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燕娥
目的 解析破窗理论在提高普外科手术患者手术室护理安全性及患者满意度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选择2015年11月~2017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破窗理论实施前后各40例,对理论实施前后手术室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情况技能型统计与对比.结果 破窗理论实施以后,手术室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与实施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理论实施后护理服务满意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65.0%,组间差异显著(P<0.01).结论 破窗理论应用于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发挥未雨绸缪的作用,降低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优化护患关系,具备一定推广价值.
作者:陈远珍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实施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的1月~2017年的7月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病患83例,采用随机方法将所选患者分成研究组(42例)及对照组(41例),研究组实施循证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施护效果.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抢救成功率、护理满意度更高,且住院时间更短,组间比较可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实施循证护理能提高抢救效率,促进患者及早恢复,促进其对护理工作更加满意.
作者:魏新玉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分析临床血糖检验中快速血糖仪和常规生化仪应用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需进行血糖检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生化仪检验方式,观察组接受快速血糖仪检查方式,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检测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血糖检测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血糖检验中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快速血糖检测仪所需时间更短,安全性高,实用性更显优势,可作为临床主要检测方式,值得推广.
作者:尹红花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麻醉复苏室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及应对措施.方法 2014年8月~2017年9月,于我院麻醉复苏室收治的患者中选取50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有10例存在护理安全隐患,对其出现的原因进行总结,并且找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结果 500例患者中,一共有10例患者存在有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为2%,原因为:2例为潜在交叉感染,3例为患者躁动,2例为监护不到位,1例为物品交接遗漏,2例为护患沟通过程中的法律问题不明确.结论 麻醉复苏室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多种多样,要积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应对,大程度上降低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
作者:侯薇;刘东 刊期: 2018年第30期
通过从多学科、多方位的整合、完善实习带教计划,改善临床实践培训及考核方式,包括本科实习护生的岗前培训模式,实现学生尽快适应新角色、重视临床带教老师的选择、培养护生实际工作能力、提升临床思维能力,为临床护理队伍提供更多高质量、高层次的人才,使护理队伍更加适应现代需求.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提升自我综合素质.
作者:詹鸿静;杨姗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观察及护理对策,为临床上护理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肿瘤外二科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6例行PIC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126PICC患者中4例出现静脉炎(3.17%),穿刺点渗血6例(4.76%),穿刺点感染2例(1.59),血栓形成1例(0.8%),导管感染5例(3.97%),导管堵塞1例(0.8%),导管脱出2例(1.59%),无导管断裂患者.结论 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期间有一定并发症,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其发生率可以明显降低.
作者:买孜亚·大买买提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本课题旨在探讨肺癌PICC置管化疗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通过随机数字法的分组方法将本院2015年2月~2017年6月在院治疗的肺癌PICC置管化疗患者112例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56例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对照组56例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肺癌PICC置管化疗患者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肺癌PICC置管化疗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可通过护理干预显著改善,值得推广.
作者:张佩芬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行模式的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200例,随机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行基础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并给予行循证护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以及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组心律失常发生率为8.0%,少于对照组的40.0%,统计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为92.0%,显著优于对照组75.0%,组间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使用循证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同时降低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分钟心搏和心脏指数(CI),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和探索.
作者:徐春美;张小群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协同家属护理管理模式改善老年肺结核健康状态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常规护理模式,n=50)和对照组(协同家属护理管理模式,n=50),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自我效能、生活质量、依从性.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自我效能、生活质量、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应用协同家属护理管理模式可作为改善老年肺结核患者的健康状况的一种常规护理护士,提高患者治疗依从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珊珊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教育与早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4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另外选取我院收治的4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设为研究组,再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教育与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 研究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和餐后2h血糖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不良妊娠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教育与早期护理干预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且能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吴彩芳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主要探讨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的肾结石患者220例,按照两组不同的护理管理干预,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1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执行常规护理管理干预,实验组患者执行手术室护理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康复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和术后康复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的肾结石患者,采取手术室护理管理干预,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机率,还能增加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同时还能提高手术后的康复效果.
