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对患者舒适度的临床影响分析

王红伟

关键词:心理护理, 血液透析, 心理状况, 舒适度
摘要:目的 探究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对患者舒适度的临床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3月~8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血液透析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采用常规护理对对照组进行干预,观察组则采用心理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的舒适度情况及心理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舒适率由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SAS与SD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血液透析患者采用心理护理进行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同时提高了护理的舒适度.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分析护理干预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分析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接收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参照组,各48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手段,干预组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以及血尿酸水平.结果 比较分析,干预组护理满意度为95.83%,参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1.25%,并且干预组护理一个月后,血尿酸水平要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积极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具有极佳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孙杉;殷少飞;苏真真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人性化护理对高龄产妇情绪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对高龄产妇情绪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分娩的40例高龄产妇作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5年12月实施常规护理的40例高龄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前后情绪变化情况及分娩结局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护理干预后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产后出血率及Apgar评分>7分的新生儿比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产妇实施人性化护理可以缓解产妇负面情绪,改善分娩结局.

    作者:陆金华;赵雪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风险控制对泌尿外科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控制作用

    目的 探讨分析对泌尿外科老年患者护理中实施风险控制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泌尿外科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老年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给予常规护理的常规组和常规护理+风险控制的控制组,各60例.统计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比两组对护理模式的满意度.结果 控制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3.33%,远低于常规组的13.33%;控制组对护理模式的满意度等级分布与常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前者总满意率也远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泌尿外科老年患者术后护理中引入风险控制理念既可以显著减少并发症,又可改善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肖利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高浓度钾泵在心脏换瓣术后早期应用的护理

    目的 探讨高浓度钾泵在心脏换瓣术后早期应用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1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微量泵经锁骨下静脉推注氯化钾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他们的治疗效果.结果 10例患者在经过补钾的1 h、2 h、3 h后,血钾均有所提高到达正常水平,没有出现高血钾等并发症.结论 高浓度钾泵在心脏换瓣术后早期的护理应用中,对血钾、电解质和血气、尿量等实施动态监测以及进行持续的心电图监护,是一种既安全又高效的补钾手段,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童云凤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影响

    目的 分析在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中使用护理干预方法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7月期间在我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患者88例,将其按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44例.其中常规组实施一般基础护理方法,研究组实施护理干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实施后骨密度改善情况和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结果 护理实施结束后,研究组患者的骨密度得到显著的提高,较之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且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也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在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展开对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给患者带来了有利的影响,极大的改善了骨密度情况.

    作者:马海梅;殷少飞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全程护理干预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分析

    目的 分析全程护理干预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1月收治的40例糖尿病患者,将其分为干预组(实施全程护理干预)与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各20例.对比两组治疗依从性情况,记录两组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组治疗依从性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但干预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糖尿病患者采取全程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升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春玲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集束化护理干预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集束化护理干预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骨科术后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瑶丽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护理报告

    目的 探讨总结脉腔内激光闭锁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总结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措施.结果 74例患者全部康复出院,无一例并发症发生,随访均康复,无一例复发.结论 积极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对预防手术并发症、促进康复、保持手术的治疗效果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谢静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浅谈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护理效果

    目的 研究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5月~10月在我院神经内科诊治的危重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肠内营养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首先对观察组进行肠内营养的护理效果分析,并将观察组的护理效果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在肠内营养护理干预的情况下,患者对治疗结果的满意度是85%,患者的恢复效果较好.对照组在接受常规治疗的情况下,患者对于治疗结果的满意度是70%,患者的恢复效果一般.通过将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发现,观察组的患者对于治疗结果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通过对患者进行肠内营养的干预治疗,恢复效果较好,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满意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的肠内营养护理过程中加入干预治疗,患者的恢复效果较好,可以提升患者对于治疗结果的满意度,可以在临床治疗中进行使用和推广.

    作者:田楠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合并脑出血患者的效果评价

    目的 总结分析脑梗死合并脑出血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接收的脑梗死合并脑出血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在抑郁评分、焦虑评分、护理满意度、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以及生活能力量表评分等相关指标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合并脑出血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娟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手术患者预防术中低体温的措施与方法

    目的 探究患者术中低体温措施与方法.方法 选取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100例.常规组常规护理研究组预防术中低温措施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后体温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对患者采取预防术中低温措施可减少术后低温情况出现确保手术疗效.

