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结仪;曹秀芬;伍琼文;周志雄
目的:分析多西环素治疗恙虫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曾收治的91例恙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3例)与观察组(48例),对照组运用氯霉素治疗,观察组运用多西环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8.4%,观察组为9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治疗费用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体温下降情况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环素治疗恙虫病的临床疗效理想.
作者:黄彦真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纳洛酮与西地兰在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中心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心力衰竭患者100例为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纳洛酮联合西地兰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观察组为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与西地兰在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熊冠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对布托啡诺超前镇痛复合右美托嘧啶术中镇静、镇痛对于颈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7月-2013年6月收治的行甲状腺腺瘤切除术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的颈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布托啡诺超前镇痛复合右美托嘧啶在术中进行镇静、镇痛.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的血压状况,密切监测患者在术中术后是否出现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各阶段的生命体征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两组患者的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比较,观察组患者起效时间稍慢,但是持续时间比对照组患者长(P<0.05).结论:在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中采用布托啡诺超前镇痛复合右美托嘧啶术中镇静、镇痛效果显著,可以减少患者痛苦.
作者:肖春华;余克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时辰化疗对疾病治疗效果及护理佳方法.方法:自2012年5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采用随机分组法,设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对照组中的40例患者实施常规时间化疗,于每天早上九点进行化疗;被据药物浓度的峰值时间,对观察组制定时辰化疗时间,然后根据制定出来的时间,对患者进行化疗,观察并且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之间的不良反应及病患的身体功能状态.结果:观察组的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程度、Kamofsky功能状态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时辰化疗可有效减少化疗患者的不良反应及程度,提高疗效,提升生存质量.
作者:伍燕萍;李馨;陈间英;江文波;吴凤坚;陆慧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拉贝洛尔治疗妊娠期轻中度高血压对母儿结局影响的meta分析.方法:检索相关文献,统计拉贝洛尔、甲基多巴、安慰剂/不用药对母儿结局的影响.结果:拉贝洛尔组的孕产妇重度高血压、蛋白尿、剖宫产、胎盘早剥和围生儿死亡率均显著低于甲基多巴组和安慰剂/不用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拉贝洛尔组的围生儿5 min Apgar评分<7分、低于胎龄儿和低血糖均略高于甲基多巴组和安慰剂/不用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妊娠期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来说,治疗比不治疗的结局要好,拉贝洛尔相对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其对母儿的负面影响较小,但能显著降低严重不良事件,从而改善母儿结局,可作为降压治疗时的优先考虑药物之一.
作者:蔡华敏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I125粒子植入治疗直肠癌根治术后放化疗后盆腔照射野内复发或伴远处转移患者的疗效.方法:对直肠癌根治性术后复发转移的部分患者给予I125粒子植入治疗.结果:治疗2个月后粒子植入组患者疼痛程度较治疗前明显减轻(P<0.01).治疗6个月后粒子植入组盆腔肿瘤缓解率、3年总体生存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腔种植放射性粒子放疗可提高直肠癌术后放射野内复发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作者:郑丹;袁志平;林川;李晓明;王立帅;王秋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眼局部中药熏蒸结合人工泪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8月本院及解放军421医院眼科收治的干眼症患者8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患者40例,观察组采用眼局部中药熏蒸结合人工泪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性的人工泪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两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角结膜荧光素指标(FL)评分、泪膜破裂时间指标(BUT)指标以及SIt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干眼症患者进行眼局部中药熏蒸结合人工泪液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治疗有效率,效果显著.
作者:王婧;安平;徐宁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微泡型多囊肝诊断中肝超声的临床效果和分型意义.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48例多囊肝患者,所有观察对象均接受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和超声检查,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检查结果.结果:MRI和CT检查结果证实,20例典型的多囊肝,14例肝部肿大,2例腹部包块,6例腹胀症状.肝超声检查结果证实,4例肝部明显肿大,4例肝部存在肿块,16例肝癌合并肝硬化,4例多囊肝.CT和MRI与肝超声检查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超声检查是一种较为可靠的诊断微泡型多囊肝临床检查和诊断技术,有助于微泡型多囊肝患者的临床分型.
作者:曹春兰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皮瓣移植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筛取2009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10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不同的皮瓣进行修复,对患者皮瓣移植的成活率以及受、供区外观、随访功能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评价患者皮瓣移植修复的临床疗效.结果:1000例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皮瓣大部分都成活,其中仅有30例坏死.结论: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应尽量选择临近带蒂组织进行皮瓣移植修复;游离组织移植修复术应针对患者受区的要求进行相应选择,建议首选供皮面积大及可良好恢复感觉功能的组织移植.