作者:胡游游;杨帆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伤口老师对临床护士进行伤口造口护理培训中的作用及与效果评价.方法 根据学员的情况、采用多种形式对压疮高发科室的护士长和各科压疮联络员进行有关压疮防治知识、态度和技能的培训.分别制订培划,培训对象掌握皮肤的解剖和伤口换药、压疮的定义、分期、测量、评估.压疮各期的与预防及处理.新型敷临床应用及选择.造口及造口周围并发症的处理.操作技能:1.伤口换药2.伤口的测量3.各期伤口辅料的选择4.造口袋的更换.结果 共完成护士专科技能培训136人护士对压疮的评估、分期、换药以及各种辅料的使用有明显的提高.结论 帮助和促进了培训对象对压疮防治知识的掌握、压疮危险因素的评估和压疮护理的水平.提升护士的专业技能.
作者:李雪晖;张耀荣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长期卧床的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护理办法.方法 选择2015年4月到2017年10月40例长期卧床的阿尔茨海默症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20)与实验组(n=20),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施以整体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智力状态评分(MMSE)、社会活动能力(FAQ)与日常生活能力(ADL)等情况变化.结果 实验组的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长期卧床的阿尔茨海默症患者进行整体护理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智力水平、社会活动能力与日常生活能力,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黄建丽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盆腔炎住院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方法 选择来我院入院治疗的100例盆腔炎病患为研究对象,依照就诊顺序,分成2组,每组5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较高,且对护理满意程度评分较高,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盆腔炎住院病患,开展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方案,能提升病患治疗效果,改善生存质量,促进患者疾病转归,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古力孜比尔·吐尔逊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分析舒适护理对晚期肺癌患者癌性疼痛、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2016年4月至2017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0例晚期肺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在入院之后的不同护理方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行舒适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癌性疼痛、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行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疼痛程度明显高于研究组患者(p<0.05);对照组患者不利满意程度明显差于研究组满意程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相较对照组明显较高(P<0.05).结论 通过对晚期肺癌患者行舒适护理,可以有效的将患者的癌性疼痛加以缓解,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的身心耐受程度,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因此可以在当前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韦桂勤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总结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简称TEN)患者实施改良的大面积烧伤创面护理措施后的创面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TEN患者10例,均在内科护理的前提下,实施改良的大面积烧伤创面护理措施,总结创面护理效果.结果 加快皮损愈合速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治疗时间.结论 实施改良的大面积烧伤创面护理措施,临床效果显著,可以对皮损感染进行有效控制,加快皮损愈合速度.
作者:谷敏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在预防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压疮中的应用,以降低手术压疮发生的风险.方法 手术室成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压疮FMEA小组,进行失效模式与风险原因分析,找出潜在的风险因素,计算出风险指数(RPN),制定并执行改善措施,比较FMEA前后RPN值变化及患者压疮发生率.结果 FMEA管理后,各失效模式的RPN均降至100以下.结论 应用FMEA可以有效找出手术压疮的风险因素,降低神外手术术中压疮的发生率.
作者:倪群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在乳腺癌化疗患者居家管理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45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225例,观察组采用延续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乳腺癌患者采用延续护理有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邓友敏;王茜;张欢;陶文静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留置尿管拔除的时机及方法对患者拔管后尿潴留发生率、自行排尿及尿路刺激症状的影响.方法 急诊观察室留置导尿患者92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4例采用改良方法拔除尿管;对照组48例采用传统方法拔除尿管.结果 实验组患者拔管后尿潴留发生率明显减少,其中,自主排尿率显著增加,诱导排尿及重新导尿率显著降低(P值均〈0.05),此外,实验组患者拔管后尿路刺激症状也明显改善(P〈0.05).结论 改良式拔尿管法可显著降低患者拔尿管后出现的首次排尿困难、尿潴留、尿道损伤的发生率,降低患者的痛苦,值得应用于临床.
作者:孙鸿翔;郝卫文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癌痛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住院治疗的恶性肿瘤伴随癌痛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研究对象,患者的治疗时间在2016.03到2017.05月,以对照实验要求为依据,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设置50例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癌痛护理,观察组患者额外给予心理护理.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SDS评分和SAS评分水平均相当,组间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DS评分和SA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降低,但观察组患者的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的疼痛程度和疼痛持续时间均相当,组间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程度较治疗前均有所缓解,但观察组的缓解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疼痛持续时间较治疗前均有所缩短,但观察组的缩短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基础护理上额外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癌痛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从而提高患者的镇痛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实践价值.
作者:冷晓蕾 刊期: 2018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