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于消化内科恶心呕吐原因的临床分析

贾淑华

关键词:消化内科, 恶心呕吐, 原因
摘要:目的:研究消化内科恶心呕吐原因,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本院消化科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恶心呕吐患者20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分析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症状的原因。结果:消化科患者恶心呕吐的原因从高到低依次为反流性食管炎29.0%、急性胃肠炎26.0%、胆系结石21.0%、急性肠炎8.0%,同其余形成病因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致消化科患者恶心呕吐原因众多,临床要综合考虑相关因素做出应对,以便及早确诊并实施针对性治疗。
今日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对疼痛程度影响的护理体会

    疼痛即为组织损伤或与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的一种不愉快的躯体主观感觉和情感体验,同时可伴有代谢、内分泌、呼吸、循坏功能和心理学等多系统的改变[1]。而手术导致的疼痛,是人体组织在受损后,进行修复的一种应激反应,也是每个手术患者必然要经历的过程。疼痛已经成为继脉搏、体温、呼吸与血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2],是临床常见症状,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术后恢复情况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围手术期实施疼痛的护理干预至关重要。

    作者:王蕾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癌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癌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肺癌化疗患者4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PICC留置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留置时间、患者依从性、留置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总体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对 PICC 置管病人进行临床护理路径维护,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小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预见性护理在主动脉夹层患者转运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转运方式在主动脉夹层(aorticdissection ,AD)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方法回顾18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采取传统转运方式90例,设为对照组;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采用预见性护理转运方式90例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转运过程中心率、血压、血氧、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死亡、管道脱落、仪器故障)。结果观察组患者转运过程心率、血压、血氧波动小、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转运方式可有效地降低主动脉夹层患者院内转运过程中的生命体征波动、不良事件发生率,保障患者转运过程的安全性。

    作者:虞海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浅析外科疼痛患者的心理护理

    影响外科疼痛病人的心理因素有许多,通过药物等控制外科疼痛患者的痛苦是控制痛苦的有效办法之一,但考虑到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潜在的毒副作用,良好的心理护理称为协助病人缓解痛苦的主要办法。为了更有效地展开疼痛护理,本文对外科疼痛患者的心理护理进行浅谈,期望协助更多的外科病痛患者。

    作者:王小婷;蔡水彦;李彩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西咪替丁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探讨西咪替丁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收治时间在2013年2月至2015年6月期间,使用信封抽取法将这80例患者分成2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阿昔洛韦治疗,实验组采取西咪替丁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并在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止疱时间。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实验组的止疱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咪替丁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具有显著疗效。

    作者:路立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妇科千金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附件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妇科千金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附件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治疗的71例慢性附件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与观察组36例)。予以所有患者使用抗生素(替硝唑片和盐酸左氧氟沙星片)进行治疗,再予以观察组服用妇科千金胶囊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60.00%)明显低于观察组(83.33%);该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8.57%)高于观察组(5.56%);其治疗6个月后的复发率(54.29%)明显高于观察组(11.11%)。以上三组数据对比后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妇科千金胶囊联合抗生素应用于慢性附件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为有效,且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彦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单磷酸阿糖腺苷与康复新液联用治疗疱疹性口腔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讨论单磷酸阿糖腺苷与康复新液联用治疗疱疹性口腔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肓服务中心2014年7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52例疱疹性口腔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的入院尾号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与观察组(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康复新液),每组各26例。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口腔疼痛消失时间、口腔疱疹消失时间以及体温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口腔疼痛消失时间、口腔疱疹消失时间以及体温恢复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结论:采用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具有临床疗效显著的优势,能够在短时间内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

    作者:胡家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身教在医学职业教育中的作用

    身教重以言教,身体力行、勤谨善行对医学教育风格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医乃仁术”乃衔壶济世之术,“医乃善道”乃扶危救困、普济众生之道。医术用来扶危救困,救苦救难的,从事者应心怀坦荡,仁慈善良。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科学,从业者应踏实肯干,敢于担当。任何一个名医药事业的成就无不凝集着千万次艰辛-探讨摸索和实践,那些旷世名医,医学先贤都是行医问病的躬身实泴践者。同时也是心性贤慧、仁心憨厚的慈祥之人。既然医德、医道、医风对行医成的成就影响大,医教者勤谨实或是虚浮轻滑,对医学生专业心理和职业情操的引导和带动有身教作用。医学教育者的执教的德行对医学生医务修养的影响不可忽视,小觑。对医教者的身教对医学生学习风气影响进行对比研究,以达到更好地落实身教在医学实践教学中的作用,从中摸索怎样进行医学身教。尤且对从教者的勤垦、和蔼、厚道、慈善方面的职业美德身教,对学生就业率的影响进行调查,以期找到医学执教者德行的确切指标。

    作者:刘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经口咽通气管吸痰在神经内科重症昏迷并肺部感染患者中应用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经口咽通气管吸痰在神经内科重症昏迷并肺部感染患者中应用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100例神经内科重症昏迷并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知情同意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经鼻吸痰治疗,研究组接受经口咽通气管吸痰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在呼吸幅度、心率情况、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降低。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呼吸幅度、心率情况、指末氧饱和度的改善效果不明显。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口咽通气管吸痰在神经内科重症昏迷并肺部感染患者中应用疗效确切,可以作为首选方案加以推广使用。

