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乙肝患者并发顽固性低钾血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李朝凤;鲁桂兰;沙莉;范春红;汤涌;丁滢

关键词:低钾血症, 护理, 乙肝, 原因
摘要:目的:探讨乙肝患者并发顽固性低钾血症的原因及佳护理方案。方法通过回顾分析14例乙肝患者并发顽固性低钾血症的原因,总结护理资料。结果14例患者经过积极的纠正低钾、去除病因及对症护理,患者恢复较好。结论14例乙肝并发顽固性低钾血症主要是由原发疾病、药物引起及慢性丢失过多等原因导致,重点应加强病情观察、积极治疗原发病和去除病因、10%氯化钾微泵注入、心理护理、肌力康复锻炼以及健康教育指导等护理。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足患者围手术期临床突发事件的护理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一组来自我院155例住院糖尿病患者及家属的调查资料[1],其中糖尿病足患者68例,发现合并糖尿病神经病变、冠心病、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分别为66.7%,66.1%,66.1%,52.6%,糖尿病肾病为22.4%,发生过脑梗死的患者为21.5%。在围手术期因糖尿病足患者合并多种并发症,病情复杂,全身情况较差,伤口难以愈合,面临更高的护理风险,需要引起临床护理工作者的高度关注。本文回顾4例糖尿病足患者围手术期临床突发事件的临床特点,提示在围手术期应重视患者的营养状态、生命体征监测和实验室检查指标,关注低血糖护理,倡导多学科的护理联合会诊模式,早期识别护理风险,制定综合有效的护理措施,使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建琴;兰颖;牟玉梅;李丽萍;程玉霞;王玉珍;许樟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针刺背俞穴配合穴位理疗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针刺背俞穴配合旋磁光子热疗仪穴位局部理疗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针刺背俞穴配合旋磁光子热疗仪理疗治疗,对照组口服月月舒冲剂治疗。两组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痛经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痛经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480,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高于对照组的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53,P<0.01)。结论针刺背俞穴配合旋磁光子热疗仪穴位局部理疗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效果显著,且操作安全,长期疗效好。

    作者:黄远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应激与抑郁对妊娠期糖尿病妇女影响的研究进展

    随着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的身心健康越来越受到临床各学科的重视。妊娠是每位育龄妇女自然的生理现象,但作为不寻常的生活事件构成了一个强大的心理应激源,形成了孕妇独特、复杂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问题。孕妇在怀孕前做好心理准备可以降低孕期不适的几率。对孩子的关爱增加,注意孕期的生活合理安排并保持稳定的情绪,更容易生出身心健康的孩子。准备生育的女性在怀孕前做好爱孩子的准备,对生孩子持积极的态度,在孕期保持良好的心态,可以顺利渡过孕期和分娩,也有利于母子感情的及早建立,让婴儿得到好的关爱,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发育。抑郁症的发生与应激性生活事件密切相关,妊娠期是抑郁发作风险较高的时期,此期的不良应激和抑郁会对母体产生不利影响,但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到目前为止,孕产妇孕期应激在我国临床工作中一直未受重视,产前检查的常规项目只涉及孕妇生理情况的评估。其研究在国内开展的时间也较晚,研究内容比较单一,始终停留在调查患病率的层面上,未能进一步探讨应激对其他因素的影响。本文就妊娠期应激或抑郁对妊娠糖尿病妇女的影响作一综述。

    作者:霍宁;宋慧娜;张利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现代医学模拟教学方法在社区护士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现代医学模拟教学在社区护士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参加实践技能培训的42名社区护士为干预组,采用现代医学模拟教学方法进行培训;选取2010-2011年45名护士为对照组,采用轮转科室传统培训。比较两组护士考核成绩及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结果干预组15项技能考核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静脉输液合格率干预组为90.48%,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54,P<0.05)。干预组护士对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满意度为95.24%,增加自信心满意度为90.48%,培养学习自主性满意度为88.10%,操作更规范化满意度为83.33%,均高于对照组的33.33%,42.22%,31.11%,48.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35.803,19.932,31.840,11.408;P<0.01)。结论临床技能模拟培训中心采用现代医学模拟教学方法有效提高了社区护士技能培训的效果,有利于激发学员的兴趣、培养自主性、增加自信心,提高学员培训满意度。

