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琴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3月120例慢阻肺患者作为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差异分对照组、延续组两组,各有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延续组出院后继续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干预前后肺功能相关指标;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OL-100各项评分.结果 延续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肺功能相关指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延续组肺功能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量表QOL-100各项评分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延续组生活质量量表QOL-100各项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作用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改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作者:马莉 刊期: 2017年第47期
目的 探讨人工鼻和呼吸湿化治疗仪(AIRVO)对人工气道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8月于我院诊治的人工气道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8例用人工鼻,观察组60例用呼吸湿化治疗仪.结果 观察组患者湿化满意率与对照组相比更高、VAP与呛咳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更低、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气道患者选择人工鼻或呼吸湿化治疗仪护理的效果均显著,但呼吸湿化治疗仪提高患者湿化满意率、降低其VAP与呛咳发生率的效果更佳,护理满意度更高,临床应用时可选择适宜时机为患者交替使用,以期获得更高的护理效果.
作者:王红 刊期: 2017年第47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临床输血护理中输血路径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1月接诊行输血治疗的104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抽签法将其平均分为52例参照组与52例实验组,对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实验组患者给予输血路径干预,对比两患者护理满意程度、输血差错率及护理人员知识掌握程度.结果:实验组护理人员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经输血路径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及输血差错率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输血护理中应用输血路径,不仅可有效降低输血差错率,同时还可以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并有效提升护理人员对相关知情的满意程度,因此,值得临床应用并推广.
作者:黎燕珊;岑雨贞;黎燕玲 刊期: 2017年第47期
目的 研究与探讨应用人文关怀在宫外孕患者护理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妇产科收治的宫外孕患者100例,随机分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进行研究,观察组患者用人文关怀护理进行研究,然后对两组进行观察,并对两组患者之后的治疗和康复情况以及治疗满意度进行统计学的科学分析.结果 对照组患者采用护理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差异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基础护理、心理辅导等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宫外孕患者进行人文关怀护理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缓解患者的精神压力,以及即使释放不良情绪,对患者的身体康复有较大的积极作用.
作者:顾海燕 刊期: 2017年第47期
目的 研究并分析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走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6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34例.实验组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并对比两组患者康复能力.结果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7.06%)明显高于参照组(7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及ADL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予以早期康复护理,提高了患者的康复能力.
作者:樊书美;高珞珞;张晶;叶向红 刊期: 2017年第47期
目的 本实验课题主要探究集中护理管理模式在择期手术患者入手术室后实施麻醉前应激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择期手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在入手术室后实施麻醉前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集中护理,对两组患者应激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在护理前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观察组与对照组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择期手术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后实施麻醉前的集中护理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的心理,同时还能够降低手术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张芹;付灵红 刊期: 2017年第47期
目的 探讨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中舒适护理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日~2017年5月31日在医院中医治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应用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疼痛感为(2.96±1.53),显然低于对照组(4.01±0.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中,观察组为91.6%,显然比对照组66.6%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复位内固定手术中,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舒适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减少患者疼痛感,具有重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代海英 刊期: 2017年第47期
目的 总结沟通技巧在泌尿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实施价值,提高泌尿外科护理工作质量.方法 选择我院泌尿外科2016年2月~2017年4月收治的108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沟通,实验组采用沟通技巧,各54例.对比两组泌尿外科患者护理服务态度满意度、语言沟通满意度、责任心满意度、护理工作质量评分.结果 实验组服务态度满意度、语言沟通满意度、责任心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以及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泌尿外科护理工作中采取沟通技巧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工作质量,具有推行价值.
作者:陈丛丛 刊期: 2017年第47期
目的 总结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方法并对其护理效果作以评价.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7年6月收治的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78例作为研究对象,患儿入院后分别接受不同模式护理干预,笔者将其中39例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的患儿作为对照组,余下39例实施护理干预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将两组临床护理有效率作以比较.结果 经护理达显效、有效护理效果等级标准的患儿在观察组占94.9%明显高于对照组76.9%,两组临床护理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23,P<0.05).结论 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对护理干预有着迫切需要,临床重视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护理干预方法的总结与经验积累对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大有帮助.
作者:朱小华 刊期: 2017年第47期
多重耐药菌感染是ICU病区院内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从ICU多重耐药菌产生原因进行分析,通过加强医院管理制度,护理管理流程,人员自身认知等方面,达到预防院内感染的目的.
