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丽;师秋梅;李萍;黄雪梅;何小春
报告了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紧急收治16例地震伤员的急救护理组织管理.在准备阶段快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救治阶段做好有序的组织管理,迅速判断病情并给予急救处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做好应急状态下的非常规性工作;后续阶段加强伤员的心理护理,做好宣传、沟通与协调工作.
作者:高林春;严春燕 刊期: 2008年第20期
报道了汶川大地震后骨科专科护士在救治伤员过程中的角色作用,主要为:人员组织与协调的角色、临床护理专家角色、感染控制者角色、心理辅导者角色、研究者角色,以及物理治疗师的角色,为地震伤员的治疗与护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逸文;宁宁;李继平 刊期: 2008年第20期
近年来,癌症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增高.据WHO统计,全世界每年癌症新发病例将由2000年的1 000万人增长到2020年的1 500厅人,而发展中国家将占60%[1].癌症已成为中国继心脑血管疾病之后威胁人类生命的第一二类疾病[2].由于癌症患者面临着被诊断癌症和接受长期治疗的双重打击,可能导致他们缺乏确定与疾病有关事物的能力,即疾病不确定感.疾病不确定感是患者疾病经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带来的负面情绪可以显著影响患者的心理调节和生活的能力甚至疾病的结局.增加患者在疾病过程中的压力,从而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3].因此癌症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相关因素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现将其研究进展介绍如下.
作者:张荣;胡喜玲;金香淑 刊期: 2008年第20期
伤员,男,17岁,因地震伤及左下肢2 d于2008年5月14日入院,8h后意识不清、烦躁、无尿,转入我科监护治疗.查体:双下肢肿胀明显,有大量张力性水疱,皮温冷;左足背动脉未扪及,皮肤呈紫色花斑样,大腿外侧约20 cm×3 cm皮肤及肌肉缺失,肌肉外露,渗出液多,呈淡黄色,有异味.B超及X线检查示双肾挫伤,双下肢无骨折,腰椎骨质无异常.实验室检查:K<'+>7.01 mmoL/L,ALT 599 U/L,AST 799 U/L,肌酐364.8 mmol/L,尿素氮32.11 mmol/L,总蛋白40.71 g/L,白蛋白26.24 g/L;白细胞12.29×10<'9>/L,血红蛋白82 g/L;尿中红细胞7 224.8个/ml,蛋白质(+++);伤口分泌物培养为阴沟肠杆菌感染.
作者:万丽;师秋梅;李萍;黄雪梅;何小春 刊期: 2008年第20期
报告了32例汶川地震导致的创伤性窒息患者的护理.患者入院后立刻采取有效给氧,积极改善缺氧状态;建立有效循环,预防和纠正休克;详细护理查体,及时发现合并伤;及早实施心理护理,消除患者恐惧等措施.本组除4例患者转至外院治疗外,其余患者均已康复,无一例死亡.
作者:李晓林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氧化电位水联合可见光治疗仪治疗感染性压疮的疗效.方法 将64例感染性压疮患者随机分为新法治疗组23例,传统治疗组21例,对照组20例.新法治疗组采用局部减压,氧化电位水清创,可见光照射20 min,10 7欠/d.传统治疗组采用局部减压,生理盐水清创,局部涂烧伤膏,3 次/d.对照组采用局部减压,生理盐水清创,每2小时翻身按摩皮肤1次.记录治愈时间与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组之间疗效、有效率与治愈时间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氧化电位水联合可见光治疗仪法与传统治疗法均对治疗感染性压疮有效,但氧化电位水联合可见光治疗仪治疗法优于传统治疗法.
作者:刘玺玲 刊期: 2008年第20期
患者男,38岁,农民,从事采矿10余年.反复咳嗽、气紧2年,加重半年,自发气胸2次,诊断为双侧尘肺、肺大疱、右侧气胸.患者消瘦明显,体重47 kg,肺功能检杳为重度肺功能受损,胸片示双肺广泛斑片影、可见钙化、右侧局限性气胸.于2007年8月8日在静脉复合麻醉非体外循环下行序贯式双肺移植术,手术时间380 min,右侧供肺冷缺血180 min,左侧供肺冷缺血450 min.术中失血1 400 ml,均回输.手术经过顺利,术后进入隔离监护室监护,呼吸机支持14h,2周后回普通病房单人间,1个半月后出院,恢复正常生活.出院后一直随访,至今患者未发生任何感染,情况良好.
作者:刘燕;宋志芳;梁利琼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八段锦锻炼在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比运用八段锦前后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患者(分别为40例)的临床疗效、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观察组在缓解期采用八段锦配合常规功能锻炼;对照组在缓解期采用常规功能锻炼.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八段锦锻炼可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姚丽平;崔屹;张孝云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老年长期鼻饲病人在鼻饲液中加入米曲菌胰酶片(慷彼申)的疗效.方法 将80例采用鼻饲饮食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常规方法鼻饲组和鼻饲液中加入米曲菌胰酶片实验组.观察鼻饲期间堵管、误吸、胃潴留、腹胀、腹泻的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堵管发生频率、胃潴留、腹胀、腹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误吸的发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长期鼻饲病人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时,采用鼻饲液中加入米曲菌胰酶片(慷彼申)发生鼻胃管堵塞、胃潴留、腹胀发生率低,减轻因反复留置胃肠管和腹胀给病人造成的痛苦,值得在临床老年鼻饲病人中推广.
