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堤;罗万蓉;扬光
静脉血栓形成是静脉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伴有继发性静脉血栓形成,临床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等症状,我们以中药静脉炎1号方治疗静脉血栓形成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旗立;赵玉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为研究双丁酰环腺苷酸(DBcAMP)对高转移人肺癌细胞系PGCC细胞生长及分化的调控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MTT法、Boydern小室法和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测PGCC细胞体外生长、浸润及集落形成能力,放射免疫测定细胞内cAMP水平,HE染色,免疫细胞化学观察用药后PGCC细胞形态、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嗜铬素表达.结果:DBcAMP1mmol/L处理第8天,对PGCC细胞的生长抑制率近40%,磷酸二酯酶抑制剂IBMX与DBcAMP合用明显增加其抑制作用,且DBcAMP处理后,PGCC细胞内cAMP水平升高,体外浸润及集落形成能力均降低,光镜见处理细胞胞突伸长或增多,细胞内出现嗜铬素颗粒及NsE表达增强.结论:DBcAMP通过增加细胞内cAMP水平抑制PGCC细胞的生长、浸润并诱导其分化.
作者:张晋夏;方伟岗;吴秉铨;陈杰;崔全才;叶大雄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克山病、大骨节病、碘缺乏病是在吉林省严重流行的地方病.严重危害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作者:宋玉华;谭云鹏;吴琦;谢中权;林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是普外科常见疾病,其临床表现比较复杂,虽然诊断较易而治疗比较困难.目前有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和手术治疗三种方法,但药物治疗需用药18-24个月或更长,并有50%的复发率;放射性碘治疗其剂量难以掌握,治疗10年后甲状腺机能低下不少于40%,有的报道高达70%,继发甲状腺癌为2-9%,并可引起白血病、染色体异常、生殖力损害等.
作者:曲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为了观察法莫替丁对原发性脑出血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我们自2000年1月-2002年7月经头颅CT确诊的160例发病在5h以内的原发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组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魏大萍;姚国荣;唐坤尚;陈锋;沈得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肝癌的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与病灶大小的关系,以及血流检测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百胜AU4或AU5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5MHz.对26例肝癌患者的42个病灶进行检查.结果:42个病灶中,13个病灶≤3cm,彩色血流显示以Ⅱ型为主,占61.54(8/13);29个病灶>3cm,彩色血流显示以Ⅲ型为主,占82.76(24/29).病灶内、外血流检测多为高速高阻,大血流速度(Vmax)>40cm/s,阻力指数(RI)>0.6.结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在肝癌诊断中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其血流特征与病灶大小有关.
作者:温希阳;郑新;姜皓;高勃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简称高渗性昏迷,是糖尿病的严重合并症之一.它的临床特点是血糖极高而无明显酮症酸中毒,由于高血糖可引起高渗脱水及进行性意识改变.
作者:王丽英;刘春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迄今对顽固性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尚未找到一种理想的有效的治疗方法,自1993年来我院由神经内科与麻醉科医师合作应用硫喷妥钠治疗顽固性癫痫持续状态17例,疗效好,兹报告如下.
作者:闫春雷;许月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核酸芯片是指能对核酸分子进行快速并行处理和分析的指甲盖大小的固体器件.核酸芯片技术是90年代兴起的一项前沿生物技术.
作者:谢红英;林菊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近年来,我院试用凯西莱治疗慢性乙肝重度黄疸,疗效佳,现报告如下.
作者:江堤;罗万蓉;扬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手术患者麻醉后会出现生命体征的改变,病情的变化迅猛、凶险,需立即给药、补液、输血进行抢救,因此,通畅有效的液路对于麻醉的维持、手术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为便于操作、观察,术中的液路应不妨碍手术操作、暴露好.
作者:苏秀霞;关兰荣;张素丽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爱维治是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可促进氧和葡萄糖的利用,在缺氧情况下激活丙酮酸脱氢酶,使能量物质产生大量ATP,使细胞代谢从无氧化向有氧化转变,临床应用广泛,用药过敏极为罕见,但我科于2001年7月-2002年7月,发生爱维治治疗4例急性高山反应而严重过敏反应,报告如下.
作者:张达坤;易万强;王勇;龙飞;白剑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根据诱导免疫耐受性的理论设计了新的快速免疫治疗方案,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治疗.方法:将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快速免疫治疗方案(强的松+特异性变应原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非免疫方法(强的松+变应原稀释液注射)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临床疗效、特异性变应原皮肤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抗体及血清IgG、IgM、IgA抗体进行对比观察,判定结果.结果:两组对比,治疗后实验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性(P<0.01).治疗前后对比,特异性变应原皮肤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抗体检测,实验组有显著差异性(P<0.05);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性(P>0.05).血清IgG、IgM、IgA治疗前后两组均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采用这种快速免疫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可能诱导了对变应原的特异性免疫耐受性,从而使哮喘控制,皮肤变应原试验反应下降,血清特异性IgE抗体减少,使临床疗效提高.同时这种快速免疫治疗方法治疗时间短,患者不良反应少,可能成为支气管哮喘治疗的重要手段.
作者:王国利;徐翠;武丽;周玉梅;潘忠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我院自2000年-2001年在门诊和住院的自发性气胸中,先后有10例不典型自发性气胸被误诊和漏诊,现报告及分析如下.
作者:张巧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经腹直视下行腹腔神经丛阻滞治疗癌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总结1996年2月-2000年2月采用经腹行腹腔神经丛阻滞治疗30例晚期上腹癌性疼痛的经验.结果:本组30例中术后疼痛完全消失24例,基本消失2例,无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施行经腹腹腔神经丛阻滞手术,既有直视下定位准确、疗效满意,又有安全程度高,并发症少优点.
作者:王为民;查玮;陈学云;颜荣林;蔡清萍;傅志仁;王强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评价经股动脉穿刺导管药盒系统植入术在晚期肝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行经股动脉穿刺导管药盒系统植入术的58例晚期肝癌中,男56例,女2例,年龄35-72岁,平均47岁.原发性肝癌47例,转移性肝癌11例.植入后经导管药盒系统行动脉内化疗灌注和碘油栓塞,每4周1次.结果:导管药盒系统植入成功率为100%,置管到位率93.1%.本组所有患者临床情况均有改善,生存期6-19个月,平均11.4个月,1年生存率43.1%,无1例出现局部感染、血肿及下肢活动障碍.出现与导管药盒系统有关的并发症8例(13.8%),其中导管移位3例,靶动脉闭塞4例,导管堵塞1例.结论:经股动脉穿刺导管药盒系统植入术安全、实用、操作简便易行,疗效满意,并发症少而轻,为晚期肝癌患者的动脉内灌注和栓塞化疗提供了一个永久和方便的治疗途径.
作者:田昭俭;李振芝;王琪 刊期: 2003年第03期
1病例报告患者,女,33岁,于1999年2月23日因妊娠中期(5个月),无诱因阴道大出血入我院,否认外伤及同房史.入院时查:宫颈可见活动性出血,行缝合止血.
作者:张松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学亦从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发展到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我科从1998年开始实施整体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由于经验不足,整体水平不高等原因,我科护士在应用护理诊断时,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现对随机抽取的100份护理病历中的562个护理诊断分析如下.
作者:刘欢利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是外科急腹症中较为凶险的一种疾病,目前主要采用手术治疗,但手术治疗创伤大,并发症较多.
作者:王立杰;张全茹 刊期: 2003年第03期
1使用输液泵的临床意义输液是护理工作的一项基本操作技术,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医疗器械的逐步改进,输液泵已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
作者:张敏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