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灸加手法松解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观察

薛映城;叶谋华

关键词:针灸, 手法松解, 肩周炎
摘要:目的:探讨针灸加手法松解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肩周炎患者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120例患者均于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其中观察组采用针灸加手法松解进行治疗,对照组则单纯采用温针灸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方法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比对照组高1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肩周炎患者采用针灸加手法松解治疗可以有效缓解其肩部疼痛症状,增加肩关节活动范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血栓通粉针剂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脑梗死采用血栓通粉针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2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血栓通粉针剂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30%,明显高于对照组7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院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均有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粉针剂对脑梗死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血清Hcy水平,修复受损神经,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张艳艳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肾炎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肾炎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慢性肾炎综合征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7%优于对照组73.3%,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和尿素氮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和治疗前,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3.3%和2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慢性肾炎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谭国军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蓝光治疗照射对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蓝光治疗照射对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口服苯巴比妥等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口服苯巴比妥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黄疸治疗箱进行间断性的蓝光照射治疗.结果:通过研究表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1%,低于对照组的82.22% (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0%,低于对照组的55.56%(P<0.05);两组患儿胆红素水平变化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以后,血清胆红素与治疗前相比较,都存在明显的下降,粪胆素都存在明显的上升(P<0.05).结论:对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患儿采用蓝光治疗照射,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

    作者:陈锡铭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胎心监护联合S/D比值法预测胎儿窘迫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胎儿窘迫采用胎心监护与超声多普勒脐血流监测(S/D)联合预测价值.方法:选取足月分娩孕妇370例,均为本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行全产程胎心监护,并对脐血流S/D比值测定,依据预测值,按高危组、胎心异常组、脐血流组划分.结果:本研究选取的370例患者,高危组76例,胎心异常组229例,脐血流组65例,高危组羊水Ⅲ粪染33例,占43.4%;胎心异常组50例,占21.8%;脐血流组11例,占16.9%.高危组羊水Ⅲ粪染率相较胎心异常组及脐血流组,居更高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脐血流组、胎心异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高危组新生儿窒息率高于脐血流组、胎心异常组(P<0.05),脐血流组、胎心异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胎儿监测与S/D比值监测联合对胎儿窘迫预测,可提高诊断正确率,重复性好,且无创伤.

    作者:王俪洁;谢敏;罗开琴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股骨和胫骨远端骨折锁定板内固定应用探讨

    目的:分析研究股骨远端、胫骨远端骨折采取锁定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在本院接收的患有股骨远端、胫骨远端骨折的患者82例,对82例患者采取锁定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对其临床手术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82例患者中优有43例,良有24例,可有8例,差有7例,优良率为81.7%;踝关节美国骨科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平均为94.3分;肢体功能全部获得满意.所有切口全部为一期愈合,手术以后无感染、骨折移位、骨折延迟愈合以及钢板松动断裂等相关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为11 ~ 17周,平均时间(13.2±5.6)周.结论:对股骨远端、胫骨远端骨折采取锁定板内固定治疗,可以有效促进骨折愈合,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对患者病情恢复以及预后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道维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高血压心脑血管并发症潜伏期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的合并症和生活方式与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潜伏期的关系,减缓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官方2008年8月-2009年2月收集明确高血压病史的心、脑血管病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以自制量表,用访谈方式收集患者的高血压发病年龄、生活饮食习惯、合并症以及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时间等资料.结果: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潜伏期均随高血压始发年龄的增加相应缩短,经相关分析,潜伏期与高血压始发年龄呈线性负相关.血压经常波动对潜伏期有明显的影响,无明显波动潜伏期为(24.96±12.92)年,血压明显波动潜伏期为(17.28±10.13)年(P<0.05).生活方式、合并症等对高血压也有明显影响,危险因素越多,潜伏期越短(P<0.01).结论:预防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病发生除积极有效控制高血压外,还必须综合其他防治措施(如健康的生活方式),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由于许多患者对自己的血压监测不力,因此在防治心脑血管病中,开展高血压普查和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谢辉海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西咪替丁和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西咪替丁和兰索拉唑在消化性溃疡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咪替丁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兰索拉唑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比对照组(66%)高,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凝血时间、疼痛消失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胃内pH值、治疗后复发情况两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咪替丁和兰索拉唑是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两种有效药物,但兰索拉唑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作者:叶冠东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402例健康体检者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健康体检人群消化道疾病的患病情况,探讨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的必要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2014年8月-2015年1月402例健康体检者的胃肠镜检查结果.结果:所有检查均顺利完成,仅5例(1.2%)出现轻度不良反应;胃镜下诊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363例(90.3%),慢性萎缩性胃炎27例(6.7%),十二指肠印戒细胞癌l例(0.2%);结肠镜的阳性检出率为57.2%,其中结直肠息肉140例34.8%),腺瘤性息肉76例(18.9%),包括3例大肠侧向发育肿瘤(LST);大肠癌2例;男性息肉及腺瘤检出率均高于女性(P<0.05),各年龄段息肉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息内部位以左半结肠高于右半结肠(P<0.05).结论:健康体检者的病变检出率高,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是安全有效的,对诊断早期的癌前病变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陈科云;余细球;吴进峰;刘锦涛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消毒供应室流程质量控制用于医院感染控制的效果分析

    目的:对消毒供应室流程质量控制用于医院感染控制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本院消毒供应室9名工作人员作为本组研究对象,应用本院自制调查问卷对供应室流程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并探讨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结果:共出现34例问题,常见的问题为重复使用的器械质量存在问题和器械清洗欠干净,各占23.5%,实施控制后,医院感染率显著低于控制前(P<0.05);护理人员的规范操作总分与知识测试总分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医院感染控制过程中,通过实施增强工作人员无菌概念、提高控制流程质量等措施,进而大大降低院内感染率.

