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3例鼻部痤疮临床治疗及护理

闫平

关键词:
摘要:1 一般资料13例病人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6例,女7例,年龄14-32岁.病程为4个月至14年.病例中,除面部其它部位长有不同程度的痤疮外,尤其是以鼻部生长为严重,均有不同程度的黑头粉刺生长,及大小不等的脓疮,小的如针尖大的脓点,大的如黄豆大小的脓疮.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部撕脱骨折的治疗体会

    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部撕脱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我院自1995年以来,采用手术切开方法将撕脱骨折复位并用钢丝内固定,用此方法共治疗此类病人9例,经过6-49个月的随访,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勇;张树立;刘国良 刊期: 2001年第19期

  • 初发脑梗塞发病时间规律分析

    脑梗塞的发病时间具有四季及24小时昼夜规律变化.有关脑梗塞的发病高峰时间,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本文对364例初发脑梗塞病人发病时间进行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雷发珍;尚玉才 刊期: 2001年第19期

  • 门脉高压性胃病病理生理

    门脉高压性胃病(portal hypertensive gastropathy,PHG)是肝硬化门脉高压(PHT)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1],其组织学特点是胃粘膜和粘膜下层细血管、毛细血管扩张、扭曲而没有明显的炎症改变[2,3].

    作者:乐桥良 刊期: 2001年第19期

  • HBV在夫妻间感染强度及表达方式探析

    目的:研究HBV在夫妻间的传播表达方式的意义.方法:选择100对有HBV感染的夫妻为观察组,与同期的正常人群夫妻进行比较,观察在婚龄、HBV-M、HBV-DNA方面的表达状况及差异,并进行随访.结果:HBV在夫妻间的传播长期被忽视,HBV感染者的配偶无论是在现症感染、既往感染,还是总体感染强度(水平)上均明显高于对照人群(P<0.01),且表达方式有其特殊性.结论:防止HBV在夫妻间传播,应是降低乙肝发病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作者:曾涛;廖乐荣 刊期: 2001年第19期

  • 小儿马蹄内翻足的早期治疗与分析

    我院自建院以来,对小儿马蹄内翻足采取早期石膏矫正术治疗100例3岁以内患者,均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l00例患者中,男80例,女20例;1个月者4例,1.5岁30例,2岁36例,3岁30例;左足50例,右足30例,双侧20例,汉族20例;维吾尔族80例.

    作者:杨文华;王书山 刊期: 2001年第19期

  • Stefee钢板复位内固定治疗脊柱滑脱

    脊柱滑脱是指一个椎体在另一个椎体上向前或向后滑动或脱位,其治疗的根本点在于融合和固定不稳定的脊柱部位.Stefee钢板的使用有很好的内固定又有利于提高植骨融合率,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我院1998年11月至1999年11月用Stefee钢板复位内固定治疗脊柱滑脱16例,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将资料综合报道如下.

    作者:井郁陌;刘莉;王红霞;张艳菊;孙连敏 刊期: 2001年第19期

  • 母乳喂养无效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随着爱婴医院的建立,母乳喂养知识的推广,整体护理的建立,母乳喂养无效的护理问题,已受到各级护理人员的重视.为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达到预期的护理目标,笔者对此问题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作一详细分析.

    作者:孟丽萍;李伟;刘明慧 刊期: 2001年第19期

  • 癫痫病人的院前急救

    从1998-2000年,本急救中心对所抢救的病人进行分类统计显示,院外突发癫痫的病人逐年增多,3年统计结果显示约占急救病人的5%左右.因此,了解癫痫的发病机理,掌握如何及时、有效地控制癫痫症状,保持各脏器功能及预防并发症非常重要.

    作者:马光山 刊期: 2001年第19期

  • 120例慢性前列腺炎治疗体会

    笔者自1997年2月至2001年2月共收治慢性前列腺炎12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20例患者中,年龄20-30岁37例,31-40岁54例,41-50岁13例,51-60岁11例,61-70岁5例.已婚患者97例,因不育就诊32例,性功能障碍12例,未婚23例.所有病人均经抗生素或其他药物治疗无效或效果较差.

    作者:张祯 刊期: 2001年第19期

  • 胸腹联合伤的麻醉处理

    本文总结、分析了204例胸腹联合伤的麻醉与抢救.全组病例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全组病例204例,男150例,女54例,年龄小5岁,20-40岁占170例;开放性损伤78例,胸腹2个脏器损伤118例,3个脏器损伤56例,4个脏器损伤15例,5个脏器损伤15例,204例病人入院时血压低于11/6lKPa者186例,测不到血压18例.