    作者:曾细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阶段性健康教育在耳鼻喉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研究

    目的:对阶段性健康教育在耳鼻喉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进行了简单的研究,旨在提升护理工作质量。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随机选取了我院86例耳鼻喉科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患者人数为43例,第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第二组患者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增加阶段性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临床护理体会。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和分析得知,采用阶段性教育护理模式之后,患者的满意度得到了有效的提升,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且两组患者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通过阶段性健康教育模式,能够帮助耳鼻喉科患者更好的了解自身的病情,从而消除患者的紧张和焦虑等负面情绪,使患者能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治疗中,通过阶段性健康教育护理模式的应用,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因此,该护理模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方锡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脑梗塞病人护理中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脑梗塞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以5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脑梗塞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其生活能力,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董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孕产妇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孕妇产后出血临床治疗上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由于子宫收缩乏力而导致的产妇出血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经常规治疗后无效,均给予前列素氨丁三醇进行治疗,统计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28例患者效果显著、2例有效,治疗显著率为93.33%(28/30)。结论:在孕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上,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王丽琼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化疗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分析及护理措施

    目的:分析化疗患者外周静脉留置PICC导管常见的并发症及相应对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60例置入PICC后肿瘤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分析原因并给予积极的相应护理措施。结果:120例患者1次性置管成功114例,成功率95%。置管后发生导管堵塞3例、穿刺部位渗血1例、感染1例、静脉血栓2例、导管脱出2例、导管破损漏液1例、静脉炎l例,并发症发生率为9%。结论:化疗患者应用外周静脉PICC后,并发症发生率仍较高,加强护理人员PICC导管维护相关知识的培训,针对可能出现的不同的并发症早期采取有效预防和出现后积极护理应对。

    作者:廖梅文;李曼;逄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老年阑尾炎患者社区外科的诊断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社区医疗机构诊治老年阑尾炎患者的治疗体会。方法:随机从2012年6月-2015年6月江苏省宜兴市官林镇社区医院收治的老年阑尾炎患者中抽取3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均详细询问病情,并在B超检查基础上进行病症诊断和治疗。总结老年阑尾炎病症特点,统计入选病例治疗效果。结果:老年急性患者病症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低热、恶心、呕吐等,但病症表现不突出。患者中,21例手术治疗(阑尾切除术),7例保守治疗,2例转院。保守治疗患者住院期间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手术治疗患者平均住院(10.3±1.6)天,20例术后恢复良好,1例并发症。治疗总有效率96.43%(27/28),并发症发生率4.76%(1/28)。结论:老年阑尾炎临床表现不明显,社区医生需充分掌握患者病症特征,并结合科学诊断准确选择佳治疗方法,以提高老年阑尾炎治愈率,保障老年患者的生命与健康。

    作者:黄文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对冠心病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剖析冠心病者应用优质护理对其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按照数字抽签法原理,将我院近期接收的冠心病者74例随机等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给予优质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比较依从性。结果:实验组服药依从率为100%、生活习惯依从率为97.3%、复查依从性为91.9%,对照组依次为67.57%、78.38%、72.97%。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优质护理法,并将其积极用于冠心病中,可提高患者接受治疗的依从性,利于其病情的良好控制。

    作者:关鸿顼;王璐;毕明微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00例垂体瘤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显微镜经鼻孔入路治疗,观察组使用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激素恢复情况均明显由于对照组,所有差异均为显著差异(P<0.05),并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垂体瘤患者实施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效果更佳,有着巨大临床优势,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杨春;程向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55例产科危重病临床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55例产科危重病临床治疗措施,从而提高妇产科危重病的抢救率。方法:调查商河县人民医院内2012年10月到2014年10月妇产科患者,选择出现产科危重病的55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记录妇产科患者发生产科危重病后,抢救时和抢救后对患者的正确的护理措施。结果:55例产科危重病妇产科患者抢救有效率为94.5%,抢救成功的患者终健康出院。结论:妇产科患者一旦出现产科危重病,需采取紧急抢救,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抢救后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建立有效静脉通道,纠正酸中毒和缺氧,防止肾功能衰竭和心脏衰竭,减少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预防休克的再次出现,从而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减轻患者家属的心理负担,使患者健康出院。

    作者:李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减少外科危重病患者褥疮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外科危重病患者褥疮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外科于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危重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平行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褥疮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中末出现褥疮病例,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的褥疮发生率为12%,护理满意度为82%,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外科危重病患者的护理中开展综合护理干预,有史以来明显减少褥疮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刘彩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24小时平均脉压与心血管损害的关系

    目的:探索分析24h平均脉压同心血管损害的联系。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以24h平均脉压分组,观察其不同的心血管受损情况。结果:平均脉压>60mmHg的患者的高血脂、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危险性明显超过平均脉压≤60mmHg的患者(P<0.05);血压越高,其二、三支病变以及主干病变几率也显著性增加(P<0.05);随着脉压升高,其ASBP、ADBP以及AMBP均明显增加(P<0.05)。结论:24h平均脉压高低同心血管损害存在着正比关系。这一数据对于预测心血管损伤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董杰;曹凯;何春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家庭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评价家庭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观察组各入选患者55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家庭护理干预。结果:16周后,观察组PBRS、SDSS、GAS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护理干预有助于增进精神分裂症康复效果。

    作者:曹芳;刘美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今日健康杂志

今日健康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炎黄保健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