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弹力网套在乳腺肿物切除术中的应用

刘鑫;孙萍;施凤霞

关键词:弹力绷带, 网套, 乳腺肿物, 切除术, 伤口敷料, 肿瘤外科手术, 方法, 体型选择, 剪刀, 患者, 包扎, 透气性, 小号, 渗血, 纱布, 换药, 敷贴, 刀剪, 材料
摘要:在肿瘤外科手术中经常会遇到乳腺肿物切除术,以往主要采用在弹力绷带里面垫上纱布的方法对伤口进行包扎,这样对于小量渗血不易观察到,而且患者也感觉到很不舒服,透气性不太好.因此,我院肿瘤外科现采用的方法是,在弹力网套里加垫伤口敷贴对伤口进行包扎,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1.材料:弹力网套,剪刀.2.方法:根据患者体型选择弹力网套(大、小号),还可根据伤口大小选择宽窄,用剪刀剪下即可用,将伤口敷料完全包住,如需下次换药,只需将弹力网套移开伤口敷料处即可.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伤口压疮护理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效果

    目的 探讨临床伤口压疮护理管理模式及其效果.方法 建立伤口压疮护理管理小组,确立临床伤口压疮管理组织架构和运行模式,规范压疮高危患者监控流程,通过组织培训,定期开展小组病例分析讨论会等方式,提高临床伤口压疮护理水平.结果 临床护理人员压疮风险评估和告知意识增强、防护水平明显提高,压疮发生率下降.结论科学系统的压疮护理管理模式可以有效促进临床护理人员压疮防护水平的提高,降低临床压疮发生率,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作者:蔡伟萍;支晨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不同进针方式对新生儿足跟血采集效果的影响

    目的 比较斜角穿刺和垂直穿刺法在新生儿足跟血采集中应用的效果,以提高新生儿足跟血采集的效率.方法 将200例足月顺产新生儿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实验组(斜角穿刺法)和对照组(垂直穿刺法)各100例,比较分析两组的采血成功率.结果 相同条件下,两组采血难易程度比较实验组容易87例,对照组5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76,P<0.01);两组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55,P=0.58);采血后观察新生儿足跟采血部位的反应可见,两种方法均不会导致采血部位红肿,但是实验组能够显著减少采血部位青紫(x2 =9.26,P<0.01).实验组的采血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斜角穿刺法采血符合护理程序,能够减少新生儿痛苦,提高采血效率.

    作者:孟利;孙婷婷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注射用赖氨匹林与盐酸异丙嗪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赖氨匹林为白色粉末或冻干块状物,具有解热、镇痛、抗感染作用.盐酸异丙嗪注射液为无色澄清液体,适用于对血液或血浆制品的过敏反应,用于麻醉和手术前后镇静、镇痛、催眠、止吐的辅助治疗.在临床工作中笔者发现注射用赖氨匹林和盐酸异丙嗪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94岁,高热伴寒战,遵医嘱分别予注射用赖氨匹林0.5g加生理盐水4ml及盐酸异丙嗪注射液50mg静脉入壶,序贯用药过程中莫菲小壶内的液体立即出现白色混浊,用生理盐水间隔后,此现象消失,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为了进一步证明注射用赖氨匹林和盐酸异丙嗪注射液之间是否存在配伍禁忌,笔者进行了相关试验.

    作者:刘方园;谢歌;段珊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一次性引流袋在腹胀排气中的应用

    传统的肛管排气法是用肛管连接一次性引流袋,在引流袋充满气体时,将气体放出.排气中经常会出现管道衔接处脱落,导致无法观察排气进展情况.我院骨科采用一次性引流袋代替肛管,经临床实践,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1.方法:一次性引流袋,剪刀1把,先用消毒剪刀剪去引流袋管道头部,在用液状石蜡润滑引流袋管道前端7 ~10cm,按要求插入直肠内.若有气体排出,引流袋就膨胀.

