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婧;关玉霞
药物振荡器是护士在加药时必不可少的使用工具.为保障药品质量及安全,护理人员需定期对药物振荡器进行清洁、消毒.传统方法是反复用棉签蘸取75%酒精清洁表面后紫外线照射消毒,工作人员会感觉很费力,且振荡器上附着的药渍或药垢很难清除干净.我科改用毛笔蘸热水清洁振荡器,收效甚好,介绍如下.
作者:黄丹丹;龚晓霞;苏梅珍 刊期: 2010年第14期
浸浴是烧伤后期处理残余创面的重要手段,它具有清洁创面,减少创面细菌数量和脓性分泌物,促进坏死组织软化和分离,引流痂下积液的作用.但在患者浸浴中,存在浴缸等器具不易消毒,成为交叉感染源的主要问题,应用一次性塑料薄膜能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瑞丽;林玉丹 刊期: 2010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与外周静脉留置针输入奥沙利铂对患者造成神经毒性的差异.方法 将58例拟行奥沙利铂化疗方案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分为PICC组(n=32)和外周组(n=29),PICC组经PICC输入奥沙利铂,外周组经外周静脉留置针输入奥沙利铂,对比观察2种给药途径引起周围神经毒性反应以及药物引起肢体疼痛情况.结果 PICC组出现3例神经毒性反应,均为一级,无一例出现肢体疼痛;外周组18例出现神经毒性反应,其中一级10例,二级8例,有11例出现输注侧肢体局部疼痛.PICC组神经毒性发生率明显低于外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经PICC输入奥沙利铂,神经毒性反应轻,可避免引起肢体疼痛,有利于提高患者化疗依从性.
作者:徐永琼;吴敏 刊期: 2010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广东省医院新生儿监护室(NICU)体位管理的现状,护理人员对体位管理知识的认识情况,影响护士在工作中进行体位管理的因素等情况,为医院落实体位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对广东省37所医院选派到香港参加NICU专科护士进修的41位学员进行所在医院实施体位管理现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62.2%的医院体位管理的指引不全面,32.4%的医院缺乏指引,仅有5.4%的医院具备较全面的指引,10.8%的医院对体位管理进行定期培训.36.5%的护士掌握体位管理摆放原则,76%的护士认同体位管理的重要性,在实际工作中注意落实体位管理的只占34.5%.结论 NICU护士对体位管理知识的认知率有待提高,应定期提供培训,NICU需建立和完善体位管理的指引,落实体位管理.
作者:黄月佳;王晓杰;刘放云;徐友岚 刊期: 2010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术后的康复护理方法,大限度恢复肩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和功能活动障碍等不良后果.方法 2007年1月至2008年8月对60例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冶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患者做好术前术后护理,制定详细的康复计划,术后分阶段的指导肩关节功能锻炼.结果 60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并发症,终随访时肩关节活动范围平均为:主动前屈上举为150°,主动体侧外旋为30°,主动内旋达到T9水平,总体优秀率为89.3%.患者对手术后效果均表示满意.结论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术前术后全面细致的护理,术后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康复锻炼,是促进患者肩关节功能康复的重要方法.
作者:王迪;张晋;张菁 刊期: 2010年第14期
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和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职业人群所承担的压力与日剧增,心理亚健康现象越来越普遍.本研究阐述了职业人群心理亚健康的现状、表现和主要影响因素,简要介绍了现有的干预和治疗方法,并提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进一步研究的建议,为维护和加强职业人群的身心健康提供参考.
作者:许景灿;任小红;李国安 刊期: 2010年第14期
综述了临床路径在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范围、应用效果及实施状况,认为目前还存在起步晚,应用范围小、研究不深入和管理欠完善等缺点,提出遂渐建立临床路径教学管理体系的发展方向,以促进临床教学路径的规范化建立和标准化实施,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谢小红 刊期: 2010年第14期
综述了我国呼吸机院内消毒方法,包括有效消毒液浸泡法、高压蒸汽灭菌法、环氧乙烷灭菌法、呼吸机清洗消毒机、一次性呼吸机管路、细菌过滤器、擦拭及吸尘法、个性化消毒方法等;提出了管道与湿化罐是消毒重点,与医疗护理工作紧密配合,应重视呼吸机规范化管理等建议.
作者:周霞;滑霏;夏娴 刊期: 2010年第14期
本文就心理一致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综述.本文简要介绍了有益健康模型以及心理一致感概念、稳定性以及心理一致感量表的使用.具体分析了心理一致感与心理健康、生活质量的相互关系,进而总结了心理一致感的应用范围和干预措施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心理一致感未来的研究展望.
作者:陈小芳;薛小玲 刊期: 2010年第14期
随着微创手术在妇科领域的深入开展,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已越来越受到妇科医生的重视及病人的青睐.但是,在行经阴道子宫切除术时,由于手术空间小,手术野暴露和翻出子宫困难,增加了手术操作困难度.