    作者:陆秀儿;邵悦萍;张利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多用途管道清洗架的设计与应用

    目的:设计一种适用于清洗管腔类医疗器械的清洗架。方法通过改良清洗架管路装置,设置多头清洗口和管口帽,与全自动清洗机配套使用。结果改良后的清洗装置,每次可清洗多根管道器械,工作效率明显提高;由于管腔内外都充分与清洗剂和水流接触,清洗、消毒效果比手工清洗、消毒时会更加彻底,确保了清洗消毒质量的稳定性,减少手工清洗的不确定因素。结论通过使用证明,多用途管道清洗架针对管腔类器械,能够实现自动化清洗、消毒,省时省力,而且清洗、消毒效果好。

    作者:姚艳君;王秀梅;何瑾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改良固定法在新生儿经鼻无创辅助通气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改良固定鼻塞方法在新生儿经鼻无创辅助通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使用经鼻无创辅助通气的新生儿6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组29例和改良组32例。传统组使用传统固定方法固定鼻塞,改良组使用自制裁剪的3M弹力胶布固定鼻塞,比较两组通气效果。结果改良组患儿鼻塞脱落平均0.16次/100 h,鼻部损伤2例,压力下降平均2.4次/100 h,均低于传统组的9.60次/100 h,8例,15.7次/100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0.526,4.292,11.966;P<0.05);两组有创机械通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经鼻无创辅助通气时,与传统固定方法相比,使用自制裁剪的3M弹力胶布固定鼻塞,能使鼻塞脱落及鼻部损伤明显减少,减少漏气,更好地保持无创辅助通气有效压力。

    作者:渠慎英;周广玲;高翔羽;王雪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医护一体化分层级责任制护理在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分层级责任制护理在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普外科实施医护一体化分层级责任制护理,选取实施前后各9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满意度。结果实施医护一体化分层级责任制护理后基础护理质量从(90.82±2.61)分提高至(95.24±2.0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532,P<0.01);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26%,低于对照组的9.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8,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0.35±2.32)d,短于对照组的(12.82±2.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06,P<0.01);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7.83%,高于对照组的9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8,P<0.05)。结论普外科实施医护一体化分层级责任制护理模式,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杜易芳;王晓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恶性肿瘤骨转移并发高钙血症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骨转移并发高钙血症患者观察及护理。方法对我院恶性肿瘤骨转移并发高钙血症的30例患者,给予双磷酸盐、利尿、营养支持、低钙饮食等常规治疗,并给予精心护理。结果19例患者完全有效,10例患者部分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不同程度缓解或消失。结论精心的护理可促进恶性肿瘤骨转移并发高钙血症治疗的成功。

    作者:诸利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协同护理模式在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作用。方法将116例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观察组采用协同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普通护理模式进行护理。采用自行设计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估表及简明健康调查量表( SF-36)分别于入院时、出院后3个月对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提高,治疗依从性从10.34%上升至89.66%,优于对照的37.9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72.966,33.591;P<0.01);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F-36总分从(39.27±6.20)分上升至(56.15±18.86)分,同时高于对照组的(46.57±13.4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分别为6.475,3.149;P<0.01)。结论协同护理模式应用于2型糖尿病,通过责任护士的指导,借助家属的配合与支持,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作者:孟萍;王菲;刘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口腔癌患者家属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口腔癌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对方式问卷(CSQ)对300名口腔癌症患者的家属进行调查,统计患者家属心理状况及应对方式,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73份,问卷回收率为91.00%,剔除无效问卷,实得有效问卷247份,回收有效率为90.48%。本组患者家属有轻度心理健康问题的占40.1%,中度心理健康问题占20.2%;SCL-90总均分及阳性项目数分别为(1.56±0.66),(33.68±13.13)分,均高于中国常模健康成人的(1.44±0.49),(27.45±19.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7.26,4.82;P<0.05)。患者家属应对方式排序前3位的依次是解决问题(0.66±0.13)分,幻想(0.64±0.26)分,自责(0.53±0.36)分;患者家属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因子相关性分析显示,解决问题与焦虑因子呈负相关(r=-0.532,P<0.01),自责与抑郁呈正相关(r=0.429,P<0.01)。结论口腔癌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他们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以及与患者的亲缘关系具有密切的联系,应及时发现患者家属心理健康问题,并根据其心理困扰原因制定针对性的心理干预策略,给予个体化的指导,减轻其情绪反应,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严春玲;王芳;黄淑云;徐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国内吸氧装置设计原理比较研究