作者:贺茜;黄蓉 刊期: 2017年第47期
目的 对临床护理干预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与生存质量的临床应用效果作以评价.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就诊于我院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研究课题设计对照实验,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按常规护理方法护理对照组患者,予以观察组患者提供临床护理干预.采用QOL测评量表评定护理后患者生存质量,同时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与二氧化碳分压.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焦虑、抑郁等维度评分明显要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3,t=3.091,t=4.143,t=3.754,P<0.05).结论 临床护理干预在老年COPD患者护理中应用对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肺功能大有裨益,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颜军梅 刊期: 2017年第47期
目的 总结护理干预方法在手外伤带蒂皮瓣移植术后感染中的预防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6月~2017年4月收治的100例手外伤带蒂皮瓣移植术患者的资料,依据随机分配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术后感染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观察组术后感染率为4.0%、护理满意率为96.0%,均优于对照组的16.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手外伤带蒂皮瓣移植患者采用有效地护理干预,能够发挥较好的感染预防效果,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傅波珍;王盛涛;王琼;廖家伟 刊期: 2017年第47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癌性疼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重度癌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及规范化癌痛三阶梯止痛)和对照组(单纯予基础护理及规范化癌痛三阶梯止痛),各40例.采用疼痛数字分级评分(NRS)法进行疼痛程度的评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疼痛明显缓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基础护理及规范化癌痛三阶梯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法可更好地控制癌痛,在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有显著的效果.
作者:刘凤霞 刊期: 2017年第47期
目的 评价优质护理干预在老年科临床输液中的实施价值,为临床输液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4月我院老年科接受输液治疗的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以及采取优质护理的实验组,各56例.对比两组老年科输液治疗患者的投诉率、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干预前后情绪评分.结果 实验组老年科输液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投诉率以及护理干预后焦虑情绪、抑郁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的实施可以降低老年科输液患者的投诉率、缓解负面情绪评分,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实施价值.
作者:吴保珍 刊期: 2017年第47期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型号胃管对持续胃肠减压的效果及护理体会,为临床护理提供指导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我科需行胃肠减压的胰腺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16号胃管,研究组使用18号胃管,采用相同护理方法,对比分析两组胃管胃肠减压效果.结果 研究组胃肠减压效果(包括胃液引流量、堵管例数、胃管留置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住院天数比对照组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8号胃管的改良有利于保持胃肠减压有效性,促进胰腺炎的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亲亲;王素娟;张小婷 刊期: 2017年第47期
目的 分析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全方位临床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3日~2017年3月19日在我院就诊的8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通过随机颜色球抽取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普通护理和全方位临床护理,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焦虑、抑郁评分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对护理表示满意43例、焦虑评分为(50.11±5.17)分、抑郁评分为(45.55±5.31)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不稳定型心绞痛进行全方位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冒小鹭;何爱琴 刊期: 2017年第47期
目的 探讨慢阻肺无创呼吸机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我院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60例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各30组.患者均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同时应用人性化护理,并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有效率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阻肺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过程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可使患者护理满意度大幅度提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晓庆 刊期: 2017年第47期
目的 主要探讨早期胃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对大面积脑梗塞减压术后患者预后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神经外科大面积脑梗塞减压术后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早期胃肠道营养组(观察组,22例)和早期完全胃肠外营养组(对照组,20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第1天,7天,14天,21天营养风险筛查评分;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观察术后意识恢复情况,饮水试验评分判断预后.结果 两组患者在术前、术后第1天的营养筛查评分无显著统计学差异,但在术后第7天、14天、21天观察组的营养筛查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第1天,7天,14天,30天的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后第30天观察组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第1天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无显著统计学差异,但在术后第7天,14天,21天,30天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胃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减少了大面积脑梗塞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机体顺利早期康复.
作者:吴静;蒋蕾 刊期: 2017年第47期
目的 探析在针对环状混合痔患者的手术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环状混合痔患者80例,依据随机原则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在手术护理中实施常规护理、舒适护理,并对照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1天、术后3天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结论 将舒适护理用于环状混合痔手术护理中能够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黄影;何虹 刊期: 2017年第47期
目的 探究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评价.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0例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护理方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和干预组(采用临床护理干预模式),各25例.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后,干预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护理干预对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有更好的护理作用,不仅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死亡率.
作者:何爱琴;冒小鹭 刊期: 2017年第4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