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普生联合少腹逐淤汤加减治疗痛经的45例临床分析

李连生

关键词:少腹逐淤汤, 加减治疗, 痛经, 诊断疗效标准, 病例选择标准, 资料与方法, 中医病证, 治疗情况, 下腹疼痛, 临床表现, 恶心呕吐, 症状, 头晕, 经期, 患者, 腹泻, 报告
摘要:现就我院于2008年6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45例痛经患者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标准.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确诊[1].临床表现:行经前后或经期出现下腹疼痛、坠胀,伴腰酸或恶心呕吐、腹泻、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者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甚至昏厥.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脑中风患者恢复期心理护理的临床意义

    目的:阐述脑中风偏瘫患者的心理护理对康复治疗发生的作用及效果,说明其促进患者康复的临床重要意义.方法:对53例脑中风偏瘫患者进行恢复期治疗的同时,配合有效的心理护理,充分发挥患者对治疗康复的积极性.结果:通过对53例患者有效的心理护理,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减少了脑中风患者并发症,促进了患者康复.结论:脑中风偏瘫患者恢复期配合心理护理,增强康复的信心,调动了护理配合治疗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李君颜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激励机制对护士心理健康的影响

    目的:探讨激励机制在护理管理中应用对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64名护士,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运用常规和激励机制管理,使用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调查对比两组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结果:两组护士的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得分均高于正常人群,说明护士大多存在一定负面心理状态,实验组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激励机制管理能改善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结论:激励机制在护理管理中应用不但能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还可以缓解护理的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

    作者:谢玉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目的:对经皮椎体成形术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6月至2010年12月期间进行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例患者.对照组中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而对观察组中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中,对护理满意的患者有9例,占60.00%,而观察组中对护理满意的患者有13例,占86.67%,即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中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更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经皮椎体成形术围手术期患者进行一定的护理,对患者的疾病治疗情况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作者:赵春玲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治疗转归的影响

    糖尿病是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症候群.久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引起功能缺陷及衰竭,并使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寿限缩短,病死率增高[1].因此,寻找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的预防方法以及降低其并发症的危害成为目前医学界研究的重点.笔者希望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来降低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转归的影响.

    作者:吴蒙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中医传统康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特点是发病率高、广泛,而且病程长、易复发,故在临床的治疗过程中疗效欠佳.本文主要探讨中医传统康复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方式,以此减少患者的痛苦,减缓病情的发展.

    作者:杨波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脑血管介入术的心理护理

    我院自2012年1月至今手术治疗脑血管介入病人125例,效果满意,一方面给予病人自身安慰和交流,另一方面认为医护人员会更认真细致地实施手术.同时有着择优的心理,渴望得到良医好药,挑选资历深、有经验的医生为其手术.通过对全脑血管造影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实施健康教育,患者及家属均能很好地配合,患者调查问卷的满意率达到95%以上.在围手术期对脑血管病患者和家属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治疗手段的了解和主动参与,保证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刘慧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舒适护理在小儿静脉输液中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小儿静脉输液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12月静脉输液患儿220例,上述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心理舒适护理、输液过程中舒适护理、拔针舒适护理、健康教育等.观察两组患儿输液过程中哭闹发生情况;观察患儿是否主动配合输液;记录护理人员穿刺时一次性穿刺成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静脉输液过程中哭闹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主动配合率及护理人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静脉输液患儿实施舒适护理能够提高降低患儿哭闹发生率,提高患儿主动配合率及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舒适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王碧娥;陈丽萍;林英燕;李幼红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结直肠息肉病理结果分析-附100例报告

    目的:探讨结直肠息肉的病理特征.方法:选择我院2004年1月-2012年5月行肠镜检查确诊的结肠息肉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息肉标本用行HE染色和病理形态学观察,按WHO诊断标准复查切片,观察息肉病理类型、腺瘤性息肉病理类型与不典型增生、息肉体积大小与癌变率的关系.结果:息肉病理类型腺瘤型息肉61例、炎性息肉29例,增生性息肉10例.其中恶变8例,全为腺瘤型,管状腺瘤1枚,绒毛状腺瘤5枚,混合型腺瘤2例;位于直肠4例,乙状结肠1例,降结肠1例,升结肠1例;8例恶变患者年龄平均(56.45±19.56)岁、息肉直径(1.86±0.45)cm均大/高于92例未恶变患者的(44.67±22.67)岁、(1.20±0.36)cm(P<0.05).结论:结直肠息肉恶变与其组织类型密切相关,腺瘤样息肉与结直肠癌关系密切因此,内镜检查对镜下所见息肉应多处多块活检,并全瘤进行病理检查.

    作者:冯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B超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阑尾炎声像图特征,进一步提高超声诊断率.方法:对23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阑尾炎的超声检查进行分析.结果:声像图特征明显,能直观的显示病变的阑尾.结论:为临床诊断急性阑尾炎提供有价值的资料,为患者提供了一个直接、简便、安全无创、经济的优势检查方法.

