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基础护理

胡荣慧

关键词:
摘要:糖尿病是一种常见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从而引起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就越来越多,做好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基础护理,长期有效地控制血糖,防止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维持病人健康水平,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国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手术室护理带教工作体会

    手术室的工作对于实习护生来说是陌生的,与病房的环境不同,其工作节奏快,人员复杂且流动性较强,器械设备繁多,无菌查对严格.

    作者:周丽英;丁琳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腹水直接回输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15例分析

    近年来腹水直接回输疗法作为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治疗措施,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注意,本院自1996年2月~2001年5月,用本法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15例,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张相朝;黄凤香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脑出血的原因、治疗及护理

    1 脑出血的原因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出血称为脑出血,又叫脑溢血,不包括外伤性脑出血,多发于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脑出血的常见原因是高血压,有资料表明80%以上的脑出血病人有高血压病史,由于长期的高血压,脑内小动脉形成粟粒样大小的瘤体破裂而发生脑出血,长期有高血压还可使脑小动脉内膜变损,脂质沉积透明样变,管壁脆性增强,更易破裂出血,此外脑动脉硬化,脑血管畸形也是出血的常见原因,凡是能使血压骤然升高的因素,如情绪激动、剧烈活动,饮酒过度,大便用力等都是脑出血的诱发因素.

    作者:崔金虹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长期卧床病人的健康教育

    整体护理是继责任制护理之后的一种新型的、科学的护理模式,病人的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始终贯穿于整个护理活动中,它是通过向病人传授所患疾病的有关医学、护理方面的知识与技巧,调动病人积极参与护理活动,提高自我护理保健能力,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特别是长期卧床病人尤为重要.

    作者:姚丽颖;孙建华;王占荣;孙冶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32例

    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2例,并与西药治疗组32例对比观察,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作者:孙日成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剖宫产围手术期室性心律失常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剖宫产围术期孕产妇在妊娠、分娩及手术的多重影响下,早博、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并不鲜见,其中以室性心律失常对母体的影响较大,尤其值得注意.本文仅就对78例剖宫产围术期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产妇的观察及护理略作总结报道.

    作者:杭洪霞;秦真兰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小肠平滑肌肉瘤误诊1例

    小肠平滑肌肉瘤属恶性肿瘤,小肠恶性肿瘤仅占全部胃肠肿瘤的1%~3%,术前正确诊断率仅为21%~53%,目前尚无非常理想的检查方法[1].我院于2007年1月份收治1例小肠平滑肌肉瘤者,当时拟阑尾周围脓肿收住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文辉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67例腹股沟疝气的手术治疗体会

    疝是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腹外疝中常见的类型是腹股沟疝.治疗腹股沟疝的传统手术方法存在很多不足,无张力疝修补术法能克服传统手术方法存在的不足,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疝修补术.现将我们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67例腹股沟疝病人的粗浅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温忠景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献血后发生晕厥者的护理体会

    晕厥是一过性大脑血流灌注减少所引起的短暂性意识丧失状态,如脑血流量不足严重且持久可导致昏迷.在献血过程中部分献血者会出现晕厥反应,减少及防止晕厥的发生、及时救治晕厥者,对确保顺利献血十分重要.现将我们对98例采血后发生晕厥的献血者的处理和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淑艳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57例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分析

    子宫肌瘤是卵巢甾体激素依赖性肿瘤,在子宫肌瘤细胞中,雌、孕激素受体含量较高.米非司酮(RU486)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激素,它具有抗孕激素作用,可以使子宫肌瘤萎缩.现将我们采用米非司酮治疗57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马秋菊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瓜蒌薤白桂枝汤加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48例临床观察

    运用瓜萎薤白桂枝汤加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48例.结果:显效60例,有效76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90.2%.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由气血瘀滞或痰瘀交阻,痹阻胸阳所致.治疗时心绞痛发作期以宣痹通阳,活血祛瘀为主;缓解期以补气养阴通阳为主,佐以活血祛瘀.

    作者:杨立志;冯德印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小儿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医辨治体会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RITP的疗效.方法:以清热利湿,健脾补肾为法,辩证论治随症加减.结果:12例中显效2例,良效7例,进步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1.67%.结论:中医药治疗RITP疗效可靠.

