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霞;于皆平;冉宗学
我科自1996-1999年共对8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气管切开术,经精心治疗、护理,病人均痊愈出院.收到了满意的效果,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李艳;戴晓丽 刊期: 2001年第19期
目的:通过分析自然流产组和人工流产组流产组织检测人类微小病毒B19(B19v)的结果,探讨B19V感染与人类自然流产之间的关系.方法:自然流产和人工流产的流产组织各34份,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B19V.结果:自然流产组和人工流产组的B19v检出率分别为29.4%(10/34)和0,两组PCR-B19v结果的差别具有极显著性(卡方检验,P<0.001).结论:自然流产病人流产组织B19V的检出率显著性高于人工流产组,提示B19V感染可能是导致人类自然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宋鸿儒;薛承岩;周晓慧;郭艳巍 刊期: 2001年第19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命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医院是社会保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仅局限在救死扶伤的基础上是远远不够的,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及病人的需求.正因为如此.
作者:王芳 刊期: 2001年第19期
我院1995-2000年输液人次2721例,发热反应14例,发生率0.514%.笔者就其原因及防治谈几点体会.1 发热反应原因1.1 药品质量不纯,液体中加入药品过多,或药液消毒后保存不当,我国药典规定每毫升输液中直径>10 μ m的不溶性微粒不得超过20个,直径>25μ m的不得超过2个.药品在生产过程中及出厂前未严格把关,达不到药典规定的标准.
作者:苏淑娟 刊期: 2001年第19期
呼吸机撤离[1]是在呼吸衰竭的病因得到控制的条件下,快速或逐渐终止通气支持的过程.机械通气会引起许多严重并发症,而且机械通气耗资大.因此,及时撤机十分重要.近几年来对此问题进行了相当多的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撤机指标和通气方式两方面.本文就这两方面的临床意义、主要研究成果和发展方向作一综合性评述.
作者:何新飚;崔书章 刊期: 2001年第19期
套管针输液法因其独有的优越性得到了广大医护人员的认可而广泛应用于临床.特别是手术中输液的病人,采用套管针输液是提高病人输液护理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孙艳侠;徐淑侠 刊期: 2001年第19期
我部6所中小医院(其中,2所中心医院为3级甲等医院,4所驻军医院为三乙、二甲医院)改革创新中,医院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不足,笔者就如何通过创新推动中心医院的全面建设与发展进行了探讨.
作者:孟昭刚 刊期: 2001年第19期
乙型肝炎目前仍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多数成年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后可完全恢复,但成人感染中的5-15%和新生儿感染的90--95%不能清除病毒而成为慢性感染.据估计,我国1.2亿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当今全世界约有3亿慢性乙肝患者.这一庞大的HBV感染源人群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危险也大大增加.
作者:张世斌;阎惠平;谭永康 刊期: 2001年第19期
复发性阿弗它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1ceration简称R A U)是口腔粘膜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祖国医学认为:口疮的病因分为实热、虚热两种.<圣济总录>云:胃气弱、谷气少,虚阴上发而为口疮.
作者:张廷发;戴永雨 刊期: 2001年第19期
过敏性紫癜是以毛细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其主要病变为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胃肠道症状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好发于冬春季节,发病率逐年增加.1998年1月至1999年12月,我院收治该病86例,通过治疗和健康指导,疗效满意.
作者:张秀萍;庞淑敏;陈秀芹 刊期: 2001年第19期
目的:通过微波消毒感染根管前后的细菌培养及临床疗效评价,分析微波在治疗感染根管中的作用.方法:将30例根尖周病的患牙常规消毒,根管治疗作为对照,采用微波的热效应和非热效应,对40例根尖周病的患牙消毒后,一次根充,观察临床效果并作细菌培养.结果:细菌学观察结果表明微波对根管内细菌有明显的杀菌效果,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结论:微波对感染根管的治疗疗效可靠,可代替药物消毒缩短疗程.
