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协群;金平;李良海
目的:探讨非疤痕子宫剖宫产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二次剖宫产的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到2015年2月进行剖宫产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患者的子宫、胎盘和手术时间以及出血量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子宫破裂、胎盘植入、出血量、都比对照组严重,手术时间比对照组长。结论:剖宫产手术减少了孕妇二次剖宫产的风险,进行临床分娩方式选择的时候必须谨慎进行。
作者:石霞;王路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分析钠离子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7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运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康妇消炎栓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钠离子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4.29%,高于对照组74.29%;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钠离子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有利于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且复发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文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多层螺旋CT扫描对乳腺增生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对初步筛查45例乳腺增生患者给予CT扫描,其中8例采用增强CT扫描,终2例确诊为乳腺癌;其余患者中23例为单纯小叶增生,15例为囊性小叶增生,5例为腺型小叶增生。结论:多层螺旋 CT 能较好的显示乳腺本身及其周围的结构,对乳腺病变的敏感性可以补充诊断方法的不足,可作为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
作者:杨春香;杨春玲;朱志红;李颖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盆腔插植后装调强近距离放疗对于复发宫颈癌治疗的临床效果和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肿瘤科2011年2月—2015年3月收治入院的复发宫颈癌患者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在此基础上采取放疗综合护理。给予相同的放射治疗方案治疗(盆腔插植后装调强近距离放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临床表现。结果:经盆腔插植后装调强近距离放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R 10人、PR 1人、NC 2人、PD 1人。对照组患者CR 7人、PR 4人、NC 1人、PD 2人。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盆腔插植后装调强近距离放疗治疗对于复发宫颈癌患者的症状改善起到了明显的作用,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能预防患者并发症的发生,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罗建琼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脑梗塞患者时使用阿斯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脑梗塞患者共119例,根据平行、单盲、随机对照的设计原则分为对照组(59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患者的治疗药物为阿司匹林,而观察组则加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脑梗塞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阿斯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能够获得更佳的治疗效果,而且用药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彭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讨论单磷酸阿糖腺苷与康复新液联用治疗疱疹性口腔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肓服务中心2014年7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52例疱疹性口腔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的入院尾号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与观察组(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康复新液),每组各26例。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口腔疼痛消失时间、口腔疱疹消失时间以及体温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口腔疼痛消失时间、口腔疱疹消失时间以及体温恢复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结论:采用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具有临床疗效显著的优势,能够在短时间内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
作者:胡家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行细节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接收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施加细节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术后首次如厕时间、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高于观察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以9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3%(P均<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行细节护理后,有利于加速患者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肖靖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临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实施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患者50例,回顾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危险因素。结果:本次选取患者的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发生率为12.0%(6/50),患者年龄、血常规以及术中灌注液体量以及尿常规等均为尿源性脓毒血症发生危险因素。结论: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发生危险因素较多,因此在临床需要明确相关因素,加强防范,降低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发生率。
作者:李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活血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纳入标准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0例,随机分为西药组和中西药组,各30例。西药组患者给予依达拉奉治疗,中西药组患者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活血汤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的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腓总和正中感觉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显著提高,中西药组提高更明显;中西药组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西药组的70.00%( 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活血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有效的,近期疗效优于单纯使用西药,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丹;杨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精神病人睡眠障碍相关因素,总结护理对策。方法:调查274例患者睡眠情况,据是否发生睡眠障碍分为病例组、对照组,进行因素分析。结果:睡眠障碍发生率54.74%;病例组年龄、病程、发病次数、BPRS、SDSS 评分、性别、文化水平、入院方式、家属探视、不良反应、入院时间、GAS评分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需做好评估,加强护理干预,控制危险因素。