    作者:郑燕凤;陈小珊;李春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并发溃疡形成的效果与护理

    目的 探讨普萘洛尔联合局部治疗婴幼儿血管瘤并发溃疡形成的效果,分析其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 将64例婴幼儿血管瘤并溃疡形成患儿按照住院时间分为两组,传统治疗组43例,采用局部治疗为主的方法:普萘洛尔治疗组21例,采用在传统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口服普萘洛尔治疗,针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局部出血、局部疼痛、腹泻及心率过低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之间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儿均治愈;普萘洛尔治疗组治疗的时间(21±7.3)d,短于传统治疗组(56±18.9)d;局部瘢痕发生率14.3%,低于传统治疗组6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9.356,x2=12.14;P <0.05).结论 婴幼儿血管瘤并溃疡形成在传统局部创面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同时给予有效的护理能够加速创面的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苗春林;曹萍;刘婷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电话随访对初产妇产褥期母乳喂养意向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电话随访对初产妇产褥期母乳喂养意向的影响.方法 采用类实验性研究方法,便利选取分娩单胎足月儿的初产妇120例,分为对照组(n=60)和干预组(n=60).对干预组分别在产后7,14,28 d进行电话随访,对产妇在母乳喂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提供解决办法并为产妇提供心理支持;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产褥期结束时两组初产妇母乳喂养意向及其相关的态度、感知行为控制及主观规范情况.结果 100例初产妇在住院期间意向平均(4.58±0.46)分、感知行为控制平均(3.31 ±0.46)分、主观规范平均(3.84±0.42)分、态度平均(4.29±0.43)分.在住院期间,两组初产妇在母乳喂养意向以及其相关方面的平均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至产后6周,母乳喂养意向平均(4.45±0.51)分、感知行为控制平均(3.24±0.59)分、主观规范平均(3.91±0.46)分、态度平均(4.18±0.54)分.干预组初产妇母乳喂养意向及其相关方面得分与对照组初产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产后6周时,干预组喂养意向仍保持较高状态,与住院期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态度得分由(4.32±0.46)分下降到(4.13 ±0.5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话随访可以维持初产妇在产褥期母乳喂养积极的态度,使其保持较强的母乳喂养意向.

    作者:刘鹭燕;朱秀;陆虹;侯睿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改良常规氧气雾化器

    氧气雾化吸入法的基本原理是借助高速气流通过毛细管并在管口产生负压,将药液由接邻的小管吸出;所吸出的药液又被毛细管口高速的气流撞击成细小的雾滴,呈气雾喷出.我科在临床中常用的型号为见图1,常规氧气雾化器在使用时患者需采取半卧位和端坐卧位,经观察易出现以下几个问题:(1)雾化液易喷射到患者面部;(2)雾化器放置位置不当,气雾太小,效果不佳;(3)不便用于颈椎、胸椎、腰椎等受损需平卧位的患者.

    作者:毛方菊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重症监护吸引器管保持清洁的小窍门

    临床上吸痰都离不开吸引器,而吸引器管基本上是1周更换1次,可是经常不到一周,吸引器管壁上就会粘上不少黏痰和痰痂,既脏也不美观,尤其是遇到痰液比较黏稠的患者.实践中笔者总结出一个好的办法,可以延长吸引器管变脏的时间,现介绍如下.先准备20 ~30 ml蓖麻油(临床上基本每个科室都会备有蓖麻油,用于便秘的患者),将1根新的吸引器管与吸引器连接,打开吸引器,使管内保持负压状态,将吸引器管吸痰端插入蓖麻油内,吸尽蓖麻油,使吸引器管壁附着一层蓖麻油,这样再用来吸痰,痰液就不容易黏壁了,既美观,又省力.

    作者:汪艳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腰大池引流治疗脑脊液漏及颅内感染的护理

    目的 探讨腰大池引流治疗脑脊液漏及颅内感染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68例用腰大池引流治疗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3例颅内感染患者及45例脑脊液鼻漏患者经密切观察和护理后全部治愈.结论 采用腰大池引流手段治疗脑脊液漏及颅内感染后,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及护理,是治疗成功的保障.

    作者:吕玉梅;左春慧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巧用空药瓶制作骨科外固定架保护套

    外固定架是骨科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而由于外固定架外形特殊,钢针顶端较多,且较锋利、棱角分明,患者床上活动时易刮破床单、被套,同时由于牵拉床单、被套时产生的力量易引起患处疼痛感加强.为此,我院骨科自2009年以来,采用空药瓶作外固定架保护套,达到保护钢针顶端的目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操作方法:取已抽完药液的空药瓶数个,用小剪刀将瓶塞刺一下,使其易于套入钢针,然后将准备好的药瓶逐个套入外固定架钢针顶端即可,注意套入时应一手固定外固定架,另一手轻柔地套入药瓶,以免用力时外固定架晃动引起患处疼痛.

