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婷婷
目的:观察中医情志护理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5年7月至2015年9月,在开封市中医院骨科患者6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30),对照组(n=30),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中医的情志护理。在干预前及干预后8周后,分别采用骨性关节炎指数可视化量(WOMAC)评分法和膝关节各项体征评分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前进行WOMAC评分和膝关节各项体征评分,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8周后 WOMAC评分及膝关节各项体征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情志护理可以减轻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的疼痛,提高关节活动度,从而达到中医所说调畅气机、疏通经络、消炎止痛、情志舒畅的目的。
作者:丁俊;曹学云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选择本院接收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2例应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联合短节段弓根丁棒系统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设为观察组,40例应用短节段弓根丁棒系统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设为对照组,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椎体高度丢失与对照组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末次随访椎体高度丢失、末次随访Cobb角比对照组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较好,能有效减少手术后疼痛,减少椎体矫正高度、角度的丢失,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琦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是临床中的多发病和常见病,本文首先分析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病因、病机,然后分析了中医辨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研究发展,希望能为中医辨证治疗提供有效依据,使临床疗效得以提升。
作者:许黎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微创减压术联合医用几丁糖治疗慢性跟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门诊部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慢性跟腱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30例,对照组采用微创减压术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微创减压术联合医用几丁糖,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经微创减压联合医用几糖治疗后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与4周观察组的关节华业粘连相关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减压术联合医用几丁糖治疗慢性跟腱炎的临床疗效较好,有效提高了手术质量,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有利于针对治疗慢性跟腱炎的特点进行恢复干预,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徐荣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加味右归丸在肾阳虚型腰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所2015年3月至2016年1月诊治的肾阳虚型腰痛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奇偶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加味右归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以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对照组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肾阳虚型腰痛患者应用加味右归丸治疗,可减轻患者疼痛,改善临床症状,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宋伟成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我国近些年来药品不良反应(英文简称Adrn)成为了政府以及社会大众关注焦点,作为直接接触Adrn的众多医疗机构更有责任把控好该方面工作,而本文基于此当前开展Adrn监测重要意义进行着手分析,之后对医疗机构做好Adrn监测有效措施予以探讨,以期为后续关于Adrn方面研究提供理论上参考依据,更为未来医疗机构强化监测Adrn工作献出自己一份研究力量。
作者:张翠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1980年非手术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被介绍应用于临床,其优点是操作简便、并发症少。近30年来,PEG临床应用的范围不断扩展,越来越受到重视。该项技术已在欧美、日本等国家替代外科胃造瘘,目前PEG已经成为需要长期肠内营养支持患者的首选方法[1]。
作者:张振英;孙丽娟;张健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护理干预对精神病患者跌倒的干预价值。方法:于2013年1月~2015年12月,选取该阶段内我院精神科病区住院部收治的400例精神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采取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2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细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意外跌倒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意外跌倒发生率为5.5%,较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观察组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7.5%,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更高(P<0.05)。结论:在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实施细节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跌倒的发生,改善患者的住院期间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
作者:余幸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痰热清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5年07月-2016年02月在我院就诊的100例支气管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儿均采用5%葡萄糖注射液100ml以及静脉注射头孢哌酮舒巴坦或青霉素类及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使用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实验组则结合痰热清注射液巩固治疗。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8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2%,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上实验组也表现出令人满意的效果。结论:使用痰热清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有利于帮助患者减轻临床病症,缩短治疗周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裕莉;龚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介绍了X射线衍射仪(Rigaku Ultima IV)操作规程,总结了其日常维护和注意事项,为其使用提供指导。
作者:曹蕾;施小明;张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责任护士名片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住院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按传统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责任护士名片进行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患者对责任护士和健康教育的知晓率达98.95%以上,护理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责任护士名片的使用方便患者随时联系责任护士,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马媛;莫鹏;张立峰;马丽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30名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名,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予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情况(LVEDD、LVESD、LVEF)和血脂变化(TC、TG、HDL-C、LDL-C)。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心功能情况和血脂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功能、血脂情况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血脂情况,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杨淑菊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精准减压联合非融合技术在老年节段性腰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节段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椎板切除减压术,研究组采用精准减压联合非融合技术,观察2组临床相关指标以及椎间隙高度。结果:研究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地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3个月L3~4、L5~S1显著低于术前(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L3~4、L5~S1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椎间隙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准减压联合非融合技术在治疗老年节段性腰椎管狭窄症中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吕建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疾病筛查依从性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新疆沙雅县妇幼保健院生产的孕产妇24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120例。参照组予以常规宣教,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则予以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新生儿疾病筛查率高于参照组,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统计学分析均P<0.05。结论: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率,还可提高孕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刘慧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系统化心理护理对梅毒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44例梅毒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系统化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疗效。结果:护理4周后,干预组心理状态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化心理护理应用于梅毒患者中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其不良情绪,且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作者:崔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波姆光和激光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分析108例不同程度的宫颈糜烂经波姆光和激光治疗后的疗效情况。结果两种治疗方法有较显著的差异,波姆光(A组)治疗55例,治愈(糜烂面完全愈合,宫颈表面光滑,自觉症状消失或者明显减轻)48例,好转(糜烂面积较治疗前减轻Ⅰ度,自觉症状减轻或部分消失)6例,无效(治疗前后糜烂面积无变化,自觉症状未减轻)1例,一次性治愈率87.3%,总有效率98.1%。激光(B组)治疗53例,治愈36例,好转13例,无效4例,一次性治愈率67.9%,总有效率92.5%。结论波姆光治疗宫颈糜烂操作简便,不损伤正常组织,术中和术后出血少且一次性治愈率高。
作者:和小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医利水法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3月到2013年7月间7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强化组和常规组,均为36例。常规组采用传统的西医治疗,强化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再进行中医利水法治疗,对比两组一个月后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治疗后,强化组的SBP下降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有统计意义(P<0.05);强化组的总有效率为91.67%,常规组是69.44%,两组疗效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的治疗,在西医的基础上结合中医利水法治疗,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可更好的控制血压,有着重要的临床实践价值。
作者:马劳动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用药指导在门诊药房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针对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间在我院门诊取药患者220例展开调查,按照就诊顺序分成两组,前110例为对照组,后110例为研究组,前者按照常规取药流程自行取药,后者实施用药指导,比较两组用药依从性、药物不良反应、投诉率,并分析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药物依从性及患者满意度均较对照组高;而患者投诉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对门诊取药患者实施用药指导是十分必要的,其可使患者正确了解药物治疗基础知识,继而合理用药,提高药物安全性,此外还可有效避免医患纠纷。
作者:林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强化工作人员手卫生管理在ICU医院感染防控中的价值。方法选取ICU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自2014年1月开始强化手卫生管理,对比强化管理前和管理后工作人员手卫生执行率、手微生物合格率、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强化手卫生管理后ICU工作人员手卫生执行率、手微生物合格率与强化管理前比较有明显增加,患者医院感染率较之前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ICU工作人员手卫生管理能有效降低患者医院感染率,应加强ICU工作人员手卫生的教育和督导。
作者:刘丹;艾中平;卢昌碧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牙周炎患者接受替硝唑局部用药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展开分析与评价。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86例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62例,給予A组口服甲硝唑片治疗,B组接受口服替硝唑片治疗,C组接受替硝唑局部用药治疗,对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与评价。结果经过为期一周的药物治疗,C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B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则显著低与其他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牙周炎患者展开替硝唑局部用药,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靖;王家悦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