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波
我站地处南湖公园,面临的服务对象:一是游园人群,二是3000多住户人群的医疗保健需求.如何牢记办好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宗旨,以居民的健康为中心,搞好卫生服务,体现党和国家对人民健康的关心和关怀,是我们经常思考的问题.
作者:满成树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的超声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6例行超声检查的急性胰腺炎的声像图进行分析.结果急性水肿型胰腺炎45例,首次超声明确诊断36例,占80%;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11例,首次超声明确诊断10例,占90%.主要声像图表现为胰腺肿大、实质回声异常、主胰管扩张、胰周及胸、腹腔积液等.结论超声诊断急性胰腺炎不仅准确性高,而且还有助于临床分型、寻找并发症、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可作为本病的重要检查方法.
作者:高庆梅;谷青;刘军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近年来,我院应用甲氰咪呱佐治小儿秋季腹泻40例,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作一简要分析.
作者:冯钦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精神科的健康教育是通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家属进行保健知识和技术的传播,使他们对所患疾病有所了解,提高对此疾病的认识能力.教育家属在生活方面对病人尽心照顾及帮助病人建立良好的心理屏障.以期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徐丽霞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病例介绍:患者,男,35岁,因尿急、尿频、排尿困难5天就诊.查体:发育情况良好,腹平软、无压痛,T:38.1℃.尿常规检查:脓球(++),血常规、BUN及肝功检查均正常.B超检查:右肾12.7×4.2cm2,结构清晰,实质回声均匀,集合系统分离,内见4.0×2.1cm2的液性暗区,右侧输尿管全程扩张,内径1.8cm,于右侧输尿管膀胱开口处见约3.6×2.8cm2的囊性无同声区,边界清,壁薄,光滑,包膜完整,向膀胱内凸起,随输尿管喷尿动作呈周期性改变,其内见约1.0×0.8Gm2的团状强回声,后方伴声影.
作者:李秀红;郑金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心肌梗塞是指因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而导致心肌坏死.其严重的并发症有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及心力衰竭.如不能及早发现或护理不当,病死率极高,通过细致的临床观察与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朱小飞;杜香云;刘惠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近几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深化改革,我县一些乡镇卫生院却出现病人趋少,专业技术人员流失,经济滑坡,财政困难日渐突出的现象,给卫生院的生存带来威胁.现将其原因及对策分析如下:
作者:刘云程 刊期: 2004年第06期
1病例摘要患儿男性,2岁8个月,因进行性腹部膨隆2年余,于2004年7月15日收入院.患儿近两年来腹部膨隆,逐渐增大,无发热和抽风,无咳喘,无咯血,无吐泻,无呕血和便血,无尿红和尿痛,无关节疼痛,食欲正常,睡眠正常.患儿6个月时曾患腹泻,并发现脾大,未做特殊治疗.近一周发热、轻咳,在外院治疗后体温降至正常.
作者:于淑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前我国人口逐步走向老龄化,老年人的慢性病越来越多,尤其是长期卧床不起的慢性病,由于护理不当发生褥疮感染,如不及时治疗会使皮肤破溃逐渐加深,形成难治性溃疡,增加病人痛苦.以前的治疗方法是用龙胆紫涂创面,创面虽收敛结痂,但痂下常积脓生分泌物,反复治疗效果不佳,笔者现采用碘酒消毒,再加烧伤湿润膏外用等方法治疗20余病人,在短时间效果较好,现将治疗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云霞;蒋艳丽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累及血管的炎症和闭塞性病变,主要侵袭四肢中小动、静脉,以下肢血管为主.主要病因有外部因素:如吸烟、寒冷的工作环境、外伤和病原体感染;内部因素有:如自身免疫功能紊乱[1].该病起病隐匿,进展缓慢,呈周期性发作.主要临床表现有疼痛、末梢感觉和皮肤颜色改变,出现游走性浅静脉炎,营养缺乏性变化,病变及远侧动脉波动减弱或消失,后导致肢体末端坏疽和溃疡.我院收治了一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肢体末端已发生干性坏疽,无法保守治疗,后手术截肢.通过对该患者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病人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卫青;吕建国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近几年来,儿童的X线检查越来越多,为更好地保护儿童,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供同行们参考.1用CR替代常规的胸透、普通X线摄影胸透的照射量是胸片的20~30倍;焦-肢距近,对皮肤照射损伤大;无影像记录.普通的X线摄影由于曝光时间长、曝光量偏大、儿童易活动等特点,影响了图像的质量和诊断水平.同时,儿童过多重拍也增加了儿童X线的辐射.
作者:李清美;李玉报;丁晓民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静脉抽血是临床常用的技术操作,我们经常遇到需在短时间内反复抽血的情况,如急重症病人的监测和一些功能试验.反复的静脉穿刺不仅增加了病人的痛苦,而且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为此,我们于2004年1月开始采用静脉留置针抽血,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李秀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临床长期留置尿管的病人,在拔除尿管后,常出现第一次排尿困难和尿潴留的现象.虽经护理人员采用多种方法,如热敷、引尿、扶患者坐起排尿等措施,但效果仍不满意,需再次行导尿术者可达20%左右.这样既增加了病人痛苦,也易造成泌尿系统感染.为此我科自2000~2004年以来,对1200例骨科手术留置导尿的患者采用拔尿管前夹管憋尿的方法,收到满意效果.
作者:刘淑莲;刘桂银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我院自2001年4月可开展血磁疗法工作以来,通过血液磁极化疗法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脉管炎、一氧化碳中毒等共900余例,达9000多人次.
作者:曹发英;赵德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产科出血是常见且严重的产科并发症之一,也是造成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为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特将我院1994年1月~2003年12月住院分娩产妇中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做如下分析:
作者:李东玫;张爱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临床资料:张某,女,27岁,产后4个月,来我站放置宫内节育器一枚.术前常规查体均无异常,术后自述轻微的下腹坠痛,少量的阴道流血,观察后回家,大约1小时后逐渐出现恶心、头痛,即在当地卫生室以感冒治疗2日,未见好转再次来到我站.
作者:邵文;李学菊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食管癌仍以手术为主,但对于无手术指征的食管癌,目前多提倡放疗和化疗综合治疗.笔者采用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联合化疗的方法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现报道如下.
作者:司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自1998.1~2004.1应用氯胺酮治疗支气管持续性哮喘30例,效果显著,本组30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40~65岁,其诊断标准按(叶任高主编<内科学>第5版)而定,其中复发病例20例,X线显示肺纹理增多12例.
作者:赵艳红;张更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去冬今春,我区部分地区散在发生手足口病,给广大幼儿及学龄儿童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现将我院儿科收治的5例手足口病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赵广霞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用的给药途径之一,而输液导致的不良反应,临床并不少见.常见的输液反应有发热反应、输液过多或过快反应、空气栓塞、静脉输液药物反应、静脉炎等.其中以发热反应为常见.输液反应不仅增加了患者的危险程度,而且易引起医疗纠纷,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做好防治工作.本文收集了我科发生的24例输液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作者:毕经芳;王凤霞;亓学海 刊期: 200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