作者:王浩;王杰;杨开波;范亚生;王永标;黄荣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究痰热清静脉滴注过敏反应的特征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5年3月本院接收的50例因静脉滴注痰热清所致过敏反应的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详细分析其注射痰热清后过敏反应发生时间、临床表现及先兆症状等,并将2012年7月-2013年3月施以常规护理措施的25例患者为对照组,将2013年4月-2015年3月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的25例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过敏反应发生情况及护理效果.结果:在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上,44例于用药过程中显现不良反应,12例< 10 min,24例在10 ~ 30min,6例在31 ~ 60min之间,2例为61 ~ 120 min;在不良反应类型及临床表现上,其中皮肤及其附件区占32.0%,神经系统损害占24.0%,呼吸系统损害占12.0%,心血管系统占8.0%,全身反应占8.0%,消化系统占4.0%,视觉占4.0%,其他占8.0%;护理期间,观察组过敏反应发生率为4.00%较对照组的28.00%低,临床有效率为96.00%较对照组的72.00%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痰热清注射液应用时,应明确患者是否伴有过敏史,明确给药剂量、速度及适应证等,强化生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指导,能大限度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临床须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黄爱群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应用胸腔内注射不同剂量顺铂的方法治疗出现恶性胸水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本院就诊的出现恶性胸水的肺癌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2例.采用胸腔内注射低剂量顺铂的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胸腔内注射高剂量顺铂的方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治疗.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恶性胸水治疗效果、影像学检查显示胸水消失时间和药物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在治疗期间的药物不良反应例数.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检查显示胸水消失时间和药物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胸水用药治疗期间的药物不良反应例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胸腔内注射高剂量顺铂的方法对出现恶性胸水的肺癌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苏思远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对舒适护理在改善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择92例于本院就诊的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舒适护理法,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和并发症率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理状态、社会功能、心理状态以及环境影响等方面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舒适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为一种较为理想的护理模式.
作者:潘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究支气管哮喘应用孟鲁司特联合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在本院呼吸科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46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哮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23例,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患者的住院时长和两年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孟鲁司特联合雾化吸入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降低其住院时长,减少治疗后病症复发率.
作者:周亮;葛坤文;梁逸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观察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服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患有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的患者86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相应的西药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相关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增加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等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35%(41/43),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6.74%(33/43),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4.65%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实施常规相关治疗的基础上开展黄茂建中汤加减治疗,可以实现对疾病发展的有效控制,提高预后和生活质量.
作者:李静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中药定坤汤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更年期患者10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1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定坤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2%,对照组为8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控制止血时间、完全止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用药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定坤汤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效果满意,安全性好.
作者:李柒妹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究胸腺肽联合抗生素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确诊的76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头孢他啶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胸腺肽注射液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79%(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 (L)与FEV1%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FEV1 (L)与FEV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过敏、皮疹以及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出现.结论:胸腺肽联合抗生素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
作者:张苑;杨景涛;付晓峰;王导新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骨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骨科手术患者156例为研究对象,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8例.分别采用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以两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和硬膜外麻醉药物用量和应激反应程度为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和完全阻滞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硬膜外麻醉药物用量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肾素(R)以及血管紧张素Ⅱ(ATII)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针对骨科手术患者实施麻醉的实践过程中,腰硬联合麻醉的综合效果显著,是骨科手术中理想麻醉方式.
作者:王新;蔡云亮;陈文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改善恶性肿瘤介入患者心理状况及生存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140例恶性肿瘤介入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心理状况及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生活质量水平升高;观察组的腹部症状领域、乏力领域、全身症状领域、活动领域、情感功能领域、焦虑领域及生存质量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恶性肿瘤介入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谭绮琼;高丽萍;李瑞平;何小欢;吴玉婵;邓燕华;何肖华;熊学丹;曾雪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研究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医院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5月本院NICU收治的患儿1013例作为研究对象,筛选合并感染的惠儿,回顾性分析患儿的相关资料,并以未合并感染的新生儿为对照,对造成新生儿感染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s多因素回顾分析.结果:1013例NICU的新生儿中,发生感染的患儿有98例,感染发生率为9.67%.对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终确定胎龄小、日龄小、合并侵入性操作、非母乳喂养、未给予预防性抗生素使用等都是造成新生儿感染的主要因素.结论:NICU的患儿合并感染的相关因素多,要从影响因素入手,严格执行规范医疗程序,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苏绍斌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研究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行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7月本院收治的40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膝关节疼痛评分、肿胀程度及活动度.结果:观察组的膝关节疼痛评分为(0.8±0.3)分、肿胀程度为(36.4±0.6)cm、活动度为(140.4±15.6)度,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行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能有效减少膝关节疼痛评分,改善肿胀程度和关节活动度.
作者:钟远维 刊期: 2015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