    作者:黄春玲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剌络放血加雷火灸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和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患者的中医治疗与护理方法,用于指导中医临床的治疗与护理工作.方法:对47例患者采用中医剌络放血和雷火灸疗法配合情志护理,膳食护理,皮肤护理,辩证护理等中医护理措施.结果:我科自2010年3月-2012年3月47例带状疱疹患者采用剌络放血加雷火灸治疗与中医护理后,治愈41例,显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7.8%.结论:对带状疱疹患者实施中医疗法配合中医护理措施对治愈带状疱疹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蒋学文;秦少福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的不同方法学检测结果评价分析

    目的:对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化学发光法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的检测结果进行评价分析,评价不同方法学的检测结果是否具有一致性.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经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检测阳性患者的HBsAg水平,分析三种方法的检测灵敏度和和精密度.结果:化学发光法测定灵敏度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和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测定灵敏度高,三种方法用于低浓度HBsAg检测时,化学发光法的阳性检出率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均高,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化学发光法具有检测灵敏度高、对HBsAg阳性检出率高的特点,其优势尤其在检测低浓度HBsAg时体现更充分,值得临床作为低浓度HBsAg检测时推广应用.

    作者:樊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ICU院内真菌感染状况及易感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的院内真菌感染状况及易感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我院ICU2008年1月-2011年8月收治的148例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48例ICU深部真菌感染患者中共分离出448株真菌,以白假丝酵母菌及热带念珠菌为主,其中白假丝酵母菌占51.34%,热带念珠菌占23.66%;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常见,占70.27%,其次为尿路感染,占14.77%.结论:ICU真菌感染与易感因素有关,应予以高度重视.

    作者:王剑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泛影葡胺保守治疗肠梗阻的护理体会

    肠梗阻是指肠内容物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道,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1],同时也是疑难病,临床治疗棘手,肠梗阻对机体稳态危害性大,病情发展迅速,死亡率较高,约为5%~10%,若在发生肠绞窄,死亡率可上升到10%~20%,因此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是治疗肠梗阻的关键环节.我科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了肠梗阻患者62例,在行胃肠减压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从胃管注入76%泛影葡胺100mL,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高玲;张昕;黄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泌尿系结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8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笔者自拟的中药方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效果显著,改善了患者的预后,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小忠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口服配合玻璃质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髌骨软化症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配合膝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髌骨软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合格受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采用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硫酸氨基葡萄糖口服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7%,对照组为77.4%,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口服配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髌骨软化症,疗效确切,效果显著.

    作者:董晓彬;李源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18例儿童暂时性髋关节滑膜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儿童暂时性髋关节滑膜炎保守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8例儿童暂时性髋关节滑膜炎进行心理、牵引、中药外敷、手法治疗的护理.结果:通过治疗及护理,18例患儿均治愈出院.结论:做好患儿心理护理及家属的配合是疾病康复的关键.

    作者:吴伟莲;廖雪丽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综合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常由外伤、关节畸形、各种慢性炎症等各多种原因引起的.治疗方法较多,但很难解决复发问题.我院通过中药内服配合针刺、关节腔内注射等多方面治疗,疗效满意.

    作者:刘光宗;彭春艳;周小明;曾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中实习护生的带教分析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中实习护生的带教.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月至12月我院实习护生60例,实施优质护理带教(观察组),就相关资料与2010年3月至12月未实施相关措施的实习护生6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优质护理带教结束后,观察组动手能力、护生服务意识、知识应用、沟通技巧、适应能力等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中对实习生实施针对性的、整体的带教,可显著改善教学效果,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李瑞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分析

    目的:针对新生儿黄疸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04年4月~2012年4月于我院儿科进行治疗的黄疸患儿8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40例采取西医治疗方式,治疗组在常规使用西药的基础上进行中药治疗.结果:比较两组治疗前的胆红素值,并不存在显著差异,治疗组治疗后胆红素下降值远远大于对照组,胆红素降至正常所用住院天数要远远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差异.治疗组92.5%的总有效率要远远高于对照组82.5%的总有效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新生儿黄疸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可以帮助患者快速的恢复血清胆红素正常值,减少住院时间,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胡安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进展型脑梗死患者血清ET-1和NO含量的变化

    目的:通过对进展型脑梗死患者和正常人血清ET-1、NO含量的比较,探讨进展型脑梗死患者血清ET-1和NO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硝酸还原法检测患者和正常人血清ET-1、NO含量的变化,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正常人血清ET-1含量稳定,进展型脑梗死患者血清ET-1含量明显增高,P<0.05,而进展型脑梗死患者血清NO含量先升高后降低.结论:进展型脑梗死患者血清ET-1、NO含量在脑梗死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作为判断脑梗死临床诊断、治疗的实验性指标之一.

    作者:王战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