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苑;杨景涛;付晓峰;王导新
目的:分析和探讨循证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训练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20例COPD患者,全部患者均行呼吸训练,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对两组患者呼吸训练依从性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呼吸训练依从性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在COPD患者呼吸训练过程中,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呼吸训练依从性,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护理满意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谭结仪;曹秀芬;伍琼文;周志雄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拉贝洛尔治疗妊娠期轻中度高血压对母儿结局影响的meta分析.方法:检索相关文献,统计拉贝洛尔、甲基多巴、安慰剂/不用药对母儿结局的影响.结果:拉贝洛尔组的孕产妇重度高血压、蛋白尿、剖宫产、胎盘早剥和围生儿死亡率均显著低于甲基多巴组和安慰剂/不用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拉贝洛尔组的围生儿5 min Apgar评分<7分、低于胎龄儿和低血糖均略高于甲基多巴组和安慰剂/不用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妊娠期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来说,治疗比不治疗的结局要好,拉贝洛尔相对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其对母儿的负面影响较小,但能显著降低严重不良事件,从而改善母儿结局,可作为降压治疗时的优先考虑药物之一.
作者:蔡华敏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析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12月某院收治的68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产妇在手术中采用布比卡因进行麻醉,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舒芬太尼进行剖宫产术麻醉,对两组产妇的麻醉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在血流动力学与运动阻滞评分上与对照组产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产妇的牵拉痛评分以及麻醉后寒战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剖宫产术中采用舒芬太尼进行麻醉,获得较好的麻醉效果,且安全指数较高.
作者:曾登;曾凡特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法在慢性心衰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本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00例慢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病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给予中医辨证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显效13例(26%)、有效34例(68%)、无效3例(6%),总有效率为94%,高于对照组(8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疗法在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屈治学;向巧玲 刊期: 2015年第22期
妊娠高血压严重影响了母婴的健康,如早产、胎儿窘迫、胎膜早破、产后出血等.早期识别该病,对于控制病情发展,减轻对母婴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现将近年来临床相关早期预测妊娠高血压的指标予以综述.
作者:罗健英;周玲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对应用阿奇霉素与常规用药方案联合对支气管炎患儿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获得临床明确诊断的支气管炎患儿8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4例.对照组惠儿接受常规治疗;采用阿奇霉素与常规用药方案联合对治疗组患儿实施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用药治疗前后呼吸功能相关指标的改善幅度、喘息咳嗽等支气管炎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时间、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儿用药治疗前后呼吸功能相关指标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喘息咳嗽等支气管炎症状消失时间和临床用药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支气管炎药物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与常规用药联合的治疗方案对支气管炎患儿的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关注.
作者:郑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内侧锁定钢板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3月一2015年1月所收治胫骨远端骨折患者3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 8例,观察组应用微创经皮内侧锁定钢板技术治疗,对照组应用传统切开复位普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术后定期复查X线,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负重下地时间以及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完全愈合18例(100.0%),平均完全负重下地时间(135.8±18.1)d,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2例(66.7%)及(189.2±21.5)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手术治疗后,观察组术后3周、6周、9周及12周踝关节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符合手术指征的前提下,应用微创经皮内侧锁定钢板技术可显著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质量,且创伤更小、恢复速度更快.
作者:唐为永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5月来本院进行治疗的13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抗高血压治疗,单纯通过药物进行降压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各个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并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过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后,焦虑及抑郁等不良情绪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运用综合性的心理护理方法可以有效改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缓解患者的病情,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李美荣;陈月禄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分析小儿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方式和阶段性护理要点.方法:选自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本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手足口病的婴幼儿患儿45例作为研究对象在这45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的治疗期间,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症状,开展预防控制工作,并进行阶段性的护理干预,观察患儿的症状和体征,测评手足口病患儿家长对预防控制措施、阶段性护理干预的满意程度.结果:小儿手足口病患儿家长的总满意程度是93.33%,其中患儿家长表示满意的例数为24例、占比53.33%;表示比较满意的例数为18例、占比40.00%;表示不满意的例数为3例、占比6.67%.结论:针对小儿手足口病的患儿,采取积极的预防控制措施,并对其进行阶段性的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疾病情况,将小儿手足口病的发病概率降至低点.
作者:温婉颜;蔡月华;陈小坚;陈海燕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眼局部中药熏蒸结合人工泪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8月本院及解放军421医院眼科收治的干眼症患者8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患者40例,观察组采用眼局部中药熏蒸结合人工泪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性的人工泪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两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角结膜荧光素指标(FL)评分、泪膜破裂时间指标(BUT)指标以及SIt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干眼症患者进行眼局部中药熏蒸结合人工泪液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治疗有效率,效果显著.
