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琼
目的 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病原菌和耐药性特点.方法 对2009年1月-2013年1月VAP患儿高危因素、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回顾性分析.结果 VAP的发病率为32.5%.VAP组孕周<32周、出生体质量<2000 g、通气时间>4d,新生儿有较高VAP发病率,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且多为耐药菌.结论 减少机械通气时间、控制原发病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VAP的发生.
作者:谷广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彩超对甲状腺疾病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高频探头,对98例患者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对声像图进行分析.结果 准确检出甲状腺疾病91例,7例误诊,准确率92.9%.结论 高频彩超的应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作者:胡凤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索运用知-信-行模式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选择Ⅱ型糖尿病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试验组患者采用知-信-行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式.2年后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遵医行为,及糖尿病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结论 运用知-信-行模式进行对社区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效果良好.
作者:赵琼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剖宫产术后的实施成效.方法 按照全国卫生系统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制定的优质护理服务标准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责任到人,并制定量化标准进行监督考核.结果 剖宫产术后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以使护士的责任心增强,综合素质提高,使护患关系更加和谐,提升了护理质量,提升了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促进了专科护理规范化发展.
作者:赵磊;孙桂君;杨永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单纯撑开复位术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我门两院骨科2008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的50例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均采用单纯撑开复位并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平均随访24个月,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本组50例患者术后X线片及CT显示复位、固定良好,椎体高度及Cobb's角均明显改善,接近正常序列,椎体骨折愈合良好.术后均未出现神经功能障碍,无断钉、断棒及螺钉松动、伤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严格掌握胸腰椎爆裂骨折手术时椎板减压适应证,熟练操作程序,采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可有效地矫正脊柱后凸畸形,不需要椎板减压,能够避免后期腰背痛及迟发性神经损伤等后遗症,减少卧床时间,为早期康复创造条件.
作者:苏旭泽;郭鹏飞;杜景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住院老年病人由于生理因素、疾病因素、环境因素、药物副反应等原因,成为跌倒的高危人群,为了减少或避免老年患者跌倒发生,我院自2010年对住院老年患者进行跌倒高危因素评估,采取预防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跌倒率逐年下降,有的病区无跌倒事件发生.
作者:满孝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口服伊曲康唑联合萘替芬酮康唑乳膏外用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门诊随机分组对照的方法,将180例患者分成治疗组(60例),对照组A(60例),对照组B(6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A分别采用口服伊曲康唑胶囊联合外用萘替芬酮康唑乳膏及单纯口服伊曲康唑胶囊.对照组B仅外用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A及对照组B之间在治疗第2周末、第4周末的总有效率有无差异.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A及对照组B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伊曲康唑胶囊联合萘替芬酮康唑乳膏外用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疗效确切.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书云;孙琦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防护措施.方法 对3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充分做好溶栓治疗的前期准备,溶栓治疗过程中及溶栓后24小时内严密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重点加强对心律失常、出血倾向、低血压等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结果 在溶栓过程中及溶栓后的24h内发生:各种心律失常257例(69.46%),各种出血并发症61例(16.49%),低血压93例(25.14%),发生心力衰竭11例(2.97%).由于护理防护措施得当,全组病人得到及时救治,无死亡病例;无护理并发症.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病例,要制定并严格执行并发症防护措施,及时发现并积极治疗并发症,能够显著提高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
作者:胡玉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中药烫熨法在社区胃炎患者疼痛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3月-2012年12月期间到我院进行胃炎疼痛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奥美拉唑(口服20mg,一天两次)治疗7天,观察组患者则使用中药烫熨法治疗7天,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2.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0.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烫熨疗法可以有效患者胃炎患者的疼痛症状,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社区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陶渊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压力蒸汽灭菌过程中湿包形成的原因,并针对其原因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以减少或避免湿包的发生,保证物品灭菌效果.方法 采用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湿包评判标准,对2012年1~12月灭菌包100568个出现的湿包数进行统计并分析原因.结果 湿包形成的原因非常复杂多样,主要有物品装载不合理、预热时间不够、冷却方法不当、灭菌器故障、物品包装不当、物品灭菌前呈潮湿状态等.结论 要做好各种防范对策,如选择正确的冷却和卸载方法、规范物品包装和装载、确保灭菌器的正常运作、保持灭菌物品干燥、加强对操作员的专科理论和技术操作规范管理培训等工作,加强监管,减少湿包现象的发生.
作者:邓忠慧;邹立华;黄雪婷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脂质代谢紊乱与冠心痛发生及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 测定210例冠心病患者纤维蛋白原、甘油三脂、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比较不同体重组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 超重组除高密度脂蛋白随体重增加而减少外,其余均增加(p<0.01),正常体重组与减重组比较,(p>0.05).结论 肥胖者脂质代谢紊乱与冠心痛发生密切相关.
