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美娜;田英
目的:为探讨注射海洛因致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1995-2002年收治8例注射海洛因致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患者,随访4个月-7年,对其形成机制、特点、手术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患者(除1例失访外)术后恢复正常生活,无复发,1例发生跛行,无1例截肢.结论:此类患者常于破裂出血时才就诊,应通过动脉造影等及时诊断与抢救;在强制戒毒、彻底清创、保留正常软组织为血管床的前提下,据不同伤情选择动脉侧壁修补、股深动脉结扎、自体浅静脉移植修复以及股动脉结扎术,并以肌瓣包裹、通畅引流,可取得较理想的疗效.
作者:刘曦明;陈庄洪;徐永年;蔡贤华;罗芝荣;黄继锋 刊期: 2002年第21期
炎症性肠病(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及Crohn's病(CD),目前,其确切发病机理尚不明了,可能是遗传、免疫、感染、环境及精神等多因素作用的结果.但是,免疫异常被公认为在IBD的发病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免疫异常包括炎症介质,细胞因子及免疫调节等多方面.
作者:程建国;刘南植 刊期: 2002年第21期
目的:观察人工肝支持系统在肝功能衰竭患者肝移植前的应用的价值.方法:应用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浆置换+胆红素吸附+血液透析),对3例慢性重症肝炎患者进行治疗,在治疗前后测定血白蛋白、总胆红素、尿素氮、肌酐等指标.结果:经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后,患者症状好转,肝功能有所好转.血白蛋白由(32.25±3.14)g/L升至(35.12±3.56)g/L,P<0.05;总胆红素由(526.27±124.26)μ mol/L降至(286.28±120.52)μmol/L,P<0.001,尿素氮及血肌酐水平分别由(23.47±3.54)mmol/L和(10.21±4.23)μ mol/L降至(354.71±69.58)mol/L和(198.76±58.69)μ mol/L,P<0.001和P<0.01.患者分别在治疗6、1、3次后行肝移植存活.结论:人工肝支持系统是重症肝炎有益的治疗方法之一,可作为移植前的准备.
作者:曾红兵;宋丽芳;孙世澜 刊期: 2002年第21期
对我科1997年元月-2001年6月死亡的56例新生儿的死因做回顾性分析,以便进一步降低新生儿的死亡,提高人口生存质量而制定有效防治方案.
作者:佐拉;王茵 刊期: 2002年第21期
我院采用苦参素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1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吕建新;黄映淮 刊期: 2002年第21期
眼表(ocular surface)是近十二年提出的新概念,从解剖学上说,它包括上下睑缘间的整个粘膜上皮衬里.从组织学上讲,这一上皮层覆盖了两个主要区域,即角膜和结膜,还有眼球表面必须覆盖一层稳定的泪膜,眼表是角膜上皮、结膜上皮和泪膜共同组成的屏障结构,其功能为保证睁眼状态下的角膜光学镜面作用,透明性,眼球和眼睑自由活动所必需的.
作者:李军营 刊期: 2002年第21期
肺包囊虫病是我区的常见病,直接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在治疗上,多采用手术的方法,以摘除内囊达到治愈的目的,故手术切口的选择与治疗效果有一定的关系.过去对肺包囊虫的患者手术切口为患侧后外侧切口切去一根肋骨,也有的医生不切肋骨,但切口较大,摘除内囊达到治疗目的.
作者:蔡德元;魏文革 刊期: 2002年第21期
施普善(原名:脑活素,下文同)是由猪脑蛋白经酶裂解等特殊工艺处理而得到得一种器官特异性氨基酸(85%)和低分子肽类(15%)组成的混悬溶液,可透过血脑屏障,改善脑部代谢,现国内外广泛应用于神经内外科疾病的治疗.作者在2001年3月-2001年10月应用奥地利依比威药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施普善治疗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共63例,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作者:贺继勇;范倩;耿树元;李德泽 刊期: 2002年第21期
目的:1997-2000年我们进行了电化学与区域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方法:将100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随机分为A组(研究组),B组(对照组).A组接受电化学疗法并区域给药50例,B组接受全身化疗和支持治疗50例.两组均是局部晚期NSCLC,大多数属于心肺功能不全和年老体弱病人.参数的位置根据肿瘤的大小而定.每1cm3瘤体给予100库仑(C)电量,电压6-8V,电流40-90mA,电极针距2cm,阳阴电极的比例在原发灶1:1,在转移灶和淋巴汇区1:2.在阳极针处注入阿霉素,在阴极处注入喜树碱.结果:A组1年内近期疗效为CR:24例(48%),PR:20例(40%),NC:4例(8%),PD:2例(4%),CR和PR评为有效,占88%;B组1年内近期疗效为CR:12例(24%),PR:15例(30%),NC:8例(16%),PD:15例(30%),CR和PR有效54%.A组近期随访结果生存1年以上45例(90%),2年生存39例(78%);B组近期随访结果生存1年以上20例(40%),2年生存6例(12%).结论:电化学并行区域化疗与全身化疗和支持治疗疗效比较,研究组明显增高.作者认为病变范围局限或局部转移,应行局部有效综合性治疗,具有决定性作用.特别是淋巴区域综合处理是防治癌灶扩散和全身转移较有效的措施,此项研究国内外尚未报道.而对照组只重视全身性治疗而局部肿瘤未得到控制,1年后大多数患者终将死于肿瘤转移及其并发症.
