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出血热54例

钟志明

关键词:出血热, 流行性, 中西医结合疗法, 营卫气血辨证, 三焦辨证
摘要:以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54例,分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予以治疗.西医以补充血容量、预防DIC、纠正酸中毒等常规疗法,中医从温病之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运用清热解毒、透邪渗利、凉血散血、通下泻热等法则,结合地域因地制宜.54例中治愈52例.
新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贾福奎主任医师辨治颈椎病经验

    认为颈椎病属本虚标实证,本虚以肝脾肾虚为主,标实以风寒温痰为主;主张辨证辨病结合、内治外治结合,内服以滋补肝肾、温经通络、健脾和胃为法,分别以杞菊地黄汤、桂枝加葛根汤、六君子汤加味治疗,外治以自制骨宁膏(川乌、草乌、马钱子、乳香、没药、肉桂、麝香、樟脑等)穴位外敷;认为内外合治可健脾滋肝补肾,温经通络止痛,达到标本兼治目的.

    作者:刘英茹;刘玫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提拉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5例临床分析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150例进行了提拉斜扳法和传统方法治疗的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提拉斜扳法75例中临床治愈48例,总有效率为97.3%;传统方法75例中临床治愈31例,总有效率为84.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提拉斜扳法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并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作进一步的探讨和分析.

    作者:吴山;马友盟;林应强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邓铁涛教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验案

    笔者有幸侍诊邓铁涛教授,见其治疗扩张型心肌病1例,获良好临床疗效,现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吴某,男,52岁,2001年1月10日入院.反复心悸、气促2年余,加重伴头晕2天.患者2年前始见心慌,劳累后气促,2月前症状加重,伴恶心,乏力,无尿.在某医院诊为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3级)、急性肾功能衰竭.予抗心衰、血透等治疗,心衰、肾衰缓解,但恶心、乏力、纳差一直未愈.

    作者:吴焕林;严夏;刘泽银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加用大黄治疗痹证验案3则

    例1:韩某,男,32岁,1988年5月12日初诊.因恶寒,发热,身痛,头痛,以外感入院.虽经西药解热镇痛、消炎治疗,热退后仍全身肌肉关节疼痛日甚.诊见:面红,全身肌肉关节疼痛,但肤色不变,痛不可触,活动尤甚,口渴欲饮,烦闷不安,大便稍干,苔黄燥,脉滑数.

    作者:杨相助;陈秀保;王振涛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下法治疗急腹症验案3则

    笔者运用下法辨证治疗急腹症,常可截断病势的发展,收到较好疗效,现举例如下.1 胆总管梗阻性结石黄某,男,29岁,1999年11月12日入院,住院号2051.右上腹阵发性剧痛5天.曾住某院行B超检查,诊断为胆总管结石(直径1.1cm),伴胆囊积液.经解痉抗感染治疗疼痛不减,反见巩膜、皮肤黄染呈进行性加深,因患者拒绝手术而自动出院.入本院时见右上腹剧痛放射至肩胛部,压痛明显,可触及肿大胆囊,发热(T 38.5℃),恶心呕吐,口苦口干,巩膜皮肤黄染,大便3天未行,尿深黄,舌边红、苔黄燥,脉弦数.

    作者:刘灿容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索静脉曲张425例

    以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索静脉曲张.将曲张分度,根据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分类.1-2级儿童患者,非改善生育能力而症状又不致影响工作与生活者,以中医药辨证治疗.3级曲张患者,或伴有生育能力障碍及症状严重,影响工作及生活者,选择左精索静脉高位结扎并精索静脉髂外静脉分流术.治疗结果显示,益气升提、活血祛瘀法能减轻患者因血流瘀滞于阴囊部而产生的下坠、灼热、隐痛等症状,有利于改善初期曲张静脉的管壁舒缩功能.同时,精索静脉高位结扎并精索静脉髂外静脉分流术,对伴有生育能力障碍者有明显改善.

    作者:崔学教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益气清肺消啰汤治疗小儿肺炎后期17例

    自1996年以来,根据痰浊留恋,脾虚肺损之病机,自拟益气清肺消啰汤治疗小儿肺炎后期患者17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于下.

    作者:陆平升;吴成江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龙胆泻肝汤加中药坐浴治疗肛门瘙痒症314例

    1996年10月-2000年10月,我们采用龙胆泻肝汤内服加中药坐浴,共治疗肛门瘙痒症314例,获得了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马平义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颅脑CT定位围针对25例梗塞性痴呆患者生活独立能力的影响

    观察CT定位围针法治疗梗塞性痴呆的疗效.采用毫针施行围针疗法为主治疗梗塞性痴呆25例,并配合常规针刺足三里、丰隆穴.结果:痊愈5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8%;治疗后患者生活独立能力较治疗前有改善,自身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认为本法可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醒脑开窍,启迪神志.

