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癌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

李小伟

关键词:护理路径, 中心静脉导管(PICC), 肺肿瘤, 化疗
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癌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肺癌化疗患者4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PICC留置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留置时间、患者依从性、留置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总体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对 PICC 置管病人进行临床护理路径维护,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今日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B超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B超诊断检查在胎儿畸形诊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分娩胎儿畸形88例孕妇,对B超诊断胎儿畸形的准确性进行分析。结果:经过B超检查,胎儿畸形主要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出现异常的患儿40例(45.4%),肾积水患儿19例(21.5%),先天性心脏病患儿7例(7.9%),唇裂患儿8例(9.0%),腹部畸形7例(7.9%)。胎儿分娩后,与B超检查结果进行对比,B超诊断检查的准确率为92.1%。结论:在胎儿畸形的诊断过程中,采用B超诊断检查,对孕妇和胎儿的损伤较小,而且操作简便,准确性高,能够进行重复操作,值得在临床吧诊断中推广应用。

    作者:杨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双歧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双歧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间的患小儿腹泻的患儿120名,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60名。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双歧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大便次数、粪常规、体温、血常规恢复正常时间,腹痛、呕吐等临床病症缓解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大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粪常规恢复正常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血常规恢复正常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腹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呕吐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歧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减少患儿的大便次数、粪常规、体温、血常规恢复正常的时间,有效缓解改善呕吐腹痛等症状,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刘頔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双侧AO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双侧AO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按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28例,采用y型钢板进行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32例,采用双侧肱骨远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均获得随访6~12个月,患者的骨折全部愈合,并且无并发症情况的发生,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功能评分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AO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骨折的效果较为可靠,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及使用。

    作者:叶军;姜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小切口与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对小切口与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间的食道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小切口与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食道癌患者采取相应手术治疗后均有临床疗效,且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中的食道癌患者临床疗效更为明显,p<0.05。结论:对食道癌患者进行疾病治疗时,小切口与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均有临床意义,且小切口治疗临床疗效更好,值得推广。

    作者:胡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经口咽通气管吸痰在神经内科重症昏迷并肺部感染患者中应用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经口咽通气管吸痰在神经内科重症昏迷并肺部感染患者中应用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100例神经内科重症昏迷并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知情同意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经鼻吸痰治疗,研究组接受经口咽通气管吸痰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在呼吸幅度、心率情况、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降低。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呼吸幅度、心率情况、指末氧饱和度的改善效果不明显。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口咽通气管吸痰在神经内科重症昏迷并肺部感染患者中应用疗效确切,可以作为首选方案加以推广使用。

    作者:曾细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老年阑尾炎患者社区外科的诊断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社区医疗机构诊治老年阑尾炎患者的治疗体会。方法:随机从2012年6月-2015年6月江苏省宜兴市官林镇社区医院收治的老年阑尾炎患者中抽取3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均详细询问病情,并在B超检查基础上进行病症诊断和治疗。总结老年阑尾炎病症特点,统计入选病例治疗效果。结果:老年急性患者病症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低热、恶心、呕吐等,但病症表现不突出。患者中,21例手术治疗(阑尾切除术),7例保守治疗,2例转院。保守治疗患者住院期间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手术治疗患者平均住院(10.3±1.6)天,20例术后恢复良好,1例并发症。治疗总有效率96.43%(27/28),并发症发生率4.76%(1/28)。结论:老年阑尾炎临床表现不明显,社区医生需充分掌握患者病症特征,并结合科学诊断准确选择佳治疗方法,以提高老年阑尾炎治愈率,保障老年患者的生命与健康。

    作者:黄文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老年长时间手术患者采用不同全身麻醉方法对苏醒的影响

    目的:探讨能够加快老年患者长时间麻醉后苏醒的方法。方法:选取45例神经外科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展开研究,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A组、B组、C组3组,每组15例。A组采用异丙酚七氟醚复合麻醉方案;B组先给予异丙酚后采用七氟醚麻醉;C组先七氟醚后异丙酚实施麻醉,麻醉维持依据BIS监测各组吸入七氟醚浓度及异丙酚静脉把控浓度,手术停止后即可停止麻醉药物。观察三组患者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等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A、B、C三组患者的拔管时间、术后疼痛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B组、C组与A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活动下肢、定向力恢复时间与A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先导入异丙酚后七氟醚或先导入七氟醚后采用异丙酚麻醉效果较好,有利于患者及时苏醒,是适用于老年患者佳的麻醉方案。

    作者:张春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亲情式护理在前列腺手术患者康复中的积极作用

    目的:探究亲情式护理在前列腺手术患者康复中的积极作用。方法:将72例行前列腺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引入亲情式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100.0%,并发症发生率为11.1%;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91.7%,并发症发生率为22.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亲情式护理能够提高前列腺手术患者的满意程度,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对其早日康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作者:王淼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新时期开展好医院共青团工作漫谈

    青年人才关系着医院的生存与发展。医院共青团是服务医院青年医务人员的部门,共青团工作唯有坚持以服务于医院中心工作,放眼长远,扎根基层,准确把握青年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在创新上下功夫、在培训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共青团的组织优势才能进一步强化医院共青团工作,为医院的生存发展壮大做出贡献。

