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舒适护理用于环状混合痔手术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黄影;何虹

关键词:环状混合痔, 舒适护理, 手术护理
摘要:目的 探析在针对环状混合痔患者的手术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环状混合痔患者80例,依据随机原则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在手术护理中实施常规护理、舒适护理,并对照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1天、术后3天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结论 将舒适护理用于环状混合痔手术护理中能够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广泛应用.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循证手术室护理服务应用于急诊患者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循证手术室护理服务在急诊患者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4年12月~2017年6月收治的98例患者作为样本,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手段,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循证手术室护理的手段,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在干预组经过循证手术室护理之后,患者的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常规组,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急诊科患者进行护理治疗的过程中,通过采用循证手术室护理的方法,能够在促进治疗效果提升的同时,更好的改善患者的满意度,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可靠的保障.

    作者:陈兰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浅析消毒供应中心在降低门诊拔火罐感染风险中的重要性

    目的 降低门诊患者在拔火罐诊疗操作中感染的风险.方法 由消毒供应中心进行统一密闭式回收、采用消毒清洗机集中清洗消毒,统一密闭式下送发放,并对清洗各环节各流程进行监测,以达到高水平消毒,防控感染,保障门诊医疗安全.结果 火罐清洗质量及效果比之前得到了显著提高,得到各门诊使用科室的认可.免疫荧光ATP法监测,蛋白残留在正常范围.结论 采用此方法符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规范》要求,降低门诊拔火罐感染风险.

    作者:芮薇;李彤;朱志洁;王英;王春霞;罗静芳;康慧;张章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评价

    目的 探究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评价.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0例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护理方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和干预组(采用临床护理干预模式),各25例.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后,干预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护理干预对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有更好的护理作用,不仅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死亡率.

    作者:何爱琴;冒小鹭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在老年疝气手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探究

    目的 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在老年疝气手术患者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老年疝气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方式,将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率作为对比依据.结果:①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②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本次研究证明,在老年疝气手术患者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改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许艳霞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舒适护理用于环状混合痔手术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析在针对环状混合痔患者的手术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环状混合痔患者80例,依据随机原则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在手术护理中实施常规护理、舒适护理,并对照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1天、术后3天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结论 将舒适护理用于环状混合痔手术护理中能够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黄影;何虹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影响心电监护报警阈值设置正确执行率的相关因素及质量改进效果

    目的 探讨影响心电监护报警阈值设置正确执行率的相关因素及质量改进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心内科护理人员34人,通过心电监护知识问卷调查和现场设置报警考核分析,根据结果分析护士对报警阈值设置的执行情况,实施心电监护专科护理管理干预以达到质量改进效果.结果 护理人员干预前后心电监护相关知识掌握自评得分及心电监护报警阈值设置正确执行率对比有明显差异,干预后护士自评得分正确执行率明显高于干预前;干预后的三级质控资料中患者安全及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电监护专科护理管理干预,能明显提高护理人员心电监护相关知识的掌握自评得分及设置报警阈值正确执行率,确保患者安全与护理质量.

    作者:杨秋荣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手术室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在手术室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通过对手术室护理的评价指标进行分析,终得出其指标对手术室的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2017年本院接受手术室护理的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将其分为对比组(A组)和观察组(B组).其中,对A组患者进行传统的手术室护理,对B组患者进行综合的手术室护理.结果 通过对两组的结果进行对比,B组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A组,投诉率远远低于A组,因此,B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要高于A组的护理效果(P<0.05).结论 对患者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采用质量综合评价指标,能够更为有效的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范红艳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优质护理服务对急性心梗患者康复的影响分析

    目的 对优质护理服务对急性心梗患者康复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4月本院患者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性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方法,对两组急性心梗患者的康复状况进行对比.结果 对两组患者康复指标进行分析,观察组生活指标评分为(94.67±1.08)分.对照组评分为(84.62±1.36)分,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的认知评分进行了对比,观察组患者的认知评分为(90.37±0.37)分,对照组患者的认知评分为(83.50±1.30)分,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分析,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3.33%)明显低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急性心肌梗患者的康复质量,避免患者病发症的出现,因此,该种护理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胡运娇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分阶段心理护理对于重症肌无力手术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分阶段心理护理对重症肌无力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7年2月因患有重症肌无力而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40例,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分阶段心理护理,将两组患者的焦虑与抑郁评分、肌无力危象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入院前焦虑与抑郁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5天焦虑与抑郁评分、肌无力危象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重症肌无力手术患者给予分阶段心理护理,不仅能够缓解患者焦虑及抑郁等消极情绪,还能减少肌无力危象的发生概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丽虹;段维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临床护理路径对肺结核咯血患者的护理对策探讨

    目的 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对肺结核咯血患者的护理对策探讨.方法 选取2015年06月~2016年12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肺结核并咯血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呼吸内科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 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6.11%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治疗评分为(81.48±7.8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84±5.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改善肺结核咯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及使用.