    氧气疗法( oxygen therapy )是指通过给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 Pa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 SaO2),增加动脉血氧含量,预防和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治疗方法[1-2],是临床上针对缺氧状态而采取的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3]。但在临床治疗中,常有患者因吸氧时鼻腔酸、胀、干、疼等原因拒绝吸氧,影响氧疗效果。改进吸氧装置,对氧气进行适当加温加湿处理,提高吸氧过程的舒适度已经成为临床护理工作者及相关研发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现将现存吸氧装置的设计原理综述如下,旨在为临床吸氧装置的进一步研发提供参考。

    作者:王若维;田焕阁;杨庆爱;王学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抽签法随机筛选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患者11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各56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护理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价两组焦虑水平,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常规组与干预组护理前SAS评分分别为(40.67±12.34),(41.56±11.23)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SAS评分为(30.89±7.21)分,低于常规组的(37.78±9.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4,P<0.05)。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00%,高于常规组的89.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3,P<0.05)。干预组患者只有3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常规组患者出现11例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2,P<0.05)。干预组患者住院时间为(5.8±0.5)d,短于常规组的(8.6±0.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12,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的预后。

    作者:韩珊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便携式工具袋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前我国临床床护比平均为1∶0.4。现行护理人员配置标准是1978年卫生部《综合医院组织编制原则试行草案》中规定:500张床位以上医院床护比为1∶0.58~0.61。护理人力资源的不足造成了护理人员工作量的相对增加,在原有护理人力资源不变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改进护理配套设备,能有利于减少护理人员工作量,从而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和质量。因此,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笔者研制了便携式工具袋,不仅可以解决笔漏油污染工作服、护士口袋物品过多的问题,还可以减少护士病房与治疗室之间来回跑的现象。现介绍如下。

    作者:支晨;黄叶莉;欧敏;吴育云;吴妮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足三里穴位注射地塞米松在提高乳腺癌化疗耐受性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预防性使用地塞米松足三里穴位注射对乳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程度及一系列不适症状的影响。方法将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乳腺癌化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小檗胺片、利血生等药物,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于化疗后第5天预防性使用地塞米松足三里穴位注射,5 mg/d,连续3 d。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程度,采用简明疲乏量表( BFI)、食欲视觉类比量表( VAS)比较两组疲乏及食欲情况。结果化疗后7 d研究组血常规WBC、NE、HB指标分别为(4.73±2.11)×109/L,(2.13±0.61)×109/L,(112.20±5.76)g/L,均优于对照组的(3.21±0.85)×109/L,(1.66±0.42)×109/L,(107.90±5.72)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4.212,4.026,3.349;P<0.01);研究组WBC计数在化疗后7 d呈上升趋势,后缓慢下降,下降程度小于对照组,两组发展趋势存在差异(F=53.19,P<0.05);研究组在化疗后7 d疲乏程度和骨髓抑制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分别为-2.795,-3.307;P<0.01);两组患者化疗后食欲逐渐恢复正常,化疗后疲乏与骨髓抑制程度变化存在正相关( r分别为0.656,0.682;P<0.05);患者骨髓抑制程度≥Ⅲ度时,研究组有6例、对照组有15例给予重组人体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30,P<0.05)。结论预防性使用地塞米松足三里穴位注射能减轻乳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程度及因此而造成的疲乏症状,从而提高乳腺癌化疗耐受性。

    作者:祝亚男;汪永坚;陈晓洁;杨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急救护理流程在高速公路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急救护理流程在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伤员救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实施高速公路救护护理流程前1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0年3月-2011年3月实施高速公路救护护理流程2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救护车开出时间、到达现场时间、现场抢救时间、到达医院时间和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救护车开出时间、到达现场时间、现场抢救时间、到达医院时间分别为(1.33±0.35),(6.74±1.78),(6.25±3.61),(28.61±6.03)min,均低于对照组的(2.62±0.64),(9.34±2.62),(13.50±8.27),(43.10±7.36)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分别为2.63,8.18,2.51,4.84;P<0.01)。观察组除10例因现场抢救无效死亡,2例手术后5 d死亡,其余均治愈、愈合出院,抢救成功率为91.5%,与对照组的85.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P<0.05)。结论护理流程在高速公路救护中有助于快速到达现场和缩短现场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在高速救护中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作者:吴燕娟;王芙蓉;黄超红;张爱华;王美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护理人际沟通双语教学中模糊性语言的应用与翻译策略