    作者:胡华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抚触护理应用于新生儿黄疸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抚触护理应用于新生儿黄疸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以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以来入住我院的150位新生儿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75位患儿。其中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抚触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经治疗与护理之后,对比两组患儿的各项黄疸相关指标。结果:对比之后得出结论,实验组患儿排便排尿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总胆红素排出时间,黄疸消退时间明显缩短于对照组,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7%,显然,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抚触护理方法对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护理,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王成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引导式交接法在新生儿床头交接班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引导式交接法在新生儿床头交接班中的应用,以规范床头交接班操作。方法:建立床头交接本,通过引导式交接法来进行新生儿的床头交接,交接完成后,护士进行签字以明确责任。结果:应用引导式交接法后,新生儿床头交接中的护理隐患明显减少,各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降低。结论:引导式交接法的应用能够明显提高新生儿床头交接中的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姜加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喉罩全麻下大隐静脉微创剥脱高频消融术术后护理

    目的:总结喉罩全麻下大隐静脉微创剥脱高频消融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方法选取我科2014年12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203例,回顾性分析其进行手术治疗及护理情况。结果203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行喉罩全麻下大隐静脉微创剥脱高频消融术治疗后,均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症发生,随访也无局部静脉曲张复发。结论采用喉罩全麻下大隐静脉微创剥脱高频消融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临床效果显著,病人舒适度提高,完善的护理是下肢静脉曲张手术顺利实施的有效保障。

    作者:王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及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及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10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静脉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14d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脑血流及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14d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下降,治疗组下降更加显著( 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ACA和大脑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显著升高,治疗组MCA和ACA平均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TNFα与IL-8水平明显升高,治疗组患者在3、5、7d时,TNF-α及IL-8含量均低于治疗组患者(P<0.05),达峰时间明显提前,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梁丹;陈嘉升;廖日房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取随机平行对照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帕罗西汀药物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对患者的抑郁状况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HRSD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抑郁症起效快,安全有效,且药物不良反应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汪庆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miR-32与PTEN在宫颈癌中表达关系

    目的:研究宫颈癌中miR-32与PTEN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qRT-PCR检测miR-32、Western blot检测PTEN在宫颈癌组织和癌旁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PTEN表达与宫颈癌发病的关系;miR-32 mimics、inhibitors、阴性对照序列(NC),分别转染宫颈癌Hela细胞,qRT-PCR检测miR-32,Western blot检测PTEN表达。结果:宫颈癌组织中miR-32高表达,而癌旁组织中miR-32低表达;宫颈癌组织中PTEN低表达,而癌旁组织中高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miR-32表达下调后,导致PTEN表达增高,提高miR-32表达后,PTEN蛋白水平下调。结论:miRNA-32和PTEN与宫颈癌发生发展有关,PTEN可能是miR-32的靶基因。

    作者:王方;张璇;雷桃香;侯春燕;谭潭;Luo Dixian;Tan Tan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医院消毒供应室中细节护理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细节护理在医院消毒供应室中实施的临床价值。方法:在我院消毒供应室2015年1月开始实施细节护理,从各科室选取30名护理人员观察比较细节护理实施前后的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结果:细节护理实施前后,其他科室对消毒供应室的满意度、包装质量、回收及时率、供给及时率以及护理质量等评分都有明显的差异,P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医院消毒供应室实施细节护理,有助于提高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为患者做好服务工作,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姜楠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护理观察

    目的:分析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4月-2015年4月收治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作为对象,分成不同护理组:干预组(综合护理)、常规组(基础护理),评定预后效果。结果:干预组预后病症缓解率为96.7%,和70.0%的常规组相比,P<0.05,有区别。结论:临床针对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行综合护理作用突出,可改善生活现状,加快康复速度,值得借鉴。

    作者:李生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车祸对创伤患者的成长及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

    目的:了解车祸对创伤患者的成长及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通过创伤后成长评定表以及症状自评量表对88例车祸创伤患者进行调查。结果88例患者中的抑郁、躯体化、偏执、焦虑、恐怖5个因子的评分比全国常模的评分要高。车祸创伤患者的精神病性、年龄、焦虑、恐怖、抑郁、躯体化对车祸创伤患者的成长具有负面影响。

    作者:王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心理护理对初产妇分娩结果的影响

    目的:了解心理护理对初产妇分娩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正常分娩的初产妇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及手术产率。结果:两组的年龄、孕周及新生儿出生体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的剖宫产2例,手术产率6.67%,对照组剖宫产10例,手术产率33.3%,χ2=5.1042,P<0.0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产程时间较对照组缩短,产后出血量较对照组减少,新生儿Apgar评分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观察组的总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产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提示心理护理对于产程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应加强临床推广。

    作者:曹利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两种抗精神病药联合应用所致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防治研究

    目的:分析两种抗神精神病药联合应用所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防治研究。方法:选取近三年在我院经临床病理学检查所确诊的390例精神病患者,采用随机分配法,平均每组195人,其中对照组给予氯氮平联合安慰剂治疗,观察组氯氮平联合舒必利治疗。评估两种治疗后,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结果:根据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0.26%)明显高于对照组(5.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精神病的患者,采取氯氮平联合舒必利联合用药,患者的病情能得到全面改善,但造成的不良反应率较高,会出现锥体外系、催乳素升高等并发症,是否需要应用到临床还需进一步的探讨。

    作者:李通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今日健康杂志

今日健康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炎黄保健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