    作者:冯碧芳;伦新;荣莉;杨文辉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补阳还五汤新用

    补阳还五汤出自<医林改错>,由黄芪、当归、赤芍、地龙、川芎、红花、桃仁组成.具有补气、活血通络之功.原方主治气虚血瘀之半身不遂.笔者以本方加减治疗皮肤病,疗效满意,兹举例如下.

    作者:王晓翠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益气固肾透析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补体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益气固肾透析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补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益气固肾液加入常规透析液中配制成益气固肾透析液,治疗15例维持性血透患者3月,并与15例采用常规透析液治疗的患者进行对照,观察2组治疗前后C3、C4、CH50的改变及治疗期间各种感染发生的情况.结果:益气固肾透析液组治疗后的C3、C4、CH50均较疗前有显著增高,与常规透析液组比较,P<0.01;且前者人均感染次数为(0.53±0.64)次;后者人均感染次数为(1.13±0.92)次,2组比较,P<0.05.结论:益气固肾透析液可使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卫表固,营血和,推测其一方面可增加患者补体的生成,一方面可改善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减少补体的损耗.

    作者:包嵬;杨霓芝;陈孝银;林启展;卢富华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痔外洗剂治疗痔疮术后31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痔外洗剂对痔疮手术后患者止痛、止血、消肿、伤口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18例混合痔术后的患者采用自拟方痔外洗剂坐浴,并与224例应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治疗作对照观察.结果:止血、止痛效果痔外洗剂治疗组为100%,高锰酸钾对照组为78%.创面水肿明显减轻,治疗组为92.5%,对照组为66.3%.伤口愈合时间治疗组为8-15天,对照组为10-17天.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痔外洗剂对痔疮手术后止血、止痛、消肿和伤口愈合有较好疗效.

    作者:曾华;张存;邓建忠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70例

    1999年以来,笔者用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70例,取得较满意效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70例患者中,男25例,女45例;年龄18岁以下者3例,19-30岁者8例,30-45岁者40例,45-55岁者19例;病程1年以下者22例,1年以上者48例.所有患者主要临床表现均为上腹部胀痛、恶心、口苦、食欲不振等,查心、肺、肝、脾均正常,仅有上腹部压痛,电子胃镜检查直观所见均有胃粘膜充血水肿,粘液湖有大量混浊黄绿色潴留液,幽门口可见胆汁反流入胃.

    作者:邹春光;李延超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重用威灵仙治疗尿路结石120例

    笔者临床中重用威灵仙治疗尿路结石12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20例中,男76例,女44例;年龄在20-60岁之间;病程长10年,短5天;肾结石63例,输尿管结石57例.

    作者:何柏森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推拿正骨法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0例

    自1994年以来,笔者用推拿正骨法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获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80例中,男28例,女52例;年龄15-75岁,平均45岁;病程1天-23年;病史:从事低头作业史者46例,有头颈部外伤史者9例,有习惯性高枕史者21例. 上述病例排除了心源性、高血压性、脑源性、眼源性、中毒性等其他原因所引起头晕.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

    作者:赖辉;李兰铮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辨证治疗肾移植后高血压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高血压的中医治疗.方法:从辨证思路、辨证规律及病因分析,认为二仙汤加减较为合适.结果:从所举案例看,有较满意疗效.结论:中医治疗可在二仙汤基础上辨证论治.

    作者:孔炳耀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刘伟胜教授运用全蝎、蜈蚣治疗恶性肿瘤经验

    介绍名中医刘伟胜教授运用全蝎、蜈蚣治疗恶性肿瘤的经验.指出全蝎、蜈蚣为解毒散结、熄风止痉药,临证治癌宜灵活辨证,配合温阳祛寒,或理气活血,或补气益气,或祛痰散结;注重辨病,结合全蝎、蜈蚣药理,以增强抗癌抑癌之力;审时度势,使用时应把握其用量、用法及用药时间,适可而止.

    作者:钟毅;周红;伍耀衡;陈春泳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阳性症状精神分裂症31例临床观察

    以中西医结合治疗阳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双盲对照法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治疗组),并设单用西医组(对照组).疗效评定使用BPRS和SAPS量表,疗程3月.结果2组治疗前后BPRS、SAPS评分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也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

    作者:阮鸿杰;王庆华;石冬梅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首乌合衾汤治疗郁火不寐42例

    不寐为临床常见病症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虚烦不寐的病症似有增多的趋势.笔者自拟方药治疗郁火不寐4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江晓生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脾维宁药胨治疗小儿厌食症73例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寻求治疗小儿厌食症简便、有效的药物及剂型.方法:运用脾维宁药胨对73例小儿厌食症进行治疗观察.结果:痊愈59例,显效7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89%.结论:该药具有调和脾胃、益气养阴、消食导滞化痰的功效,并具有口感佳、服食方便等优点,适宜用治各型小儿厌食症.

    作者:刘月婵;廖文华;邱志楠 刊期: 2001年第07期

新中医杂志

新中医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