    作者:刘莉;何慧琳;陈雪;霍青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留置PICC导管患者输液衣的制作

    在临床,留置PICC导管患者在输液的时候往往是将导管侧的袖子脱掉,连接输液后再穿好衣袖,这样不仅容易引起感冒,在输液过程中也不便于观察输液连接处是否完好、有无渗液或者脱离的现象.为此,笔者设计制作了简易、方便输液的衣服,临床使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1.方法:使用临床病房常见的病患服或者患者自己的衣服,将留置PICC导管的手臂对应的袖子进行裁剪.从袖子的肩膀处向下剪15 cm左右的口子,并在开口处缝上小扣子,制作完成.使用时,解开开口处扣子,直接从开口处连接PICC导管,输液完毕时,将扣子扣起来即可.

    作者:夏忞婧;成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术后伤口护理

    目的 探讨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术后伤口护理方法.方法 对30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术后伤口采用先进的伤口愈合理念,并结合全面、细致地护理.结果 6例患者伤口痊愈时间为25~31d,14例为32 ~60d,6例为61 ~90d,4例在90d以上,平均痊愈时间为57.6d,均愈合良好.结论 对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伤口,采用专人化,运用先进的伤口愈合理念,联合全面的伤口护理是伤口愈合的关键,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林小燕;苟菊香;冯晓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1例奥氮平相关的神经阻滞剂恶性综合征合并颅内静脉畸形及双向情感障碍产褥期患者的护理

    患者女,28岁,因“发热伴意识不清3d”于2011年4月29日收住入院.患者既往有“双向情感障碍病史”数年并间隙性服用抗精神病类药物奥氮平,2周前行剖宫产,产后第8天出现发热,高达41.0℃,伴精神症状,胡言乱语,行为冲动,近来食纳少,出汗多.于当地医院行对症治疗,效果差,转至我院,拟“发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收住入院.查体:T40.0℃,BP 123/60 mm Hg(1mm Hg=0.133 kPa),R 21次/min,P84次/min,意识模糊,浅昏迷状态,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肌强直,伸舌及四肢肌力查体不合作.常规检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心肌酶谱示:肌酸激酶(CK) 14 349 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219 U/L、肌红蛋白2 452 ng/ml(0~107 ng/ml).肝功能示:谷草转氨酶(AST) 612 U/L、谷丙转氨酶(ALT) 132 U/L、乳酸脱氢酶(LDH)1 121 U/L.凝血常规示:D-二聚体4.89(0~0.5).

    作者:张建男;左四琴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两种按压法在小儿肢体静脉输液拔针后的应用比较

    目的 探讨婴幼儿肢体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针眼的有效方法.方法 选择0~3岁进行肢体静脉输液患儿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80)采用传统的食指、中指按压棉签法,观察组(n=80)采用拇指按压棉球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用拇指按压法按压针眼5 ~7 min,皮下淤血发生率为8.75%,对照组为23.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13,P<0.01);拔针后观察组患儿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拇指按压棉球法能有效减少小儿拔针后针眼再次出血与皮下淤血,减轻患儿的疼痛程度,提高了患儿家属满意度.

    作者:罗飞云;黄丽荣;叶泽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心脏起搏器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预防研究进展

    经静脉穿刺置入心脏起搏器是临床应用非常有效、安全的治疗技术.随着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随访发现在起搏器置入术后有入路深静脉血栓形成(DVT),静脉狭窄、闭塞,以及血栓栓塞等并发症发生,严重者可引起肺栓塞.[1].一旦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疾病,不仅影响手术疗效,还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身心痛苦和经济问题,甚者会造成致命性的死亡.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及时了解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并进行评估和观察,以采取相应的干预对策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综述如下.