    作者:王小荣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防范措施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和防范措施.方法 选择本院手术室收治的2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护理风险发生率,并对发生护理风险事件的患者与未发生护理风险事件患者各项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高危因素,基于结果研究防范措施.结果 高龄、缺乏心理准备、手术操作技术不成熟、BMI过高、手术时间过长为导致手术室风险事件发生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 手术室是护理风险事件的高发场所,针对护理风险因素需明确手术室各项规程,强化护理人员专业技术,从而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廖雪芹;蒋菲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人性化护理对高龄产妇情绪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对高龄产妇情绪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分娩的40例高龄产妇作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5年12月实施常规护理的40例高龄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前后情绪变化情况及分娩结局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护理干预后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产后出血率及Apgar评分>7分的新生儿比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产妇实施人性化护理可以缓解产妇负面情绪,改善分娩结局.

    作者:陆金华;赵雪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矽肺患者疾病应对方式与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分析矽肺患者疾病应对方式和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医学应对问卷及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调查问卷对80例住院矽肺患者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矽肺患者与男性常模组相比多采用回避、屈服的应对方式(P<0.05),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的依从性会受到影响(P<0.05).鼓励患者采取积极的方式来面对疾病,则可以提高呼吸功能锻炼的依从性.结论 疾病应对方式的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矽肺患者呼吸功能锻炼的依从性,为此需要强化对患者心理特征的重视,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心理疏导方式来实现对患者心理状态的有效缓解,通过压力的缓解来促进患者呼吸功能治疗依从性的显著提高,进而有助于患者肺功能的大限度恢复,以达到延缓病程进展的目的.

    作者:孙桂芸;王秋红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100例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血压变化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观察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血压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我院的医疗服务水平,也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

    作者:何清萍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的护理

    目的 探讨经皮侧路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及护理.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8例行椎间孔镜手术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结果 患者术后VAS及ODI评分明显较术前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良好,术前术后精心细致的护理是保障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朱鸭红;叶亚东;叶俊芹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引入急诊全程优化护理所产生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2月来我院抢救的心肌梗死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比组,对比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干预;研究组则采用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所产生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心肌梗死复发率研究组为8.33%(2/24)、对比组20.83%(5/24),两者相比较,研究组明显低于对比组,同时研究组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科采用全程优化护理具有很明显的优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时间能够明显的缩短,同时复发几率也能明显的降低.

    作者:潘玉琴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妇科恶性肿瘤围手术期防治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在围手术期中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栓防治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妇科恶性肿瘤诊治的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围术期内为其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结果 通过为患者进行护理后,无一例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且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护理前.结论 在围手术期中,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进行预防下肢深静脉形成血栓的护理后,护理满意度被显著提高,故而临床上要加大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作者:葛忠玲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舒适护理在老年性哮喘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对老年性哮喘患者采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2例老年性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30例)与舒适护理干预(观察组,32例)的临床护理舒适度、满意度、依从率、复发率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舒适度、满意度、依从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对老年性哮喘患者开展护理工作时,可采用舒适护理干预方式,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满意度、依从率,并降低复发率,护理效果显著可予以推广应用.

    作者:李娜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观察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

    目的 分析全面护理干预对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负性心理、并发症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医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应用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并发症比例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和并发症比例均比对照组的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的明显增加(P<0.05).结论 应用全面护理干预能有效地增加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治疗的安全性,降低并发症的比例,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段维;黄丽虹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施行循证护理服务的意义分析与研究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施行循证护理服务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循证组施行循证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评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疾病认知、自我管理能力;干预前后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结果 循证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1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6.32%;循证组显效22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74%.干预前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相近,分别为(19.34±0.25)分和(19.54±0.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循证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11.21±0.51)分优于对照组(16.73±0.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疾病认知、自我管理能力(95.14±2.73)分、(96.38±3.13)分、(96.61±2.13)分高于对照组(85.51±2.61)分、(85.62±1.21)分、(86.51±1.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施行循证护理服务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疾病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减轻焦虑情绪,改善病情,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借鉴.

    作者:丁玲玲 刊期: 2017年第47期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