    作者:余立新;戴崇媛 刊期: 2001年第19期

  • 甲硝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疗效观察(附76例报告)

    本文选取经常规抗生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疗效不佳的病人76例,经配伍应用甲硝唑,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本组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患者,均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肺部感染和心肺功能失代偿.

    作者:李海业 刊期: 2001年第19期

  • 超声引导下乳腺占位病变的自动活检

    在乳腺占位病变中,要取得病理组织以往主要通过手动负吸,局麻手术切除及术中快速冰冻取得.近年,随着超声引导下自动活检技术的应用,超声引导下乳腺占位病变的自动活检以简便、安全可靠、创伤小、快速、准确、取材充分等特点得到推广与应用.本组讨论我院自1999年2月至2001年7月超声引导下行乳腺肿块的自动活检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良志;徐松定;谢亚萍;胡爱珍 刊期: 2001年第19期

  • 吗叮啉治疗糖尿病性膀胱的体会

    我院自1999年l0月至2001年5月,观察治疗了40例糖尿病合并神经原性膀胱患者,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40例病人均符合WHO制定的新糖尿病诊断标准.男16例,女24例,年龄49-81岁,平均54岁.病程5-30年,1型糖尿病4例,2型糖尿病36例.

    作者:张迎秋;石晓东 刊期: 2001年第19期

  • 15例小儿漏斗胸矫形术前及术后护理

    漏斗胸治疗有效的方法是手术矫形,通过手术矫形可以恢复形态美和骨骼的正常功能.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5例,年龄2-8岁,平均5岁,2-5岁10例,6-8岁5例,胸部X线检查:心脏明显左移7例.

    作者:尚卫东;吕守銮 刊期: 2001年第19期

  • 尿毒症所致代谢性酸中毒患者血浆部分离子的浓度变化

    肾脏是维持机体内外环境相对稳定的重要器官.有关尿毒症引起代谢性酸中毒,高K',低Na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且其症状的严重程度随BuN、Cr浓度的增高相一致.但对C1的改变未见报道.我们对22例尿毒症患者血浆中Tco2、K+、Na、Cl、BUN和cr进行了测定,现将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彦君;揭荣刚 刊期: 2001年第19期

  • 超声诊断视网膜母细胞瘤1例

    患者女,7岁,因左眼瞳孔灰白色反光伴视力明显下降1个月就诊.眼科检查:左眼可见白瞳症,视力盲,颞侧仅存光感,其视网膜有黄白色隆起肿块,表面有怒张血管.右眼未见异常.超声探测:左眼内鼻侧可见形状不规则,边缘不整齐的强回声光团,大小约1.8X1.2cm,光团内部可见强弱不一,分布不均的点片状强回声,伴声影(图1).

    作者:宋国宏;齐冬梅;郑学海 刊期: 2001年第19期

  • 自身输血与急性等容血液稀释用于直肠癌根治手术病人的临床观察

    减少手术出血和异体库血用量,已为广大临床医师所关注.我们采用自身输血与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的方法用于直肠癌根治手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夏开群;蔡强 刊期: 2001年第19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老年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研究

    目的: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老年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研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56例临床确诊为糖尿病的老年患者进行下肢血管检查.结果:l、56例糖尿病患者中51例下肢动脉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改变,发生率为91%.2、单纯老年糖尿病者31例,病变发生在膝关节以下者15例,占48.3%.多部位病变者16例,占51.1%;双下肢病变者19例,占61.3%.3、糖尿病伴有高血压病、冠心病、脑梗塞等病者20例,其中双下肢及多部位病变者15例,占7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发病率高,常同时合并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故病变较重,范围更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不仅可以对已发生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确定下肢动脉病变的部位和程度.对早期无症状患者的检测也可提供较可靠诊断依据.

    作者:李建卫;林宁;张清阳;林晓 刊期: 2001年第19期

  • 肾囊肿酒精注射临床疗效观察

    笔者自1985年6月至2000年5月对单纯性肾囊肿应用纯酒精注射56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患者男38例,女18例.年龄28-76岁,平均52岁,左侧3l例,右侧2l例,双侧4例.囊肿直径3.2-l1.5cm,平均5.5cm.抽出囊内液体28-245ml,平均78ml.囊肿位于肾上极17例,中极25例,下极21例.

    作者:余清平 刊期: 2001年第19期

  • 手术中套管针穿刺失败原因探讨

    套管针输液法因其独有的优越性得到了广大医护人员的认可而广泛应用于临床.特别是手术中输液的病人,采用套管针输液是提高病人输液护理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孙艳侠;徐淑侠 刊期: 2001年第19期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中华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