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桥良
本文选取经常规抗生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疗效不佳的病人76例,经配伍应用甲硝唑,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本组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患者,均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肺部感染和心肺功能失代偿.
作者:李海业 刊期: 2001年第19期
自1999年7月至2001年7月,我院共收治以精神障碍为主要表现的脑卒中病人28例,其中脑出血9例,脑梗塞19例.除有精神症状外,还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的定位体征,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辉 刊期: 2001年第19期
目的:了解不同程度肝硬化患者胰高血糖素水平变化与门脉高压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38例肝硬化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空腹血胰高血糖素水平,彩色多谱勒超声观察肝脏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肝硬化患者胰高血糖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hild分级C级胰高血糖素水平高于A+B级(P<0.05).胰高血糖素水平与门脉直径呈正相关,与血流速度、血流量呈负相关.结论:门脉高压与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呈互因果关系,胰高血糖素对门脉高压持久性升高可能起重要作用.
作者:任莹 刊期: 2001年第19期
目的:研究HBV在夫妻间的传播表达方式的意义.方法:选择100对有HBV感染的夫妻为观察组,与同期的正常人群夫妻进行比较,观察在婚龄、HBV-M、HBV-DNA方面的表达状况及差异,并进行随访.结果:HBV在夫妻间的传播长期被忽视,HBV感染者的配偶无论是在现症感染、既往感染,还是总体感染强度(水平)上均明显高于对照人群(P<0.01),且表达方式有其特殊性.结论:防止HBV在夫妻间传播,应是降低乙肝发病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作者:曾涛;廖乐荣 刊期: 2001年第19期
室性心律失常不仅容易发生在急性心肌梗塞的心脏,而且更容易发生在慢性心肌梗塞后重构的心脏,这类患者通常没有明显的泵衰竭,在进行程序电刺激时很容易诱发室性心律失常.目前的学说认为这些心律失常发生的机制是由于心肌梗塞后某些特定区域的心肌细胞电活动改变所致[1].
作者:马杰;陆再英 刊期: 2001年第19期
1术前的心理特点及护理不同患者对手术的心理反应有所不同,但由于大多数病人对所患疾病和手术缺乏认识,因此,焦虑是手术病人普遍存在的心理反应.医生与护士要相互配合,共同做好术前病人的心理护理工作.
作者:马兰和 刊期: 2001年第19期
1 病例资料患者女,43岁.因右眼眶内上方长一肿物并逐渐增大半年于1997年5月23日入院.患者于半年前偶然发现右眼眶内上方有一肿物,无红肿、疼痛及复视,未诊治.因肿物逐渐增大于3个月前曾来本院就诊.
作者:刘志农 刊期: 2001年第19期
医学几乎是伴随人类而存在的一门学科,但无论是传统医学还是现代医学,都是由于不断地吸取自然科学的新理论、新技术而得到发展的.20世纪80年代末期量子科学应用于医学领域,不仅把新的科学技术融入医学,而且为人类诊治疾病开辟了新的思路.
作者:王集;刘日岫;袁振铎 刊期: 2001年第19期
脊柱滑脱是指一个椎体在另一个椎体上向前或向后滑动或脱位,其治疗的根本点在于融合和固定不稳定的脊柱部位.Stefee钢板的使用有很好的内固定又有利于提高植骨融合率,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我院1998年11月至1999年11月用Stefee钢板复位内固定治疗脊柱滑脱16例,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将资料综合报道如下.
作者:井郁陌;刘莉;王红霞;张艳菊;孙连敏 刊期: 2001年第19期
我院于1995年1月至2000年12月住院的小儿惊厥278例,其中热性惊厥229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158例,女71例.年龄<3个月7例,-3岁168例,-6岁42例,>6岁12例.病因:上呼吸道感染149例,化脓性扁桃体炎11例,支气管炎、肺炎18例,细菌性痢疾23例,急性肠炎21例,乙型脑炎、散发性脑炎5例,幼儿急症1例,婴儿捂闷综合征1例.