    作者:帅鹤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择期手术患者入手术室后实施麻醉前集中护理管理模式对其应激的影响

    目的 本实验课题主要探究集中护理管理模式在择期手术患者入手术室后实施麻醉前应激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择期手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在入手术室后实施麻醉前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集中护理,对两组患者应激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在护理前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观察组与对照组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择期手术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后实施麻醉前的集中护理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的心理,同时还能够降低手术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张芹;付灵红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施行循证护理服务的意义分析与研究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施行循证护理服务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循证组施行循证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评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疾病认知、自我管理能力;干预前后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结果 循证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1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6.32%;循证组显效22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74%.干预前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相近,分别为(19.34±0.25)分和(19.54±0.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循证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11.21±0.51)分优于对照组(16.73±0.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疾病认知、自我管理能力(95.14±2.73)分、(96.38±3.13)分、(96.61±2.13)分高于对照组(85.51±2.61)分、(85.62±1.21)分、(86.51±1.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施行循证护理服务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疾病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减轻焦虑情绪,改善病情,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借鉴.

    作者:丁玲玲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集束化护理在老年住院健康体检者跌倒防范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对老年住院健康体检者防跌倒中实施集束化护理的效果进行评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接收的5老年住院健康体检者37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分析,依照护理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成观察组331例和对比组206例,对比组实施常规护理,探究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体检者的跌倒发生率及防跌倒知识掌握情况.结果 探究组体检者防跌倒知识掌握合格率为95.5%,跌倒发生率为0.30%,分别与对比组的43.7%,1.97%,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通过集束化护理有助于提升住院老年健康体检者预防跌倒认知,预防和减少跌倒发生.

    作者:吴定芳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一次性化疗泵在直肠癌患者化疗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一次性化疗泵在直肠癌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直肠癌化疗的患者78例,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静脉滴注方式进行化疗,研究组采用一次性化疗泵持续给药,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化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的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直肠癌患者化疗时使用一次性化疗泵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少化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李洁;居朝霞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重症脑血管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重症脑血管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重症脑血管患者183例,按照护理方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循证护理,并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就诊时,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昏迷量表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昏迷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重症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中实施循证护理的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江文柳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呼吸科胸腔闭式引流患者的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呼吸科胸腔闭式引流患者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引流与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6月在我院呼吸科就诊的胸腔闭式引流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联合全程护理,对照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联合传统护理.比较两组胸腔闭式引流患者的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评分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胸腔积液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7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胸腔积液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26%)明显低于对照组(2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闭式引流患者经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联合全程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引流中应用推广.

    作者:王琴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舒适护理在老年性哮喘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对老年性哮喘患者采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2例老年性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30例)与舒适护理干预(观察组,32例)的临床护理舒适度、满意度、依从率、复发率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舒适度、满意度、依从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对老年性哮喘患者开展护理工作时,可采用舒适护理干预方式,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满意度、依从率,并降低复发率,护理效果显著可予以推广应用.

    作者:李娜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闭合复位内固定术中舒适护理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中舒适护理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日~2017年5月31日在医院中医治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应用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疼痛感为(2.96±1.53),显然低于对照组(4.01±0.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中,观察组为91.6%,显然比对照组66.6%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复位内固定手术中,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舒适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减少患者疼痛感,具有重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代海英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医联体血糖信息化管理平台构建与应用分析

    目的 探究医联体血糖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构建模式和应用效果,以提高医疗资源配置的有效性,促进血糖管理的联动性、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以数据化和信息化为基础建立血糖管理平台,实施以各医院内分泌科为主导的全院、全医联体医院的血糖数据信息化、规范化管理,对其进行客观分析.结果 该血糖信息化管理平台可有效整合多家医疗机构的血糖信息,为医护人员获得患者数据提供了很大便利,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成本.结论 医联体血糖信息化管理平台促进医疗资源有效整合,促进血糖管理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提高,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

    作者:陈德丽;胡钰镔 刊期: 2017年第47期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