    作者:刘雪露;翁志国;杨淑莲;张广舫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体会

    总结我院对产后出血病人的诊疗、预防、监测、护理的对策、方法、和体会,并对我院40例产后出血达600ml以上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子宫收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的首要原因,有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存在的孕产妇易出现产后出血,出血量达1500ml以上者严重危及生命.提示:产后出血仍然是威胁孕产妇生命安全的首要原因,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护理、急救工作,才能降低其发病率、死亡率,大限度地保障产妇的安全.

    作者:张新霞;马功霞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152例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为了预防产后出血,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06年12月所发生的产后出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产后出血152例,其发生率为3.77%.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中宫缩乏力占71.05%,胎盘因素占21.71%,软产道损伤占2.63%,凝血功能障碍占2.63%.结论:①通过回顾性病例分析,进一步探讨出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②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尽量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

    作者:张笃华;王振辉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脑卒中后的抑郁状况分析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症(PSD)与患者年龄、性别、卒中类型、卒中部位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方法:91例脑卒中患者入院后完成一般情况、病史、神经病学及头颅影像学检查等资料的收集,进行神经心理学检查,对其中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的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结果:91例患者中,28例发生抑郁,发生率为30.7%,其中轻度抑郁17例(18.7%),中度抑郁8例(8.8%),重度抑郁3例(3.3%).60岁及60岁以上老年人53例,发生抑郁22例(41.5%),60岁以下者38人,发生抑郁6例(15.8%);男性患者63例,发生抑郁14例(22.2%),女性患者28例,发生抑郁14例(50%);轻型脑卒中患者28例,发生抑郁4例(14.3%),中型脑卒中患者40例,发生抑郁14例(35%),重型脑卒中患者23例,发生抑郁10例(43.5%);左侧大脑半球病变48例,发生抑郁15例(31.3%),右侧大脑半球病变43例,发生抑郁13例(30.2%);缺血性卒中患者58例发生抑郁18例(31%),出血性卒中25例,发生抑郁8例(32%),混合性卒中8例,发生抑郁2例(25%).分析表明,脑卒中后抑郁与年龄、性别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关,而与卒中部位及类型无关.讨论: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病率较高,与年龄、性别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关,尽早发现PSD并对症治疗对卒中患者的预后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崇强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硬膜外麻醉复合小剂量咪唑安定、丙泊酚、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硬膜外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全麻相比较有血流动力学稳定,应激反应小,麻醉费用低廉等优点.但术中可出现肩背部不适等牵扯反射,部分患者难以忍受.

    作者:何锴;黄克勤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58例青年人脑卒中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分析

    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40岁以下的青年人脑卒中患者已不少见.我们对58例青年人脑卒中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郝桂敏;孙洪珍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紫韵与米非司酮用于抗早孕的比较

    目的:比较紫韵与米非司酮用于抗早孕的疗效.方法:2005年5月~2005年12月期间接受药物流产患者120例中随机分两组:米非司酮组70例;复方米非司酮组50例,两组药物的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均相同.结果:米非司酮组:70例中完全流产63例,流产率90%;复方米非司酮组:50例中完全流产50例,流产率100%.结论:复方米非司酮组在药物流产方面明显优于米非司酮组.

    作者:祝新武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新生儿股静脉采血新方法

    新生儿静脉采血是儿科护理中较常见的技术操作,由于患儿较小和疾病的影响,不能正常进食,体液缺失较严重,静脉血管弹性差,血管不充盈,应用传统的股静脉采血方法深浅度不易掌握,现将新的股静脉采血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孙建华;宫箭;王占荣;姚丽颖;苑海燕 刊期: 2007年第14期

  • 护理干预对产后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促进产妇心理健康的有效方法.方法:将产妇随机分为四组,每组60例,共观察240例.在产后6h分别给A组中药足浴配合足底按摩,B组中药足浴,C组温水足浴加按摩,D组在术后36h内不施加任何因素.结果:中药足浴配合足底按摩组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与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足浴干预对产妇的心理健康有促进作用,中药足浴配合足底按摩的干预方法效果佳.

    作者:彭桂芝;仇雪嫦;蒙丽芳;周莹;韦何丹 刊期: 2007年第14期

中国保健杂志

中国保健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