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房空气中细菌学监测的意义

郭子泽

关键词:产房, 空气, 细菌学
摘要:空气中微生物含量的监测,是控制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指标之一,作者对该院产房2006年1月~12月进行空气微生物监测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7月、8月份产房空气中细菌含量略高于标准,而其他月份细菌均低于WHO提出的空气微生物含量标准,提示只要我们遵守无菌技术的操作规程,采取恰当的消毒方法,就都能达到预防院内感染的目的.
中国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医院健康教育及门诊健康教育

    由于医学模式的转变,把健康从生物领域推向了社会领域.人们不但要防病治病,而且要增进健康,获得完满、健康的幸福生活.健康教育在医院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作用,贯穿于医疗、预防、护理及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包括各种疾病的防治知识、仪器与器械的治疗知识、计划生育与优生知识、心理卫生及心理治疗知识、合理用药知识、公共卫生及卫生法制、卫生道德常识和就诊知识等.门诊健康教育主要通过候诊教育、随诊教育、咨询教育、开健康教育处方、门诊讲座等形式来达到对伤病员及其陪护、家属健康教育的目的.

    作者:刘德银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耳聋病的预防和保健

    目前我国有听力语言残疾人2057万,为残疾人的首位,其中7岁以下聋儿80万.由于药物、遗传、感染、疾病、环境、噪声污染、意外事故等原因,每年新产生3万余名.听力障碍严重影响着这一人群的生活、学习和社会交往,所以做好耳聋病的预防和保健至关重要.

    作者:魏宝维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浅谈妊娠期妇女的心理保健

    随着医学模式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为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人们开始关注心理因素对孕产期过程的影响,孕妇的精神心理因素成为影响分娩的第四个因素[1].一个无异常情况的孕妇能否顺利完成孕产期这一生理过程,与孕妇的精神状态及家人和医护人员的言行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莘继莲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曲马多联合山莨菪碱治疗输尿管结石引起腹痛100例疗效观察

    由于本地的水土、气候条件及饮食习惯的特殊性,输尿管结石引起的腹痛在我区属多发病及常见病.本病发作突然,疼痛剧烈,病人感腹部坠胀、腹痛、坐卧不宁,必须尽快止痛治疗.自2005年5月~2008年5月,笔者应用曲马多、山莨菪碱治疗输尿管结石引起的腹痛10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晖;黄克俭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肿瘤化学治疗的护理

    近几年肿瘤患者呈逐步上升趋势,卫生部发布的2005年我国城市居民死亡原因前10位疾病中,恶性肿瘤跃居首位.肿瘤的药物治疗即化疗,为肿瘤综合治疗的三大重要手段之一,伴随着新的抗肿瘤药的临床应用,其治疗效果明显提高,但在化疗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毒副反应,增加患者痛苦.因此,做好肿瘤病人的给药护理对减少药物的毒性作用、提高疗效、延长寿命、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晓芙;张利霞;方小玲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性手术9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4年5月~2007年10月我院行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8例患者中,7例术后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PEP),发生率为7.1%.7例PEP患者中,有6例给予甲氨蝶呤(MTX)治疗,1例期待治疗,无1例再次手术者.结论: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创伤小、术后恢复快,重要的是可以达到保留输卵管及生育功能,但增加了PEP的风险,术前应严格掌握指征.

    作者:陈子华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尿激酶胸腔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包裹性胸腔积液21例临床观察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常由于治疗不及时,特别是延迟胸腔穿刺抽液或反复多次胸腔穿刺抽液、患者体质及病情因素等,易形成包裹性胸腔积液.特别是多房性包裹性胸腔积液形成后,常规治疗效果不佳,易形成广泛胸膜肥厚粘连,愈后不良.我院对2006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21例结核性胸膜炎包裹性胸腔积液的患者,在用常规治疗方法的同时加尿激酶胸腔内注射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李文平;崔建英;张永波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重度烧伤病人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总结烧伤病人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要点,从减少医院烧伤病人的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我科2003~2008年收治的20例大面积烧伤病人在积极对症治疗的同时加强临床观察、护理.结果:20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有5例遗留有少量瘢痕,但肢体功能不影响.结论:大面积烧伤病人病情重、变化快,护理人员必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积极做好病人生活护理和心理护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及时处理.

    作者:李萍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152例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护理

    目的:分析152例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探讨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12月本院152例产后出血护理资料,对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引起出血的各因素作相关分析.结果:产后出血的发病率3.77%,152例出血原因为:宫缩乏力108例,占71.05%;胎盘因素35例,占23.03%;软产道损伤4例,占2.63%;凝血功能障碍2例,占1.32%;其他3例,占1.97%.结论:产前护理评估和围产期保健,早期发现出血高危因素,分娩时重点观察和处理出血情况,产后加强护理,纠正继发性贫血是产后出血护理的关键环节.

