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嘉洲;刘小虹
以中西医结合及综合疗法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100例,结果治愈72例,好转2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5%.认为本病的痛机为外邪内伤致痰浊、瘀血瘀阻胞脉胞络,导致不孕.治以顺应人体月经生理周期,采用综合疗法的治疗模式,以激发自身调节,恢复生殖功能.
作者:陈何红;王臻;王停 刊期: 2001年第07期
运用自拟升阳降阴汤治疗梅尼埃病13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32例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42例,女90例;年龄小28岁,大71岁;病程短2小时,长10年;均在急性期发作就诊.主要临床表现:发作性眩晕,感觉身体向一侧倾倒,波动性听力减退,耳鸣,耳堵塞感,恶心呕吐,自发性眼球震颤.
作者:董军杰;蔡力民;肖南;李琛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益气固肾透析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补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益气固肾液加入常规透析液中配制成益气固肾透析液,治疗15例维持性血透患者3月,并与15例采用常规透析液治疗的患者进行对照,观察2组治疗前后C3、C4、CH50的改变及治疗期间各种感染发生的情况.结果:益气固肾透析液组治疗后的C3、C4、CH50均较疗前有显著增高,与常规透析液组比较,P<0.01;且前者人均感染次数为(0.53±0.64)次;后者人均感染次数为(1.13±0.92)次,2组比较,P<0.05.结论:益气固肾透析液可使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卫表固,营血和,推测其一方面可增加患者补体的生成,一方面可改善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减少补体的损耗.
作者:包嵬;杨霓芝;陈孝银;林启展;卢富华 刊期: 2001年第07期
腰牵态下磁场电脉冲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并与单纯腰牵对照组50例作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70%,对照组为44%,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率效为98%,对照组为8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病程在1年以内者治愈率为76.92%,在1年以上者治愈率为50.0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腰牵态下磁场电脉冲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较佳,且病程越短疗效越好.
作者:黄柳和;练汉健;罗健 刊期: 2001年第07期
中风病是严重危害生命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因其有很高的致残率,故加强对本病恢复期的治疗研究,对减轻病残程度、提高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中风病进入恢复期,病势已缓,虚象已显,然余邪未尽,标实证候依然存在,医家多从气(阳)虚血瘀型论治,代表方剂为补阳还五汤,具有益气活血化瘀之功效,用于治疗因气虚血瘀所致的中风、偏瘫等症,治愈不少患者.
作者:钱海荣 刊期: 2001年第07期
不寐为临床常见病症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虚烦不寐的病症似有增多的趋势.笔者自拟方药治疗郁火不寐4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江晓生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当归四逆汤出自<伤寒论>,由当归、桂枝、白芍、细辛、大枣、木通、炙甘草组成.具有养血通脉、温经散寒之功,原治血虚有寒、血行不畅等病症.笔者灵活运用治疗各科杂症,取得满意效果,现举例如下.
作者:叶仕宏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加味拈痛胶囊在癌痛第1阶梯止痛中单独用药及第2、3阶梯止痛中与西药联合用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癌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0例采用WHO 3级止痛法;治疗组30例在癌痛第1阶梯止痛中口服加味拈痛胶囊,第2、3阶梯止痛中,同时加服加味拈痛胶囊,进行止痛疗效、止痛持续时间、毒副反应等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止痛完全缓解率4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33%,止痛完全缓解率16.67%,治疗组止痛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止痛持续时间治疗组平均8小时,对照组平均6小时,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副反应治疗组的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加味拈痛胶囊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及低副反应,与癌痛2、3级止痛西药联合用药,能加强其止痛效果,并减轻其副作用.
作者:林东;李芳;陈立生;林汉森;陈英斌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综述近年来冠心病心血瘀阻证的现代研究,发现冠心病心血瘀阻证的形成涉及血液流变学、血液动力学、血凝动力学、微循环、血细胞的功能、血管内皮细胞、血液各种成分、心脏的心电活动和内分泌系统等多方面的变化.同时,也认为冠心心血瘀阻证中,气滞心血瘀阻证和气虚心血瘀阻证有相同和差异之处.
作者:冼绍祥;黄鹂;刘小虹;刘亦选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笔者采用解毒化瘀汤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128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80例,女48例;年龄17-60岁.青壮年占83%.患者本人或其性伴侣有不洁性交史.诊断标准:①患者
作者:龚奉璋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27例小儿慢性鼻窦炎随机分为2组对照治疗.中药治疗组治以三黄液,西药对照组治以生理盐水药液,应用鼻窦置换疗法,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三黄液行鼻窦置换疗法是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之良方.
作者:张伟;鲁文军;赵绪珍;许生聚 刊期: 2001年第07期
以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54例,分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予以治疗.西医以补充血容量、预防DIC、纠正酸中毒等常规疗法,中医从温病之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运用清热解毒、透邪渗利、凉血散血、通下泻热等法则,结合地域因地制宜.54例中治愈52例.