作者:张玉幸;刘颖;张廷发;张卫红;吴新建;杨圣辉 刊期: 2001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成批烧伤感染的临床特征及防治.方法:回顾我院1959-2000年收治的825例成批烧伤,分析105例菌血症的临床特征.结果:菌血症发生率为12.73%,死亡率为53.33%.杆菌感染78例,占74.29%.菌血症发病总面积(TBSA)64.12±24.36%和III度伤(III°)37.07±25.94%分别高于无菌血症的22.74±20.98%和12.03±15.46%(P<0.001).合并吸入性损伤者菌血症发生率为23.55%,并发休克者菌血症发生率为33.96%.结论:烧伤面积、吸入性损伤和休克是菌血症的重要发病诱因,是确立高危感染病人的条件.针对感染诱因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有效地防治休克、治疗吸入性损伤、积极处理创面和对高危感染病人早期应用高效抗生素,可望降低感染发生率和死亡率.
作者:张宏;杨晓东;赵广贺 刊期: 2001年第19期
本文对龙岗区2001年1-8月486例麻疹病例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疫情资料来自全区医疗卫生单位临床上报的病例,人口资料来源于区统计局.
作者:陈海玲 刊期: 2001年第19期
1 病例资料患者女,43岁.因右眼眶内上方长一肿物并逐渐增大半年于1997年5月23日入院.患者于半年前偶然发现右眼眶内上方有一肿物,无红肿、疼痛及复视,未诊治.因肿物逐渐增大于3个月前曾来本院就诊.
作者:刘志农 刊期: 2001年第19期
室性心律失常不仅容易发生在急性心肌梗塞的心脏,而且更容易发生在慢性心肌梗塞后重构的心脏,这类患者通常没有明显的泵衰竭,在进行程序电刺激时很容易诱发室性心律失常.目前的学说认为这些心律失常发生的机制是由于心肌梗塞后某些特定区域的心肌细胞电活动改变所致[1].
作者:马杰;陆再英 刊期: 2001年第19期
脑梗塞的发病时间具有四季及24小时昼夜规律变化.有关脑梗塞的发病高峰时间,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本文对364例初发脑梗塞病人发病时间进行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雷发珍;尚玉才 刊期: 2001年第19期
20世纪80年代末期量子科学应用于医学领域,不仅把新的科学技术融入医学,而且为人类诊治疾病开辟了新的思路.如1989年美国人罗纳德.伍因斯特克开发出了具有代码解析功能的超高灵敏度微弱磁场发生装置,该装置可用于人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1].
作者:刘日蚰;王集;袁振铎 刊期: 2001年第19期
1 妥善固定第一Cooff,避免腹透管移位腹膜透析管腹腔内漂浮移位,其前端离开膀胱(子宫)直肠窝是使腹透液进出障碍的常见原因.曾有报导因腹透管移位,前端长期顶着结肠壁而发生肠穿孔.腹透管移位往往于植管后一周内发生,大多表现为进液正常而出液障碍.
作者:钱嘉厚 刊期: 2001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细胞核因子κB(NF-x B)表达与大肠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F-κ B p65在52例大肠腺癌、21例大肠腺瘤及10例正常大肠粘膜中的表达情况.结果:52例大肠癌中34例NF-x B p65阳性,阳性产物主要定位于肿瘤细胞胞浆.21例大肠腺瘤中10例NF-κ B p65阳性,10例正常大肠组织中NF-κ B p65无l例阳性表达.NFκ-B p65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大肠癌组织学分型、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无关.结论:NF-κ B p65是大肠癌相关的一种癌蛋白;NF-x B p65蛋白表达可能是大肠癌形成的一个早期事件,它可做为大肠癌的一个新的潜在的诊断标志物.
作者:钟霞;于皆平;冉宗学 刊期: 2001年第19期
Gaucher病又称葡萄糖脑苷脂病,系由于B-葡萄糖脑苷脂酶活力显著降低,引起脂质代谢紊乱,导致葡萄糖脑苷脂在单核-巨噬系统细胞内大量蓄积所至,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该病在临床极为罕见.我院1999年11月份成功地为1例Gaucher病巨脾患儿实施全脾手术切除.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佐荣;徐普梅 刊期: 2001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