    作者:段霞;龚美芳;朱蓓蓓;何萍;吕婷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预防压疮小型电动中药液涂抹护理仪的研制与应用

    目的 探讨预防压疮小型电动中药液涂抹护理仪的设计制作及在临床上应用的的效果.方法 选择压疮评分12~14分的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采用常规基础预防护理措施结合仪器应用,以压疮发生率及自制皮肤舒适度量表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实验组压疮发生率为0,预防压疮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压疮发生率为8.0%,有效率为9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7,P<0.05);实验组皮肤舒适度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皮肤舒适度66.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20.48,P<0.05).结论 仪器能有效预防压疮,提高患者皮肤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倪逢君;章丽丽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麻醉后留置导尿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针对麻醉前后导尿对患者的生理反应、不适程度及非肾小球性红细胞检出率进行对照研究,探讨留置导尿的佳时机.方法 将100例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实验组患者手术室麻醉后留置导尿,对照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前半小时在病房导尿.比较两组患者导尿前、导尿时的脉搏、血压、不适程度,监测导尿后尿液中非肾小球性红细胞的阳性结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插管时的脉搏、血压高于插管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插管前后脉搏、血压无变化(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导尿后尿液中非肾小球性红细胞阳性检出率第1次分别为30.0%,12.0%,第2次分别为24.0%,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882,6.353;P<0.05);对照组患者导尿时不适程度高于实验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为了减少术前导尿引起的不适和尿道黏膜损伤,导尿宜选择麻醉后.

    作者:罗保英;陈霞;曾湘岚;刘乔秀;肖月红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人性照护理论在住院艾滋病患者心理干预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服务在改善住院艾滋病患者心理状况中的效果.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应用自制问卷收集艾滋病患者的基本资料;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于入院当周对60例艾滋病住院患者进行评估.按每4个人为一个区组单位,采用区组随机的方法将病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传染科护理常规实施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以华生人性照顾理论为指导进行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干预前SCL-90各因子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意、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8个因子得分分别为(1.84±0.74),(1.43±0.27),(2.01±0.64),(1.49±0.52),(1.56±0.54),(1.45±0.75),(1.52±0.78),(1.56±0.42)分,与对照组各项得分[(1.97±0.63),(1.94±0.36),(2.11±0.61),(1.84±0.44),(1.98±0.67),(1.93±0.53),(1.83±0.87),(1.76±0.36)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t值分别为2.31 ~2.97,P<0.05);躯体化、附加因子干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P<0.01).结论 应用华生人性照护理论进行护理可改善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护理质量,从而促进患者身心健康的恢复.

    作者:宋萍伟;陈素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废弃排气管在预防误吸性肺炎中的应用

    我院现在应用的静脉用溶液多由玻璃瓶液体改为袋装液体,利用液体重力作用,经输液器可自行输入体内,省去了输液器中的排气管,一般多余的排气管不予保留.在临床工作中,笔者发现卧床饮水的患者常因为一次性喝水的水速和水量不可控制引起呛咳,严重时会引起吸入性肺炎.笔者结合排气管不易断裂、弯曲性大、可塑性强、耐高温等特点,对其进行一些改动,改为患者床上饮水用的饮水管,变废为宝,现介绍如下.1.方法:取未用过的排气管,一端应用干净剪刀垂直剪下,另一端斜面剪下,弃去针头部分和滤过部分,需要饮水时嘱患者头偏向一侧,应用改良的排气管吸水即可.

    作者:张岑;王媛;赵霞;宋晓璟;张艳彬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家庭肺康复锻炼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级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家庭肺康复锻炼方案对老年COPDⅡ级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筛选参加健康查体中老年COPDⅡ级临床稳定期患者62例,给予量化的肺康复锻炼指导,并监督实施,在锻炼前及锻炼后1,3,6个月分别采集患者BODE指数、CAT问卷评分、COPD急性加重频次、住院次数进行比较,分析家庭肺康复锻炼的有效性及实用性.结果 坚持家庭肺康复锻炼1个月后,CAT问卷评分( 10.83±3.21)低于锻炼前(13.58±3.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2,P<0.01);肺康复锻炼3个月后,患者BODE指数分值(3.40±1.14)、CAT问卷评分(7.08±1.78)与锻炼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1; -8.05;P<0.05),肺康复锻炼6个月后,患者BODE指数分值、CAT问卷评分与锻炼前及锻炼后1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21,- 15.50,-3.08,-10.50;P<0.01).结论 家庭肺康复锻炼能有效提高老年COPDⅡ级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吴柳;武淑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主管:黑龙江护理杂志;现代护理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