作者:钟志明 刊期: 2001年第07期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是因月经调节机制失常所产生的一种综合征.此类患者具有月经稀发或闭经、不孕、多毛和肥胖等症状,双侧卵巢呈多囊性增大.PCOS属于中医学不孕、闭经、崩漏、症瘕、肥胖等病范畴.早在<万氏妇人科>等医籍中已有与本综合征相似病症描述.
作者:高云飞;肖东红 刊期: 2001年第07期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150例进行了提拉斜扳法和传统方法治疗的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提拉斜扳法75例中临床治愈48例,总有效率为97.3%;传统方法75例中临床治愈31例,总有效率为84.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提拉斜扳法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并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作进一步的探讨和分析.
作者:吴山;马友盟;林应强 刊期: 2001年第07期
例1:葛某,24岁,2000年2月25日初诊.婚后同居2年半未育.其妻妇科检查正常.夫妻性生活正常,唯感性交后时有腰痠,纳食欠佳,二便调,睡眠安,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
作者:聂瑜福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穿山甲性味咸微寒,有通经下乳、祛瘀散结、消痈排脓的功效.笔者治疗不孕症,辨证用药中配伍或重用穿山甲,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现介绍如下. 方药与用法不孕症证属肝郁者,治以理气解郁,调经通络,方选山甲种玉汤.处方:穿山甲、当归各12g,瓜蒌、柴胡、香附、路路通各10g,白芍15g,甘草3g.证属血瘀者,治宜行气化瘀,通络调经,方选山甲化瘀汤.处方:穿山甲30g,当归、白芍各12g,桃仁、红花、生地黄、枳壳、川芎、川牛膝各10g,甘草3g.证属湿热蕴阻胞脉者,治宜清热除湿,化瘀通络,方选山甲除湿方.处方:穿山甲30g,薏苡仁15g,金银花、连翘各12g,红藤、桔梗、路路通、瓜蒌各10g,甘草3g.用法:穿山甲要求制成穿山甲珠、另包,研末冲服,每次2-5g.汤药2天1剂,水煎,分6次服完. 病案举例崔某,26岁,已婚,1994年7月初诊.婚后同居6年未孕.诊见:月经先后不定,量少、色暗有块,经前双乳及小腹刺痛,经来痛减,烦躁易怒,善太息,口干、口苦,眠差,舌红、苔薄黄,脉弦涩.测基础体温呈双相,输卵管通液试验左侧粘连,右侧通而不畅.其夫精液检验正常.证属肝郁气滞,郁热内阻,治宜疏肝解郁,清热通络.方选山甲种玉汤加夏枯草12g,牡丹皮、橘叶、炒酸枣仁各10g.连服5剂,次月月经来潮,上症均减,睡眠好转,拟山甲种玉汤加熟地黄15g,续进20余剂,经期停服.于1994年11月月经应时而行,量适中色红,诸症消失.1995年2月停经,妊娠试验阳性,后产1健康女婴. 体会穿山甲内通脏腑,外透经络,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穿山甲制剂对血管有直接扩张作用,临床运用能增加盆腔灌注量,促进炎症吸收,恢复输卵管的蠕动功能.对于因肝郁、血瘀、湿阻所致的气机不畅,冲任不通,经水不调,精难纳入之不孕症,疗效满意.但该品有耗气伤血之弊,久服需佐以益气养血之品,同时如不孕症属肾虚宫寒,血虚不能摄精成孕者,不属本方治疗之列.
作者:毕嘉;李加宁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通腑泻热灌肠合剂对急性阑尾炎脓毒症患者血清IL-2的影响.方法:对38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对照方法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组血清IL-2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2组均全部痊愈.治疗组治疗后第3天、第7天IL-2含量均明显升高,与时照组比较P<0.05和P<0.01;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通腑泻热灌肠合剂对急性阑尾炎脓毒症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能减轻炎症反应及组织损害,可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陈铭;谢晓华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寻求治疗小儿厌食症简便、有效的药物及剂型.方法:运用脾维宁药胨对73例小儿厌食症进行治疗观察.结果:痊愈59例,显效7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89%.结论:该药具有调和脾胃、益气养阴、消食导滞化痰的功效,并具有口感佳、服食方便等优点,适宜用治各型小儿厌食症.
作者:刘月婵;廖文华;邱志楠 刊期: 2001年第07期
以益气养阴化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性便秘患者35例,并与西药组用西沙比利的30例作对照观察.结果:中药组在增加排便次数、软化便质方面优于西药组(P<0.05);中药组总有效率为82.86%,西药组为56.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作者:张敏 刊期: 2001年第07期
笔者临床中重用威灵仙治疗尿路结石12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20例中,男76例,女44例;年龄在20-60岁之间;病程长10年,短5天;肾结石63例,输尿管结石57例.
作者:何柏森 刊期: 200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