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凤鸣;何香芹
小儿静脉输液由于年龄与体重的不同,所给药物剂量各不相同,且总用药量相对较少,对静脉输液时实际给药量远小于医嘱用药量这一临床问题未引起足够的关注.现对问题存在的原因加以分析,并探讨相应的对策.
作者:段秀芝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意识障碍、肢体瘫痪在老年人发病中常首先考虑急性脑卒中,而低血糖也可出现类似症状,易被忽视,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严重后果.现将我院2001~2005年收治急性脑血管病296例,对其中28例为低血糖神经症群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作者:王舒梅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老年患者由于各脏器功能减退,反应性差,合并一些重要脏器的基础疾病,特别是脑梗塞、老年性痴呆的高龄患者,由于脑部疾病病变引起吞咽反射障碍,咽喉肌功能失调,吞咽困难,家属或护工缺乏进食方面的卫生常识、喂食不当等原因导致病人窒息的危险.2005年6月,我院一名因护工喂食不当、导致窒息的老年高龄患者,由于采取了及时有效的抢救及护理措施,使患者脱离危险.现将抢救措施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葛丽萍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母乳是婴幼儿理想、方便、安全、优质的食品,母乳喂养是保证所有婴儿健康生长、发育的佳喂养方法.为提高母乳喂养率必须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为此,对我院住院的384名婴儿进行了母乳喂养分析.本文就健康教育对母乳喂养的影响进行调查分析如下:
作者:沈虹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小儿肠套叠是常见急症,如诊断不明确治疗不及时,可因严重并发症而导致死亡.我科于2003年8月~2004年10月共收治6例小儿急性肠套叠,门诊以急性细菌性痢疾收治我科.现分析误诊原因如下.
作者:张倩;张红霞;刘庆香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应用护理程序对气胸病人进行健康教育,能使病人能正确认识疾病,对降低复发率起一定的作用.
作者:陈淑卿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应用疏血通治疗脑梗塞的疗效及优越性.方法:采用疏血通治疗缺血性脑梗塞,并与应用维脑路通治疗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疏血通治疗组比维脑路通治疗对照组的治愈率明显增高,无效率明显降低.结论:应用疏血通治疗缺血性脑梗塞并配合肢体功能锻炼,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少,具有明显优越性.
作者:陶玉国;李春生;王瑞;张兴桥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慢性面部疼痛综合征(Chronic face pain syndrome;CFPS)是一种以口腔或面部疼痛为主,兼有多种次要症状的症侯群,是一种新认识的老年人口腔病.2000~2005年我科共治疗慢性面部疼痛综合症10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瑞玲 刊期: 2006年第10期
高血压是严重威胁人群健康的常见病,也是脑卒中、冠心病的危险因素,1991年我国高血压普查资料显示,全国有高血压患者1亿2千万人[1].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遵医嘱用药是高血压病症得到有效控制的主要治疗方法.
作者:崔丽斌;郑春丽;杨宝文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当今危及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随着心血管疾病诊断治疗技术的提高,尤其是溶栓疗法的开展,它的病死率也逐年下降.静脉溶栓方法简便,并发症少,易被病人接受,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溶栓治疗的成功与否及并发症的防治与护理密切相关[1].本文对31例行溶栓治疗的AMI病人进行了护理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梅香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6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评估,采用SPSS11.5统计分析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处理.结果:糖尿病足患者心理障碍阳性率极高,依次为焦虑、抑郁、恐怖、躯体化、人际关系、强迫、偏执、敌对、精神病性.糖尿病足患者SCL-90总分及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各项指标高于非糖尿病足患者,更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糖尿病足病患者存在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在治疗躯体疾病的同时积极的心理疏导是必要的.
作者:王雪鹰;赵冬梅;石彩秋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通过对近4年来401医院干部病房科住院死亡老干部病历分析,探讨老干部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为老干部保健和老年病的防治及研究工作提供有益信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研究2001年7月~2005年7月我科住院死亡的老干部致死疾病的疾病谱及死亡原因.结果:老干部死亡原因前4位依次是恶性肿瘤、感染、窒息、心肌梗塞,占全部死亡数的80.19%.其中癌症死因主要是肺癌和消化道癌,占全部死亡癌症数的75.47%.结论:恶性肿瘤是危害老干部健康的主要原因,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防治老年病,对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延长寿命,降低死亡率,非常重要.
作者:吕全江;王昕 刊期: 2006年第10期
2001年至2005年我们采用湿润烧伤膏治疗褥疮24例,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4例中男14例,女10例,年龄65-78岁,入院时褥疮面积2~5cm×3~12cm,其中Ⅲ期褥疮4处,伤口已感染化脓.
作者:徐霞;于冬梅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慢性盆腔炎是一种身心疾患,对本病提倡系统治疗,即治疗观点上应树立药物与心理治疗并重的思想.治疗目标上应处理好病与人,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治疗手段上强调综合手段的配套应用,治疗顺序上应树立预防先于治疗,康复与治疗并重的思想.
作者:夏立强 刊期: 2006年第10期
随着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布和实施,以及手术病人法律意识的增强.发生在手术室与手术有关的医疗纠纷越来越多,手术室护理工作所涉及的法律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进行法律知识的学习和更新,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护理安全防范意识;如何用法律武器来保护医院、护士和患者的合法权益,是当前手术室护士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笔者就手术室护理中常见的法律问题以及相关对策作一探讨.
作者:何希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和在小儿应用的安全性.方法:将124例毛细支气管炎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结果:治疗组在咳嗽、气喘、肺部罗音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有显著疗效,而且安全.
作者:白梅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护理工作安全问题已成为衡量护理质量敏感重要的指标,护士长在护理工作中如何控制护理事故差错的发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作者从六个方面阐述了护士长在预防护理事故差错时应采取的措施.
作者:唐爱芳;张秀慧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下腹部手术切口皮下脂肪免缝合的皮内缝合法在妇产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下腹部手术切口皮下脂肪免缝合的皮内缝合方法为治疗组与皮下脂肪缝合的皮内缝合方法以及传统的皮下脂肪全层缝合的皮肤间断缝合为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其缝合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三组方法均适合用于各个年龄层妇产科下腹部手术,不受切口长度和脂肪厚度以及腹部陈旧疤痕的限制,治疗组缝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皮下脂肪免缝合的皮内缝合法技术操作简单,脂肪液化及术后感染率低,伤口愈合后呈线状美观,患者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忠轩;邱业健;刘志辉;刘玉兰 刊期: 2006年第10期
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DPRHP)自1972年由Berger首先报道以来,在日本及西方国家已经成为治疗胰头部肿块型慢性胰腺炎及胰头部良性肿瘤的标准术式之一.我院自1996年至2005年共成功行该术式5例,现通过回顾性总结如下.
作者:靳永春;岳树春 刊期: 2006年第10期
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06年2月将异丙酚和利多卡因应用于人工流产术中,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妊娠5~8周(不超过8周)孕妇2300例,超声显示宫内妊娠,若未见胎芽或胎心博动者,血HCG试验阳性.将2300例孕妇随机分为异丙酚组1600例,利多卡因组400例和对照组300例.
作者:李倩 刊期: 200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