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颖
根据高等卫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从加强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强化生化实验与临床诊断的联系、改进教学手段,弥补资源不足、实验中渗透素质教育、五、建立完善的评价制度等方面介绍了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一些方法.
作者:张九春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随着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类平均寿命逐渐延长,老年病人也不断增加.他们在生理功能退化的同时也伴随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衰老,从而形成特有的心理特征.因此针对他们的心理特点,实施正确的心理护理,对于促进恢复,保存健康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在长期的临床护理中,通过对数百名60岁以上老年患者的心理问题分析与观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张玉倩;徐锡春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在护理中,为孕产妇提供满意的优质服务,不仅要助产技术先进高效,更要重视护理服务质量.探讨产房助产士情商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提出提高护理质量,除了提高助产技术水平、加强自身修养外,还应注重情商的培养.
作者:潘春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磨痂、异体皮覆盖治疗小儿深Ⅱ度烧伤的效果.方法:本组27例深Ⅱ度烧伤患儿分别在伤后48h内实施磨痂术,术后异体皮生物辅料覆盖创面,5~7天后更换外敷料,以后根据情况换药直至创面愈合.结果:22例创面于伤后15~19d达到一期愈合,功能和外观良好.结论:小儿深Ⅱ度烧伤实施磨痂术可减轻感染、缩短疗程、减少瘢痕增生、减轻患儿痛苦和提高愈合质量.
作者:张卫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急性胎儿宫内窘迫行剖宫产术,过去通常在局部浸润麻醉下完成手术,自2004年以来,我院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及全麻下行急性胎儿宫内窘迫行剖宫产术3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艳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风险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方式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卫生领域.他是指对患者及工作人员、探视者可能会产生伤害的潜在危险因素去收集、识别、采取行动的过程.而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内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医院手术室是综合性技术性比较强、护理风险比较大的科室.人员流动大,工作节奏快,患者病情复杂,加之手术新技术不断涌现,意外事情发生日渐增加,因此手术室的风险管理极为重要.
作者:吕丽娟;宋倩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痔疮是直肠末端黏膜、肛管及肛缘皮下的经脉丛瘀血曲张、扩大形成柔软的血管瘤样病变,或肛门皮肤因炎症刺激增生所致.痔疮主要的症状是便血,大便时反复多次地出血,会使休内丢失大量的铁,引起缺铁性贫血,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手术治疗痔疮被认为是彻底治愈该病的方法,但术后的并发症影响患者的康复.近年来,我们对痔疮手术患者进行中医护理56例,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随机选取我院33例以酮症起病的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其与感染,血脂,血糖,胰岛功能的关系.方法:监测血糖,血脂,C肽水平.结论:感染是以酮症起病的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原因;糖脂毒性与其发生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冯斯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对知情程度对患有癌症的患者的心理状态的影响结果和具体心理护理措施以及相应的体会进行总结.方法:抽取70例在我院就诊的患有癌症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在征求患者家属同意的前提下,将患者的真实病情向患者告知,对患者在了解病情后的临床状态变化进行观察,并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护理具体措施和相应的体会进行总结.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在了解自己病情后有部分患者出现了恐惧、烦躁不安、悲观失望、孤独、焦虑、拒绝治疗现象.经过我们对患者进行的有针对性的科学细致的心理健康疏导,所有患者上述表现得到了有效控制,且都能够以良好健康的心态面对病情并积极配合治疗.结论:在癌症患者对自己的病情知情的条件下,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与对其病情进行积极对症的治疗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良好的心态是保证治疗能够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效果的前提条件,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作者:毛彩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动静脉内瘘是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主要的替代疗法,动静脉内瘘术是将病人邻近的动静脉吻合起来,使之成为血流通道.优点是操作方便、血流量大、病人活动不受限制,如保护得当,可长期使用.为提高手术安全性,降低术后并发症,围手术期护理至关重要.2006年3月至2011年9月,我科对30例维持性透析患者实施了前臂动静脉内瘘术,现将护理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杨红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电视胸腔镜外科技术是一种创伤小、痛苦轻、疗效可靠、切口符合美观的治疗手段,目前在临床外科手术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本文从电视胸腔镜外科技术的发展历史、VATS食管癌切除术的适应证及禁忌证、VATS食管癌切除术的常见手术方式、手术效果与并发症及其处理等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王易林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随着群众医疗需求的不断增加,对中医现代化的社会意识逐渐增强.由中医还是西医病名统领辨证的争论也随之而来.主张由西医病名统领辨证者丢掉了中医病名的诊断过程和相应的鉴别诊断.应当明确的是,先辨西医的病,后辨中医证的作法有诸多弊端,不符合中医应有的临床思维规律.而是应先辨概念较大的中医的病,再在此病名统领下辨出中医的证,然后在证下辨出概念小的西医的病.这种过程才符合中医辨证论治的思维过程.同时也满足了中医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的要求.
