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奥曲肽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阙勇

关键词:奥曲肽, 兰索拉唑,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摘要:目的:观察奥曲肽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1月重庆市合川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析研究临床有效的治疗方法.结果: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以及止血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采用奥曲肽联合拉索拉唑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应用安全可靠,可有效减少出血量,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鼻咽癌同步放化疗口腔黏膜损伤采用重组人白介素-11防治的临床效果

    目的:对应用重组人白介素-11对在接受同步放化疗期间出现口腔黏膜损伤症状的鼻咽癌疾病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广西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在接受同步放化疗期间出现口腔黏膜损伤症状的鼻咽癌疾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70例.采用常规口腔干预方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重组人白介素-11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观察两组的症状控制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同步放化疗期间口腔黏膜损伤症状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重组人白介素-11对在接受同步放化疗期间出现口腔黏膜损伤症状的鼻咽癌疾病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林灿洁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呼吸窘迫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行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及传统机械通气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9.28%,对照组为92.08%,观察组疗效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治疗时间、住院时间、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确切,治疗相关并发症少.

    作者:李光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胃肠道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胃肠道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6例胃肠道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全肠外营养组(TPN)与肠内营养组(EN),每组分别为24例、22例.肠外营养组给予标准的肠外营养,肠内营养组于术后24h内给予氨基酸输液,随后应用蛋白.观察比较两组给予营养支持前后的体重、电解质、血红蛋白指标、肝肾功能、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等,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映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前白蛋白、转铁白蛋白及血浆白蛋白值在给予营养支持后显著升高,全肠外营养组明显低于肠内营养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肠外营养组(TPN)排气时间与肠内营养组(EN)排气时间相比,明显增长(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患者的排便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手术后给予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明显改善患者机体的营养状况,加快肠胃功能的恢复,是一种安全性、可行性、有效性的营养补给方式.

    作者:尹剑辉;刘乐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二陈汤加减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对应用二陈汤加减对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2013年1月-2013年6月厦门市中医院收治的临床确诊分泌性中耳炎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二陈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分泌性中耳炎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总时间均较对照组发生明显缩短(P<0.05);药物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停止用药后中耳炎病情再次复发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二陈汤加减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高金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硫普罗宁治疗肝硬化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硫普罗宁治疗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3年12月昭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硫普罗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肝硬化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肝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普罗宁治疗肝硬化效果显著,患者肝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作者:张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10月保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经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椎管减压、植骨手术治疗的17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15例,女性2例.枢椎骨折4例,其中1例为陈旧性骨折,其他13例为下颈椎骨折脱位,6例伴有小关节突交锁及后柱骨折,17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结果:经1~20个月随访,术后颈椎骨折复位及骨愈合良好,未发生内固定钉棒松动、断离等不良并发症,患者的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但1例患者在手术操作显露时发生静脉丛出血,经处置后血止,未发生其他并发症.结论: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可实现三柱固定,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同时可进行椎管减压及植骨,在治疗颈椎骨折及脱位损伤有良好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新科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心血管内科的应用及体会

    通过回顾分析我院心血管内科人性化护理的实施经验,总结护理体会:人性化护理在心血管内科的应用有利于加快患者康复,提高护理人员素质,营造和谐医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魏琼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思密达保留灌肠联合口服锌制剂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对思密达保留灌肠联合口服锌制剂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黄冈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患有腹泻疾病的患儿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7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单纯思密达灌肠方案实施治疗;治疗组患儿采用口服锌制剂与思密达保留灌肠方案联合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儿排便情况恢复正常时间和临床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泻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口服锌制剂与思密达保留灌肠方案联合对患有腹泻疾病的患儿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

    作者:洪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小切口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对应用小切口切除术方式对甲状腺瘤患者进行治疗的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洪湖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患有甲状腺瘤疾病的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8例.采用常规切口手术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小切口切除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操作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恢复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瘤治疗效果基本相同.结论:应用小切口切除术方式对甲状腺瘤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平;吴军民;张卫卫;顾园;许爱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脐带脱垂抢救成功1例

