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兰芬
我院心血管病门诊部自1998年3月~1999年3月用石家庄以岭药业公司生产的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50例,与心痛定片治疗30例作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魏文康 刊期: 2000年第08期
全国著名中医药专家邓铁涛教授行医60余载,临床经验丰富.笔者跟随邓老临证10多年,现将其对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的辨治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邱仕君 刊期: 2000年第08期
笔者用自拟胃和灵治疗103例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慢性胃病,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孔祥廉 刊期: 2000年第08期
我们于1995年6月~1999年12月间,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100例,采用针推综合疗法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许舜沛;柴铁劬;赖新生 刊期: 2000年第08期
笔者自1991年以来,应用自拟滋肾益阴方治疗绝经前后诸症患者,取得较好疗效,兹报道如下.
作者:沈慧玲 刊期: 2000年第08期
王惠兰主任医师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30多年,临床经验丰富.其对前列腺增生的治疗颇具特色,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王一庆 刊期: 2000年第08期
我国于80年代后期普遍开展了介入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临床实践表明,介入治疗肝癌可取得较佳疗效,尤其是中药介入疗法,扬长避短,提高了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现将近10年中药介入治疗肝癌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钟秀驰;周伟生;王荣锦 刊期: 2000年第08期
小活络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制川乌、制草乌、地龙、制天南星、制乳香、制没药组成,为丸剂.主治中风半身不遂,日久不愈,或风寒湿邪侵袭阻滞经络.笔者用治腰椎病、肩周炎、痛风等属顽痹证,疗效满意,举例如下.
作者:李绍良 刊期: 2000年第08期
许英章老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工作35年,学验俱丰,用药多有独到之处,选录数则,飨诸同道.
作者:许事浩;许英章 刊期: 2000年第08期
温胆汤出自<千金要方>,由法半夏、茯苓、竹茹、枳实、橘皮、生姜、甘草组成.具有清胆和胃、除痰止呕之功.主治胆虚痰热上扰,症见虚烦不眠、胸闷、口苦、呕涎等.笔者临证运用此方,治疗他病,收效颇好,兹举例如下.
作者:区翠萍 刊期: 2000年第08期
我院中医科于1997年11月~1999年5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52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洪德玲;于迎春;夏庆;黄宗文;陈光远;蒋俊明 刊期: 2000年第08期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CAG)是以胃粘膜腺体萎缩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属中医学胃脘痛、胃痞、痞胀等范围,虽经长期的研究,本病的病因、诊断和治疗仍未完全阐明.1957年纤维胃镜问世后,CAG的诊断和病理组织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978年WHO将CAG列为胃癌的癌前状态,在其基础上伴发的不完全型肠化生和(或)中、重度异型增生则被视为癌前病变.积极治疗CAG,是阻断其向癌发展以减少胃癌发病率的有效手段.近10年来中医界对CAG的病因病机、诊断辨证、治则方药、基础实验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卓有成效的研究.
作者:张万岱;姚永莉 刊期: 2000年第08期
笔者临床运用<金匮要略>温阳方剂,辨治炎症性疾病,每获佳效,兹举验案如下.
作者:戴天木 刊期: 2000年第08期
选择除磷脂抗体异常增高外,无其他自身免疫异常指标的RSA患者29例,采用清热利湿养血活血中药配合小剂量阿司匹林,观察治疗期磷脂抗体水平的变化,并以妊娠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表明磷脂抗体有效控制的RSA患者,再次妊娠成功率100%.并说明了磷脂抗体在母胎免疫识别过度中的病因学地位.
作者:朱东方;李大金;朱影 刊期: 2000年第08期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伤寒论>,方由柴胡、龙骨、牡蛎、黄芩、铅丹、人参、桂枝、茯苓、大黄、半夏、大枣组成.主治少阳病兼变证.笔者变通运用,临证辨治多种疾病,收效满意.兹举例如下.
作者:杨剑横 刊期: 2000年第08期
肾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药),作为一种主要的降压药,在各型高血压病人中广泛应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由于其水钠潴留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增高,其高血压常表现为混合型-肾素依赖型与容量依赖型并存,所以ACEI类药物已成为治疗CRF患者高血压的不可缺少的药物.但是,ACEI类药物常有咳嗽副作用,使许多患者因不能耐受而放弃该类药物的使用,从而使临床治疗变得十分棘手.ACEI类药物引起的咳嗽表现为:咽痒、干咳、呛咳、无痰或咯少量白痰,夜间尤甚,病程较长,而各种实验室检查及X线摄片均无异常改变.导师洪钦国教授选用苓甘五味姜辛汤治疗该病,疗效确切.
作者:姚晓峰;洪钦国 刊期: 2000年第08期
胰岛素抵抗(IR)是指胰岛素作用的靶器官、组织对胰岛素的生物学效应的反应性降低或丧失而产生的一系列病理和临床表现,即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的作用受损,导致代偿性胰岛素分泌增多,其重要标志为高胰岛素血症.
作者:熊曼琪;范冠杰;朱章志 刊期: 2000年第08期
自1995年3月~1999年4月,笔者用自拟健脾理胃汤治疗胃脘痛68例,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鉴才 刊期: 2000年第08期
笔者近年收治梅尼埃病患者84例,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昭烈 刊期: 2000年第08期
张某,女,6岁,因发热、咳嗽、全身不适,以上呼吸道感染在本单位医务所给予肌注青霉素等治疗后未见好转,于1998年12月12日13时入院.
作者:牛秦武;周进君 刊期: 2000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