作者:王婧;安平;徐宁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康复训练对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6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针灸康复训练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在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同时的同时配合正规的针灸.对照组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两组治疗4周后采用Fugl-Meyer评定患者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结果:治疗4周后患者用Fugl-Meyer,日常生活能力两组均有改善,但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配合康复训练对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能力明显改善作用.
作者:夏娣文;佘江健;山林林;查甫兵;王玉龙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评价利加隆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及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转阴率的近期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方法,122例伴有谷丙转氨酶(ALT)升高的慢乙肝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62例;给予利加隆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60例,给予恩替卡韦治疗,其他治疗两组相同,均未使用免疫调节药物及糖皮质激素,检测用药前后两组患者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白蛋白和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及HBV-DNA的变化.结果:恩替卡韦联合利加隆的治疗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层粘蛋白、Ⅳ型胶原)和肝功能指标(谷氨转氨酶、总胆红素)下降明显,白蛋白上升明显,分别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3、6个月时HBV-DNA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加隆联合恩替卡韦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恢复正常,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下降等方面的作用优于单独使用恩替卡韦,但两种方法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下降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李传生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月本院进行机械通气时间在48 h以上的160例急诊危重患者临床资料,以其是否出现肺炎进行分组,出现肺炎的患者为VAP组,68例,未出现肺炎为VAP组,9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情况,对治疗组患者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的多元回归性逻辑学分析.结果:多因素非条件逻辑学回归分析显示,机械通气时间、侵入性操作、留置胃管、原发性疾病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使用制酸剂以及APACHEII评分为VAP发病的单独危险因素.结论:对ICU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有较高的肺炎发病率,且能够影响其发病的因素有较多,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作者:杨秋波;黎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研究探讨隧道式拖线术对单纯性肛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10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20例单纯性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隧道式拖线术对单纯性肛瘘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钟磊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对低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常规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34例,将其按照治疗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标准剂量的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则是采取低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常规化疗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对这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8.24%高于照组的64.71%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M蛋白以及骨髓浆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血红蛋白以及Karnofsky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低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常规化疗治疗方案对多发性骨髓瘤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魏漫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研究青年心肌梗死患者心律失常类型,根据现实病案,研究诱发青年心肌梗死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住院39例青年心肌梗死患者,其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20例,视为观察组,其余为对照组19例,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相关疾病指标数据,分析心律失常的类型和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20例患者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发病前6h内,12例出现动脉压力波形异常、多有病变血管血流心肌梗塞溶栓治疗(TIMI)0级、多支血管病变等表现,对照组19例患者表现正常,诱发合并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有吸烟酗酒、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有心脑血管病史等.结论:心律失常多发生于青年心肌梗死患者发病6h之内,其具体分型是根据检查指标数据显示来确定的,可以通过预防对策降低相关影响因素,优化治疗方案.
作者:吴建军;朱本发;王伟;徐曼;杨旭;冯地剑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管理方法对重症监护病房(ICU)大便失禁患者的应用效果,探讨佳管理方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2013年1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60例ICU大便失禁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采用一件式造口袋贴肛门引流大便;对照组30例,采用联合应用造口粉和皮肤保护膜,观察两组病人肛周皮炎治疗效果、医疗费用、护理时数.结果:两组病人肛周皮炎治疗效果、医疗费用、护理时数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大便失禁病人,应用一件式造口袋贴肛优于联合应用造口护肤粉和皮肤保护膜的方法,能有效收集大便粪水,预防皮肤损伤,促进愈合,降低医疗费用,减轻护理工作量,节省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倪春燕;田俊;刘燕燕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分析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0年-2011年收治的胃食管反流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给予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雷贝拉唑治疗,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治疗.结果:对照组显效为15例,有效为15例,无效2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0%.观察组在治疗中,显效20例,有效25例,无效5例,治疗总效率为90%.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比较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当中,使用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效果的治愈率比较高.
作者:岳敏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呼吸科老年患者非计划性拔管(UEX)的原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本院呼吸科发生的40例老年UEX患者调查研究,对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对策.结果:发生UEX的管道类型包括胃管、尿管、深静脉穿刺管3类.胃管30例,占75%,尿管与深静脉穿刺管均为5例.40例UEX患者有32例发生在夜间(80%);8例发生在白天,且均为中午时段(20%).结论:通过对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进行分析,对患者加强沟通、合理镇静或镇痛、有效约束、妥当导管固定、规范护理操作程序、加强巡视等措施可有效降低呼吸科老年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
作者:刘宇霞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对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120例难治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联合阿莫西林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与对照组的80.0%比较(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6.6%低于对照组患者复发率25.0%(P<0.05).结论:康复新液对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罗素霞 刊期: 2015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