    作者:何朝珍;陶翠莲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参附注射液对感染性休克患者体循环和氧代谢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治疗感染性休克,患者体循环和氧代谢的变化,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将本院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40例采用数字随机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参附注射液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中心静脉压(CVP)等体循环指数、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血乳酸等氧代谢参数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II)及28 d病死率,并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法分析其体循环和氧代谢与CHEII评分及28 d病死率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T2、T3的CVP和SaO2均升高,同期血乳酸和和APACHEII评分则降低(P<0.05).与To比较,两组T2、T3、的CVP和SaO2均升高,同期血乳酸和和APACHEII评分则降低(P<0.05).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感染性休克患者CVP和SaO2与APACHEII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血乳酸与APACHEII评分则呈正相关(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可有效辅助纠正其体循环和氧代谢失衡,且其体循环和氧代谢情况与患者病情和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病情和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为治疗和预后改善提供依据.

    作者:姚盛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半夏泻心汤化裁治疗慢性咳嗽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化裁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本院收治的126例慢性咳嗽患者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复方甘草口服液治疗,观察组采用半夏泻心汤化裁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较对照组的81.0%高(P<0.05);同时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化裁治疗慢性咳嗽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程远魁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心理护理在血液净化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对接受血液净化治疗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5年4月在本院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4例.采用常规血液净化治疗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对血液净化治疗期间护理服务模式的满意度、血液净化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在血液净化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心理状态的人数、护理干预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的改善幅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血液净化治疗期间护理服务模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净化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液净化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心理状态的人数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后HAMA和HAMD评分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对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明显.

    作者:李转婕;卢凤萍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手部皴裂性皮肤病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手部皴裂性皮肤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4年8月在本中心皮肤科确诊为手部皲裂性皮肤病的患者148例.采用随访性研究的方法观察该其治疗疗效,总结归纳治疗手部皴裂性皮肤病患者的实用性临床治疗经验.结果: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的148例患者中控制疾病总有效率为69%(治愈32%+缓解36%+有效1%),治愈后1年内的复发率为13%.此病易发生于中年男女,且女性较男性多发(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手部皴裂性皮肤病有一定临床效果.

    作者:金汉鼎;何晓敏;李焱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羟考酮控释片与氨酚羟考酮在中重度疼痛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羟考酮控释片与氨酚羟考酮镇痛效果及安全性差异.方法:采用循证医学的文献分析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Pubmed、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万方数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集奥施康定控释片与氨酚羟考酮疗效及安全性的随机对照研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Man5.2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篇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羟考酮缓释片与氨酚羟考酮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91,95 %CI 0.54~ 1.52,P=0.14),两者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58,95%CI 0.20~1.70,P=0.32).结论:羟考酮缓释片与氨酚羟考酮镇痛效果相当,且两者不良反应相差不大.

    作者:李璐;刘一;钱文璟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盆腔炎合并不孕症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盆腔炎合并不孕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服务站妇科慢性盆腔炎合并不孕症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输卵管通畅率与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盆腔炎合并不孕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有助于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刘玉华;韦继莲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纸塑包装灭菌物品湿包的研究与控制探讨

    随着我国现代化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纸塑包装灭菌物品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各相关医疗环节中,但其在方便利用的同时,也易出现一些不良事故,影响到灭菌物品使用的安全性,湿包问题就是其中的一大潜在威胁.本文作者就纸塑包装物品湿包问题的原因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以达到解决和控制湿包问题的作用,以提高物品的灭菌质量.

    作者:曾梅许;洪天真;陈小英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心理干预模式在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模式在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8月在本院接受化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152例,通过电脑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6例,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心理干预模式进行的护理.在治疗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将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采用心理干预模式进行护理,能有效减少患者的化疗副反应,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群慧;戴红;庄志成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母乳喂养知识知晓率的意义

    目的:探究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母乳喂养知识知晓率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3月与2015年5月-7月本院住院的产妇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26例,成立品管圈小组,进行提高母乳喂养知识知晓率为核心的活动,根据此核心对对照组产妇的现状进行掌握、调查、原因分析以及制定对策等,在效果确认时期对观察组的母乳喂养知识知晓率情况进行调查与统计,并对两组母乳喂养知识知晓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品管圈活动的应用,能够促使产妇母乳喂养知识的知晓率由72.22%提高到96.83%.结论:品管圈互动在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能够促使母乳喂养知识知晓率不断提高,促使母乳喂养成功,促使护理质量的不断提高.

    作者:王蓉;张宝华;高爱华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加石膏托外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加石膏托板外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48例闭合性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所选患儿均为闭合性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GartlandⅡ型20例、Ⅲ型28例.4例合并桡神经损伤,1例合并正中神经损伤.采用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加石膏托外固定治疗.随访观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本组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均达到临床愈合标准,骨折愈合时间3~5周,平均3.9周.术前合并正中神经和桡神经损伤症状者均在伤后3个月内消失.未发生针孔感染、Volkmanns缺血挛缩及尺神经损伤.末次随访时按照Flynn肘关节功能标准评定,优33例、良12例、中3例.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加石膏托外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创伤小、固定牢固、骨折愈合快、关节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是治疗该类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谢旭垣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护理干预在盆腔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盆腔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0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盆腔炎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35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接受各自不同的护理方法后,其生活质量、精神状态以及身体痛觉减轻程度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效果方面,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盆腔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恢复效果、降低其痛苦程度、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吴君 刊期: 2015年第24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