作者:孙晨;王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予以探究并剖析。方法:随机选取84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均为我院自2014年2月~2015年3月期间所接收,将其按照人数相等的原则,均分成两组,就常规护理(对照组,n=42)与多样性护理(观察组,n=42)的应用效果展开探讨。结果:从治疗依从性方面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7.62%,78.57%,(P<0.05).从血糖水平方面分析,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为了提高治疗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建议临床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实施多样性护理方式。
作者:周彩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试析采用旋复代赭汤合温胆汤化裁与西药治疗胆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胆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6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采用西药治疗,实验组则联合旋复代赭汤合温胆汤化裁治疗,分析两组治疗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症状积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旋复代赭汤合温胆汤化裁联合西药治疗胆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邓先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血站工作中献血护理服务的作用。方法:将2012年3月-2013年9月作为对照阶段,抽取110例献血人员,该阶段未实施献血护理服务;在此基础上将2014年3月-2015年9月作为研究阶段,选择115例献血人员,予以全面且合理的献血护理服务,对比两阶段献血人员满意情况、不良反应发生发生情况。结果:研究阶段献血人员满意度为97.3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4%;对照阶段献血人员满意度为81.8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45%。两阶段各指标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均P<0.05。结论:在血站工作中,加强献血人员的献血护理服务,可提高献血人员满意度,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便于血站工作有序的进行。
作者:胡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多层CT在小儿器官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3月-2015年9月间收治的18例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根据双盲随机原则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9例)行X线诊断,观察组(9例)采用多层CT诊断,对比两组患儿诊断的符合率和漏诊、误诊情况。结果:观察组诊断符合率为,漏诊率为;对照组患者相应的数据分别为,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进行诊断时采用多层CT方式能够显著提升诊断的符合率,降低漏诊情况,值得推广。
作者:张文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超声对胆囊疾病的检查是医学诊断的重要方法,对胆囊病变超声漏诊的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办法,将大大提高超声检查对胆囊病变的检出率。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分析超声漏诊的原因主要有机器分辨率因素、医生因素、胆囊变异、患者检查前准备等等。
作者:蒋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减少脑卒中患者跌倒的作用。方法:抽选脑卒中患者105例并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53例)则在此基础上实施社区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差异,同时统计两组患者跌倒次数。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出院后第1个月、第2个月、第3个月的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跌倒率7.5%(4例),对照组患者跌倒率23.1%(12例),差异显著(P<0.05)。结论:社区护理能有效防止患者跌倒,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冯秀兰;石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索研究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肺炎46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其临床特征并分析治疗方法。结果: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病变部位等均无典型性。完成治疗后,26例患者痊愈,14例好转,6例死亡。结论:针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而言,其临床症状较多,无典型性,进展快,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应当结合临床症状分析于实验室检测确诊,要取得较好的疗效,必须采取针对性治疗方法。
作者:何春来;曹凯;丁红磊;董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甲状腺乳头癌、结节性甲状腺肿在CT检查中的特点,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月一2015年5月诊治均行CT检查且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及结节性甲状腺肿的17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癌症患者在CT成像方面的特点及CT值方面。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在病灶数量(单发)、病灶形状(规则)、结节边界(明显)等都显著高与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P<0.05);两组患者在CT平扫、CT增强等方面基本一样(P>0.05)。结论:应用CT成像对甲状腺乳头癌与结节性甲状腺肿进行检查,能有效诊断出病灶的数量、形状等,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段黎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术后护理方案不同将45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0例),分别给予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儿护理后CQOL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0%)低于对照组(20.0%),患儿家长护理总满意率(92.0%)高于对照组(70.0%),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给予优质护理,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杨滢;王若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客观总结急性变态反应性结膜炎患者治疗中落实、推广0.1%普拉洛芬滴眼液方案的有效性。方法:选择本院眼科门诊2011年03月-2015年10月收治、且已确诊的急性变态反应性结膜炎患者30例(共60眼),治疗时所选药品为0.1%普拉洛芬滴眼液,观察患者疗效,并与用药前进行对照。结果:配合治疗14d后,患者有效率73.33%,且较之用药前,用药后患者眼部症状评定分数已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急性变态反应性结膜炎患者治疗中,推广0.1%普拉洛芬滴眼液方案切实有效,可进一步提升其疗效,改善患者眼部症状评定分数,有推广价值。
作者:戴小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