作者:乐仁祥;周幼玲 刊期: 2001年第19期
手术切口感染是医院内感染常见的感染之一,为探讨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本文对我院818例住院病人的腹部手术切口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喻可娟 刊期: 2001年第19期
目的:通过微波消毒感染根管前后的细菌培养及临床疗效评价,分析微波在治疗感染根管中的作用.方法:将30例根尖周病的患牙常规消毒,根管治疗作为对照,采用微波的热效应和非热效应,对40例根尖周病的患牙消毒后,一次根充,观察临床效果并作细菌培养.结果:细菌学观察结果表明微波对根管内细菌有明显的杀菌效果,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结论:微波对感染根管的治疗疗效可靠,可代替药物消毒缩短疗程.
作者:张玉幸;刘颖;张廷发;张卫红;吴新建;杨圣辉 刊期: 2001年第19期
胸腰椎是人体的中枢支柱,胸腰椎交界处活动较多,是易产生损伤的部位,临床上常见的爆裂性骨折,破坏胸腰段的稳定性,因此维持其稳定性是主要的,没有稳定就没有脊柱的正常功能.为了恢复脊柱的正常功能,于1990年2月我们采用Dick钉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病人12例,经随访,收到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路永涛;孙立春 刊期: 2001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细胞核因子κB(NF-x B)表达与大肠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F-κ B p65在52例大肠腺癌、21例大肠腺瘤及10例正常大肠粘膜中的表达情况.结果:52例大肠癌中34例NF-x B p65阳性,阳性产物主要定位于肿瘤细胞胞浆.21例大肠腺瘤中10例NF-κ B p65阳性,10例正常大肠组织中NF-κ B p65无l例阳性表达.NFκ-B p65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大肠癌组织学分型、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无关.结论:NF-κ B p65是大肠癌相关的一种癌蛋白;NF-x B p65蛋白表达可能是大肠癌形成的一个早期事件,它可做为大肠癌的一个新的潜在的诊断标志物.
作者:钟霞;于皆平;冉宗学 刊期: 2001年第19期
我部6所中小医院(其中,2所中心医院为3级甲等医院,4所驻军医院为三乙、二甲医院)改革创新中,医院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不足,笔者就如何通过创新推动中心医院的全面建设与发展进行了探讨.
作者:孟昭刚 刊期: 2001年第19期
胆总管探查胆管I期缝合术还未得到广泛的认可.国外有少数医生在开腹胆道探查(OCDE)时曾作过一些尝试[1].而腹腔镜胆道手术的发展,才真正给胆管I期缝合带来了生机.我院于1992年3月率先在国内开展腹腔镜胆管探查手术,并从1992年6月开始探索胆管I期缝合,至1999年6月完成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206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冯智彬;江琼珍 刊期: 2001年第19期
乙型肝炎目前仍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多数成年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后可完全恢复,但成人感染中的5-15%和新生儿感染的90--95%不能清除病毒而成为慢性感染.据估计,我国1.2亿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当今全世界约有3亿慢性乙肝患者.这一庞大的HBV感染源人群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危险也大大增加.
作者:张世斌;阎惠平;谭永康 刊期: 2001年第19期
我科自1996-1999年共对8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气管切开术,经精心治疗、护理,病人均痊愈出院.收到了满意的效果,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李艳;戴晓丽 刊期: 2001年第19期
本文应用彩色多普勒显像技术观察了54例典型的血管瘤血供分布状况,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组病例均为来我院常规做超声检查的病人,发现54例(61个病灶)肝内血管瘤患者,均为血池扫描/或CT增强及半年以上超声随访而明确诊断的病例.
作者:井庆红;王丽萍;韩玉平;王玉芳 刊期: 2001年第19期
在乳腺占位病变中,要取得病理组织以往主要通过手动负吸,局麻手术切除及术中快速冰冻取得.近年,随着超声引导下自动活检技术的应用,超声引导下乳腺占位病变的自动活检以简便、安全可靠、创伤小、快速、准确、取材充分等特点得到推广与应用.本组讨论我院自1999年2月至2001年7月超声引导下行乳腺肿块的自动活检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良志;徐松定;谢亚萍;胡爱珍 刊期: 2001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