作者:鲍观友;张明哲;冯流辉;王晓辉;刘早阳;王晓波;高珂;马小驹;汪媚萍;杨淑华 刊期: 2002年第21期
目的:研究T细胞亚群在妊高征中变化.方法:采用SAP法检测妊高征患者及正常孕妇外周围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探讨T细胞亚群及CD4+/CD8+T细胞比值在妊高征中变化.结果:与正常妊娠组相比,妊高征患者CD3+总T淋巴细胞无显著变化,CD4+T淋巴细胞升高,差异非常显著,P<0.001;CD8+T淋巴细胞下降,差异非常显著,P<0.001;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升高,差异非常显著,P<0.001.妊高征组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升高,差异非常显著,P<0.001;妊高征组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与平均动脉压呈显著正相关,r为0.058,P<0.01.结论:妊高征患者T细胞亚群及CD4+/CD8+T细胞比值失衡,且与平均动脉压呈显著正相关.
作者:魏军;王敏;尚涛 刊期: 2002年第21期
目前,胆系手术在术中因牵拉反应引起的胆心反射仍然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为了减轻病人痛苦和减少麻醉意外,对100例胆系手术在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下,分别应用氟芬合剂+阿托品0.5mg,胆囊颈部用1%普鲁卡因封闭,防治术中的牵拉反应,避免胆心反射发生,进行了临床观察,现分析如下.
作者:罗学宇 刊期: 2002年第21期
在应用甲氨喋呤(MTX)治疗时,间质性肺炎是一个严重且不可预料的副作用,严重者可以导致生命危险.报告的发病率在0.3%-0.5%[1].MTX引起的间质性肺炎在1969年首次描述,在英文文献中已报告120余例.只有少数MTX肺炎患者有肺组织活检资料,提示为肺间质的炎症和纤维化、非坏死性肉芽肿等[2].
作者:叶静;代华平;张洪玉 刊期: 2002年第21期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急性重症胰腺炎易导致全身多种并发症,病情严重,死亡率高,治疗较为棘手.施他宁为人工合成的环状十四氨基酸肽,与天然生长抑素在化学结构和作用方面完全相同,可与胃肠道及胰腺组织不同部位的受体结合,抑制胰腺分泌,目前常用于急性胰腺炎的治疗.
作者:吴小力;田德安;刘南植;康谊;张诚 刊期: 2002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新四联免疫抑制方案在肝移植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0例原位肝移植病人,分A、B两组各5例,分别采用新三联与新四联免疫抑制用药方案,对比A、B两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环孢素A血药浓度与肾、肝功能相关性.结果:试验组(B组)较对照组(A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及排斥反应的病理分级均有显著性下降,同时CsA的肾肝毒性亦明显减轻.结论:新四联免疫抑制方案在预防急性排斥反应,减少免疫抑制剂的毒副作用两方面均显示出良好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宁;朗韧;陈惠德;杨翔;邱繁荣 刊期: 2002年第21期
医院是各种病原微生物聚集的场所,而病房又是医院交叉感染较为严重的地方,由于小儿防御机能低下,特别是在患病期间,更易造成交叉感染.由于我院是由民房改建的,结构不合理,周围环境恶劣,因此我们采取一系列消毒隔离措施,加强病区管理,使科内多年来未发生较大疾病传播.本文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分析,提出引起重视儿科医院感染与环境卫生相关问题分析与对策.
作者:胡小云 刊期: 2002年第21期
感冒为临床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陕西中医学院附院感染病科应用999感冒灵治疗感冒,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常占杰;牟之新;李日向;黄鹂 刊期: 2002年第21期
目的:改进大鼠腹部异位心脏移植术和研究心脏移植排斥反应.方法:将陈忠华术式加以改进,将血管吻合口改在肾静脉和腰静脉之间,结扎但不切断下腔静脉背支,肉眼下直接进行心脏移植血管吻合.结果:手术成功率90%(63/70),不需手术显微镜.结论:本术式操作简单实用,易于推广.
作者:高思海;张永科;杨辰垣 刊期: 2002年第21期
目的:比较缬沙坦和卡托普利对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选用缬沙坦80mg,每日1次口服,卡托普利25mg每日2次口服,共4周.记录治疗前后血压及药物不良反应,结合实验检查评估药物疗效及安全性.结果:98例完成治疗观察,两治疗组收缩压、舒张压降低无显著差异(P>0.05).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缬沙坦组显著低下卡托普利组(3.8%比13.0%).结论:缬沙坦和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降压疗效相似,但前者安全性和耐受性较好.
作者:吴学明;华文进;李春庆 刊期: 2002年第21期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对其及时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我院对2001年1月至6月间收住的异位妊娠10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张清珍;刁雨珠 刊期: 2002年第21期
骨质疏松症是由多种因素所致的以骨量减少、骨质变脆为主要标志的代谢性骨病,而性激素与骨骼的生长、发育、衰老密切相关[1].女性在绝经后的1-20年内由于性激素缺乏,发生骨量丢失,而导致脊椎、髋部、前臂等处骨折.
作者:杨丽平 刊期: 2002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