作者:龚竹云;马骁翚;黄利虹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护理学专业学生对艾滋病的知识、态度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Herek AIDS大众认知表作为调查表,该表调查内容涉及到一般资料、艾滋病传播途径、对艾滋病患者的情感及回避行为和意图几个方面的知识.对682名护理学专业学生发放调查表.结果 92.08%的学生愿意照顾患有艾滋病的朋友或亲戚,60.12%的学生对AIDS患者和HIV感染者感到害怕.结论 通过此次调查,了解护理学专业学生对艾滋病的知识和态度,以便在校开展针对性教育.
作者:李倩;尹姣;代亚丽;王彦利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汶川地震伤员陪同家属的管理方法及效果,使陪同家属积极配合医护人员促进伤员的康复.方法 采取各种措施对36名汶川地震伤员的陪同家属进行管理,包括召开座谈会,制定陪护管理制度,建立临时组织,指导功能锻炼等.结果 所有陪同家属在伤员住院期间情绪稳定,能积极协助医护人员对伤员进行康复训练.结论 加强对陪同家属的管理,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促进伤员的康复.
作者:余红梅;诸葛海鸿;刘云;孙琳;张爱琴 刊期: 2008年第20期
报告了对128例地震导致的骨伤伤员进行的救治与护理.伤员入院前,积极做好人员、仪器设备、药品和病房环境的准备;伤员入院后,立即调动所有力量做好收住当日的各项护理,积极配合医生做好大批量手术前后的护理,并做好心理护理、病房消毒隔离和出院指导.本组伤员基本痊愈.
作者:贾瑛;牛志霞;李晓宁 刊期: 2008年第20期
报告了对汶川地震灾区某救援部队官兵皮肤病发病原因及发病率的流行病学调查.在接受调查的1 538名救援官兵中,有612例确诊为皮肤病,发病率39.79%;其中患1种皮肤病者443例,2种129例,3种及以上40例.第一高发皮肤病为虫咬皮炎,占37.75%.针对灾区情况给予了健康教育,主要为加强防护意识,预防虫咬;做好特殊条件下的皮肤护理;保障心理健康,减少心身性皮肤病的发生.
作者:陈涛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精神科护士睡眠质量及心理健康状况,为改善睡眠质量、促进心身健康制订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SCL-90及自制一般情况问卷,对165名精神科护士、145名综合医院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精神科护士中52.12%有睡眠质量问题;综合医院护士中27.58%有睡眠问题.精神科护士PSQI平均得分(7.66±3.07)分,综合医院护士(5.96±2.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SQI总分与SCL-90各因子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精神科护士睡眠质量差,躯体化问题严重,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作者:孙丽娟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对转送我院治疗的12例地震灾区伤员进行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 分析伤员的心理问题,并实施心理护理.结果 本组伤员情绪稳定,心理和身体康复效果明显.结论 心理护理有效地稳定了伤员的心理状态,促进了心身康复.
作者:陈捷;刘桔慧;农春花;吕红梅;钟丽平 刊期: 2008年第20期
截石位是妇产科手术中常用的手术体位,摆放前其用物准备有腿架(带薄海绵、皮套)及约束带.手术窜巡回护士对手术病人进行手术体位摆放时,只需将病人的腿搁上腿架,并用约束带固定.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我们认为,对于手术时间较长的妇科阴式手术及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易发生腘神经血管损伤和腓总神经损伤.我院自1998年以来使用自制的棉脚套应用于截石位的摆放中,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惠娟 刊期: 2008年第20期
以往认为小儿尽管其损伤、创伤的程度、范围与成人相似,但由于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对疼痛敏感性差,对伤害性刺激的应激反应也不明显,故一直未予重视和正角处理.近几年,大量研究证实,从胎儿期开始,人类感知疼痛的中枢、末梢和传导系统就已形成并具备功能,不论是足月儿或早产儿,出生后即具有感受疼痛的能力[1].小儿疼痛在临床上是很常见的,除了影响小儿的健康生长及发育,对其心理和精神也有很大影响.小儿时期的疼痛感受,除了当时引发对疼痛的恐惧外,对于成年后对疼痛的反应也有很大影响.
作者:易永红;叶天惠;黄小妹 刊期: 2008年第20期
静脉穿刺是临床治疗和抢救病人常用且重要的手段之一,90%以上的住院病人通过静脉用药治疗疾病.对于长期输液且血管条件差的病人,我们发现手指静脉不如手背静脉固定牢固,常因病人手指活动造成液体外渗增加病人的痛苦.我们采用无菌棉签来固定手指静脉穿刺,临床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雪 刊期: 2008年第20期
ICU是各医院加强对危重症病人集中治疗与护理的地方,其收治病人来源广泛,集中了各种病情多变,危象丛生的可逆性危重病人[1].因此,病人经常自己不能或不知道如何选择正确的卧位,这就要求护士在临床护理中根据病人的个体差异(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等)及病情需要,选择适合于个体的卧位.本文就ICU病人卧位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高立红;毕越英;郝玉洁 刊期: 2008年第20期
为了防止交叉感染,保护医务人员.要求针头等锐器要放于专门的盒内,封好每日焚烧.专门的锐器盛放盒成本高,每日焚烧存在着资源浪费.现制做简易锐器盛放盒,经临床应用效果好,介绍如下.
作者:杨晓娟;商敏;张丽艳 刊期: 2008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