    人们运用言语进行交际时,不仅需要言语的精确性,而且需要言语的模糊性。有时只有使用模糊的言语才能满足交际的需要,达到交际的目的[1]。模糊性语言丰富的语义内涵和功能可起到精确语言所不能及的表达效果。在提倡人性化服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今天,沟通技能是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能力。熟练掌握并恰当地运用模糊表达方式,将有助于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改变患者不良的心理状况,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要,促进疾病的康复。研究护理人际沟通双语教学中的模糊性语言,有助于教师在双语教学中熟悉教材,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从护理人际沟通双语教学的角度,分析模糊性语言的含义,探讨模糊性语言在双语教学中的应用,并阐述医学沟通模糊性表达的翻译策略。

    作者:董国忠;隋树杰;杨立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将200例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建立冠心病患者住院期间临床护理路径表,严格按临床护理路径表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便秘和心脏事件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日、家属满意度评分、健康教育时间、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便秘、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及猝死发生例数分别为4,10,8,0例,均少于对照组的22,18,16,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6.05,8.27,7.93,9.58;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及健康教育时间分别为(8.2±3.1)d,(11.5±4.1)h,均少于对照组的(15.1±3.8)d,(23.1±3.5)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3.1,7.5;P<0.05)。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知识得分、满意情况评分分别为(92.3±4.5),(98.2±4.1)分,均优于对照组的(76.2±3.3),(90.7±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2.34,-10.22;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冠心病患者,可改善患者便秘状态,减少心脏事件发生,显著提高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汤生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循证护理和自我效能评价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和自我效能评价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糖尿病周围神经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并有效结合自我效能评价。采用糖尿病自我效能量表( DSES )评价两组自我效能情况,并比较两组血糖水平、住院时间及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及住院时间分别为(5.92±0.79) mmol/L,(17.80±1.02) d,均少于对照组的(9.24±1.07) mmol/L,(26.33±1.9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052,3.309;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DSES总分为(99.37±2.29)分,高于对照组的(77.70±5.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41,P<0.01)。观察组患者对基本知识、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心理指导、用药指导的健康教育满意度评分分别为(3.52±0.63),(3.39±0.75),(3.69±0.47),(3.38±0.77),(3.42±0.58)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88±0.79),(2.95±0.79),(2.37±0.89),(2.07±0.71),(3.01±0.7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591,3.364,5.931,3.837,3.157;P<0.05)。结论循证护理和自我效能评价可以有效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减轻患者对糖尿病的恐惧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孟庆华;张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气动计时器在吸氧患者临床应用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气动计时器在吸氧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气动计时器应用于呼吸内科2012年9-10月需吸氧患者100例,抽取1~25床床单元收治患者50例为观察组,26~50床床单元收治患者5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气动计时器进行自动计时收费;对照组按传统收费,即根据医嘱电脑自动生成收费。比较两组用氧依从性、计费准确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用氧依从性及计费准确率分别为98%,100%,均高于对照组的60%,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25.29,19.93;P<0.01);观察组用氧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249,P<0.01)。结论气动计时器的应用,可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患者用氧依从性,准确计算患者用氧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张海英;葛秀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基于跨理论模型的护理干预对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护理干预对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心力衰竭患者按简单随机分组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心内科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以跨理论模型为理论依据制定的干预措施。应用中文版明尼苏达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量表( MLHFQ)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和干预后3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比较其差异。结果在出院后1个月和3个月的后续资料收集过程中,研究组死亡2例,失访5例,43例患者完成研究。对照组死亡3例,失访7例,40例患者完成研究。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和3个月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总分分别为(40.14±17.59),(59.98±17.44),(52.28±16.46)分,对照组分别为(38.45±16.00),(45.25±14.80),(41.30±14.40)分,两组患者入组时MLHFQ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3个月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29,3.22;P<0.05)。结论以跨理论模型为依据制定的干预方案能显著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玲;祁小红;杨巧绘;邱莉莉;林平;高学琴;赵振娟;陈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主管:黑龙江护理杂志;现代护理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