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腺巨纤维腺瘤21例临床诊治探讨

李亦军;翟洪涛

关键词:乳腺肿瘤, 纤维腺瘤, 手术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巨纤维瘤特点和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乳腺肿块切除术的21例乳腺巨纤维瘤患者临床表现、病理学特点和预后.结果:所有病例均行手术切除,预后良好.结论:乳腺巨纤维腺瘤为良性肿瘤,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手段,疗效明显.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版杂志相关文献
  • 将军斩关汤加减治疗12例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观察

    功能性子宫出血属于中医学崩漏的范畴,是妇科多见病.多见于45岁到绝经前的妇女.笔者两年来有选择性的用将军斩关汤治疗12例该患者,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殿成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妊娠期各种常见不良反应的护理

    孕妇出现不适症状是孕妇普遍的经历,但并非每个孕妇都要经历所有的不适,而且在不同孕期所出现的症状不同,个体所感受的程度也有明显差异.当症状不严重时,可令孕妇休息,使症状得到缓解,还可以采取各种预防措施避免症状的发生.

    作者:郑立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探讨老年人尿沉渣的检验变化

    老年人肾小球病理学研究也表明:60岁以上硬化肾小球随年龄增大而明显增多,并且肾小球滤过膜发生通透性改变,性别间无显著性差异.因此.老年人肾功能的改变是否是直接导致老年人尿沉渣的变化值得研究.

    作者:张爱华;龙芝琴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剖宫产指征与剖宫产术后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近年来高剖宫产率.分析剖宫产各项指征的合理性,比较剖宫产与自然分娩者产后并发症和异常情况.寻找降低剖宫产的对策以及评估剖宫产术后安全性.方法:对市医院.妇婴医院.2002年1月到2007年12月间.剖宫产和自然分娩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近5年平均剖宫产率58%.剖宫产术后2年内的并发症均高于自然分娩者.结论:高剖宫产率的原因与医患双方有关.为保护妇女的身心健康,必须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

    作者:王丽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浅谈颅脑术后引流管的护理

    颅脑疾病大多病情重,变化快.病人能否得到及时的治疗,医生工作固然重要,但是,病人治疗恢复过程中,护理工作是及其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在护理工作中,我们体会到:完善的术前准备,引流管护理得当,有效预防颅内感染,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沈瑞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长沙市集体儿童健康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长沙市集体儿童的健康状况及变化趋势,为预防和干预儿童常见疾病提供参考.方法:对2003年和2006年长沙市卫生保健市级示范性幼儿固儿童定期体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儿童的体重年增长合格率及身高年增长合格率呈上升趋势;中、量度营养不良患病率呈下降趋势;肥胖症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贫血的患病率呈下降趋势;龋病患病率里下降趋势;视力不良患病率呈下降趋势.结论:儿童营养不良战少,肥胖明显增加,托幼园所要将肥胖的干预作为儿童保健管理的工作重点.

    作者:唐小玲;胡凌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浅谈护理管理在整体护理中的影响

    护理管理者的角色可综合归纳为:领导者、联系者、计划者、冲突处理者、传达宣传者、护患代言人、资源调配者、协调者、教育者、变革者.提高管理者的影响力,关键在于提高非权力性影响力.笔者以10年的临床护理管理经验,回顾性探讨护理管理者的影响力,与同道商榷.

    作者:文海英;刘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益气健脾化痰方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78例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化痰止咳类中药配伍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采用益气健脾化痰方(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半夏、陈皮,葶蓠子、远志、菖蒲、厚朴、木香、黄芩、桔根等)治疗本病78例.并设对照组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6%,对照组有效68.4%.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益气健脾,化痰止咳的功效.

    作者:薛蓉;李明珠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屈指肌腱鞘管阻滞与腋路臂丛阻滞在手外科术中的应用比较

    腋路臂丛阻滞有时可引起神经损伤,回抽有血的机率较大,压迫不确切易发生血肿,如果误入血管.可以引起局麻药中毒,从比较结果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也没有屈指肌腱鞘管阻滞效果好.

    作者:王雨平;高雪松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剖宫产妇女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剖宫产是经腹切开子宫取出胎儿的手术.为了探求剖宫产妇女的心理健康状况,我们对62例剖宫产妇女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进行心身症状的调查,本文进行了分析报告.

    作者:潘利华;王春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探讨创伤性隔疝的临床诊治体会

    胸或胸腹部因创伤发生膈肌破裂.腹腔脏嚣进入胸腔者为创伤性膈疝.我院从2006年01月~2008年03月共收治创伤性膈疝17例.

