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年轻;明平良;陈隆
报告了手术治疗颅后窝畸胎瘤的围手术期护理.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意识状态与神经系统体征、腰大池引流袋的护理,做好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认真做好出院指导.
作者:阮璐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泌尿系结石形成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方法:对于确诊的泌尿系结石给予自拟中药汤方进行不超过三个疗程的治疗.结果:100例中总有效率98%,治愈率72%.结论:治疗泌尿系结石在清热利湿、通淋排石的基础上,佐以升降之品,确可提高疗效.
作者:邓青;温百玲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结肠癌并发梗阻是临床较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约占结肠急症手术的85%.对于梗阻性左半结肠癌,由于其临床特点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临床处理的分歧较多,尤其是手术方式的选择.我院自2003-2009年共收治梗阻性左半结肠癌60例,现将其外科治疗情况分析如下.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60例左半结肠癌并发梗阻患者行术中肠道灌洗,左半结肠癌根治Ⅰ期切除吻合术,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患者术后均恢复正常饮食,无吻合口漏发生及死亡病例.结论:左半结肠癌并发梗阻患者术前做好充分准备,术中肠道灌洗,采取左半结肠癌根治Ⅰ期切除吻合术效果满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佟兴强;李雪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为了观察定期清洁灌肠,结合中药口服与自身保健按摩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对于中老年患者顽固性便秘的疗效.我们对60例患者跟踪治疗.其结果表明:综合治疗法对于治疗中老年顽固性便秘,远期疗效显著,方法简单易行且花费低廉.
作者:王晓斌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机械通气应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或呼吸功能不全,是重症监护病房里常用抢救措施之一.其基本目的是促进有效的通气和气体交换,使得血气结果维持在正常的范围.护理质量无疑也是治疗过程中的非常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对30例患儿临床护理资料的回顾性分析,使我们知道规范的小儿机械通气护理措施能提高呼吸机辅助治疗质量,缩短上机时间,提高机械通气患儿的存活率.
作者:刘艳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糖尿病是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症候群.久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引起功能缺陷及衰竭,并使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寿限缩短,病死率增高[1].因此,寻找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的预防方法以及降低其并发症的危害成为目前医学界研究的重点.笔者希望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来降低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转归的影响.
作者:吴蒙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分析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辅助全身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总结其临床经验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采取全身麻醉的行开腹手术治疗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后5min、10min的Ramsay评分与麻醉前相比明显升高,观察组升高幅度更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辅助全身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皆比静脉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辅助全身麻醉要高.
作者:陈晓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并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急救护理策略.方法:对我科90例异位妊娠并失血性休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异位妊娠患者经过积极抢救治疗及护理,均康复出院.结论:异位妊娠破裂的急诊救护中,要求护士在接诊时要认真细致地询问病史;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密切监测病情动态变化;果断而紧急的急救处理能力;抢救时分秒必争,医护配合密切,使患者转危为安,所以采取准确、快速、细致的护理措施是抢救成功的保障.
作者:赵红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卡托普利联合酚妥拉明与硫酸镁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对治疗慢性肺气肿并发肺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分析我院自2009年至2012年收治的60例慢性肺气肿并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治疗经过及临床疗效.60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别分为甲组(作为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法,17例),乙组(卡托普利联合酚妥拉明治疗,20例),丙组(硫酸镁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22例).结果:甲组的总有效率(62.5%)明显低于乙组(85%)和丙组(83.33%)(P<0.05),但乙、丙两组的总有效率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卡托普利联合酚妥拉明与硫酸镁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对治疗慢性肺气肿并发肺心病均有显著疗效,临床上应根据患者个体化差异合理选择治疗方案以减少治疗的副作用、尽快恢复患者健康、缩短疗程.
作者:顾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药剂人员对临床合理用药知识掌握的意义,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本文从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原因和表现进行分析探讨,加强科学运用药剂学知识来指导临床上的合理用药.结果:给药途径改变,其疗效与正确用法密切相关.随着新剂型的不断发展,需要医务人员对药剂学知识重视,掌握药物剂型相关知识及相关信息,以达到正确的给药途径,促进合理用药.结论:科学运用药剂学知识在临床上规范合理用药,积极开展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
作者:付晓艳;宋佃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本文探讨了人文关怀在急诊护理中应用的意义与应用的具体措施,以便为急诊患者提供质量更好的护理.