    作者:周利平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浅谈绝经过渡期妇女切除子宫时卵巢的处理问题

    目的:观察子宫全切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探讨绝经过渡期妇女子宫全切术时卵巢的处理问题.方法:选取45~50岁妇女,有月经紊乱,因子宫良性病变需要全子宫切除者26例;其中保留卵巢者15例作观察组、切除卵巢者11例作对照组.分别对其术前及术后6个月、1年的更年期症状评分,测定性激素水平.结果: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显著性差异逐渐变小,当术后1年时两组均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绝经过渡期因良性病变需要全子宫切除时,应该多考虑切除双卵巢.

    作者:车英今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吸入普米克令舒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为了观察普米克令舒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及安全性,我们对3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观察.方法:选择2006~2007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90例,选择标准根据内科学COPD急性加重期的诊断标准,入组前检查血常规、肝功、肾功、血糖、痰真菌培养、血压等指标,随机分为3组,各组30例,静脉给药组除常规治疗外,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mg/d,共2w,吸入给药组除常规给药外,吸入普米克令舒1000μg,2次/d,共2w,对照组常规用药2w,2w后再次检查血常规、肝功、肾功、血糖、痰真菌培养、血压等指标.剔除标准有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的患者.结果:静脉给药组与吸入组疗效均为80%,明显高于对照组50%(P<0.01),静脉组的副作用血糖升高、高血压例数明显高于吸入组(P<0.01).结论:吸入糖皮质激素与静脉给药疗效相同,明显高于不应用激素者,但副作用明显低于静脉应用激素者,主要副作用为口腔真菌感染,只要彻底清洁口咽部,引起副作用极少,而且吸入使用方便,无创伤,可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胡波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95例孕产妇死因及相关因素分析

    孕产妇死亡率的高低,不仅是反映一个地区人民健康水平和医疗保健水平的主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为掌握我县孕产妇死亡原因,提出针对的防治措施,有效地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现将我县1990~2000年中所有上报孕产妇死亡病例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顾粉仙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早期康复护理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护理的同时,生命体征稳定后,给予康复锻炼.护理组给予心理护理、肢体锻炼的护理及健康教育.结果:护理组神经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肢体功能,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魏美玲;刘再新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胎膜早破8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的临床处理及母婴的结局.方法:对2006年1月~2008年8月因胎膜早破住院分娩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病因、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措施及预防方法.结果:在本院分娩的86例孕妇中因宫腔压力异常而导致胎膜早破者占整个分娩的77.7%;其他占22.3%.结论:宫内感染、胎位不正,是导致胎膜早破的主要致病因素.保胎、促胎肺成熟治疗,对提高早产儿的成活率和预防胎膜早破有积极作用.

    作者:王洪美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24例一甲胺中毒的临床急救

    一甲胺(methylamine,CH3NH2)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比重为空气的1.07倍,易燃、易爆、有强烈刺激性氨样臭味.一甲胺主要用作染料、农药(如甲胺磷)、制药(如非那根、磺胺)、燃料添加剂、溶剂、火箭推进剂等.在其运输、生产、使用和管道维修过程中,常因违章操作导致中毒发生.

    作者:古兰巴尔·再东;张新萍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超声诊断5例胎儿肺囊腺瘤样畸形分析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肺囊腺瘤样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在胎儿胸腔及肺部进行多切面扫查,仔细观察肿瘤发生部位、形态,肿瘤是否导致纵隔移位,并观察是否合并胎儿水肿.结果:5例产前超声诊断为肺囊腺瘤样畸形的胎儿,4例经引产分娩后病理证实.1例足月分娩,CT诊断为肺囊腺瘤样畸形,随访至生后6个月肺部肿块消失.结论:产前超声检查是诊断胎儿肺囊腺瘤样畸形的可靠的方法,对于肿瘤的定位、评估继发病理改变及是否可以继续妊娠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臧莉华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观察与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外科大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但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病人还是比较少见,因此类病人基本情况好,能早期下床活动,但自2004年3月~2008年3月以来,我科乳腺癌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26例,及时采取了相关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以秀;田瑛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慢性分裂症患者院内综合康复措施干预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院内综合康复措施对慢性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在药物维持治疗的同时,对40例慢性分裂症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院内综合康复干预;采用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和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于干预前后分别进行评定.结果:经院内综合康复措施干预后,IPROS和BPRS总分及分量表分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院内综合康复干预措施对慢性分裂症精神症状的缓解、社会功能的改善均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胡军;原琳琳;王志国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浅谈对产科出院病人电话回访的做法与体会

    目的:总结我院信息科护士对出院病人进行电话回访的做法与体会.方法:对2007年5月~2008年5月产科出院1982例病人进行电话回访.结果:病人对医院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电话回访满足了病人出院后的健康需求,体现了人性化服务理念,拓宽了服务范围,提高了护士的专业理论水平,提升了医院的社会形象.

    作者:宋双容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结果:无论是脑出血还是脑梗死患者在护理3个月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改善,但康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有明显的改善,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贾琴美 刊期: 2008年第23期

中国保健杂志

中国保健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