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胎膜早破86例临床分析

王洪美

关键词:胎膜早破, 病因分析, 处理结果
摘要:目的:探讨胎膜早破的临床处理及母婴的结局.方法:对2006年1月~2008年8月因胎膜早破住院分娩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病因、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措施及预防方法.结果:在本院分娩的86例孕妇中因宫腔压力异常而导致胎膜早破者占整个分娩的77.7%;其他占22.3%.结论:宫内感染、胎位不正,是导致胎膜早破的主要致病因素.保胎、促胎肺成熟治疗,对提高早产儿的成活率和预防胎膜早破有积极作用.
中国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医院药品管理的思考与体会

    医院药品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中的主要内容,加强药品管理和服务是确保药品质量服务好大众健康的医院服务宗旨,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现代化医院药品质量管理加入ISO国际质量和14000环境门槛的保证.研讨如下:

    作者:王利东;刘艳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黄石市城区2001~2007年集体儿童健康发育变化趋势分析

    目的:探讨黄石市城区集体儿童7年来健康状况的变化趋势,为儿童保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时间序列比较方法对黄石市城区集体儿童2001~2007年体验结果报表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7年间,城区集体儿童身高体重达标率逐年上升;营养不良和贫血患病率逐年下降;龋齿得到有效控制;但儿童肥胖率、视力低常检出率大幅度上升.结论:黄石市城区集体儿童营养状况良好,对儿童健康的威胁并非营养不足的问题,而是营养过剩的肥胖问题.今后工作的重点是肥胖儿童的早期干预及儿童视力保健工作.

    作者:钟群英;雷琳;刘建华;赵文燕;黄东煊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体会

    肾病综合征的病程长,易复发,并发症多,治疗时间长,积极有效的护理对于保证疗效和促进患者康复十分重要.我们对5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了护理分析,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杨丽静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3例误诊分析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与许多疾病存在相似之处,易误诊.现将我科近2年来误诊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3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邓雅玲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医院感染漏报率调查分析

    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07年10月1日~11月31日的出院病历进行查阅、登记.填写医院感染漏报调查登记表.结果:2007年10月1日~11月31日,全院总出院人数为7571例,实查病历7571例,实查率为100%.在抽查的7571份出院病例中,共查出医院感染病例为349例,估计发病率为4.61%.其中已报病例数为312例,报告发病率为4.12%,漏报病例为37例,漏报率为10.60%.结论:各科的漏报率之间差距比较大,低的漏报数为0,高的漏报率为33.3%.另外,在感染病例漏报率较高的科室我们发现,比较多的住院医生都没有把医院感染情况如实地记载在出院小结或病程记录中.这种情况说明:①少部分医务人员对控制医院感染工作的意义认识不足;②有些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病例的定义及诊断标准还比较模糊;③部分医务人员的责任心不强,明知发生医院感染病例后应该上报而隐瞒不报.④个别医务人员为了避免发生医疗纠纷而不上报.根据对以上情况的分析,应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从而降低医院感染的漏报率.

    作者:牛桂林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经纤维支气管镜取支气管结石1例的护理体会

    任何原因能产生病灶性钙化者都可形成支气管结石,我国以结核病引起者多见.经纤维支气管镜(以下简称纤支镜)检查并同时取支气管结石,既有对结石的诊断作用,又有取石的治疗作用,是确诊和治疗支气管结石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法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治疗作用立杆见影,病人易于接受,是其他检查和治疗方法所不能替代的.现将经纤支镜检查一并取支气管结石的过程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供同仁参考.

    作者:沈丽;张冀翼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阿霉素缓释剂瘤内注射治疗小鼠肝癌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纤维蛋白封闭剂携载阿霉素肿瘤内注射治疗小鼠肝癌作用.方法:将50只皮下接种肝癌H22小鼠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生理盐水对照组、无水乙醇对照组、纤维蛋白封闭剂组、阿霉素对照组、纤维蛋白封闭剂携载阿霉素治疗组,分别瘤体内注射相应药物.治疗10d后,剥离肿瘤称质量,计算肿瘤生长抑制率,取肿瘤组织行病理学检查.结果:纤维蛋白封闭剂携载阿霉素治疗组小鼠肿瘤生长明显受抑制,抑瘤率为45.8%,高于阿霉素对照组的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纤维蛋白封闭剂携载阿霉素瘤体内注射具有明显的抗小鼠肝癌作用.

    作者:吴雅茗;翁秀华;陈志奎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免疫球蛋白联合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治疗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大剂量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联合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治疗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免疫球蛋白联合甲基强的松龙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4w后进行临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并观察其副反应.结果: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有2例出现轻微血糖升高,对照组有1例出现血压升高,治疗结束后恢复正常.结论:大剂量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联合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疗效明显.

