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心肌梗塞合并急性胰腺炎7例诊治体会

王小荣;侯军;孙彦琴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 急性胰腺炎
摘要:目的:探讨心性心肌梗塞合并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3年以来收治的7例急性心肌梗塞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患者中4例治愈、3例死亡,其中1例死于心力衰竭,2例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结论:急性心肌梗塞合并急性胰腺炎,病情凶险,预后差、死亡率高,易引发肾功能衰竭,早期诊断治疗、注意水电解质平衡有利改善预后.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版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小儿惊厥的应急对策及防护

    目的:惊厥是儿科多见的急危重症之一,掌握快速急救方法,可挽救患儿生命.减少并发症及后遗症.方法:近两年来门诊收治37例患儿,将发作时的急救过程与止痉后的处理进行总结报告.结果:此病从发作止痉后处理以及预防预后需医护工作人员和家长密切配合.结论:小儿惊厥急救及时一般不会导致脑部损害,留下瘫痪、失语、痴呆等后遗症.

    作者:宋春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阿立哌唑与奥氮平治疗中对血糖代谢的影响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商品名:博思清)与奥氮平(商品名:悉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将6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于阿立哌唑与奥氮平治疗,于入院时和治疗2月后分别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糖耐量试验.结果:在治疗2月内奥氮平氮平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糖耐量试验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性,阿立哌唑组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奥氮平可显著升高血糖,而阿立哌唑对血糖无明显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庆梅;邓良华;陈巧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腹腔化疗泵在胃肠癌术后应用探讨

    皮下埋藏式腹腔化疗泵是许多肿瘤化疗的一种良好的给药途径,与外周静脉、动脉介入及穿刺灌注化疗相比有许多优点.总结我院2000年1月~2006年3月间28例胃肠癌病人术后,通过腹腔化疗泵进行腹腔化疗,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杨光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浅谈影响婴儿肠绞痛的环境因素

    试文通过采用问卷的方法对500名1月~12月婴儿肠绞痛及其环境因素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婴儿肠绞痛的发生率,探讨环境因素对婴儿肠绞痛的影响.提出减少孕期及哺乳期母亲的精神压力、加强亲子交流、及时了解婴儿的需求并给予适当的抚慰,为婴儿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生活环境,对减少婴儿肠绞痛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长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老年人消化性溃疡72例临床浅析

    目的:分析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通过将我院2005年1月~2007年12月确诊的165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老年组与中青年组,对两组病人的临床费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老年组消化性溃疡与中青年组相比具有症状不典型,腹痛少,出血率高,溃疡面积大,伴随疾病多的特点.结论:应加强对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的认识,及早诊断治疗,改善预后.

    作者:马润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浅谈医院服务文化加强护患沟通提高护理质量

    医院服务文化是现代化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它是医院在为人类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的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全部物态服务文化和意态服务文化的总和.护理服务文化是其重要的一部分,即重视病人住院期间的各项要求,了解病人对现有医院护理现状及制度的认可程度提高护理服务品质.

    作者:赵春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全切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5年1月以来,开展腹腔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76例,随机抽取经腹子宫全切术72例,比较两组病人术中、术后情况.计数资料经X2检验,计量资料经t检验.结果:72例手术时间经腹组少于腹腔镜组(P<0.05);子宫重量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病率腹腔镜组明显少于经腹组(P<0.05),住院日腹腔镜组明显少于经腹组(P<0.05);术中出血量两组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腹腔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无腹部大切口,对患者损伤小,粘连机会少,术后恢复快,术后没有切口和手术创面疼痛,可以早期下床活动,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

    作者:熊双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中庸》的管理心理学思想

    <中庸>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它是一篇议论如何达到道德高标准的哲学论文.但同时<中庸>里也亦可以看到一定的中国古代管理学理念与思想,它与现代的管理心理学思想有许多类似之处,这些都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学习.

    作者:石丹丹;高鹏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乳腺巨纤维腺瘤21例临床诊治探讨

    目的:探讨乳腺巨纤维瘤特点和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乳腺肿块切除术的21例乳腺巨纤维瘤患者临床表现、病理学特点和预后.结果:所有病例均行手术切除,预后良好.结论:乳腺巨纤维腺瘤为良性肿瘤,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手段,疗效明显.

