先和基本的是要有效防止各类护理差错的发生.如何做好安全护理管理,有效防范医疗护理事故的发生,确保病人和医护人员的安全,已经成为护理管理者面临的现实课题.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规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现对五官科病房临床护理中常见的安全缺陷问题介绍如下:

    作者:赖茂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及护理

    静脉留置针又称作套管针,浅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有利于配合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针管可随血管形状弯曲,不易脱出血管外,便于肢体活动,患者在躁动不安时不易脱出,同时又能快速给药,提高抢救成功率,并减少钢针反复穿刺带给患者的痛苦.常规静脉输液每人每次操作时长约2-3分钟完成,而采用静脉留置针可缩短0.5-1分钟,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可有针对性的随时进行输液治疗,已被广大护理人员及患者所采纳接受.

    作者:汪君洁;邓太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浅谈护士长工作要求对护理工作的影响

    随着社会迅速发展轨迹中,护士长竞聘上岗也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产物.科技的全面发展,知识的不断更新,护理人员学历由技工、中专、大专、本科逐渐延伸到研究生等.因而,护士长这一医院基层的管理者也趋于知识化、年轻化.为此,护士长工作要求对护理工作产生直接的影响.

    作者:李雪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泛影葡胺保守治疗肠梗阻的护理体会

    肠梗阻是指肠内容物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道,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1],同时也是疑难病,临床治疗棘手,肠梗阻对机体稳态危害性大,病情发展迅速,死亡率较高,约为5%~10%,若在发生肠绞窄,死亡率可上升到10%~20%,因此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是治疗肠梗阻的关键环节.我科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了肠梗阻患者62例,在行胃肠减压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从胃管注入76%泛影葡胺100mL,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高玲;张昕;黄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老年女性尿失禁的综合康复

    尿失禁严重影响着老年女性的生活质量.临床实践中除了一般常规治疗外,综合的康复处置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使她们身心舒适,健康生活.

    作者:刘兆丰;赵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腹股沟区软伤性疼痛原因分析及手法治疗

    临床上腹股沟区软伤性疼痛虽不常见,但由于痛区靠近会阴部,影响患者活动,且常致患者紧张.通过详细分析症状及病理,我们认为该疼痛系六种情况所致,并施以专门手法,治疗取得很好效果.现通过6个病例予以说明.

    作者:范剑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方法对骨病患者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166例骨伤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治疗组86例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观察组80例患者仅应用一般护理模式.结果:经过2个疗程的护理后,给予人性化护理模式的患者,疼痛、红肿、压痛、焦虑等症状较常规护理患者明显减轻,住院时间亦大大缩短.结论:人性化护理能有效改善骨科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病程,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伏雪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术前健康教育对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目的:观察术前健康教育对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外、妇科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前开展健康教育和一般性术前护理;对照组患者仅进行一般性术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不良情绪发生率较对照组低53.34个百分点;体重平均少减少0.32㎏;平均住院天数减少2.4天;能正确主动配合手术和治疗人数和术后满意率分别较对照组高43.33和23.33个百分点.结论:开展术前健康教育可以明显加快患者术后康复,并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作者:高秋芳;魏秀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脑利钠肽与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相关性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脑利钠肽(BNP)与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我院诊治153例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心功能Killip's分级分为Ⅰ组(46例)、Ⅱ组(74例)、Ⅲ组(21例)、Ⅳ组(12例),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脑利钠肽水平,心脏超声测量左心室相关功能指标.结果:脑利钠肽随着患者心功能级别的增加,且BNP水平与左心室相关功能指标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BNP对于评价心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作为临床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辅助指标.

    作者:刘炳博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实习前对护生进行模拟医院仿真训练法的效果评价

    从本校2009级护理专科学生中随机抽取140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0人,实验组在临床实习前进行2周的模拟医院仿真训练,对照组采取传统训练模式.出科后统一进行考试.结果实验组各项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模拟医院,仿真训练可使学生缩短临床适应期,并且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

    作者:程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内固定手术治疗锁骨骨折围术期护理

    锁骨骨折以往多采用保守治疗,但骨折后畸形及骨不连的发生,影响患者美观及生活质量.近年来,我科开始采用内固定手术治疗锁骨骨折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马爱琴;彭建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关于全科医疗概念下的社区急救探讨

    社区急救之于全科医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本文分析了当前社区急救的现状和社区急救的全科医疗特点以及在全科医疗概念下社区急救存在的问题,后进一步提出了全科医疗概念下社区急救的发展策略.

    作者:成海斌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刮痧和掌根按摩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颈椎病是指因颈椎退行性便引起颈管或椎间孔变形、狭窄,刺激、压迫颈部脊髓、神经根,并引起相应临床症状的疾病.多见于40岁以上患者.主要症状有颈部疼痛、上肢无力、手指发麻.主要病因有:①心脏给颈椎供血不足;②整个脊椎变形老化.2009年以来,我院采用刮痧和掌根按摩法治疗颈椎病患者3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史振英;杨恒艳;王爱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