作者:房永红 刊期: 2010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虚拟社区健康知识共享的优势性.方法 以天涯社区论坛-天涯医院为例,分析网民的发贴内容、访问数及回应数.结果 虚拟社区健康知识共享具有互动性、虚拟性、归属感、跨地区性和去时间性和经济性.结论 利用虚拟社区开展健康教育效果优于现实社区和医院.
作者:俞文敏;王杰;周宏宇 刊期: 2010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患者自我注射胰岛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90例使用胰岛素笔患者注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结果 90例患者胰岛素笔注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针眼处发红、注射笔使用中出现问题、剂量不准确等,通过护士进行分析并给予指导,使患者正确进行胰岛素注射,尽量避免和正确处理胰岛素注射中常见问题的发生.结论 让使用胰岛素的患者能更容易接受胰岛素治疗并坚持下去,以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状况,延缓和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降低医疗费用,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周海燕;赵艳霞 刊期: 2010年第14期
糖尿病足是由于糖尿病患者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的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深部组织坏死.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不断攀升,近年来我国糖尿病足的患病率逐年增加.
作者:童奥;王振宇;朱慧娟;唐红;关小宏;杨采哲;吴石白 刊期: 2010年第14期
扭转痉挛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严重慢性进展性疾病,药物治疗效果差.我科利用立体定向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5例扭转痉挛患者.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发现患者术前存在心理、安全等护理问题;术后有继发颅内血肿、体温升高、伤口愈合困难等并发症的隐患,以及患者和家属对刺激系统的维护和术后康复锻炼知识的缺乏.我们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效果满意.
作者:赵彬芳;吴玉燕;陈玲;徐敏宁;穆霄静;高小平;侯芳 刊期: 2010年第14期
随着血液透析人群的逐年增加,许多患者需要通过临时导管或带cuff的长期中心静脉插管建立血管通路,而留置导管患者的个人卫生状况将直接影响导管的使用寿命.
作者:勾荣;沈建明;王春梅 刊期: 2010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VAP)危险因素,探讨针对性护理措施.方法 采用前瞻性监测和回顾性调查方法,专职人员对机械通气≥48h及撒停机械通气拔除气管后48h内患者进行监测.结果 高龄、基础疾病严重病人、应用机械通气时间大于7d及长期使用高效广谱抗生素是VAP的高危因素.结论 依据VAP的高危因素,分析原因并提出其预防措施,能有效降低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作者:谢艳玲;唐思;黄飘 刊期: 2010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头皮针行新生儿股静脉抽血佳穿刺方法,以期提高采血成功率.方法 选择我院新生儿病房采集血标本对象360例,按穿刺方法随机分为2组,包括直刺法180例、斜刺法180例,在留取血标本时对采血成功率、局部组织损伤情况和溶血凝血情况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使用效果.结果 2组患儿采血成功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采用头皮静脉针行新生儿股静脉斜刺抽血,其采血成功率高达94.4%;局部组织损伤情况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发生溶血凝血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2).结论 采用头皮静脉针行股静脉斜刺法抽血,其采血成功率高、采血量大、一次能采集足够血量,能减少局部组织损伤情况的发生,有效地减少护士工作量和减轻患儿痛苦.因此认为,头皮静脉针行新生儿股静脉抽血宜采用斜刺法.
作者:陈晓瑜;陈伟霞;陈跃芬;李娜莎;林琳 刊期: 2010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突发致命性胸痛病人院前急救及转运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深圳市急救中心院前急救科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接收的突发致命性胸痛病人36例的临床资料,并比较同期自行入院的21例同类病人病死率.结果 院前急救组病人经专业现场急救处理后,其处理前后呼吸、心率、血压、胸痛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院前急救组病死率低于自行入院组.结论 突发致命性胸痛病人临床表现复杂,专业的院前急救能及时抢救监护,合理用药,保证安全、快速、有效转送,病情控制较好,有效降低病死率.
作者:赵小斐;张红娟;何满红;刘德红 刊期: 2010年第14期
术前物品准备是术前准备的一项基本工作,也是术前的常规工作.随着手术量的不断增长和手术方法的不断改进,新业务新技术的不断开展,术前准备用物工作愈加复杂,物品种类也愈加繁多,每台手术用物的种类达几十种甚至更多.
作者:张敏;孙建荷;张秀清 刊期: 2010年第14期
目的 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健康促进行为的现状,探讨血透患者健康促进行为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健康行为能力自评量表、健康状况问卷、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总量表标准化得分为63.18分;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与受教育程度、经济状况呈正相关,健康行为自我效能、自觉健康状况、社会支持均与健康促进行为呈正相关.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健康促进行为属于中等;血透患者的受教育程度越高,经济状况越好,血透患者的健康促进行为越好;血透患者的自我效能越高、自觉健康状况越好、社会支持越好,血透患者的健康促进行为越好.
作者:邓胜兰;宋春辉;许娴;叶晓青;王饶平 刊期: 2010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