    作者:徐建银;李文涛;毋须才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超声诊断5例胎儿肺囊腺瘤样畸形分析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肺囊腺瘤样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在胎儿胸腔及肺部进行多切面扫查,仔细观察肿瘤发生部位、形态,肿瘤是否导致纵隔移位,并观察是否合并胎儿水肿.结果:5例产前超声诊断为肺囊腺瘤样畸形的胎儿,4例经引产分娩后病理证实.1例足月分娩,CT诊断为肺囊腺瘤样畸形,随访至生后6个月肺部肿块消失.结论:产前超声检查是诊断胎儿肺囊腺瘤样畸形的可靠的方法,对于肿瘤的定位、评估继发病理改变及是否可以继续妊娠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臧莉华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剖宫产率升高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和对母婴的不利影响,以便采取措施减少不必要的剖宫产.方法:通过在妇产科的工作实践中的认识体会,总结剖宫产升高原因,分析利弊,寻找对策.结果:剖宫产与顺产相比存在更多缺点,需要降低剖宫产率.结论:采取有效措施,可以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张庆祝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观察与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外科大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但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病人还是比较少见,因此类病人基本情况好,能早期下床活动,但自2004年3月~2008年3月以来,我科乳腺癌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26例,及时采取了相关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以秀;田瑛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术前的应用

    现将我院2005年3月~2007年12月来妇产科就诊,自愿要求人工流产的116例健康早孕妇女,妊娠38~70D,平均年龄28.2(19-43岁),平均孕次1.73(0-5)次,进行随机分组比较,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孙瑞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昌邑区蟑螂侵害现状及防治对策

    目的:了解昌邑区内蟑螂种群数量、分布、密度、侵害率,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药激法调查侵害情况,粘蟑盒测定密度.结果:昌邑区蟑螂只有2种,即美洲大蠊、德国小蠊.德国小蠊是优势种.美洲大蠊分布洗浴业,德国小蠊分布小饭店、旅店、招待所、封闭农贸市场、医院等.侵害率(%):特殊行业、一般单位、居民分别是55.26、20.00、19.44.密度[只/(盒·夜)]:特殊行业、一般单位、居民分别是47.86、21.00、13.00.结论:蟑螂侵害广泛,危害日趋严重.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环境防治补以化学药物防治,建立有效巩固措施,才有可能控制其危害.

    作者:朱茉莉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致肝损害98例分析

    近年来,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所致肝脏损害的报道逐渐增多.为探讨慢性结石性胆囊炎与肝脏损害程度的关系,我们于1998年6月~2006年6月对98例患有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行择期胆囊切除,年龄均在45岁以上,且在术中取肝组织进行活检,现将结果分析讨论如下:

    作者:杨茂清;张昌庆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奥瑞姆自理模式在骨折病人中的运用

    奥瑞姆是美国著名护理理论家,于1979年提出自理模式,其后对它进行发展完善,现已成为护理教育、实践管理及科研中主要模式之一.自理模式认为病人是有能力学习和发展自我护理的能力,而护理是克服或预防自理缺陷发展的活动,是为不能自理的个人提供治疗性自理活动,终目的是提高病人自理能力.

    作者:王晓娜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我国院前急救模式探讨与展望

    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人们对健康需求的增长、疾病谱的变化、各种意外事故及灾害的频繁发生和社会需求增加,急诊工作愈加受到全社会的重视.急诊工作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安危和预后,因此,国际上已将高效率、高质量地抢救危急重病人看作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文化、卫生状况和医学科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及管理水平的体现[1].我国的急诊医疗体系仍需要不断研究、改进和完善.

    作者:马玉英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会阴切开皮内缝合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会阴切开术采用皮内连续缝合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需会阴切开的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伤口皮肤缝合时采用2-0号肠线连续皮内缝合,不需拆线;对照组皮肤采用传统的1号丝线间断缝合,6d后拆线.结果:观察组术后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会阴切开术采用皮内连续缝合可提高一级愈合率,减轻疼痛,避免伤口裂开的发生,减少感染的机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冯青梅;孙志宏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高氧液治疗Ⅰ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静脉输注高氧液对Ⅰ型呼吸衰竭患者氧合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及入院后28d MODS的发生率和预后(存活或死亡),从而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入选患者6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气道给氧,试验组在气道给氧的基础上,加用静脉给氧.观察治疗前、治疗后2h、3d、7d动脉血气、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入院后28d MODS的发生率和预后(存活或死亡).结果:①试验组患者脉搏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明显上升;②2h、3d、7d时点与同组0h点比较有显著性差别(P<0.05),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别(P<0.05);③试验组全血黏度下降(P<0.05);④入院后28d MODS的发生率和预后两组有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高氧液对Ⅰ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是有益的.

    作者:刘配芬;张应梅;田育红;黄献华;杨清;陈绿娥;吴创坚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产房空气中细菌学监测的意义

    空气中微生物含量的监测,是控制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指标之一,作者对该院产房2006年1月~12月进行空气微生物监测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7月、8月份产房空气中细菌含量略高于标准,而其他月份细菌均低于WHO提出的空气微生物含量标准,提示只要我们遵守无菌技术的操作规程,采取恰当的消毒方法,就都能达到预防院内感染的目的.

    作者:郭子泽 刊期: 2008年第23期

  • 手术病人的心理因素及其护理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需要手术解决的病痛逐渐增加,我们对需要进行手术的病人5600余例进行了术前及术后心理因素探讨及其护理,取得了非常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 病人术前的心理因素及护理

    作者:王淑杰;刘巍 刊期: 2008年第23期

中国保健杂志

中国保健杂志

主管: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