作者:庄会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缺血家兔电针前后血小板膜糖蛋白(GMP-140)、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含量的影响.方法:将32只健康家兔完全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模型电针组,每组8只.空白组不予任何处理,假手术组开胸暴露心脏,于冠状动脉下只挂线但不结扎;模型组通过结扎家兔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作急性心肌缺血模型.模型电针组是在造模成功即刻,针刺双侧内关,并在电针后取各组家兔的血液标本,采用标记的125Ⅰ单抗夹心法检测GMP-140、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PAF含量.结果:①四组家兔在造模前心电图ST段无显著性差异;假手术组家兔在造模即刻及造模后ST段虽有增加,但与空白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在造模即刻和造模后30minST段电位显著升高,与假手术组和空白组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急性心肌缺血造模成功.模型电针组在造模并电针30min后,心电图ST段电位较假手术组和空白组虽明显升高,但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②假手术组家兔血清GMP-140和PAF含量虽有变化,但与空白组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模型组家兔造模后30minGMP-140和PAF含量较假手术组和空白组均明显升高,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④模型电针组电针30min后GMP-140和PAF的含量低于模型组(P<0.05),GMP-140、PAF的含量与假手术组和空白组比较仍然升高,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内关穴能降低急性心肌缺血家兔血小板膜糖蛋白(GMP-140)、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含量水平,调整血小板活性功能,改善血液的病理状态,改善急性心肌缺血.
作者:黄宇辉;郭翔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05年5月~2012年1月于我院妇产科进行治疗的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44例,分为对照组22例、观察组22例.观察组22例患者每天早上要空腹服下14mg/d米非司酮,待到功能性出血停止后米非司酮的量减少为6mg/d,疗程为2个月,共2个疗程;对照组22例患者采取连续注射4d30~45mg/d丙酸睾丸酮的方式,配合6mg甲基睾丸素,每日3次,连续服用25d,疗程为2个月,共2个疗程.对患者进行8个月的随访跟踪.结果:对照组63.6%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86.4%的总有效率,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采取米非司酮药物治疗的方式效果明显,且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极小,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肖艳春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破伤风抗毒素(TAT)系用破伤风类毒素免疫马血清所制得的抗毒素球蛋白制剂,具有中和破伤风毒素的作用,用于破伤风梭菌感染的治疗和被动免疫预防,作预防注射是使可疑感染者及时、快速地获得保护水平的抗体.本文予破伤风抗毒素脱敏疗法中致过敏性休克1例,现将该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罗霄云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循证护理(EBN)是近几年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护理工作理念,即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证据.提出问题、寻找实证、用实证对病人实施佳护理,笔者统计本院2011年6月-12月作胃镜检查患者4846例,实施循征护理,让他们更好地配合检查,安全成功率100%,无一例意外,无一差错、纠纷.
作者:马志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胎膜早破是指在临产前胎膜自然破裂.探讨:胎膜早破对母亲及胎儿都有极高的危险及采取的护理措施.方法:严密监测胎儿情况、预防脐带脱垂、积极预防感染、健康教育等.结论:胎膜早破发生后,对母亲及胎儿都有极高的危险,可导致一系列严重的母婴并发症,因此加强产前保健和孕期卫生知识教育,积极预防和治疗下生殖道感染,健康教育可降低胎膜早破引起的孕产妇围产儿发病率,讲解胎膜早破对母婴的影响,避免不良心理因素及环境刺激,以佳的心理状态顺利完成分娩,以确保母婴安全.
作者:赵晓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小儿静脉输液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12月静脉输液患儿220例,上述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心理舒适护理、输液过程中舒适护理、拔针舒适护理、健康教育等.观察两组患儿输液过程中哭闹发生情况;观察患儿是否主动配合输液;记录护理人员穿刺时一次性穿刺成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静脉输液过程中哭闹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主动配合率及护理人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静脉输液患儿实施舒适护理能够提高降低患儿哭闹发生率,提高患儿主动配合率及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舒适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王碧娥;陈丽萍;林英燕;李幼红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采用综合疗法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26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视个体情况分别行全视网膜光凝或全视网膜冷凝或玻璃体腔多次注射贝伐珠单抗后二期行复合小梁切除术.结果:术后所有患者随访1~3年,20眼眼压控制正常,成功率达76.9%,虹膜新生血管大部分消退,有效率达100%.结论:通过先抑制虹膜新生血管后行复合小梁切除术是综合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一种可靠的方法.
作者:许钟毓;廖达思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阐述脑中风偏瘫患者的心理护理对康复治疗发生的作用及效果,说明其促进患者康复的临床重要意义.方法:对53例脑中风偏瘫患者进行恢复期治疗的同时,配合有效的心理护理,充分发挥患者对治疗康复的积极性.结果:通过对53例患者有效的心理护理,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减少了脑中风患者并发症,促进了患者康复.结论:脑中风偏瘫患者恢复期配合心理护理,增强康复的信心,调动了护理配合治疗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李君颜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阑尾炎声像图特征,进一步提高超声诊断率.方法:对23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阑尾炎的超声检查进行分析.结果:声像图特征明显,能直观的显示病变的阑尾.结论:为临床诊断急性阑尾炎提供有价值的资料,为患者提供了一个直接、简便、安全无创、经济的优势检查方法.
作者:黄春玲 刊期: 201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