    作者:李亦军;翟洪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在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中做好护理工作

    目前,我国计划生育工作正在积极围绕避孕节育服务,出生缺陷干预、生殖道感染干预等项工作,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新形势同时也赋予计划生育护理人员新的使命和责任,护理人员只有通过努力学习和实战.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迎接新的挑战,在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作者:向文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进展

    胃食管反流病(gaslroesop 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指胃食管反流引起的烧心、反流等症状和/或食管炎,包括反流性食管炎(RE)和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后者又名内镜下阴性反流病.GERD治疗的目的是愈合RE,快速缓解症状、减少复发、提高生活质量.虽然目前对GERD的自然病程知之甚少,但是治疗方法不断改进和深入研究.本文对近年若干GERD的治疗新进展综述.

    作者:乡杰祥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血塞通联合鲁南欣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0例

    我院收集2005年3月~2007年10月年龄≥60岁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资料,采取1 : 1随机进行分组.试验组40例,其中男34例.女6例,平均年龄76.3岁,病程0.5~20年;对照组40例,男30倒女10例,平均年龄68.8岁,病程1~30年.

    作者:赵厚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浅谈护理管理在整体护理中的影响

    护理管理者的角色可综合归纳为:领导者、联系者、计划者、冲突处理者、传达宣传者、护患代言人、资源调配者、协调者、教育者、变革者.提高管理者的影响力,关键在于提高非权力性影响力.笔者以10年的临床护理管理经验,回顾性探讨护理管理者的影响力,与同道商榷.

    作者:文海英;刘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浅谈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随着难治性肾病的日益增多,寻求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笔者从激素、细胞毒类药物、免疫抑制剂等方面对其治疗作一综述.

    作者:何凤阁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尿激酶溶栓治疗不同时间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本文认为对于发病时间<6小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效果肯定、安全,且不增加出血的危险性.而对于发病时间在6~24小时的患者,虽然可能导致颅内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但只要具备溶栓的适应证,并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及身体条件、一般状况等因素,积极采取溶拴治疗措施,仍可使相当一部分患者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许彩秋;姜淑芬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外伤性严重肺损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ICU救治体会

    目的:总结严重外伤肺损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在SICU的救治经验,提高外伤性ARDS救治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08年1月SICU收治的46因严重的肺损伤而井发ARDS患者临床资料,分析ARDS的治疗效果及措施.结果:采取以机械通气为主的综合救治措施,治愈35例(76.1%),死亡11例(24.0%).结论:肺挫伤合并ARDS时致死率高,早诊断并进入ICU并使用机械通气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李蜀;殷应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的治疗体会

    临床上,经常发现上颌第一磨牙根管治疗后根尖病变仍然存在或出现新的根失阴影,近中颊根第二根管(MB2)的存在是导致治疗失败的原因之一.本文在此探讨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的治疗.

    作者:冀光第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军队三甲医院体检中心可持续性发展方案探讨

    本文讨论军队医院体检中心在体检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竞争日趋激烈的状况下,如何注重医院自身的建设,发挥医院的品牌、人才、技术争服务上的优势,树立健康体检的品牌观念.提高服务质量,同时开展客户管理,提高健康体检客户的满意度;建立一支优秀的营销队伍,注重健康体检市场营销.做大、做强健康体检工作,作到可持续性发展.

    作者:黄喜顺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术后护理方法及康复措施.方法:制定护理方案.严密观察病情,监测生命律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总有效率为91.4%.结论:科学、严密、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护理质量,降低病死率、致残率.

    作者:衣红梅;王淑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腹部手术后胃瘫病人的观察及护理

    手术后胃瘫综合征(PGS)是手术后的非器质性根阻,并以胃排空迟缓为主要表现的动力紊乱综合征.我科从2005年1月-2007年12月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PGS10例,经保守治疗和精心护理,效果满意.

    作者:谢兰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版杂志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版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外健康文摘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