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丽棠;张谦;杜广芝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又称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突出表现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小儿疾病.
作者:赵风芹;贾俊英;徐春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是儿科疾病治疗的常用手段,特别是对于危重患儿.为了方便用药,减少每日穿刺给病儿带来的痛苦,我院自1999年起试用静脉套管针为病儿进行输液.
作者:于桂霞;江爱萍;张霞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耳廓假性囊肿又称浆液性耳廓软骨膜炎,多发生在中年以上,男多于女,病因未明.我院自1998年~2002年采用曲安奈德治疗耳廓假性囊肿54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本义;徐新兵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我们自1999年10月~2002年10月应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108例,并同常规治疗的108例患者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栾兆芳;李俊美;刘运林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心血管药物是临床上常用药,并且许多病人几种药物联合应用,合并用药时,医生往往只注意其有益的方面,而常常忽视因药物间的相互作用而使疗效降低,甚至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李清;王海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今年是我市卫生防疫事业的改变发展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关键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我们将启动和实施卫生监督和疾病控制两项体制改革,即:将卫生监督和疾病控制从原有的卫生防疫机构中彻底剥离出来,组建专职承担卫生监督任务和专职承担疾病控制任务的两大机构.
作者:艾宪淮 刊期: 2003年第02期
1998年8月~2002年8月,我院共收治脑梗死患者132例,其中并发癫痫大发作20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赵琳;吕荣菊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于2000年3月~2002年9月对孕前妇女进行了弓形虫感染的普查,共筛查出活动性弓形虫感染157例,年龄23~38岁,平均年龄28岁.
作者:张瑞芳;孙艳;杜胜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刺激性较强的化疗药物,如:丝裂霉素、阿霉素类、诺维苯、紫彬醇等,临床上常用少量溶媒溶解后,给患者静脉注射(iv).
作者:张霞;李华;刘英兰;范霞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现代输血已远非单纯补充全血,而是包括按需补充的成分输血.成分输血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是用物理和化学方法把全血或原料血浆制成高纯度和高浓度的血液成分制品.根据病人缺什么就补充什么成分.
作者:王道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气管内全麻病人围拔管期,由于刀口的疼痛,吸痰的刺激,以及气管导管的拔除将引发病人强烈的拔管反应.其表现为血压明显升高,心率加快,同时伴有呛咳、躁动、喉痉挛、室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
作者:王公明;张春海;高慎强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患儿女,35天,4kg,因喘憋3天入院,检查后确诊为散发蜘蛛指(趾)(arachnodactyly)畸形,或称马凡(Marfan's)综合征,先天性中胚层发育不良症.
作者:闫文芳;万海峡;齐骥 刊期: 2003年第02期
麻黄汤是<伤寒论>中解表剂,其处方组成为:麻黄6g,桂枝4g,杏仁9g,甘草3g,其具有表汗解表,宣肺平喘的功效,主治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作者:朱丽兵;于海涛;刘叶玲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缺乳指哺乳期内,产妇乳汁甚少或全无,临床常见.作者自拟催乳汤治疗,效果满意.疗效不佳者,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可获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韩明华;王兆明;王兆静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急性左心衰竭为临床常见急症,对反复发作的急性左心衰竭我们利用硝酸甘油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裴岱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2002年11月,我院救治1例宫外孕大出血致昏迷的患者,经过手术抢救,患者转危为安,现将手术抢救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杨晓珍;杜雪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肺心病患者的护理是一项任务较繁重、要求质量高的工作,从晚、晨间护理、口腔护理、病情观察、打针发药、吸痰到雾化吸入,给氧、急诊抢救、辅助呼吸、心电监护、准确地记录出入量等一系列的护理工作,都要求准确无误的去完成.
作者:邵桂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患儿,男,4岁,其母亲发现患儿误服尼群地平6片(10mg/片),2小时后送医院.就诊时患儿面色潮红,烦躁哭闹,呕吐1次.入院后即给予清水洗胃.
作者:吕荣菊;赵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血液磁极化疗法(下称血磁疗法)就是抽取患者少量静脉血(150~180ml)置于血磁机中,经过磁震、射频光辐射、充入高浓度离子氧等处理后,再输回体内的一种治疗方法.
作者:陈梦婷;孟力;张桂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是确保医疗用血质量,预防和杜绝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前提,也是发展我国输血事业的需要.
作者:许虹;滕松波;杨春庆 刊期: 200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