    目的:探讨脐带脱垂的抢救处理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8月11日重庆市江津区中医院收治的脐带脱垂病例1例,并对其进行抢救和治疗.结果:1例脐带脱垂病例经过及时抢救处理,两个胎儿均存活.结论:遇到产科特殊情况要处理果断,将临床知识与技能贯穿于妊娠的围生期及分娩期,争取主动,确保孕产妇安全,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

    作者:汤岭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瑞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与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的比较

    目的:探讨在手术麻醉患者中,应用瑞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与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6月临沧市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手术麻醉患者70例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复合静脉麻醉方案,对照组采用异氟醚和丙泊酚复合静吸麻醉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以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压(MAP)、心率(HR)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更短,恶心呕吐发生率更低,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手术麻醉患者而言,瑞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方案效果更佳,能够稳定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拔管条件更优,并发症更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作者:段兴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米索前列醇联合卡前列甲脂栓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联合卡前列甲脂栓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3年12月贺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35例经阴道分娩足月妊娠产妇,随机分为卡前列甲脂栓组,米索前列醇组,联合治疗组(卡前列甲脂栓十米索前列醇),每组各45例.观察各组产后2h、24 h内的出血量,并进行分析.结果:卡前列甲酯栓组产后2h、24h平均出血量分别为(131.23±11.34)mL和(246.45±22.64)mL,米索前列醇给药组平均出血量分别为(125.3±14.63) mL和(245.35±22.45)mL,联合治疗组平均出血量组分别为(105.37±15.76)mL和(188.27±18.51)mL;其中联合治疗组的出血量明显减少,与卡前列甲脂栓、米索前列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卡前列甲脂栓联合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可有效降低产妇产后出血量且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刘英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保留肋间臂神经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保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都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观察组在手术当中进行肋间臂解剖并且保留肋间臂神经,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上肢感觉异常情况和患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术后上肢异常感觉减退率和皮肤胀痛程度降低率分别为40%和10%,对照组侧上肢异常感觉减退率和皮肤胀痛程度降低率分别为6%和6%,且观察组的术后复发率为2%,对照组的术后复发率为6%,观察组的侧上肢异常感觉减退率高于对照组,且患者术后复发率小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当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相关部位皮肤感觉异常率,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率,效果显著.

    作者:殷德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期望的现状调查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期望的现状.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德庆县高良镇卫生院住院1-3d的患者,以及工作时间在1年以上的临床医师和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3方人群对于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期望现状.结果:不同观察对象对于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期望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医学研究结果证实,护理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因此,各个医疗单位有必要加强护理人员专业技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质方面的培训,以增强其综合素质水平.

    作者:李树琼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布洛芬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布洛芬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重庆市丰都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78例,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平均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氟桂利嗪治疗;治疗组采用氟桂利嗪与布洛芬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偏头痛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头痛症状消失时间、用药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药物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氟桂利嗪联合布洛芬治疗偏头痛患者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张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全面护理干预对慢性荨麻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分析全面护理干预对慢性荨麻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6月-2014年2月和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按照平行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行全面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荨麻疹患者治疗中采取全面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作用显著.

    作者:陈芳;吴国志;叶东根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新生儿溶血病行换血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模式对患有溶血病的新生儿接受换血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重庆市计生医院接收治疗的78例溶血病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综合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换血治疗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模式对溶血病新生儿接受换血治疗的过程中作用明显.

    作者:熊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发病机制与研究进展

    目前临床上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发病机制还不是十分清楚,现阶段的研究多集中在自身免疫紊乱、感染、遗传易感性等方面.本文出于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进行了解的目的,从感染与分子模拟学说、自身免疫紊乱、基因遗传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作者:李英仆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瑞芬太尼、丙泊酚联合氯胺酮在重度烧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丙泊酚联合氯胺酮在重度烧伤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3年1月丰都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重度烧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术中30 min以及术后10 min,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麻醉药物用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丙泊酚联合氯胺酮是重度烧伤患者理想的麻醉手段.

    作者:湛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卡培他滨维持化疗治疗胃癌晚期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卡培他滨维持化疗对胃癌晚期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2年4月-2014年6月梁平县人民医院化疗后体征稳定的胃癌晚期患者5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卡培他滨口服维持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培他滨维持化疗对于胃癌晚期,能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存率,近期疗效显著,且毒副作用均表现为耐受.

    作者:陈威龙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