作者:卢亚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程序化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科在程序化管理实施前后的患者608例、医生19人和护士27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程序化管理在急诊护理中的护理效果做统计分析.结果 通过将程序化管理模式应用到急诊护理中,得到了护士的高度认可,病人满意度、急诊科医生满意度与护士满意度均有很大的改善(p<0.05).结论 将程序化管理模式应用到急诊护理中,能有效地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护士综合能力,具重要的实践与运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吴新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大气污染是全球范围内的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在我国近年来日益严重,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表明:大气污染可对人体呼吸、免疫、心血管等多个系统产生不良影响,造成肺功能下降、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身高.严重的空气污染,威胁到身体健康[1].为了尽量控制大气污染对公众健康的的危害,有必要加强对其预防和控制工作.
作者:王开旭;刘雪辉;李秀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复发性转移性乳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8例曾经使用过蒽环类和紫杉类药物治疗的复发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给予吉西他滨1000mg/m2加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脉滴注,第1,8天;顺铂25mg/m2静脉滴注,第1~3天;每21天重复一个疗程,每两周期评价疗效及毒性反应.结果 全组28例患者共完成86周期化疗,中位周期3(2~4周),完全缓解(CR)3例(10.7%),部分缓解(PR)11例(39.3%),稳健(SD) 10 (35.7%)例,进展(PD)4例(14.2%),总有效率50%;毒副反应主要为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抑制.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复发性转移性乳腺癌近期疗效明显,毒副反应小,是目前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优先选择方案.
作者:丁丽娟;闫俊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析临床上采用B超检查对于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3月到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临床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168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在入院后即进行B超检查,尤其是对右下腹的检查,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68例患者经过临床拟诊均为急性阑尾炎,手术和病理确诊132例为急性阑尾炎,确诊率为78.57%;患者在术前行B超检查诊断为急性阑尾炎患者145例,手术和病理确诊127例,确诊率为96.21%,临床诊断和B超检查辅助诊断两种方式对急性阑尾炎确诊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3例患者B超检查诊断为其他疾病,手术和病理确诊21例,临床上采用B超检查总确诊率88.10%.临床诊断对比B超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采用B超检查对急性阑尾炎确诊率较高,具有快捷、方便、无创且能反复检查等优势,广泛应用对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诊断中,同时对极似急性阑尾炎的疾病具有良好的鉴别诊断作用,值得在对患者诊断过程中借鉴.
作者:崔培善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授权赋能方式在基层优质护理服务病区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在基层优质护理服务病区实施授权赋能方式管理,包括提高病区护士长管理素质、提高病区护士的综合素质、病区财务管理授权赋能、病区环境管理授权赋能、病区质控管理的授权赋能、病区护理组长的授权赋能、病区教学管理的授权赋能、监督激励机制等.结果 护士工作满意度由76.5%上升至96.5%,临床护理质量合格率由94.5%上升至98.5%,病人满意度由94.5%上升至99%,降低了护士的职业倦怠感.结论 授权赋能方式在基层优质护理服务病区管理中应用,能激发和强化护理人员的激情和能力,提升护士职业荣誉感和幸福感,有利于基层护理队伍稳定、健康的发展.
作者:葛春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基层医院护士对急救物品、急救药品相关知识及急救技能的掌握情况,为提高护士急救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某二甲医院200名护士对急救物品及药品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调查;采用现场考核法分次随机考核护士的急救技术.结果 部分护士对急救技术及相关知识的掌握比较差,急救室抢救器材的使用不熟练,急救药品的作用及剂量认知不够.结论 护理管理者应为护士提供有针对性的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并在急救质量评价中增加急救物品管理知识和急救技术的内容.
作者:陈乔;刘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因雌激素水平波动或下降所致的以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絮乱和心理症状为主的综合症.多发生于45-55岁之间.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月经周期延长、闭经或不规律;盆底松弛、阴道干涩;面色潮红、心悸、焦虑、抑郁、激动易怒、记忆力减退;腰酸背痛、腿抽筋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我院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应用心理引导联合雌激素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60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继琼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持续正压通气(CPAP)呼吸机治疗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OSA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3月采用CPAP治疗的46例OSAS患者,并与同期采用常规治疗的OSAS的患者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PaO2、SpO2明显升高,PaCO2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复查多导睡眠图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总睡眠时间(TST)、呼吸紊乱指数(RDI)、夜间低氧饱和度(SpO2 Low)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持续正压通气(CPAP)呼吸机或明显改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睡眠质量,迅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徐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为了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综合症产妇的护理方法,并观察护理效果.方法 总结在我院治疗的妊娠期高血压综合症产妇87例资料,为了体现护理方法的稳定性,所有患者按照统计学随机数表原则分为两组:护理A组43例和护理B组44例,两组产妇均用相同的护理方法进行治疗,护理后按照文章疗效标准进行评定,后统计学方法比较组间差异性.结果 护理A组显效36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100%,护理B组显效34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100%,统计学检验结果表明两组护理结果组间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以MgSO4为首选治疗药物,同时加强对产妇的心理护理,对妊娠期高血压产妇的护理效果具有满意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作者:岳福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