    作者:张宏宇;周东铁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对产程延长产程停滞处理的体会

    产程延长及产程停滞是产科常见和多发的并发症,也是近年来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这一,以至于影响纯母乳喂养.延长产妇产后的康复时间.因此应该对此加以重视,应加强预防、早发现、早处理、早治疗.

    作者:陈玲;吴顺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超声电生化场效应导入疗法冶疗腮腺血管瘤的研究与疗效观察

    该文对1996年~2005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63例腮腺血管瘤治疗结果进行了观察,其中采用超声电生化场效应疗法治疗32例,注射疗法23例,口服激素疗法9例,各级比较结果显示,超声电生化场效应疗法法有效率(93.55%)明显高于注射疗法(21.74%)口服激素疗法(11.11%)疗效确实,治疗过程中无出血、治疗后无疼痛、无明显后遗症,安全可靠,适应各年龄组及各型病例,且操作简便,是腮腺血管瘤的理想治疗方法.

    作者:杨明章;梁亚亮;黄玉春;欧阳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小儿手术的分离麻醉体会

    我院2004~2007年共施行分离麻醉小儿手术189例,其中男121例,女68例.年龄1个月~9岁,小儿外科94例,骨外科28例,口腔科23例,耳鼻喉科10例,普外科32例,眼科2例.术前30分钟肌注阿托品0.1mg/kg.麻醉药主要用氯胺酮.

    作者:王雨平;高雪松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中庸》的管理心理学思想

    <中庸>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它是一篇议论如何达到道德高标准的哲学论文.但同时<中庸>里也亦可以看到一定的中国古代管理学理念与思想,它与现代的管理心理学思想有许多类似之处,这些都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学习.

    作者:石丹丹;高鹏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不良生活习惯可导致脑血管病的探讨

    脑血管病(脑缺血发作、腔隙性脑梗塞,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疾病.其病因病机复杂多变.有许多致病危险因素已被公认,其中生活习惯与脑血管病之发病密切相关.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六种不良生活习惯进行了介绍,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作者:毛彬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部分肝癌患者危险的因素的分析

    目的:调查临床确诊的肝癌患者中,肝癌的多种已知危险因素与肝癌发病的相关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寻找肝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与生活习惯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案回访的形式,从大庆油田总医院病案室查阅2006年的肝癌病历作为观察组,非肝癌病历作为对照组,调查肝癌的多种已知危险因素与肝癌发病的相关性.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对照分析,寻找肝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与生活习惯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对性别、年龄、职业、婚姻、肿瘤家族史、月经史、吸烟史、饮酒史、既往史、起病情况进行了X2检验:调查项目中的性别、年龄、职业、既往史、起病情况等调查项目两组对照有显著差异,其余无显著差异.此外,肝癌患者中有肿瘤家族史的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既往史、起病情况与肝癌的发生有相关性.

    作者:全香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输卵管复通48例临床分析

    目的:应用显微外科吻合技术复通输卵管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自1990年6月~2007年5月期间.在应用显微镜放大20~30倍下对48例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健康妇女施行输卵管吻合术,术中用8/0无创伤缝合线分肌层和浆膜层两层对输卵管进行端端吻合,缝合输卵管肌层时可穿透输卵管粘膜,术后均不留输卵管支架.结果:术后随访4年.其中36例宫内妊娠;32例妊娠足月分娩;4例因病流产;2例术后发生宫外孕;8例因输卵管迂曲过细、过短(<4cm),而未能复孕.结论:应用外科显微吻合技术复通输卵管不但损伤少,组织层次清晰、粘膜对合好、精确度高、而且可以避免输卵管扭曲,大大地提高了手术后输卵管复通率与术后妊娠率,低限度地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宋少梅;侯水珍;苏金政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便秘的辨证施护

    便秘是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虽不延长,但排便困难的一种常见病症.笔者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各种疾病导致的便秘一证进行辨证施护,现总结在文中.

    作者:王习春;田祚香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浅表淋巴结病变的诊断价值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高频率、高分辨率和彩色多普勒有助于良、恶性淋巴结的鉴别.一般炎症或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结声像图可以呈椭圆形,髓质清晰,CDFI检查往往在中央及门部见短线状血流[1],血流速度Vmaxl6.0±8.0cm/s,RI0.635±0.11.本组30例炎症及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结血流形态及RI与文献报道一致.

    作者:刘秀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版杂志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版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外健康文摘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