作者:李子午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分析舌下含服或口服硝苯地平所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方法:收集本院10例使用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时出现不良反应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探讨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可能原因.结果:短效硝苯地平可引起心血管系统损害、脑血管损害、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消化系统损害、呼吸系统损害、引起神经紊乱;舌下含服较口服更快出现ADR,出现ADR的时间从服用后30min内到服用后6个月不等;确诊为硝苯地平所引发的ADR后给予停药、对症处理后可治愈,本组10例患者停服硝苯地平并对症处理后均治愈.结论:为加强临床用药合理性,短效硝苯地平应禁止在高血压急症、假急症患者使用舌下含服治疗,严格选择适应症及使用剂量,才能够发挥其治疗效果.
作者:张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经过对本科65例患者动脉血气采集的分析与总结,提高采集成功率,减少穿刺次数,减轻患者痛苦.方法:对采集失败与成功病例分析对比,找出失败原因,采集要点.结论:通过对失败与成功病例的研究对比,提高了穿刺及采集技术,减少了患者痛苦.
作者:李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自拟穴位按摩手法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单纯穴位按摩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结果:穴位按摩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结肠镜检查结果改变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穴位按摩可有效改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症状、体征,促进肠道炎性病灶的吸收直至痊愈.
作者:刘焕予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临床实验室面向广大患者,化验结果准确与否直接与患者诊疗的准确性相关.因此当实验室内同一检测项目在两套以上分析系统检测或使用一些新方法、试剂、仪器时,必须对其进行对比分析和偏倚评估,对这些项目在分析系统间的偏倚有了准确的评价管理依据,对不可接受偏倚的项目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稳定.
作者:王淑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手术切口感染又称手术部位感染( 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是外科病人常见的医院感染之一,控制好手术切口感染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腹部外科手术SSI相关的因素很多.本文对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因素与预防措施进行了研究.
作者:王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血液透析患者常伴有严重贫血和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且经常与血液接触,是肝炎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一旦感染将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制约肾移植手术,加重病情和增加病死率.本文着重探讨HD肝炎患者在普通病房的隔离管理对策,以预防交叉感染及职业暴漏.
作者:刘向宁;杨静毅;苏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总结78例肝脏疾病患者行肝移植术后出现精神障碍的原因及护理.出现精神障碍的主要原因为环境影响、使用免疫抑制剂、代谢紊乱、负性心理等.护理重点是术前重视评估,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并处理精神症状,并加强对症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谭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糖尿病患者因血糖的波动皮肤抵抗力差,易破损感染.加上糖尿病血管病变导致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及糖尿病神经病变而致局部感觉减退甚至缺如而易于损伤.一旦患者组织感染、溃烂、坏疽、易并发骨髓炎而致残,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对于糖尿病皮肤溃疡患者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效果不一.多年来我科一直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近来又有多种方法的突破.现将一种方法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李艳玲;孙录青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